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763:江山网站为我印刷的书

个人日记

图片 

图片


 
  江山文学网为我印的《这样的生活也很美》一书,今天快递送到了,这本书我断断续续写了四年,恰巧赶上江山免费为签约作者印书,所以毫不犹豫地把书稿发了去,经过月余时间等待,一本全是自己所写,近二十五万字的散文体小说印刷完毕,这是我几个长篇书稿印刷出的第一本书,这本书不像我在其他刊物上发的那样,那最多只是三、五千字的豆腐块文字夹杂在纷乱的刊物内容里,此书不管内容如何,那怕内容写得空洞苍白,书里除了序言之外也没有别人一个字,还脸大不害羞地署名王明忠著,为朋友们了解本书概况,我把请几位朋友写的序言、内容梗概、及目录发在这里。

  《这样的生活也很美》
  王明忠著

  把快乐带给大家的人(序言一)
  张顺富
  应王明忠之邀,为其小说《这样的生活也很美》写几句话。见王明忠过“耳顺”之年,仍在坚持创作的精神,深为感动,秉烛读其作品。
  读了王明忠先生写的《这样的生活也很美》,不由得被作者文章里那些风趣幽默的语言逗得发笑不止,有时甚至忍不住笑出声来,也被小说里的故事所吸引,有一种欲罢不能释手的感觉。
  作者由于长期接触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所以把这个阶层的人那些生活方式,人与人相处的模式,采用故事的形式描绘出来,把他们日常生活里发生的那些事情,用那种老百姓的大众话在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有风趣诙谐的调侃,有瞒天过海的忽悠,既有略带风骚露骨的粗口,也有土的直掉渣的大众话,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在作者的笔下展现着他们自己。
  《这样的生活也很美》这部小说,是由《我与儿子童年那些事》及《风趣的半吊子》两部散文体小说组成,在第一部《我与儿子童年那些事》里,王明忠先生把书中的“我”描写的十分到位,“我”由于多方面原因,在年近五十岁时生了个儿子,由于有了这个儿子,故事也就开始了,由儿子呱呱坠地起始,到此时儿子已十五岁,小说中在不同侧面,不同时间,多方位耐心细致地,描绘“我”与儿子之间发生的那些故事,有嬉笑怒骂的,有严厉呵斥的,有谆谆教导的,有思念牵挂的……总之,文章里的“我”,把一腔的爱都体现在了儿子身上。
  小说的第二部分,描写《风趣的半吊子》的故事,是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事情,作者采用了记者采访的形式描述,把当时的时代背景,人们的生活现状,通过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合,把一个个故事体现出来。
  作者在文中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一位泼辣的农村妇女形象,她那爱开玩笑不拘小节的性格,敢作敢为的霹雳火脾气,致使她做出一些常人做不出的事,说出一些常人无法说的话,因此人们才给他起了个半吊子的绰号。
  通过读王明忠先生小说《风趣的半吊子》,了解到那个时期农村的生活是多么艰苦,半吊子等人就是生活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但他们依然活的那么快乐,这是我们这些现代人根本无法理解的。我们此时条件优越,衣食无忧,但人人却都怀有一种冷漠的心态,对人对事漠不关心,这些难道不应该值得我们思考吗?
  读过读《这样的生活也很美》这部书,可以看出作者王明忠善于观察生活、观察细节。他在小说中把人们日常生活里普普通通的小事,通过他巧妙的安排,变成一个个诙谐的故事展示出来,显现出作者有丰厚的生活底蕴,否则仅凭构思是不会编出如此动人的故事来的。
  读了王先生的小说,我看到的是一位用文字把快乐带给大家的人,在这部二十多万字的小说里,作者把一个个令人笑得捧腹的故事穿插于其中,翻开书就令人沉浸于快乐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作者的成功之处。
  2013年6月26日于长春
  作者简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创联部主任,吉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坛风景线》主编、编审,吉林省政协委员,出版著作多部,主编出版上百部文学作品。

