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会偷偷的杀死你(栾氏原编)

个人日记

 


图片                寒藏何处

        人体背后的寒气,会直接积存在膀胱经中,长期的堆积会在背后形成一层厚厚的脂肪,这些脂肪有一部分即是那些变了质的体液经过长期断的累积而成。
       
头顶的寒气会直接堆在头顶上,通常头顶只有一层薄薄的皮肤,用手按压时应该是硬硬的感觉。但是寒气堆积得多了,会形成一层软软的物质,摸起来像有一层海绵垫的。头顶的寒气更严重的会在前额左侧或右侧形成一个硬硬的肿包,到医院诊断时医生会认定为骨质增生,这是把寒气用固态的形式积存的物质。
       正面的寒气,上半身会积存在肺经和其经别(经络的分支)中,这两组经别在人体胸前中线的两侧。正面的寒气也会积存在胃经中,
胃经从眼部下方一直延伸到脚趾,在大腿正面是最容易积存寒气的部位。严重的胃经寒气堆积,会使大腿正面形成一层硬而厚的组织,使得大腿的伸缩发生问题,因而造成行动不便。这种疾病很少医生能够诊断出和胃有关联,经常都成为难以医治的疑难杂症,跛了数十年无论如何均难以想象是由于胃经的寒气所造成的。
       
侧面的寒气则积存在胆经中,只要寒气侵入人体,这个部位都无法幸免。这个部位的寒气有时会在大腿外侧形成一条条的横纹,由于寒气的物质会阻碍经络的流通,使寒气堆积的部位附近,细胞所产生的垃圾无法排出,寒气和垃圾累积多了就会使大腿外侧显得特别的胖。
       由于这些废物不是人体的组织,因此会在组织之间流动,如果这个人喜欢运动,大腿部位寒气和组织废物所形成的垃圾会往下流动,转而堆积到小腿肚上,形成萝卜腿(在空调房中办公的女性最常见萝卜腿),通常男人较女人活动力大些,因而女人多数堆在大腿外侧,男人则大多堆在小腿肚上。这种现象即是本书前面所说寒气所造成胆经阻塞的原始原因,也就是胆经的寒气堆积造成胆功能受阻,再造成吸收的障碍。敲胆经一方面能刺激胆经,强迫其分泌胆汁;另一方面使这些堆积的废物能够流动,进而排出体外。
        
膀胱经处于人体的背部,背属于阳位,风寒湿易袭的部位.而脏腑的气血出口都在背腧穴上.这些能量的出口被寒气堵塞,肺的能量物质得不到输布,久之,就会造成阳虚.膀胱经的寒气主要积存在,背部,骶部八蹘区.大腿后部中段---殷门。
        寒气从人体的皮肤进入身体之后,如果所承受的寒气分量不多,同时血气充足经络畅通,则很快的身体会将寒气从表皮受寒的部位运送到排泄通道,鼻腔是最主要的通道之一,透过一两喷嚏就排出体外。如果受寒的面积很大,或周围的温度很低,流失的热量很多,身体产生大量寒气(变质的体液),一时无法将寒气排出体外,很可能就会出现生病的症状,这些症状的产生主要是身体排泄寒气时的现象。这时身体必须耗费大量的能量来驱除寒气,因而使人体呈现非常虚弱的状态。这时最好的应对方法是多休息,把所有的能量留给身体用来驱除寒气。
        鼻腔是寒气最常见的出口,当少量的寒气到达鼻腔时,立即造成鼻塞;分量增多时,即出现打喷嚏的症状;分量再增加时,则出现流鼻水的症状,这时的鼻水多数是略低于体温,感觉凉凉的。通常开始流鼻水就是排除寒气的尾声,鼻水流完感冒也就好了。
       内经说,寒气先堆积在皮下的经络理,也就是书中所说的“腠理”,时间久了会转移到相应的“腑”中,例如常见的“胃寒”即是这样形成的,当这种现象产生时,用手摸胃部,可以直接感觉其温度特别低,有时会和肚脐的温差大到 6~7℃。
       寒气在身体中更久,或更大量的寒气侵入时,会逐渐转移到肺脏,形成中医所说的肺虚现象,所谓
肺虚就是肺的寒气太多导致肺功能逐渐减低。在人体中,肺脏除了担负我们所熟知的呼吸功能之外,还是身体分布水分到各个部位的主要机构。当寒气侵入肺脏时,肺脏的能力即随之下降,身体吸收及处理水分的能力也就跟着下降。这时大多数的水分一进人人体即排出体外,感觉喝水就想上厕所,小便也多数呈现清澈无味。由于水分吸收的障碍,使得人体组织里的水分比例愈来愈少,外表愈来愈瘦,同时皮肤上的光泽也日渐减少,并且愈来愈黑。通常中医的望诊,黑而无光泽的脸色即是肺气虚弱的表象。随着肺气的逐渐虚弱,情绪上也会愈来愈悲观,很容易就会有忍不住想哭的感觉,就像中医书上所说的“肺主悲”。
       严格地说,寒气侵入人体时,人体只有外表缓慢的变化,并没有不舒服的症状或感觉,多数不舒服的感觉来自寒气排除的过程。存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寒气排出时,症状都不一样,当然应变的对策也就不同。因此,明白了寒气的原因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正确的处理寒气排除的症状。

