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八——在苦难中成长
个人日记
因为没走成,所以身边熟悉的环境,熟悉人和事圈定了我的生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我所缺的不是想法,不是信念,也不是毅力,正是这种本钱。那时,我好像没有选择生活的权力,只能是生活选择我。因为好多想做,想干的事,都无能为力,只能苦想,眼巴巴的干望着,我羡慕别人健康的体魄。
同时我明白,生活在信息交通异常闭塞、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大山之中的偏远后山农村,想要生存生活的更好,一是得走出去,二是得靠力气和勤劳,没有捷径可循,更不可能异想天开。智慧与才能在那里显得苍白无力一文不值,它永远不及气力来得更直接更实惠,故而毫无立足之地。在那样的环境下,你的智慧与才能在别人眼里那是轻浮是高谈阔论纸上谈兵,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穿、更不能当钱用。
生活呀,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它让多少明白人想糊涂难得糊涂,又是多少糊涂人想明白却整不明白。就在这冬去春来的季节轮回中,有多少人通过艰辛努力,从贫穷走向富有,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平凡走向伟大,收获希望与辉煌;然而也是在这春去冬来的日子里,又有多少人从成功退回失败,从富有沦为贫穷,从伟大跌向堕落;还有更为甚者,从失败走向失败,从希望走向失望再走向绝望,好梦不能成真,奋发等于徒劳……
好些时候,我不仅独自仰望那无限广阔的蓝蓝白云天无限感慨:你既然孕育了众多生命,为什么不让他们都好好活着?和你一样悠闲自在幸福而快乐的活着!
感慨归感慨,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好好的活着。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经受逆境与苦痛或许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收获。
想那母亲一生,三岁父母离异,从小就给生产队放牛挣工分。看别人家孩子有幸上学,自己只能眼巴巴地趴在窗外羡慕。婚后相继生育了我们姐弟五人,就连产妇最基本的“坐月子”她都无缘享受!生完孩子三天下来就得下地干家务活;大年三十断粮,她就去借,那种没面子的事从不让父亲沾手。山上的活,地里的活,甚至犁地的活,编筐的活,木匠的活,她样样都干,更不用说对家务活的大包大揽了。那时的家,人多劳少,生活异常艰苦,而似乎天生只知奉献的母亲,从不为自己考虑,总是把好一点的吃的穿的紧着丈夫和孩子。母亲不仅对家人如此奉献,即使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她同样有一颗博爱仁慈奉献的心。记得有一次,母亲中午在地里干活,因急着赶活没工夫回家做饭,掏出仅有的一元钱在邻近的商店买了几包方便面分给我们姐弟,剩一包自己吃,可还没张嘴,看到了身边干瞪眼的五保户大爷,顺手就递了过去,自己喝了几口白开水又进地了……
眼看儿女们长大了,能下地干活帮她一把了,可她硬坚持要我们去求学。她说“娃呀,你妈没文化,吃尽苦头了,你们一定要争气,有出息,不能再像你妈这辈子这样,没啥本事”。为了我们姐弟上学,她经常采药山上、跪耕田间地头……为给二姐转学 ,冒雨跋涉齐腰深的洪水,险些被洪水冲走……为凑我们的学费,硬着头皮去挨家挨户借钱……然而,在我们的记忆中,似乎从未听见过母亲喊苦叫怨、抱怨过什么……
就这样的一位母亲,生活是那样艰难困苦,劳动强度那样的大,我们却很少见她流泪叫苦,而且还经常在有月亮的夜晚给我们姐弟们唱歌、讲故事;经常在我们考试成绩不好情绪低落时鼓励我们,不要丧气要振作,她时常告诫我们:人这一辈子,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只要你自己不趴下就没人能让你趴下,人的一生没有淌不过的河爬不过的坎儿!
有一次,我问母亲:“您不怕苦不怕累吗”?
母亲答道:“咋不怕,不过苦和累是想出来的,没有苦中苦就没有人上人,妈看着你们一天天长大、变得懂事就忘了,等把你们都抚养成人了,妈不就享福了吗”?
打那以后,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明白,母亲不怕苦的原因---支撑克服走过艰难困苦的是因为信念,一种坚强的信念,那就是永远活在希望与盼头中,能为他人带去幸福与快乐才是她自己的幸福与快乐的信念。
就这样,我开始慢慢明白,生活的苦与甜并没有本质上的界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看你怎么去看怎么去想。从那时起我开始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经历了这么多的挫折,该明白点什么了。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活着,更是为了对生命的尊重,诠释生命的意义和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亲人的、对恋人的责任,还有对自己的责任。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养大,出嫁的大姐母亲般的疼爱与牵挂,恋人常挂腮边的泪水,还有同学的情谊,老师的期盼鼓励。每想到这些,更坚定了我要好好活着的信念。我不能轻视作践自己的生命!