  用爱垒砌的墙(序言二)
  ——读《这样的生活也很美》
  丁利
  读王明忠先生的书稿,我一直在笑。
  看过了很久一想起来还是忍不住想笑。王明忠先生为自己这本即将出版的书取名字叫做《这样的生活也很美》,的确,当我看过书里的内容,我承认这样的生活的确很美!
  想起小时候,父亲常常用泥巴碴墙的场景。或是院墙,或是小菜园的矮墙,或是邻里之间的隔墙,一叉一叉精心垒摞。现在想来,父亲筑墙的举动,都是为了他这肩挨肩长大的六个孩子。高高的护院围墙,保护了我们的安全;飘香的菜园矮墙,满足了我们贪吃的嘴巴;带刺的隔墙,淹没了我们邻里间的隐患。父亲挥汗如雨铸就的这些长长短短、高高低低的墙,是用爱垒砌的。
  和王明忠先生的文字一样,是用爱垒砌的墙。60岁还在垒墙,我父亲70有余,也在垒墙,这堵墙是天下父母爱的长城,在中国源远流长,势不可挡!
  可父母得到的回报又有多少呢?哪怕是进入耄耋之年,自己生命的墙风浊雨蚀,日渐松动,可他对儿女爱的墙依然那么坚不可摧。
  文中的“我”,在年近50岁时意外得一儿子。虽然“我”这个所谓的儿子的爹,不如人家王刚、王志文、刘威之类的名气高,腕儿大,但是这种老来得子的心情是一样的。在一个那么肉嘟嘟的小人儿面前,“我”宁愿俯首称臣,“我”愿意给儿子当“三孙子”,儿子就是我的“朕”。王明忠先生在写这些的时候,语言轻松诙谐,让人忍俊不禁。但笑过之余,内心之处又涌上些许悲凉,文中那看似不大却也不小的每一个事件里,都折射出现实生活中残酷又无奈的影子:我们中国人太溺爱孩子了,我们真的把我们的孩子惯坏了!我们中国的父母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父母了!我们把自己的青春和老年都不遗余力地给了我们的孩子、我们从来不曾想过我们自己!
  读王先生的文字,让我们从这源源不断的付出中找到了给予的快乐!“儿子在我的生活里就好比空气,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了,他就如太阳,而我则是太阳系里离他最近那颗恒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完没了的那么转,每天从睁开眼睛开始,所有的精力就转移到了这个“轴”上,忠心耿耿地陀螺般的转啊转,直到晚间往床上一躺,这才结束了自己一天的旋转。”在王先生的书稿里,这样的为儿子“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我精神”的文字颇多,和儿子之间所发生的故事也真切自然,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感觉那就是茶余饭后父子俩的一场接一场的家庭闹剧,初品夹着幸福,再品就溢出了苦涩。
  这种苦涩的滋味一直在整本书稿里涓涓地流淌着,像股子暗流,隐藏在幸福的背后,只有透过那些幸福慢慢去反思之后,才能咀嚼出那些现实中我们不敢触及却一直都存在的味道。
  王明忠先生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并且善于投入到生活里的人,能把普通的家长里短用朴实,风趣,开朗、幽默的语言付诸于笔端。他很勤奋,每天都在不停地写,不停地写,像是总有些叙不尽的故事和说不完的话题,我真担心他有一天会把自己给写枯竭了。但是很庆幸,每一天打开电脑,都能看到他的空间里至少有一次内容更新,他又写出新的文章来了!
  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竟然这样精力充沛,着实是让人佩服的。他总是利用在瞬间捕捉到的生活里的某一个小细节,非常精准的细腻的幻化成有情有味的文字,成功实现自己一篇又一篇精彩文章的问世。
  透过王先生的文字,我们会看到一种成竹在胸的机智,一种从容不迫气魄,乐趣使然,疯狂的热爱,执着和爱让王明忠先生的身上有了无穷的能量,也让人为他的这种执着精神所折服。
  但愿王先生文字砌墙的功夫日臻娴熟,继续在生活的细微处寻觅到美丽和幸福。
  作者简介:丁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吉林省白城市作家协会主席,《绿野》文学季刊主编。曾出版《报道总理的小城记者》、《远去的村庄》、《鲁院日记》等专著10余部。

