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的故事
个人日记
(一)第一个馒头
A: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得救者走到农夫家里,发现农夫家里一无所有,感动得热泪盈眶,长跪不起。此后,他身怀感恩,把爱带给他所遇到的需要帮助的人。
B: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得救者走到农夫家里,发现农夫家里摆着很多好吃的,感恩很快被愤怒替代。他举刀杀了农夫,因为,他发现农夫还有那么多没有给他。
思考1:同样的行为会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看到自己得到的,会感恩;看到自己没有得到的,会仇恨。
思考2:救人命的是农夫奉献的馒头和水,与农夫自身拥有的并无关系。但现实的教育,更注重农夫一无所有情况下的慷慨,那意味着更高尚。这不自然改变了人们心中的标准和预期。实际上,爱心存在于生活的每一点,都平常得不能再平常,每个人都可以献爱心,而不是期待一个像A中农夫那样的人出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救世主,每个人都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人。
思考3:感恩或者仇恨,往往都由一些细节决定而非本质决定。从本质上看,A和B两种情况下,结果都应该是感恩的。但只有正常而理性的人才能在两种情况下都保持同样的感恩心态。
思考4:在感恩和仇恨之外,是否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心态存在?
(二)第二个馒头
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个被救者是个被通缉的贪官。于是,很多人仇恨农夫,认为他助纣为虐。
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个被救者是个曾经多次助人的善人。于是,很多人称赞农夫做了一件大功德事。
思考1:当救人于难要视身份救人,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标准决定应该救什么人,应该不救什么人。于是,很多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见什么人都不救了。
思考2:如果人们在以上两种情况下,都能对农夫身怀敬意,爱心或许会茁壮成长。反之,在势利、戒备心等等的影响下,爱心则会丧失。
(三)第三个馒头
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这位农夫,指着另外一个农夫的家说:“看,那家就是曾施舍馒头和水救人的人,你去求他吧。”饥饿者艰难地走到那个农夫家门口,农夫开开门,抱歉地说:“我没有吃的了。”于是,全村的人都仇恨这位农夫,而没有人指责那位从来不帮人的农夫。
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这位农夫,指着另外一个农夫的家说:“看,那家就是曾施舍馒头和水救人的人,你去求他吧。”饥饿者艰难地走到那个农夫家门口,农夫开开门,说:“我只有半个馒头了。”于是,全村的人都鄙视这位农夫,而没有人指责那位从来不帮人的农夫。
思考1:对于有爱心者,人们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抬高。
思考2:对于自私者,人们会把期望值降低到最小,因而也不会失望。
思考3:不同道德标准是驱逐爱心的强大力量,会导致所有的人在面对饥饿者时都关上家门。
(四)第四个馒头
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得救者走到农夫家里,发现农夫家里一无所有,感动得热泪盈眶,长跪不起。此后,他身怀感恩,把爱带给他所遇到的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对于农夫的任何行为,他都不问善恶,全力支持。农夫失去镜子,认为自己一切都是对的,后来,因犯大错破产。
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得救者走到农夫家里,发现农夫家里一无所有,感动得热泪盈眶,长跪不起。此后,他身怀感恩,把爱带给他所遇到的需要帮助的人。但是,对于农夫的行为,支持其善,直言其错,农夫辛勤耕耘,并不断改进,渐渐兴旺,广施爱心。
思考1:感恩的方式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思考2:正常的思维什么时候都要保持,直言、批评往往是更好的方式。
思考3:其实,吃完馒头、喝碗水后,转身离开,也是一种感恩。很多时候,帮助人的人只是怀着一颗平和、感恩的心在做,并不刻意希望得到赞美或者回报。
(五)第五个馒头
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村里人逢见农夫就夸他做了一件善事。后来,即使遇到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农夫也主动伸手相助。