于是,我把那颗倔犟要强的心慢慢平和,开始轻视困难与疾病。一边在村里的卫生所抓药治病,一边少干重活,累了就歇着,打打牌,看看报,写写日记,和恋人多谈谈心;同时放下孤傲,学着和身边的人沟通交流打交道。
随着慢慢的深入,你会惊奇的发现,看似简单的社会,不入不知道,一入吓一跳。社会远不止校园里的奋进、正义、质朴、纯真、善良、美好、无忌----它是一个不分善恶的盛物箱。黑的、白的、美的、丑的、苦的、甜的、有形的、无形的、明的、暗的、智慧的、愚昧的什么都舍得装。真是有厌恶也有感动。
就说身边的人吧,看似貌相不扬,笨笨拙拙,胸无大志,但你若了解了他们,会发现他们原本也很可爱。他们有欢乐也有苦衷。他们每走一脚,步子迈的虽小虽艰难却很稳当结实。就说他们中间吧,有的字写得很好,有的账算得很清;有的能歌善舞,有的看客管事、潇洒自如,有的打情骂俏幽默风趣。尤其谁家遇上个什么事与困难,那种解囊相助、雨里来雪里去、下苦受累的朴实场面永远叫人感动!叫人感动永远!!
在农村,什么最重?是人情!再穷再苦再累,那欠了人情就不是小事,就得还,他们是最知道感恩的人!在农村,什么最大?是面子!做人就得堂堂正正,谁亏了心谁就直不起腰。哪怕平时自己吃糠咽菜,那招呼客人款待帮忙的都毫不含糊,竭尽全力倾其所有,决不让人说长道短。在农村,人际交道讲究的是仗义而绝不是帐算,谁过于计较,谁就会成为孤家寡人遭到冷落。就是在这样的认识里,我开始学会明白自己,了解别人,开始慢慢与社会相融!
融入社会,身边的环境、身边的人和事让我明白---不论你胸怀多么清高气傲,理想没有变成现实,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相反,你生存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你既无能力改变它,但又讨厌反感它,这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也是不现实的。打那以后,我的心灵开始渐渐漫过消沉的沼泽,开始留心打量周围春花秋月的风景,渐渐融入群众生活。这虽不是我理想中的生活,和理想差距太大,但一颗寂寞的心似乎却得到了片刻的慰藉。
我渴盼病能早一点好起来,不知多少次在憧憬希望未来,在勾勒幸福蓝图。然而生活总是和人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并也常常捉弄一些奋进的人。
因为没有钱,几个和我病情相似的人都去了大医院,而我只能在临近的卫生所就诊,因为哪里的人熟可以挂账。病好像误诊,药不对方,感觉越来越不对劲,脸色发青,二十左右的小伙子夏天居然怕冷,甚至连上台阶腿都发软吃力……
我心里想,难道我真的就这样完了……
说真的,那时或许没有完全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走出来,我想,连母亲这么好的人也走了 ,死亡有什么了不起的,还可以和最亲最近的人做伴。但这样想的同时,或许是对求生的本能渴望,我也对刚混熟的身边人和事开始留恋。我不想让生命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消亡,生命果真如此脆弱吗?我人生的四季刚到初夏就要枯萎?可恶的风雪为何要对一颗刚露头的嫩芽下此毒手,为什么?
我一边暗暗安慰自己:天无绝人之路,一切都会过去,噩梦终会醒来的,一边做好迎接生命终极的准备。那时虽有太多的无奈,却已经没有眼泪了… …
最放心不下的是恋人。我想我罪过了,本来是想给她安慰,快乐,幸福的,没想到却把她从一个痛苦带进另一个更深痛苦之中……
我内心的苦衷对她无法坦白,让她多一天快乐吧,果真若有那一天,就只有让时间慢慢治疗她的伤痛,但愿她能从痛苦中解脱,真心希望她以后的日子能一路走好!那些日子,我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阳春三月世景佳,伴妹若行山水画。
年年有春年年美,未知来春能伴她?
同林双宿鸟,弹打剩单飞。
可怜鸳鸯鸟,一亡一只凄。
吾生波折天遭罪,为何同她受连累。
我去我生奈何谁,唯抛一人空孤凄。
那些日子,我甚至做了最坏最愚蠢的打算,因为我深深明白,她是那样的在乎我,我是她的生命,她的阳光和水。如果让她再受一次打击,对她将是毁灭性的。于是我一边准备慢慢的疏远她,找借口让她反感我,让她慢慢的恨我忘掉我;一边托我大姐在县城边条件好的地方为她重新找一个婆家,远离这个今她连连悲痛的伤心之地……
文章评论
绿色满天
回忆绵长,生活甜美[em]e100[/em]
Home°[em]e257868[/em] 钦陈『K4高级
什么情况?
彬
我们生活,死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