  《用文字记录人生》(序言三)
  郭全福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厚重的史记,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直到生命的终结,它都忠实的记录着人生中的每一个章节,无论是成功或者失败,亦或是喜怒哀乐。
  然而却并非每部历史都能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感谢司马迁的《史记》,它让我们知道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史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感谢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它让我们真切的看到了一个自强不息者的奋斗历程;而归根结底,我们最应该感谢的则是文学,正是因为有文学记录,我们才能够看到时代的缩影的和那么多的精彩人生。
  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赵丽宏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近日捧读吉林作家王明忠的《童年时期的儿子与我》一书便愈觉深以为然。
  《这样的生活也很美》一书由《我与儿子童年那些事》《风趣的半吊子》两部小说组成。
  《我与儿子童年那些事》是一部叙事体人物传记小说,共52章,近16万字。书中每一章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单独的故事,每个故事发生的情节,都在不同侧面记录着儿子成长的过程。
  书中的我,在年近50岁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所致意外的生了个儿子,于是在与儿子相处的日常生活中也就有了一系列风趣幽默的故事。这些故事从儿子呱呱坠地开始一直到14岁,几乎囊括了儿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个阶段:既有故事发生时的即时记录,也有之后对某个故事的情景再现;既有发生在家里的故事,也有发生在学校的故事;既有故事发生时绘声绘色的描述,也有父子情感碰撞时痛彻心扉的流淌;这些林林总总的故事发生时的每一个画面,基本都如实地还原了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十几年来与儿子朝夕相处的全过程。
  作者在讲述我对儿子生活和学习的关爱和重视,探讨在日常生活中与儿子平等相处之道,描绘与儿子之间发生的趣事时,运用了大量比较幽默诙谐的语言,这种与儿子既严厉又诙谐的相处方式,让读者在轻松悦读的同时也学习到一些与孩子相处的技巧。
  小说《风趣的半吊子》中的故事,则发生在的“文革”中、后期,讲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东北某农村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李杏花是一个说话不着边际、办事大大咧咧、爱开玩笑又不拘小节的半吊子女人,也就是因为她的这种性格,所以才发生了她和丈夫白祥与村民之间诸多的趣事。在这篇洋洋8万余字的小说中,作者将带你走进那个连肚子都填不饱的特殊年代,去感受那个年代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那个年代的社会风情和人文风景。
  作者王明忠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曾经当过农民、乡镇企业的技术员、厂长,干过出租车司机、经过商等,诸多的生活经历给他的写作积淀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故此他对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十分了解,因而才能写就诸多带有浓郁乡土气息、反应平民百姓生活状态的文学作品。
  文学路漫漫,摆在王明忠面前的文学之路还很艰辛。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他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和生活丰厚的积淀,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一定能厚积而薄发,用文学记录人生,写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在文学领域驰骋出一片新的天地!
  (作者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理事、西安某杂志主编。)