寒气的排除
     
前面提过身体面对寒气侵入时,会产生某种化学反应,使体液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释放热量来防止身体失温。这些被改变的物质也就是寒气,如果它没有被排出去就会长期存在身体里。当身体状况改善有了足够的能量之后,身体会再利用相反的化学手段,将含有寒气的物质还原。由于当初改变物质时释放了热量,这时再把物质改变回来,自然会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得其周围组织或体液的温度下降。身体再将这些低温的体液或废气排出去,就把寒气带了出去。因此,这时会感觉寒冷来自体内,鼻尖摸起来也是冰冰的感觉,似乎和鼻尖相连的一连串组织的温度都变低了。打喷嚏或咳嗽时所呼出的气体或感冒所流出的鼻水都呈现低温的状态,不像平时打哈欠时呼出的都是热气。
       从这样的推论,显然感冒症状的出现并不是由于身体变弱了,相反的却是身体由弱转强时才会出现的症状。许多从来不感冒的人,并不是身体真的很强健,反而是身体根本没有能力排除任何寒气,才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产生。许多
脸色黑而干,明显肺虚症状的人,都是很多年没有感冒的经验,这种人从外表的症状显现出身上的寒气很重,却没有能力排除.这种没有能力排除寒气的人,使用任何药物都无法将经络中或深藏肺脏的寒气排出。必须先养足了血气,使身体具备了足够的能量,自己发动驱赶寒气的战争,寒气才有可能被排出。在这过程中,人类有限的医疗技术只能在最后当人体开始排泄寒气时,加上很小部分的助力。
        因此,无论是哪一种寒气,对付寒气的方法,都必须回归到前面所说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血气,正确地处理每一个疾病的症状,没有什么快捷方式,更没有什灵丹妙药。