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有人怀疑农夫作秀,甚至怀疑这个饥饿者就是农夫自己找人扮演的。于是,农夫遇到求助者,就躲得远远的,恐怕再遭诋毁。
思考1:赞美或者诋毁,往往会影响一些人的行为——一些心智不够成熟者的行为。
思考2:如果祈求某种行为得到一致的评价,只会让自己走火入魔。
思考3:遇到诋毁就逃避的人,永远只能当懦夫。
思考4:农夫应该迅速忘记那个馒头和那碗水,并忘掉人们所说的,平静地做自己的事情,做一个快乐的农夫。
父亲走时,我17岁。
奶奶走时,我18岁。
父亲在临终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奶奶活着的时候,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父亲和奶奶讲的是同一个故事。
父亲说,村子尽头的那座念母桥,是两代祖上给取的名字,为的是纪念一位老母亲。
有一位母亲30多岁的时候,她有个孩子七八岁。有一天过桥时,正下着雨,儿子走在前头,母亲走在后面,因为路滑,孩子一不小心从桥上掉了下去,落到水里。母亲瞧见,像疯了般地跳进水里,一把抓住儿子。只可惜,母亲不会游泳,只知道在河水里拼命地托着儿子。在危急关头,幸好有位水性很好的路人经过,将母子俩救了起来。路人责备这位母亲说,你一个妇道人家,又不会游水,怎么能跳进水里呢?母亲只知道千恩万谢他救了自己的儿子,并要给他下跪磕头。
几十年后的一天,像是天意安排好的一般,这母子俩再次经过这座桥。这位母亲如今已经60多岁了,由于多年的操劳,她行动已经很不便,慢慢地走在后头。老母亲不慎脚一滑,从桥上掉进了水里。儿子回头看到母亲落水,也很着急,桥离水面并不高,于是他手里拿着扁担,站在桥上把扁担伸进水里,喊母亲快抓住。只可惜,老母亲连伸手的力气也没有,很快被滔滔的河水给冲走了。
一天后,人们在下游发现了那位老母亲的尸体,都抹着泪说:母疼儿是长江水,儿孝母是扁担长啊。
父亲讲完这个故事,欲言又止。我看到他显得很疲惫,说,你别讲了吧,我明白,我们会照顾好奶奶的。父亲很欣慰地点了点头。
那时父亲已经在病床上躺了3个月,生命到了最后时刻。
那些日子里,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却从未发现奶奶有任何悲伤的表情,她依然像往常一样每天早早地起床,给鸡喂食,然后做饭。
每当有亲戚或乡邻来探望父亲的时候,奶奶都像往常一样微笑着跟他们拉着家常,好像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快要离去一样。
来来往往的人都摇头,叹息说,没想到奶奶老糊涂了,自己儿子的生命快到尽头了,她却像没事一般。
我也一直觉得奶奶是老糊涂了,因为我好几次看到奶奶走到父亲病床前,伸出苍老的手抚着父亲的额头,冲父亲微笑,问他想吃什么,并告诉父亲不用担心她,她的身体好着呢,一定可以活到曾孙子出生,还可以带曾孙子呢。
没过多少日子,父亲安详地离开了人世。那天,家里哭成一团,唯独奶奶没有流泪,一个人坐在那里,眼睛一直看着门口,谁叫她也不应不动。
第二天,我才发现,奶奶的头发已经找不到一根黑色的了。我突然间觉得奶奶仿佛一下子老了10多年。
在父亲去世的一个星期,奶奶连一粒稀饭都未曾下肚。
一个月后的一天,在奶奶的床前,奶奶拉着我的手,跟我讲了父亲讲过的故事。讲完,奶奶木然地望着窗户,自言自语地说:母疼儿如长江水,娘不想你走得有挂牵啊。
我说:奶奶,如果你想父亲了,就哭出来吧。
奶奶说:孩子,奶奶的泪早已在心里流干了。
8个月后,奶奶也离开了人世。在一个大家不曾想到的夜里,奶奶睡下后便没有再醒过来。
奶奶去了,带着她那份不流泪的母爱。直到这一刻,我才终于明白了那个故事,才知道那种深沉又温柔的爱——不言不语,忘却自我,澎湃如江,绵长若水。也直到这一刻,我才知道,我并未能真的明白父亲的嘱托和做到“照顾好奶奶”,那样的爱,我未能及,也报不尽。
【人生感悟】读人—看人—做人
【人生感悟】心宽一寸,受益三分
【人生感悟】心理医生给女人的忠告
【情感世界】一个女人离婚后20条大彻大悟的反思
【情感世界】在有情人的男人心里:情人,老婆哪个重要
【情感世界】爱是性的根基 性是爱的纽带
【情感世界】一夜情是暗夜里的罂粟花;怎么妖娆;终带有剧毒
【情感世界】情感危机时精神出轨与肉体出轨如何控制
【家庭教育】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家长必读!
【家庭教育】8个做法最毁孩子安全感
【健康医学】难得的皮肤病图 [图片]
【健康医学】董氏奇穴带解剖, 彩色图谱
【健康医学】医学常识
【健康医学】三维解剖
【健康妙法】秘不传人3大功法让你更男人
【健康妙法】手指告诉你寿命有多长
【健康妙法】脾虚——各种妙方
【健康妙法】『男怕穿靴,女怕戴帽』
【健康妙法】简单一招治肾虚的不传之秘
【健康妙法】113个实用的网络上的小药方
【健康妙法】 乳腺疾患的福音
【健康妙法】神奇的虫草膏药骨病的福音
【健康妙法】心灵沟通治疗抑郁症
【饮食天地】做包子的秘密
【饮食天地】六种肉不能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