  《品读新鲜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方式》
(序言四)
                                    刘吉贤龙
  认识作家王明忠老师已经两年多了。这两年多,我经常和我的同事们关注着他的新作。
  我们关注他的新作是因为文艺圈始终认为他是一个好作家。我经常给文坛朋友和电影人们介绍过这位作家的作品。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明忠先生一直生活在基层,最能了解普通百姓的生存面貌和生活状态,讲述基层人物的命运和故事,他是最有讲述权的。
  基层是最能造就人的地方,也是最能造就好作品的地方。我认为文学的意义是思想的交流和哲理的产生。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能缺少这两点。
  而作家王明忠先生的作品却深刻地做到了思想的交流和哲理的产生,从黑格尔的美学原理出发,他的作品是思想和灵魂的产生,主观与客观的完美结合,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这是一部具有美学与哲学元素的好作品。
  这部《这样的生活也很美》,是由两部小说组成,以散文的形式做小说,与著名女作家丁玲的日记方式做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和莫言的书信方式做小说《蛙》一样有自己的独特表达方式和风格。以此见得,王明忠先生是一位有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的作家。
  《这样的生活也很美》一书里,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对父子的故事,一对父老子幼的生活故事,作者以幽默的笔调和从容地表达了真实的父爱和儿子的成长记录,这是一对零距离接触的父子,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父子关系,产生许多爱子哲学和新鲜的父爱方式,是值得人们思考和学习的。这个故事打破中国人传统的旧观念——为父要严。这个故事建立了新观念:告诉我们,其实以那样的方式与孩子相处也很好。
  《这样的生活也很美》的第二部小说《风趣的半吊子》,则以新鲜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女人的故事,那是一个有趣故事的女人,一个生活故事丰富而朴实的女人。作者用文字讲述了一个时代里的一个新鲜的生活故事,充满着许多人生哲理和生活美学。看这个作品你会学到很多东西,感受很多思想文化和生活趣事。
  我为你推荐《这样的生活也很美》一书,因为它是一本好书,故此向大家推荐,你不读,或者读不完,就是生活中的一种遗憾。一本好书就像一本好的电影,静下心来慢慢看,细细品味那些人物和命运吧,他们会告诉我们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方式……
  刘吉贤龙
  2013年6月于北京
  (刘吉贤龙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参与人、北京国际电影节影评人)
  