寒、湿、痛和中药方

图片

体温与健康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体温过低和过高都可能患病。为何人在进化中形成了这样的体温模式?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现在还不能获得满意的答案。现在与体温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日本的自然医学博士石原结实在其新作《36.5℃决定健康》一书中认为人的体温过低是造成百病丛生的原因
        这个结论有科学根据吗? 从体温到免疫力再到疾病 按照日本厚生省(卫生部)的统计造成现在日本人前四位死因的疾病分别为癌症、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肺炎。这与中国的情况大体相当。如今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因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并没有降低,反而越来越多。 对此问题上海天坛普华医院张厚亮博士谈到“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解读。例如有人认为医学的发展固然能治疗很多疾病但同时也发现了很多疾病因而疾病看起来是越来越多。同时由于环境污染和人们生活方式的非科学化自然也造成了现代人的疾病增多。不过石原结实认为现代人的很多疾病是由于体温过低(按中医的说法是体寒)造成的。” 大约50年前日本成人的平均体温为36.8℃儿童的平均体温为37℃。尽管现在医学书籍上写着日本人腋下体温为36.89±0.34℃但实际上这是日本人50年前的温度。根据石原在诊疗中对人体温的测量发现现在日本人的温度大部分只有35℃。但人类的平均体温应当为36.5℃所以日本人50年来平均体温至少降低了1℃。 正是由于这1℃体温的降低诱发了大量的疾病因为体温的升降与机体免疫力呈正相关。
         体温每下降1℃机体免疫力就下降30%以上;而每升高1℃免疫力则提高5--6倍。由于50年来日本人的平均体温下降了1℃因而日本人的免疫力也下降导致百病丛生。 例如免疫力一旦下降轻则会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皮炎、肺炎、胆囊炎、节段性回肠炎、溃疡性肠炎和风湿病等(其中有很多是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重则会让人患心肌梗塞、脑梗塞等血栓症和胆结石、尿石症等结石病同时也易导致癌症。 体温下降为何容易得病?原因在于体温下降可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血压上升。而且体温下降还可阻碍血液中糖分及脂肪等能量的燃烧也会阻碍尿酸、丙酮酸等废物的排泄容易引发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和痛风等病症。 此外体温低也与精神疾病有关。患有抑郁症和神经官能症的人通常在气温和体温都偏低的上午精神不佳下午气温和体温上升他们的精神状况就会好转。9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或有抑郁倾向。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气温低并导致体温低因而这段时间是抑郁症的高发期。而且精神病人的自杀也与体温低有关。 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体温低(体寒)导致多种疾病产生似乎有不少根据

  但关键是体温低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低而体温高导致机体免疫力高的结论有哪些科学证据呢? 要证明体温与免疫力的正相关关系需要弄清体温是如何产生的。
       体温是由体内产生的热量与散发到外界的热量二者之间的平衡所决定的。人们摄取的食物中的三大能量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所含有的热量通过细胞内线粒体的三羧酸循环而酸化并产生热量。这就是产热的过程。通过食物获得的热量中有25%35%要转化为工作能量剩下的才成为纯粹的热量。人类智慧的结晶——内燃机的汽油燃烧的热量只有25%转化为工作能量因此任何对人类和生物体的模仿都不可能达到人体器官热量转换的效率。 不过人体各种器官和组织产生的热能是不一样的。
       人在安静状态下产生的热量中,骨骼肌产生的占20%,肝脏产生的占20%,大脑产生的占18%,心脏产生的占18%.肾脏产生的占7%皮肤产生的占5%其他产生的占19%。 热能产生后除了供机体器官工作外还需要以散热的方式来消耗。热量是通过多种方式散发的。通过皮肤辐射向空气中散发这占到了人体散发热量的70%。其他的热量可以通过肺和皮肤的水分蒸发(无感觉的蒸发与出汗)、肺部呼出二氧化碳、对食物和吸入的气体进行加热以及大小便的排泄等来散发。
       因此,人体的体温是通过产热与用热、散热的平衡来实现的。而且,在特殊情况下人体还会有特殊的方法来增加热量或加快散发热量以保持机体的温度固定在37℃左右。例如在寒冷时可以通过增加肌肉收缩和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来增加产热而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则通过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和食欲减少从而减少产生热量等来散热。 那么人体热量与机体免疫力的关系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一般而言疾病和感染等会让人发烧这属于病态。而正常情况下运动和劳动会带来体温上升这是生理性的。因此生理性以外的体温升高是有害的。但是体温升高又会杀死细菌。例如有研究人员发现体温达到4142℃时体内的细菌会死亡或停止增殖。所以医学史上德国的瓦格拉就曾人工使人感染疟疾来治疗当时无法治愈的梅毒。而今天临床医生也让一些病人不要轻易退烧以让体温杀死细菌。而且发热疗法在西医治疗癌症中有应用。所以根据一些研究的结果在41℃以下人们可以获得发烧带来的若干好处并且能提高免疫力。
        有研究表明:体温上升1℃白细胞的活动即免疫力就会提高56倍。 反过来体温的下降却是生命的不祥之兆。尽管体温上升1℃会使心率增快10次但高烧患者从某个时刻体温下降后心率却不下降反而会上升这是病情恶化的征兆。在这种情况下体温和心率两条曲线会产生交叉点称为死亡交叉一旦出现这种交叉点就可以基本断定患者会死亡。所以体温低下对生命来说是极为危险的征兆。 
        体温降低如何导致疾病? 然而体温上升1℃白细胞的活动即免疫力就会提高56倍的解释在很大程度只是从多种疾病的发生来推论体温低(体寒)与疾病的关系而且是一种不同于现代医学的解释。 以过敏为例西医的阐述是过敏原如花粉、灰尘、霉菌、牛奶和蛋清等进入人体后血液中的B淋巴细胞就会制造出抗体来抗击过敏原。但是如果自身免疫力低下不能产生大量的抗体来抵御抗原则抗原抗体复合物会刺激肥大细胞使其分泌组织胺刺激气管收缩和增强血管的通透性于是产生哮喘、流涕、荨麻疹和湿疹等。 但是自然医学则从另一角度来加以解释当身体寒冷和存在水毒之时淋巴细胞力量微弱无法制造出大量的能抵御抗原的抗体因而抗原进入身体后使得身体只有通过眼泪、喷嚏、鼻涕、痰液、湿疹等反应来将多余水分排到体外从而使身体温度上升增强淋巴细胞的力量以产生更多的抗体抵御过敏原。所以平日里体温较高的人应该是与过敏无缘的。

