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蜀水入我心

个人日记

    巴山蜀水,早已被人们津津乐道。其中,远近闻名的九寨沟、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都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作为与四川毗邻的陕南人,自然会把巴山蜀水作为首选旅游之境。“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基于同样的情怀,却又相对稳妥的打算,盛夏之际,酝酿已久的四川之游,终于得以成行。

(一)九寨归来不看水

    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从坐上火车的那一刻,欣喜便油然而生。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人情风貌便也大相径庭。一种陌生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切都是新鲜的,于是,心情也变得靓丽起来。看着青山绿水、花草树木、高楼大厦一一擦肩而过,耳边听着音乐,在路上的感觉,真的很好。

   听说九寨沟温差很大,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只是从绵阳去往九寨沟的路况太差,中途阻隔,导致车行颠簸了好几个小时才到达景区附近,待到入住已是傍晚时分。高原气候,确实不同于盆地,从绵阳出发时还是炎炎夏日,到了九寨沟却恰似深秋。且不说高昂的住宿费,简陋的住宿条件和半生不熟的青稞面,收拾行李抓紧时间休息,只待第二天向九寨沟景区进发。 

    “九寨归来不看水”,究竟怎样的水,有这样神奇的魅力呢?地质学家说,寨沟的形成,是冰川、地震、钙华等地质作用的结合成果。而民间则流传着一些美丽的传说。其中最动人的传说是这样描述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男山神达戈和女山神沃诺色嫫热烈相恋,他们爱上了九寨沟山高林密,鸟兽和谐,决定留在这里。不料被潜入这里的恶魔蛇魔扎发现,蛇魔扎惊慕色嫫的美色,又反对达戈进沟,就发动了赶走达戈、抢劫色嫫的战争,恶战中色嫫险些被恶魔抢走,色嫫在慌乱中把达戈送给她的定情之物——风云宝镜掉落下地,摔成了一百多个碎片,变成了散布沟内的一百多个海子(注:藏胞将高山湖泊叫做海子)。达戈虽然英勇,蛇魔扎也是不弱,双方从沟内打到沟口,仍不能杀死恶魔,这时万山之祖扎依扎嘎伸出了援助之手,以一座屏风似的山崖档住恶魔退路,又以一声霹窝将恶魔埋进山崖,只露出一张丑恶的脸,山崖就是宝镜岩,原来就叫魔鬼岩,崖面上的鬼脸依稀可见。从此,九寨沟恢复了宁静和祥和,更因为一百多个宝镜碎片变成了五光十色的海子而美丽无比。山神达戈和色嫫在这里长住下来,成了神奇九寨的保护神。 

    正赶上旅游高峰期,景区入口排着十几行十余米长的队伍,真可谓人山人海。虽然是网上订票,取票也花了不少时间,好不容易排上队,再慢慢挪到队伍的前排,等到坐上景区的公交车已经上午11点多了。公交车一边播放着景点介绍,一边在山路上行驶,沿途也能看到水光山色,山自然是一片青绿,水却与别处格外不同,因其特别的净、透、亮,湖水清澈见底,再加上倒映出山的青、叶的(红黄)绿、天的蓝、云的白,所以,才有了火花海、熊猫海、五花海、五彩池,这些天然的景观。又因周围的植物种类不同,也就有了芦苇海、箭竹海、盆景滩等景点。

    沿着日则沟的方向,到达箭竹海,除了一小部分前往原始森林的,大部分游客都在此处下车,与箭竹海亲密接触。近距离观赏,与在车上走马观花是不同的。沿着海子四周的蜿蜒小路走上一圈,看着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首先的感觉就是神清气爽。嘘,别忙着摄影哦,看看水中的鱼儿游得多么自在,水质清澈,水平如镜,水底砂石、藻类植物,清晰可见,让你分不清是水底的植物还是树木的倒影,疑似进入了人间仙境。再往回走一点,就到了箭竹海瀑布,瀑布旁边也是人满为患,稍微靠近一点,伸出手感受一下瀑布溅起的水花,清清凉凉的味道,让你感觉不虚此行。