  秋日私语(序言五)
  和王明忠结识是在2010年6月份,当时我们共同参加由司马红尘举办的《百期文字游戏》文笔活动。我很喜欢他的文章。他的文章自然,不做作,文字朴实无华,透出很多的乡土气息。
  王明忠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家庭及社会等诸多原因,致使读书很少,但他却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经当过农民,某乡镇企业的技术员、厂长,干过出租车司机,及经商做生意等。
  生活就是一本写不完的书。由于王明忠丰富的生活阅历,对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十分了解,在日常生活里他从不放对文字的学习机会,积累了很多文字方面的知识。以“弄潮儿”为笔名写出了反映诸多乡村平民百姓生活现状的文字。
  我们参加每月两期文字游戏,不难看出,王明忠对文字的认真和严谨态度。每次完成规定的文字他还要写额外的文章。三年下来他孜孜以求地用文字书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的空间文字数从几千到几万直至到二十几万的数字,每篇文章他都认真对待从不敷衍了事,每个字都饱含着很多的心血。
  《这样的生活也很美》第一部《我与儿子童年那些事》,是一部类似于散文体人物传记小说。累计写有五十二章近十六万字,每一章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单独的故事,每个故事所发生的情节,都在不同侧面记载着儿子的成长过程。
  文中用第一人称书写,读来既亲切又真实。文中的我在年近50岁时,由于多方面原因所致,出人意料地生了个儿子,于是也就有了他与儿子在日常生活里,发生的那些一系列风趣幽默的故事。这些故事从儿子呱呱坠地开始,到儿子十四岁期间,几乎记录了儿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有故事发生时随时记录的随笔;有事后对某个场景回忆的叙述。有的故事发生在家里;有的故事发生在学校。有对故事情节发生时绘声绘色的描述;有对父子情感碰撞时痛彻心扉的流淌。这些林林总总的每一个画面,基本把现实生活如实的记录了下来,真实地反映了十几年来我与儿子朝夕相处的那些温馨时光。
  作者在文中,用比较幽默诙谐的语言道出了我对儿子的关爱、对儿子学习的重视,及对儿子身体健康的关注。讲述了在不谈严肃话题的时候,是怎么与儿子平等相处的。描述了与儿子那种平等相处的关系几乎是没大没小,道出了与儿子之间常常发生的诸多玩笑。大量的语言调侃,甚至是嬉笑怒骂,偶尔还伴有恶作剧的画面。这种与儿子即严厉又诙谐的相处方式,完全是以那种朋友身份,甚至是哥们似的关系,完全抛弃了那种严父枷锁式的教育方式,给了儿子一个轻松健康快乐的童年。
  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当父亲给儿子礼物时,儿子笑了;当儿子送给父亲礼物时,父亲却哭了。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此文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生活也很美》第二部《风趣的半吊子》,半吊子(也有叫半膘子的),东北某地的方言。指那种说话不着边际,办事大大咧咧,言行爱开玩笑不拘小节的人。故事中的主人公李杏花就是这种半吊子式的女人,也就是因为她的这种性格,所以才发生了半吊子及丈夫白祥与村民之间诸多的趣事。
  《风趣的半吊子》的故事发生在的“文革”中、后期,描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东北某农村的故事。比较贴切地反映了当时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现状,通过半吊子体现了农村人的朴实,风趣,开朗、幽默的性格。这些故事当时活灵活现地发生那些活生生的人们之间,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在那种特殊的环境,所发生的那些朴实风趣的快乐故事是现代人无法体验得到,甚至是难以相信的。
  在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质短缺,人民生活贫困。特别是在农村,人民生活的水准更是低的令人咋舌,我们根本不敢相信那种枯燥无味的生活那时人们是怎么度过的。
  可是当你读了王明忠写的《风趣的半吊子》你就会发现,他们简单着快乐着。那些有血有肉的故事,都是发生在那些居住条件偏僻、出入交通闭塞,文化生活极为匮乏的荒野农村,发生在那个有时甚至连肚子都填不饱的特殊年代,发生在那些连字都不识几个的农民群体里。这些鲜活的故事被作者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语言通俗易懂,当地方言浓厚,人物性格鲜明。《这样的生活也很美》一书,是一部值得阅读的书。
    (本文作者:网络知名写手,马帮群主,本人文友。)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序言六)
  董永笙
  恒河沙数的书册对人间亲情的书写,已无数。但一直没有停止过。因为,亲情无限,亲情又怎会书写完?
  有幸读到王明忠先生的《这样的生活也很美》一书,心中便觉流淌一泓清泉。《这样的生活也很美》中的第一部《我与儿子童年那些事》,是一部类似于散文体人物传记小说,记下了先生与儿子十四年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文字质朴清新、诙谐幽默,如天性浑成的一块璞玉。里面儿子的童趣之美,里面父亲的爱子心切,在一个个走过的日子里盛开了快乐之花。
  读着读着,便会想起了林徽因的一句诗:“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这本书记载的就是亲情的温暖,就是对儿子成长的一种呵护以及对儿子的一种希望。
  父亲与童年儿子似父子也似朋友,在想:如果先生外出些时日,那么这个儿子也会如杜牧《归家》里的那个儿子一样,拉着你的衣角把长长的思念轻轻地告诉你-----“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浅显的文字娓娓道来,让人读着舒心、暖心。充满了乡土气息的文字,谁又能说不感动人呢?阳春白雪未必真挚,泥壶粗茶未必不醇香。
  家里有儿初长成。这本书送给儿子的也是送给读者的。书中清淡的烟火味才是人间最真的味道。若没有烟火味的文章,给人一种孤傲和远视,一袭华丽的霓裳跳着只属于自己的舞蹈,我们怎么敢走近它?
  庄子说:“天下有大美而不言”。天地大美就是一种无是非、无差异的醇和之美。真正的美,到处彰显着大,宏大、博大、大到天边。但取决于我们怎样去认知去发现去感受这一种看似平常恰似真正的大美。
  同样,人们也是生活在天地之间的,生活在家庭之中的。先生却于平凡中记载了儿子十四年的故事,只是因为先生如山的爱无私无声的倾洒了下来。温情,便如飞花一样洋洋洒洒飘进了读者的心。
  也许,这就是一种对儿子真正的责任,一种真正的大爱吧,且都是源自于真情真心。
  《这样的生活也很美》第二部《风趣的半吊子》,是一部反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东北某农村的故事,作者在书中用诙谐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农村妇女风趣、泼辣的形象,同时也把那个年代比较真实地展现在书里,令人在一个不同的视觉了解了那个年代。
  (作者:董永笙,笔名水岸。系《枫》杂志社散文编辑。《大河文学网》创作组成员。)