  再从癌症来看1975年日本死于癌症的人约为13.6万但到了2007年日本死于癌症的人达到33万是1975年的2.5倍。从自然医学的观点看日本人患癌和因癌症死亡人数的增多与50年里日本人体温平均下降了1℃有极大关系。因为体温如果超过39.3℃癌细胞将会死亡而体温下降后就为癌细胞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而且人体虽然从头到脚都有可能患癌但心脏、脾和小肠是不会得癌的原因也在于这些器官的温度。心脏虽然只占体重的0.5%但心肌总是处于活动之中所以心脏的温度很高。而脾内聚集了很多红细胞也成为温度很高的器官。小肠由于要消化和吸收食物所以要剧烈地蠕动因而温度也是很高的。由于这些器官的温度较高所以它们不易患癌。容易得癌的是食道、胃、大肠、肺、子宫和卵巢等器官它们是中空的管腔细胞较少而且温度较低。
       近年来大肠癌患者激增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大肠只有在排便时才活动活动不足当然产热少温度就低也就容易患癌。 原因、对策和质疑 在自然医学观念的倡导者看来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导致体温下降(体寒)的原因这些生活方式包括运动和肌肉活动不足过度控制盐分摄取水分摄取过多饮食过度生活和工作压力过大化学药品、化学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摄入过多夏天喜欢用空调等。 但是其中一些因素令人难以理解例如摄食过多只能产热过多为何反而会让体温下降呢? 对此的解释是如果吃了过多的食物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血液就会向肠胃集中以供给肠胃能量来消化食物。但是人的高产热器官又是肌肉、肝脏和大脑。吃得太多后血液过多流向肠胃而流向高产热器官的血液就会减少因此肌肉、肝脏和大脑等器官的代谢便会减弱人体的体温也会下降。人们吃得太多的原因是生活条件的好转和一些食物的味美易嚼例如白米饭、白面包、蛋糕、肉、蛋、牛奶等。 
       据此,自然医学学者开出了药方让人们采取种种方法来保暖。例如泡澡包括多种形式的洗浴如药浴、足浴、桑拿浴等还有衣物保暖、锻炼、走路等。另外还要摄取能提高体温的食物如胡萝卜、苹果、生姜、红糖、蜂蜜等而且应当少吃一餐。 不过上述自然医学的种种观点有一些可以自圆其说但有些则不能。因此需要有分析地来看待。 自然医学认为体温每升高1℃免疫力则提高56倍但是研究只是发现了白细胞的活性增强了5-6倍这并不等同于免疫力就提高了5-6倍。而且免疫力提高6倍也并不等于能提高人的抗病力达6倍。 另外体温高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也是一种推论。也许体温超过39.3℃癌细胞会死亡在实验室中可能成立但是在人身上是无法成立的。因为正常人只能在37℃左右生存体温到了38℃就是发烧会引起不愉快而且会被当作疾病来退烧。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是不会在高于38℃的体温下生存的更不可能让自己处于39.3℃的状态来杀死癌细胞。所以这难于成为人们体温高不容易患癌的原因。

