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日记



应了冬之约,一夜西风,美丽的雪仙子挥袖一舞,拂晓间,山田村树,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银装素裹玉树琼花。顿然间,手机网上,雪景、雪文、雪事、雪趣、雪情、雪人如飘舞的雪花纷踏缤纷而至。禁不住诱惑,打开空间,一阵狂扫狂奔,不经意间,心,己随雪舞,挪动岁月的舞步,追忆雪的印记,回到了儿时……





小时侯第一次见雪,一定没有科学理性与文学塑造的认识,一定是千奇百怪而充满迷茫的无知惊奇与幻想。一定象女孩一样,去奔跑、去扑捉,会捧在手心、去感受融化,任其落在脸上,感受沁凉,只是岁月久了,感觉到模糊而己。



长大一些的时候,通过老师普及气象知识,己然对下雪没有了惊奇幻想,虽顿觉多少有些失望,但雪地的洁白与厚实软绵却又自然而然的始终成为了北方孩子们极乐的天堂!



下了雪,首先会弄个小板凳顺着斜坡溜车,惊险刺激过瘾;接下来打雪仗,开始对撒,玩着玩着就攥着雪球对打,直到打得彼此鼻青脸肿才肯罢手;还有堆雪人自不可少,看谁的雪人儿堆的逼真漂亮夸张,男孩子总没女孩子堆得好,于是便设法使坏,让她们即将完成的雪美人儿前功尽弃或面目全非,捣坏后赶紧飞快逃跑,否则后脑勺准定挨雪炮弹狂轰滥炸……



再有,就是顺平爬在洁白平展的雪地上印雪人儿,那才叫真人秀,额头、鼻子、眼睛、嘴巴、手指显晃晃的轮廓清晰,就是脸会冰得透不过气儿……



玩累了,衣裤鞋湿了半截,跑回家,一边挨顿父母训,一边精精有味地诉叨雪仗的精彩与胜负,一边还上气不接下气的望着父母似听非听的脸色嘿嘿的干笑……



只是,现在既使下了雪,那般的景象己很少见到,现在的孩子因为娇气,更因为有了我们那个年代不曾有的网络、电视、手机,己然没有了那些年代孩子玩雪的野气了,这种天性野气的消失,真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惋惜……



再大一些时候,从母亲那里第一次听到了有关雪的故事,那便是大雪封山,冰冻江河,大孝子王祥卧冰取鲤孝母的传说,听着故事,靠近了娘些,感动的涕泗横流的。便也第一次懂得——亲情与爱——不仅可以融化冰雪,而且还能感动神灵!



第一次读雪,是在小学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只是对雪没有憎恨,所有的心思全用去同情了小女孩,还有就是晚上做梦收留了小女孩,然后笑醒了!其实我小时候生活的苦与那卖火柴小女孩大同小异,只是我从小便一直有父母姐姐呵护,便也总是幸福而幸运!



第一次知道《百雪公主》还是在数年前和儿子一块看中央科教频道的一档知识竞答题:问,百雪公主是怎么醒得?儿子让我回答,我白瞪眼。儿子说是被王子的眼泪给滴醒的,傍边的一位小女孩说被王子给亲醒的。正确答案是他(她)们都对,是我没看动画片,所以Out了!



真正读懂雪是上了初中以后,真正读懂雪时发现雪己不在是雪本身,雪是精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江山如此多娇”,伟人毛泽东眼里的陕北雪原是他气吞山河的胸怀。同是军事家的毛泽东笔云“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 情更迫,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风雪险阻是军人气贯长虹的动力勇气和信心!



唐朝墨客元稹有诗曰:才天岭头云似盖,己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他笔下的雪俨然一幅惟妙惟肖的水墨丹青。



宋朝被贬文人柳宗元笔下的雪则是冰冷凄凉孤独,诗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寂寞人心中的雪更是:窗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廖。



情人眼里的雪则更是素洁而坚贞矢志不移,有诗曰: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让人感动,不知哪位薄情郎怠慢了如此痴情贞烈女子?我若有缘,遇上这般情愫女子,定然暖化三尺冰,吻融千里雪,感时花溅泪,爱到鸟惊心!