《这样的生活也很美》
  王明忠著

  《这样的生活也很美》之《我与儿子童年那些事》简介:
  本书是由《我与儿子童年那些事》及《风趣的半吊子》两部散文体小说组成,第一部《我与儿子童年那些事》,是一部类似于人物传记的小说,这部小说断断续续写了几年时间,累计写有五十二章近十六万字,每一章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单独的故事,每个故事所发生的情节,都在不同侧面记载着儿子的生长过程。
  书中的我,在年近五十岁时由于多方面原因所致,出人意料地生了个儿子,于是也就有了他与儿子在日常生活里发生的那些一系列风趣幽默的故事,这些故事从儿子呱呱坠地开始,到现在儿子已十四岁期间,几乎记录了儿子生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有故事发生时随时记录的随笔,有事后对某个场景回忆的叙述,有的故事发生在家里,有的故事发生在学校,有对故事情节发生时绘声绘色的描述,有对父子情感碰撞时痛彻心扉的流淌,这些林林总总故事发生时的每一个画面,基本都是如实地把现实生活记录了下来,真实地反映了十几年来与儿子朝夕相处那些过程。
  书中用比较幽默诙谐的语言道出了我对儿子的关爱、对儿子学习的重视,及对儿子身体健康的关注。讲述了在不谈严肃话题的时候,是怎么与儿子平等相处的,描述了与儿子那种和睦的关系几乎没大没小,描绘了与儿子之间时常发生的诸多玩笑,大量的语言调侃,甚至是嬉笑怒骂,偶尔还伴有恶作剧连连的画面随处都可发生,这种与儿子即严厉又诙谐的相处方式,完全是以那种朋友身份,甚至是哥们似的关系发生在生活里,也不是在一般父子之中就可以产生的,因而也就较完善地给了儿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目录
  第一章:由看王刚60岁儿子周岁视频引出的话题
  第二章:由儿子吃炒面引出的话题
  第三章:由儿子喝啤酒引出的话题
  第四章:由与儿子闲游引出的话题
  第五章:由儿子八十八分引出的话题
  第六章:由天热引出的话题
  第七章:儿子的三部曲
  第八章:由看视频说起
  第九章:把快乐还给儿子
  第十章:偶尔感觉愧对儿子
  第十一章:由学自行车说起
  第十二章:童趣连连的儿子
  第十三章:儿子的妙语连珠
  第十四章:祸起萧墙
  第十五章:摘录学后感
  第十六章:生日取景
  第十七章:无限的快乐
  第十八章:来自于儿子的惊恐
  第十九章:调侃中的快乐
  第二十章:考试失利
  第二十一章:儿子与狗
  第二十二章:美舞
  第二十三章:为儿子减压
  第二十四章:鬼主意
  第二十五章:错误与惩罚
  第二十六章:收获快乐
  第二十七章:嗥叫
  第二十八章:天真的儿子
  第二十九章:无意间发现的日记
  第三十章:引吭高歌
  第三十一章:偶遇知己
  第三十二章:被宰后的快乐
  第三十三章:再看《由看王刚60岁儿子周岁视频引出的话题》
  第三十四章:善良的儿子
  第三十五章:宝刀未老
  第三十六章:误会儿子
  第三十七章:努力中的儿子
  第三十八章:妒忌心极强的儿子
  第三十九章:终于败给了儿子
  第四十章:视学习如玩的儿子
  第四十一章:疼痛的快乐
  第四十二章:分别也快乐
  第四十三章:与儿子共度童年
  第四十四章:嬉笑怒骂皆快乐
  第四十五章:绝世武功
  第四十六章:赛事连连
  第四十七章:飘逝的快乐
  第四十八章:知音难觅
  第四十九章:儿子、打你时我心在疼
  第五十章:气吞山河与踢鸡
  第五十一章:买来的快乐
  第五十二章:——望子成龙

