焚心
个人日记
焚 心
雪小禅
看红楼梦,印象最深的不是宝黛读西厢记和黛玉葬花,最心惊的是焚稿。闻到宝玉结婚了,黛玉吐了血,挣扎着起来,让紫鹃烧稿子,那些诗稿子,多半是她写给宝玉的。纸扔进火里,好象一朵朵花,烧了起来。也许,这些纸等待这些火太久了,火苗很高,很蓝,而黛玉的心里,很碎。 这哪里是焚稿,这是在焚心。 后来在陶然亭看到过石评君宇的墓,合葬在一起,君宇死后一年多,石评梅随他而去,日与夜,全是思与念。看过石评梅写过的悼文,字字泣血,心随爱人走了,只剩下一个壳,这壳是空的,没有内容,只有无边的哀思。她为他焚了心,想必是忧伤过度,一年多之后,她终于和他在一起了,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痴情的焚心,爱凝固住了,只愿心往一块焚,到灰烬为止。 怀旧时看过旧电影,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的《绝唱》,因为相爱,即使她死了他也要娶。暗黑的夜里,素白的新娘,没有温度,死了,凉的,可是,仍然是他永远的爱。那单调的色彩,饱满的情愫,让我的眼泪一粒粒落得急。我知道,再过多少年,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亦是仅有的唯一的一对,绝色倾城,不可替代。 亦有女子,暗恋一个少年。十几年,每天写日记,日记里全是他,他如何换了衣服理了发,如何的声音说话。暗恋是青苔,复制蔓延着。及至有一天,他们同学聚会,他叫错她的名字,并且在别的男生前和她过分的玩笑,那玩笑是带有几分羞辱的,她才猛醒。暗恋终究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她把那几十本日记付之一炬。日记烧了多久,心就疼了多久,焚心似火,这火烧得她疼而凉。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一般都付于了断壁残垣。 看过一段很心碎的文字,张爱玲去温州城探望在那里避难的胡兰成,胡兰成又与范秀美交好,胡兰成让张爱玲给范秀美画像。她说,“我画着画着,只觉得她的眼角眉梢间全是你,越来越像你,心里一阵惊动,再也画不下去!”我看得难过,她画不下去了,心碎了。去后不久,写了信给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亦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你不要来寻我,既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了。” 这最后几句,反复出现在各种选本中,我每次看,都惊得三魂失魄,写这信时,她心里有多痛?因为随信寄去的还有剧本《太太万岁》的稿费,痴情如她,却换来薄情如他,是命该如此?还是前世孽缘? 她真决绝,既或写信来,亦是不看了。她果然不看。电视剧中《她从海上来》胡兰成来信,还托出了张爱玲的好友炎樱,但一切于事无补。他写得再好,文笔再华丽,她亦是不拆不看了,搬家的时候,清扫出去,空荡荡,我只觉得如释重负。她应该如此利落决绝。 所有的爱情中,焚心最苦,因为由表及里,伤到了骨头伤到了筋。等到心焚了,才是死了,一切结束,或完美或残缺。焚心的过程最疼,这疼只有自己晓得,如何在雨夜里辗转难忘,如果看到旧人旧事旧物忽然心惊,即便别人偶尔提及他的名字,亦是觉得惊天动地。。 其实是自己与自己的战争。 不停地交战,一边是风火雷电,把自己烧得遍体伤;一边是斧钺钩叉,将过去杀得片甲不留。这两种方式,烧得全是自己,疼的也是自己。 焚心,是不留余地,一把烧了,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从今后,做另一个人了,也许戴了面具,也许还唱着:蔷薇蔷薇处处开。 但焚过心的人也好。因为燃点会提高,柴容易点,煤不容易点,焚过心的人,是煤。再焚一次,也许成了石,到了石,任是再高的温度亦不燃,它永远的凉。因为是石,因为坚硬到不可摧,所以,永远不会再焚——那更可怜,因为是彻底心碎了呀,再也没有心了。
文章评论
天涯逐梦人
黛玉的焚稿,是心碎了心死了,可她是否真正明白宝玉的心呢?!一段真挚美好的情感在猜疑、误解、不自信以及所处环境的制约下,就这样夭折了,令人扼腕和感叹!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但愿后人莫重蹈覆辙!
雾
[ft=#6600ff,4,]当爱已逝去何不主动收场。张爱玲爱胡兰成无法寄身时,毅然决然地嫁到了国外。这样的爱情收梢虽然无奈,却也令人欣慰。[/ft]
真水无香
[em]e160[/em]谢谢主人,转走了。 [ft=,,][url=#][/url][/ft] [ft=,,][/ft]
翰墨学子
情至痛处心已凉,心至焚时情绝望。[em]e181[/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