  尽管体温高低与健康的关系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阐明但自然医学关于保持适当体温有益于健康的观点值得探索因为这提供了一种认识健康和疾病的新角度而且很多理念是与现代健康理念相契合的例如不能吃得太多要多运动等。 相关链接 人体体温的不同表现 体温在人体各个部位是不一样的每日早、中、晚也不一样。
       在一天的生物节律中:清晨2-5 时体温最低下午5-7 时最高但一天之内相差应小于1℃ 。体温也有男女差异。女性体温一般比男性约高0.3 ℃ 。女性体温还与月经有关。此外体温同样存在成人和未成年人的差别。
    
  成人正常体温为:1.口腔温度36.537.4℃ 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 0.6℃ 3.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30.5 ℃。
    
   未成年人正常体温为:1.口腔体温36.7℃37.7℃;  2.腋窝温度36.0℃37.4℃;     3.直肠温度36.9℃37.9℃。

图片

 寒湿表现:

  •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 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 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 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 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 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 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 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 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 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
  • 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 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 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 脚躁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汗出后特别怕风,肌奏有寒.
  • 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的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外热内寒  ,外寒内热   (张氏医通)

        
皮寒而燥 ,阳不足.   皮热而燥,阴不足.   皮寒而寒者,阴盛.皮热而热,阳盛。仲景说:病人身大热,而反要穿衣者,热在皮肤而寒在骨髓。黄芪建中汤主之。针灸绝骨以散骨髓之寒。病人身大寒而不欲穿衣,寒在皮肤热在骨髓,越婢汤发之。杂症,外热内寒--理中汤。外寒内热---火郁汤。

黄芪建中汤配方:黄芪30克、白芍18克,桂枝、生姜各9克、炙甘草6克、大枣6枚(擘)、胶饴(饴糖)30克。
功效: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用法:煎汤取汁,兑入饴糖,再以文火缓缓溶化,分2次温服。
功效: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证见腹中时时拘急疼痛,喜温喜按,少气懒言;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劳则愈甚,面色无华;或伴神疲乏力,肢体酸软,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案例:
 三阴寒湿肥胖方 ---   李可470张汤药处方用药规律分析

 
   一个女孩,叫曾搏,23岁,是太原市中医养生堂职工。10岁那年,父母双职工,无从照料,上班时锁在家里,冰箱里准备了食物、饮料,渴了就喝可乐、健力宝,一个月喝了30箱,体重增加了8公斤,原来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后来变成了一个小胖墩,体重达98公斤。
         今年8月来看病,月经也不正常,畏风冷特甚,断为三阴阳虚,寒湿凝阻-肝、脾、肾经。唐代王冰注释《内经》时讲“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遂开了“温氏奔豚汤”,温氏就是温碧泉先生。
         处方:附子45克,油桂10克(后5分),上沉香10克(后5分),砂仁10克(后5分),生山药60克,茯苓45克,泽泻30克,怀牛膝30克,生晒参30克(捣碎入煎),灵脂30克,车前子30克(包),炙甘草30克,生姜45克,大枣25枚。
        上药因痛经、巅顶痛加入厥阴主药吴茱萸45克,方中附子逐日叠加10克,加至200克为度,服药30剂后修养半月,至10月22日,共减重22公斤,全部衣裤都不能穿了。灰暗面色转为红润,人也变得轻灵活泼痛经也好了。

