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竹杖
个人日记
总是重现母亲倚着那支竹杖,站在老屋后临路的那个土墩子上眯缝着昏花的眼注视着路过的行人。我的那辆破车停在了她的身旁,母亲笑了,撩起衣襟,抹一抹见风流泪的眼,再细细的看看我,转身返家。
是心中的负疚,母亲的死是我的一个心结。母亲的寿数说起来并不算很短,七十四岁,然而我对母亲的承诺兑现了几许?
我从学校出来工作,母亲已是六十多岁。本来巴望我能够离家近一些,然而这由不得她和我,我被分到外地,离家近千里,至少半年才能回家一趟,这对于只有我一个男孩的母亲来说是一种折磨,而且每次回家也总是习惯于接受母亲的呵护。我不知道从几时起她有了那支竹杖,也不知她从几时起倚着那支竹杖站在那个小土墩上巴望我回家。
几经周折,我终于转到离家稍近的一个单位工作。然而小家庭中的磨难又使我陷入了新一轮的“流转”,相比较来说回家的周期要稍短一些,其间小家庭的风雨坎坷难以言说,几家人都跟在小家庭身后受尽磨折。终于有一日我回家的时候,看见了母亲倚着那支竹杖站在那个小土墩上巴望着等人的场景。我似乎才发现母亲的脸是那么的衰老而憔悴,母亲的身形变得那么的佝偻而瘦削。唯独不变的,是她看到我时的那份神情,依旧那么慈祥而欢欣。
考虑到母亲在大跃进年代挣工分时所留下的种种疾患:单腰肌劳损就很是痛苦,肩膀也是一边高一边低(这不用说是长期挑超重的担子而形成的),种责任田无疑已是力不从心,但叫在五十年代饿怕了肚子的二老放弃责任田却好不艰难,主要是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终于说服二老不再耕作,口粮和日用开支由子女供给,二老种一点蔬菜并养一些家禽,看似比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整天一身汗一身泥的要轻松一些。
只可惜生就一生劳碌命,供养还不到一年,母亲就被查出了那本该灭绝的病,还是晚期!唉!可怜的老母亲,吃不得喝不得,吃一小口吐半天,痛起来拽自己的头发,终于油尽灯枯,在难以言说的痛苦中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眼巴巴想给予一点回报却无从着手的子女们,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与遗憾。
我终于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无奈与苦痛,再回老家时我总是很留意老屋后临路的那个小土墩子,多么希望老母亲还能够倚着那支竹杖在等我回家。
是心中的负疚,母亲的死是我的一个心结。母亲的寿数说起来并不算很短,七十四岁,然而我对母亲的承诺兑现了几许?
我从学校出来工作,母亲已是六十多岁。本来巴望我能够离家近一些,然而这由不得她和我,我被分到外地,离家近千里,至少半年才能回家一趟,这对于只有我一个男孩的母亲来说是一种折磨,而且每次回家也总是习惯于接受母亲的呵护。我不知道从几时起她有了那支竹杖,也不知她从几时起倚着那支竹杖站在那个小土墩上巴望我回家。
几经周折,我终于转到离家稍近的一个单位工作。然而小家庭中的磨难又使我陷入了新一轮的“流转”,相比较来说回家的周期要稍短一些,其间小家庭的风雨坎坷难以言说,几家人都跟在小家庭身后受尽磨折。终于有一日我回家的时候,看见了母亲倚着那支竹杖站在那个小土墩上巴望着等人的场景。我似乎才发现母亲的脸是那么的衰老而憔悴,母亲的身形变得那么的佝偻而瘦削。唯独不变的,是她看到我时的那份神情,依旧那么慈祥而欢欣。
考虑到母亲在大跃进年代挣工分时所留下的种种疾患:单腰肌劳损就很是痛苦,肩膀也是一边高一边低(这不用说是长期挑超重的担子而形成的),种责任田无疑已是力不从心,但叫在五十年代饿怕了肚子的二老放弃责任田却好不艰难,主要是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终于说服二老不再耕作,口粮和日用开支由子女供给,二老种一点蔬菜并养一些家禽,看似比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整天一身汗一身泥的要轻松一些。
只可惜生就一生劳碌命,供养还不到一年,母亲就被查出了那本该灭绝的病,还是晚期!唉!可怜的老母亲,吃不得喝不得,吃一小口吐半天,痛起来拽自己的头发,终于油尽灯枯,在难以言说的痛苦中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眼巴巴想给予一点回报却无从着手的子女们,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与遗憾。
我终于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无奈与苦痛,再回老家时我总是很留意老屋后临路的那个小土墩子,多么希望老母亲还能够倚着那支竹杖在等我回家。
文章评论
红
[em]e115[/em] 有一个一直惦记她的儿子,你妈妈在天之灵也会安慰的。
红
以前自己却是想摆脱妈妈的监管和唠叨,总想离家远一些的人,直到妈妈有一天突然离开,才知道有妈妈的日子有多幸福。
秋水怡人
我有一个感想或者是观点:母亲对儿女的爱永远大于儿女对母亲的爱。只要你做到了传承,就是一种欣慰。
春天
你是个孝子,让我感动,[em]e179[/em]
长青长
孝子!!老父亲还健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