  《风趣的半吊子》简介:
  本书是由《我与儿子童年那些事》及《风趣的半吊子》两部散文体小说组成。
  半吊子(也有叫半膘子的)是个人名,系东北某地的方言,指那种说话不着边际,办事大大咧咧,言行爱开玩笑不拘小节的人。故事中的主人公李杏花就是这种半吊子式的女人,也就是因为她的这种性格,所以才发生了半吊子及她丈夫白祥与村民之间诸多的趣事。
  《风趣的半吊子》的故事发生在“文革”的中、后期,描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东北某农村的故事。比较贴切地反应了当时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现状,以及通过半吊子体现了农村人的朴实,风趣,开朗、幽默的性格。这些故事当时活灵活现地发生那些活生生的人们之间,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在那种特殊的环境,所发生的那些朴实风趣的快乐故事,是现代人根本无法体验得到,甚至是令他们难以相信的。
  在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人民生活十分贫困,特别是在农村,老百姓生活水准更是低的令人咋舌,那是现代人是根本无法相信与理解的,他们根本不相信那种枯燥无味的生活会是真的,也不理解那么艰苦的日子那时人们是怎么度过来的。
  可是当你走进他们,当你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之中,你就会不难发现,虽然生活贫困,但他们依然是那么快乐,快乐的令我们这些现代人根本无法相信,那些有血有肉的故事,竟然都是发生在那些居住条件偏僻、出入交通闭塞,文化生活极为匮乏的荒野农村,发生在那个有时甚至是连肚子都填不饱的特殊年代,发生在那些连字都不识几个的农民群体里,然而这些鲜活的故事却完全都是事实,也不容你不相信。

  主要人物简介
  半吊子:农村妇女,白祥的妻子
  白祥:村民,半吊子丈夫
  二赖子:村民
  小个子:某报社主编
  我:报社编辑
  豆腐馆:村民

  目录
  第一章:又见半吊子
  第二章:二虎相斗
  第三章:丑态百出
  第四章:贼人胆虚
  第五章:深仇大恨
  第六章:心慈面不善
  第七章:砸瓮
  第八章:斗马
  第九章:隔墙有耳
  第十章:抢险乱医
  第十一章:再访半吊子
  第十二章:大战张三
  第十三章:认赌服输
  第十四章:戏弄豆腐倌
  第十五章:斗酒
  第十六章:斗法
  第十七章:赛马
  第十八章:措手不及
  第十九章:夜陪诈死
  第二十章:机关算尽
  (全文略)
  

文章评论

弥勒.哥

祝賀老兄出书[em]e163[/em][em]e183[/em][em]e160[/em][em]e160[/em]

老爱俏

又一杰作出世,可敬可佩!祝贺您!

荷叶

[em]e4005[/em][em]e157[/em]祝贺老师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可喜的收获!

祝贺!祝贺!翼祝贺!

春秋缘

老头,今天是值得纪念的日子,祝贺你哟,你辛勤耕耘终于得到肯定,为你高兴咯!

春秋缘

告诉你,见者有份,把书分一半过来[em]e120[/em]

春秋缘

[em]e179[/em] 你一指禅的功夫登峰造极了,当文字变成铅字放在你面前的时候,也是对你天天坐着电脑前埋头涂鸦的激励,老头普,加油哈[em]e142[/em]

月夜萤火

恭喜冰大哥,功夫不负有心人啊,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