     此案足以证明,一切肥胖皆寒湿瘀浊堆积三阴,阳光一照,阴霾尽消!此方稍事加减,可通治一切肥胖之并发症,为高血压(清阳不升,浊阴窃踞阳位)、高血脂、糖尿病(从三阴论治,三阴又统于太阴,而太阴之根在少阴。开辟治疗思路。

祛除寒气的茶汤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黄芪陈皮乌梅汤(根据李可老先生原方改编)
:黄芪60     乌梅 20     陈皮20  加水1500ML ,煲 30-40分钟 ,一人一天的量。也可以加入红糖,酸甜可口。尤其适合于 久坐 空调中办公的人群。

病机:大气不足,中轴不健,相火离位,便如羊屎。

临床症状:内寒外热,大便干结。大气失运,土不伏火,土不制水。

 方解  :    大补元气,人参为优。温阳主表,黄芪为胜。气弱而偏阳虚者,多用黄芪。陈皮:辛、苦、温。辛能行气滞,苦能泻肺邪,降气逆。为健脾利痰要药。陈皮的挥发油,能刺激胰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抑制肠内异常发酵。有利于肠胃气积、寒积的排出。乌梅:酸。入肺经而收敛肺气,入大肠而酸甘化阴。

阳气充沛.身体温暖.生机旺盛


        气,指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及物质基础,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较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属于阳,故临床又笼统地称之为阳气。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经气、各脏腑之气等等。阳气对人体的生长化收藏起着决定性作用。阳气成于先天之肾阳,赖后天中阳不断补养,以经气为统领,经脉为通路,达于脏腑、表里、内外,不断充实各脏腑组织之阳气,从而使机体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就经气而言,阳气又可分阴阳,阳经之气为阳中之阳,喜动主外,易激发;阴经之气为阴中之阳,喜静,主内,在阳经之气的统领下发挥作用。故临床治疗中应充分调动阳气。只有阳气充沛,升降出入有节,机体才会生机旺盛,长生而久安。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之上,
  一、温阳:

      即温元阳、补中阳。元阳即肾阳,是诸阳之本,对人体起着温煦生化的作用。元阳亏虚,诸阳皆弱。中阳,即中焦脾阳,乃诸阳不断接续之源泉,为后天之动力。只有中阳充盛,不断补充先天元阳,充实诸阳,才能使机体功能正常,此亦为治病本之着眼点。
  取穴:关元、中脘。均用温针。也可以重灸.关元乃元气出入之所,针之能温肾之元阳,补充阳气,通调冲任。中脘位居中位,为腑之会,乃任脉与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之会穴。故刺之可通腑、升阳、温中、散寒、助阳。两穴同用,可先天、后天同补,用其治一切虚、寒、衰弱之疾,乃“用阳理论”的基本方。
  应用举例:①中脘配关元治疗脾胃虚寒、脘腹胀满;②关元配子宫治妇女之宫寒不孕;③关元配水道、加秩边透水道治疗前列腺炎;④关元配水沟、水分、水道,取其益气利水、导泄湿热之功,治疗湿热内蕴之脘腹胀满、纳呆及小便不利等症。
  二、通阳:
  取穴:大椎、至阳、命门、腰阳关,此谓背部四阳穴。阳气以升降出入为转枢,以通为用。脊背在人类直立行走之前,背向阳,居阳位,且督脉为太阳之所在,统领一身之阳。背部阳气通达,阴阳才能正常交接,气血才能运行通畅。大椎乃三阳督脉之会,能通全身阳气,为本组通阳之头穴;至阳走上,命门居中,腰阳关位下,如此之交接刺法,使阳气无处不通,三焦之气无处不畅,充分发挥其温煦脏腑,增强功能的作用。
  应用举例:①背部四阳穴配华佗夹脊治疗颈肩腰腿疾及强脊炎、白癜风等自身免疫缺陷的疾患;②四阳穴配升阳之百会、安神之四神聪治疗精神、情志疾患如百合病、失眠症等;③四阳穴配通阳之阳池、飞扬、阳陵泉治疗厥、痹、痿症及中风半身不遂。
  三、升阳:
  阳主升,以升为顺。阳气匿而不发,则功能衰颓,清窍失聪。
  取穴:百会。百会乃至交至上之位,手足三阳经皆会于此,刺之不仅能调神、醒脑、开窍,关键是回升人气诸阳,在百病之辨证施治的同时不忘“巅顶一刺”。
  应用举例:①面瘫治疗中,除牵正、祛风、活血、解表、滋阴、养血之外,加刺百会,能使目明神旺,免疫力大增,能大大提高疗效,缩短病程;②百会配四神聪,更是动中求静,动静结合之体现,在升阳中求安神,能迅速改善失眠头晕等症。③百会配局部通经活络之穴,可治牙痛等各种痛症。此谓调神止痛之妙用,通阳亦寓使经脉通则不痛之理。
  四、潜阳:
  取穴:太冲、涌泉。阳主升发,但宜升降有常。独升不降,也谓病态。除对一些阳亢之症应用外,对一些上部疾患,依上病下取理论,穴取大冲、涌泉滋阴潜阳,即潜中寓引,使阳气在下行之中,通畅无阻,病态自消。
  应有举例:①太冲配太阳治偏头痛;②舌部及咽后壁点刺配太冲、涌泉治疗咽喉病、口舌生疮及言语不利;③腰膝冷痛配涌泉,通领下肢阳气之布散,使阳气得复,冷痛自愈;④百会、四神聪配涌泉、太冲治疗郁症失眠和躁症,能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
  五、接阳:
  取穴:上肢阳池,下肢阳陵泉。是主要针对四肢疾患而设的刺穴法。阳气达于四末不但靠元阳充沛,中阳给养,诸阳旺盛,同样需要运输道路之通畅,尤其肢体远离脏腑,在病态情况下鞭长莫及,此时的接阳治疗尤为重要。治以手足少阳经,取少阳为枢及亦表亦里、表里交接之所,刺之可自调阳气的分布,充分调动机体功能,使阳气出入自由。
  应用举例:
       ①中风:在常规刺阳取阳之中加刺阳池、阳陵泉,在阴急阳缓中找到平衡,使柔顺之态在阳气通达的同时渐复;
       ②四肢之厥逆、冷痛酸麻诸症的治疗中,独加接阳之阳池、阳陵泉使诸症悉解,康复更快。、
(图文来源于网络)
 -------------------------------------------------------------------------------------------------------    我是修身齐家的家人李立红。我会用正念禅修来化解生命中的纷纷扰扰。
 
    简单生活,简单做人,涵养正念在每个当下。
 
    我能想到最幸福的事就是有一个幸福的家,修身齐家就是我想要的家!
 
只要你愿意,奇迹就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
 
      我的QQ/微信:1769007963
 
     欢迎有缘的您加我为好友,感谢您的分享与转载。
 
  最后呢,如果这篇日志您看了后触动了您,欢迎您在点赞之后写下您看后的感想、评论以及能够帮忙转载、分享一下本篇日志让更多的朋友们都受益,同时请和我QQ留言联系,我愿意与您分享一个让身体快速放松休息的方法,这方法是修身齐家的大家长明和师兄传授给我的
 
 我们一生大部分时间都需要休息给自己充电,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快速的放松和恢复精力。(留言不一定能及时回复,但看到必定回复)
 
 相 关 链 接: 
                 修身齐家的具体加入方法和要求: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