    虽然是两三千米的海拔,阳光一点都不虚弱,刚进沟穿的外套,没走几步就脱掉了。迎着强烈的紫外线,转完两三个景点,已经有些累了。心上想要细看的熊猫海、镜海,也只能倒回去在车上走马观花而已。回到诺日朗中心,又向查洼沟方向进发。依然是排队、看人头,坐车到达最高处的长海已经下午2点了。长海的水无一例外的清、透、亮,而周围高大的古松也成了别样的景观。在长海一边游玩一边休息,再步行返回到本沟最优美的景点——五彩池。说到五彩池,夏天还不是最美的,但是各色的石头、绿色的水藻、白色的云影、蓝色的空间,加之淡紫色的光线,亦是让人感觉美轮美奂。若是到了秋天,增加了叶子的黄与红,该是怎样美妙的奇观,恐怕是要让人惊叹了。

   之前在秦岭南麓看到宁陕的水,我曾用“婴儿的眸子”来形容她的透亮与纯净,同样的一尘不染,但那毕竟是小小的河道。而九寨沟一百多个天然的海子,泉、瀑、河、滩连缀一体,飞动与静谧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济,该有着多么强大的磁场!

    我们知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而这里的海子,一个个都是静止的,是怎样保持水质的清澈与纯净呢,除了这里的工作人员环保做得好,加之这里天然氧吧的环境之外,应该还有特别的奥妙,想来,这正是她的神秘之处吧,童话世界,还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
九寨归来不看水”,恐怕只有亲临,才能感受其无穷的魅力。

图片
九寨沟五彩池)

(二)山即是佛,佛即是山

    恋恋不舍的离开九寨沟,离开了童话世界,只留下一帘清水掩映在脑海。看完水后,再看山。接下来的行程是乐山、峨眉山2日游。
    
    听导游介绍,乐山、峨眉山2日游,看的就是“一山一佛两家人”。一山就是峨眉山,一佛就是乐山大佛,两家人就是古有苏东坡,今有郭沫若。如果说,水是九寨沟的精灵,那么,佛,则是山的精髓。一座高为71米的大佛守护着乐山,佛与山融为一体,佛即是山,山即是佛。不知是山因佛得名,还是佛因了山清气长存,一座山,一尊佛,因此成了众生心中的神。沿路的山石篆刻着苏东坡的诗词、画像,也有郭沫若的题字,为这座山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

    从大佛的右肩绕到左肩,走到观景台上俯视大佛,虽看不清大佛全貌,其威严也可见一斑。人多拥挤,加之上山也有一段不短的路程,汗流浃背的走上观景台,能够拍上一张大佛的照片已经心满意足了。想要仰视大佛的全貌,须从栈道走到大佛脚下,虔诚的人们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三十多度的高温,没有一丝风,让人望而生畏。队伍是挪动前行的,听导游说,没有三个小时,是走不到大佛脚下的。为了孩子,我们选择把一份虔诚留在镜头里。

    到千年古刹凌云寺稍作停留,返回到仙芝竹尖生态园,陪孩子参观了熊猫馆。隔着玻璃,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眼前走来走去,导游用四川方言跟大熊猫喊话,大熊猫似懂未懂,一只熊猫帅哥自顾自的啃着竹子,另一只熊猫妹妹则在巢穴内外来回走动。第一次看见大熊猫吃竹子,真是特别可爱,原来,它也是很讲究的,就像我们吃甘蔗一样,需要剥皮之后吃里面的竹芯。另外还有一只据说是被父母遗弃的孤儿,村民们在野外发现的时候才几个月大,送到熊猫馆后,一直郁郁寡欢,体重也不达标。游客去参观时,它躲在装有空调的巢穴,不肯出来走动,导游用四川话叫了几次它的名字,还是不肯出来。

    参观完活物大熊猫,路边还有一些简单的塑像,比如说,熊猫打麻将等,也是十分有趣的。这些比起爬山来说,不仅让孩子们兴奋,大人也轻松了许多。

    下午5点进驻峨眉山,晚上在峨眉山住宿,有蜀绣峨眉的主题晚会可供欣赏,晚会上吐火、变脸的绝活,很是养眼。

    第二天登峨眉山,我们放弃了到达金顶看日出、观佛光,选择了半山腰的轻松游。吃完早餐,9点钟准时出发。步行一段之后,坐索道到达万年寺,听导游讲了相关的故事,去波若堂参拜了自己的本命佛。经过白龙洞,到达清音阁。