还有一则笑话也是写雪的。相传在一冬天一大雪天,有一秀才教一地主少爷读书赋诗,少爷怎么想象也作不出来,后来去墩厕所,看到大雪把竹子压弯了,一群麻雀叽叽的叫,突然灵感来了,大声反复吟到:大雪压竹低,麻雀叫叽叽……后来先生老半天不见少爷回来,到厕所一听,明白了,赶紧补齐后两句:风吹屁股冷,赶紧快回去,绝句,师徒绝句,虽说不雅,也算急中生智恰到好处,情景适宜!



真是雪逢人而异,雪亦雪,雪非雪也!



再后来做了农人,那时对雪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就是端雪兆丰年的彦语。作为自然规则,气象条件下的气候产物,雪来自自然,顺其自然,自然而然,自然有它来的道理。一天天辛苦的奔命劳作更是自然而然的对雪能为农事带来收益抱了更多希望,对雪的温馨浪漫遐想亦更是渐行渐远!那时曾痴想,雪粒与雪花与尿素与碳铵该是多么象似,如果是该有多好啊!



至此,也更是明白了孩提时代的我们对雪欣喜若狂时,父母们更多的却是几多欢喜几多愁,反应平淡而麻木。终于明白,好些时候的不理解是因为不曾经历过,经历了也就懂了。喜的是瑞雪可兆丰年,愁的是雪天耽搁了农活,因为农人的活是多的没有季节的!这也许就是成长吧!劳累真的可以抹杀才情,这是不是哲理的哲理,信不信由你!





近许多年,大部分农人弃农从工,80后90后更是己无需懂得瑞雪兆丰年这句彦语了,现代科技手段可创造发明诸多违背自然法则的成果,生物激素,转基因良种,温室大棚……直到有一天,寒冷的北方己不在下雪。这不是梦想,真会在不久的将来兑现。所以我呼吁科学家要赶快研发或推进尽快适应现行气候和激素与转基因食物的人类进化进程,否则,当飘雪的冬天己不在飘雪,少了的不仅是雪景、雪趣、雪文,而是会少了赋予雪生动身形与灵魂的人类自身。人类科技进步愈快也许离人类自身灭亡的脚步越近,取与舍终归要守衡的,这是自开天劈地时诌咒!环保一些生活,山青水秀、云白天蓝、春花冬雪难道不是更好吗?



话题沉重了,大不可杞人忧天,那天在我此生还不会到来,只要许我健康与才情,我依然对雪赋予我所尽可能感知的肖像与灵动。因为雪的神圣,雪的洁白,雪的乐趣,雪的浪漫,雪的遐想,雪的力量,雪的壮观,我都无法抗拒!试想,一个没有雪的冬天将是多么的干瘪、消瘦、落寞、无趣、绝望、冰冷,江河失之欢唱、天空失之漫舞、季节失之标记、山野失之绒装、冬麦失之棉被、文人骚客失去幻想、孩子失去乐园、我亦失童真!



一路走来,现在的我,己是中年,随着岁月渚雨,己然没有了踏雪寻梅的浪漫与断桥残雪的凄美,笔出浪漫韶华之词己感羞涩,对雪的到来亦是感性知性并存。然童心未眠,下雪的日子亦会一个人悄悄溜到稍背一点的地方,复制着儿时举动。只是,身体僵呆了许多,好不容易印个雪人,半天爬将不起,还怕被人瞧见,脸羞得通红。偶尔在雪地上练练书法亦或在朝阳刺眼的雪地上慢步,听着脚步踏雪的咯吱音符在身后回响,节奏虽慢了些、沉了些、但依然能听出它的淡泊与从容!长期生活在高后山农村,己然早己错失繁华,但人至中年,还是感觉静一些好、寡欲一些好,淡泊、闲适、知足、平和,妻贤子孝或许是上帝此生送我最为贵重的礼物!



人生,只要还在路上,冬有雪,心亦雪,愿人生如雪一般朴素,心灵如雪一样纯洁,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一切,就也多了面对一切的坦然。岁月苍桑,一路风尘,恪守生命中的素色与信约,让心灵与这冬日里的雪花一道漫舞吧!

文章评论

南宫夫人

写的真好,我也被你带回童年童趣中了!看起来你那雪要大些,真正的冬雪天!很熟悉的场景!怀念的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