    据说,白龙洞是白娘子修炼的地方,但是庙里只有供奉的几个菩萨,丝毫看不到白娘子的痕迹,唯有院中两颗桫椤树堪称景观。桫椤在距今约1.8亿万年前,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地球上的桫椤大都罹难,只有极少数在被称为“避难所”的地方才能追寻到它的踪影。所以,就显得极为珍贵。如导游所言,大家围着桫椤转三圈,摸一摸树身,可以沾点灵气。自然,这是一种说辞,大家也是似信非信的,只是随大流图个新鲜吉利吧!

    清风阁的名字,听起来是蛮吸引人的,到达之后所看到的,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普通亭子,有两个小桥,命名为双桥清音。在这里也有一个寺庙,庙宇很高,有陡峭的台阶,爬上去参拜一下,自然也是一种形式。见佛就拜,只是顶礼,无欲无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从清音阁转道可以到达自然生态猴区,孩子们起初听说可以看猴子都很高兴,后来,听说不少游客被猴子抓伤,加之腿脚走得酸痛,懒得再往上走,我便陪她们在清音阁附近的一泓山泉旁玩耍,休憩等待,直到几个“代表们”从生态猴区返回,再一同回驻地。
 

图片
(乐山大佛)

(白龙洞院内的桫椤树)

三)雨中观庆典,都江堰别具特色


    巴蜀文化绵长久远、神秘而灿烂。
除了上面提到的变脸绝活,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都江堰也是一大历史名胜,以其为“当今世界年代久远、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与青城山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两个月,冬春两季干旱少雨,极少冰雪。在我们到达成都之前,已经有半个多月没下雨了,自然,在我们去往都江堰的时候,便碰上了一场淋漓的雨水。打着伞坐在观光车上,是遮不住雨水的,穿上雨披还是有些凉意。步履艰难的走过南桥,简单的了解了李冰当年如何无坝引水,转过郦堆,参观了两条大江,接下来就等着欣赏精彩绝伦的放水大典了。

    李白在《游巴蜀》里写道“巴山蜀水毓灵秀”。看了都江堰放水大典,不得不佩服导演的才华了。从秦到隋唐,再到清朝,恢弘的阵势,从场景的布局,道具的安排,到人物的调配,堪称完美。灌溉水是农人的命脉,随着一声声“放水”的号子,哗哗的水引流下来,老百姓自然是欢呼雀跃。穿越历史,看朝堂官员与百姓其乐融融,风调雨顺,安居乐业,一幅幅场景让人热泪盈眶。一道历史的盛宴,让人目不暇接,尽管是在雨中观赏,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唯有惊叹与留恋!

    因青城山路边大树倒塌砸伤了游客,导游劝我们不要上山,只在外滩参观两处景点。简单体验了一下投球、射箭等娱乐项目,领略了古人的娱乐方式。还参观了四川人的嫁娶风俗陈设:八大碗、三转一响等。后来,就到达本次旅游的最后一个景点——街子古镇。街子古镇可谓古色古香,但参观的重点却不在于它的古朴,听导游讲最关键的是,街子古镇上可以尝到很多喷香的小吃。只可惜因为下雨,镇上的很多门面居然都不开张,像令人垂涎欲滴的酥油糕、醪糟蛋呀,都未能如愿品尝,稍有遗憾。

    巴蜀之行,看山看水解人文观庆典,收获颇多,虽拙笔难叙一二,但于今后的人生也是值得长久回味的。只是,遗憾的是,因时间关系,市内景点未能一一观光。像我倾慕已久的宽窄巷子、杜甫草堂、武侯祠等,都与我擦肩而过。尤其是看到网友清莲姐姐在荷花池边拍的照片,更是羡慕不已。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再游成都。

图片

(都江堰放水大典)

文章评论

灵翼

太美了,也想去看了。

松翠茵袅

[em]e179[/em] 照片照不出五彩池五彩斑斓的韵味----20多年前去过、那时候人少景色原始自然、现在人工的痕迹太多、呵呵10个人看不住东西还把票弄丢了[em]e113[/em]

清莲

未能游九寨沟,是我深深的遗憾;读你如九寨沟之水一般灵秀的记游,是我额外的补偿。还有其它地方的许多别样体验也让我收获良多。[em]e179[/em][em]e179[/em][em]e179[/em]

白夏木兰

不是简单的丰富,而是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周老师你们好精力,居然去了那么多景点,景色美,你的文笔更美!

风雨兼程

真是不虚此行,妹妹居然写出这么好的游记。感谢雨儿给大家带来了美丽的湖光山色,让我们长了见识,开了眼界。[em]e178[/em]

一念随风

四川确实是个好地方,在那边工作生活了近一年,还是非常怀念那里。

梧桐夜雨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男山神达戈和女山神沃诺色镆热烈相恋。这里的恶魔蛇魔扎惊慕色嫫的美色,反对达戈进沟,就发动了赶走达戈、抢劫色嫫的战争。恶战中, 色嫫险些被恶魔抢走,色嫫在慌乱中把达戈送给她的定情之物——宝镜掉落下地,摔成了100多个碎片,变成了散步沟内的100多个海子。达戈和蛇魔扎从沟内 打到沟口,万山之祖扎依扎嘎伸出了援助之手,以一座屏风似得山崖挡住恶魔退路,又以一声霹雳恶魔埋进山崖,只露出了一张丑恶的脸。山崖就是宝镜岩,原来就叫魔鬼岩,崖面上的鬼脸依稀可见。从此,九寨沟恢复了宁静和祥和,宝镜变成了五光十色的海子美丽无比!九寨沟因此得名.

梧桐夜雨

都江堰为战国晚期李冰所主持修建。可以说,是历史选择了李冰。从鲧筑堤堵水失败,到禹开河疏导成功以及后来蜀国首领鳖灵治水,无疑为认识洪水治理洪水积累了经验。到李冰时,才能运用前人经验,创造性地组织修筑了都江堰这庞大的水利系统工程。 历史造就了都江堰。那时,诸侯群雄争霸,而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国富兵强,一举统一华夏大势所趋。 “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秦王毅然挥兵率先取蜀,使秦最终统一了天下。李冰任蜀郡守,深知都江堰不仅仅是水利设施,更是中华民族从割据走向统一的一项重大举措。自此“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蜀为天府之国也由此而来。 近观都江堰,一个无坝引水工程,除庞大水网河渠外,主要是渠首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引水口,以分流分沙,泻洪排沙,引水输沙,保证枯水不缺,洪水不淹,泥沙少淤,水旱从人了。李冰不仅主持修建了都江堰,而且总结出一套“水经”。“蜀守李公凿离堆以利蜀,刻深淘滩,低作堰,六言于石,立万世治水者法。”最近,在宝瓶口崖壁发现清代石制量水尺,已是难得的文物了。而今在此处水中吊装了电脑水位监测仪,千年古堰一跃而“电脑化” 了,真正步入古人“水旱从人”的梦境。 李冰官至郡守,秦始皇统一中国,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而李冰之时秦国又设多少郡已不得而知了,那些郡守姓甚名谁更无稽可考了,独有李冰,因都江堰而名烁古今。不但垂于青史,且祠庙以祭,浩浩五千年,文官武将,享此殊荣者,能有几人?两千年来,都江堰不但没有因时间推移而被淘汰,反而一直发挥着作用,且愈加显示出奇迹般的价值。因此,李冰被后人尊为“川主”,敬奉为神,尽享人间香火。这就是有情又无情的历史与现实! 站在秦堰楼,凭栏眺望,岷江自崇山峻岭中奔腾而来,而烟雨悄然朦胧了千里平原沃野,都江堰就在岷江与沃野间,默默地分洪与灌溉。想古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的古老灌渠早已沦为沙漠,古罗马帝国的人工渠道也早已弃置荒废,独有都江堰依然奔流着两千年来的滚滚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