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936、《湿地风情散记》刊《白鹤之鄕》第二期

个人日记

 
图片

图片

图片



湿地风情散记

  文/王明忠                               

  这里既没有波涛汹涌的大海、也没有悬崖峭壁的高山、亦没有古木参天的森林、还没有漫无边际的沙滩……

  但是,这里却有连绵不断的湿地、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有活跃在湿地里诸多鸟类、有藏匿于草丛中各种动物,鱼儿畅游于泡塘、马儿驰骋在草原……

  您或许对这里感到好奇?也或许心驰神往、亦或许满腹狐疑地问:“你把这里说得如此美丽究竟是哪啊?莫非是蓬莱仙境?”

  非也,这里便是莫莫格国家级湿地型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境内嫩江和洮儿河交汇处,东与黑龙江省隔江相望,北与内蒙古毗邻,是在白山黑水版图里,镶嵌在科尔沁草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是人间的仙境、是仙鹤的故乡、是动物的乐园、是鸟类的天堂。

茫茫湿地里河流纵横、胡泊遍布、杂草丛生、芦苇茂密,实乃旅游之胜地也,当您来到幅员辽阔的东北大地,在您踏进号称八百里瀚海的松嫩平原之时,就已经投入了保护区海纳百川般的怀抱之中。您会见到大片的树林排列有序,稻谷飘香、鸟儿歌唱……

但您却只会看到公路两侧的风景,不足以体现保护区域内其他地方绚丽多彩的景象,路两旁的林带虽然也郁郁葱葱,却是随公路走向向前延伸,虽多少有些不尽人意,但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排排林带如保护神般日夜守候着公路,美化了公路两侧的同时,也点缀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数不清的乳白色电线杆高耸入云,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这些风力发电设备,铁塔般纵横交错地遍布于原野,犹如矗立在湿地里一个个守望者,夜以继日、也忠于职守地保卫着保护区这片神奇的土地。

  尽管您的车已行驶在保护区怀抱之内,但离保护区所在地的路还很远,如您是从镇赉县城前往,驾车半个小时左右即可到达保护区所在地——莫莫格了。

  车爬上乌兰昭后岗子之后,莫莫格保护区的轮廓便已尽收眼底,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通往保护区的大门,门垛设计真可谓别具一格,采用丹顶鹤图案巧妙地构思而成,巨大的钢制横幅牌匾如同一架雨后彩虹,呈弧形横跨于公路上空把两个门垛连接起来,牌匾上用绿色中英文写着《吉林省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人的感觉是那么宏伟与大气,前方便是如小山般两块巨石,分别刻有《中国白鹤之鄉》和《中国吉林莫莫格保护区会员中心》,以及一双巨手托起的丹顶鹤雕像、一幢幢园林般精美建筑……

  在百度搜索莫莫格,蒙古语译音是表达乳汁、母亲的含义,在这片目前依然保持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原上,长期以来都以汉、蒙两个民族的人居多,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

  这里的蒙古族人非常好客,如果您是夏秋季节来莫莫格,此时正是牛羊膘肥体胖的时候,热情的主人就会杀羊招待客人。

  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具有蒙古族特色风味的手把肉和鲜羊汤,酒店里卖的那种手把肉和鲜羊汤和这里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也可以说有天壤之别,酒店杀一只羊可以卖半个月,门前喇叭里也依然天天喊鲜羊汤。常言说鱼吃鲜、肉吃肥,只有羊肥、肉鲜吃着才会喷香诱人。

  这里的人都懂得,其他季节因草枯的关系羊瘦,所以也不可能有这时的羊肉香,同时羊瘦膻味也大,故此湿地的人都是端午节后才开始杀羊,因这时气候转暖绿草茵茵,羊吃肥之后炖出的肉膻味就会大减。

  还不仅如此,喝羊汤时主要借助于人多的氛围,每逢杀羊开席时都宾朋满座,满屋子人欢歌笑语,热闹的气氛点缀了摆满羊汤和手把肉的餐桌,同时吊足了人们吃肉、喝汤的欲望,热乎乎的羊汤端上桌子之后人们不再寒暄,人人忙不迭地喝起羊汤来,个个都喝得大汗淋漓。

手把肉的做法也很独特,何为手把肉?就是把扒皮后的整条羊腿,从膝盖关节处剁去后放进锅里烹饪,烹饪时并不是作料放进去烧开锅了事,而是需要大火炖、小火焖人不离地看着交替进行,只有这样做出来的手把肉吃着才会既香又不腻,闷好后的整条羊腿味道和色泽无论内外全都一样。

虽名为手把肉,但实际却根本不用动手,只须用筷子轻轻一夹,焖透的羊肉就会在腿骨头上掉下来,想吃哪就夹哪,想夹多少就夹多少,粘在一起拽不下来的现象根本不存在。

  宴席进行一段时间之后,人们手把肉已经吃得八九不离十、羊汤也喝得差不多时,热情奔放的蒙古人都来了兴致,他们个个能歌善舞,一曲曲热情奔放的草原歌曲,或低沉、或高亢的旋律,在刚吃完手把肉满是油渍的嘴巴里悠扬地流淌出来,把满堂宾客都听得如醉如痴,一曲终了就会赢来一片爆豆般掌声、及或高或低的声声喝彩,为本来热闹非凡的宴会又增加了一番色彩。

  如果您是冬季来莫莫格,那么湿地范围里哈尔淖、卧卜、沿江等渔场的冬捕场面,亦会让您感到流连忘返,在滴水成冰的数九寒天,在一望无际冰天雪地,冰面上被网出的鱼儿多得如同小山一般堆放着,各种鱼儿依然会活蹦乱跳着,那种既欢快又壮观的场面,您如不是亲临冬捕现场是很难相信的。

  冬捕俗称打大网,每逢打大网出鱼时人群便沸腾起来,那种欢呼雀跃的那种场面犹如一幅绝美的风景画,张择端先生绘制《清明上河图》时如发现这一情节,相信他定会把冬捕场面融入其中,为那幅知名的巨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高秀敏主演的电视剧《圣水湖畔》把冬捕场面展现的淋漓尽致,那种宏大的冬捕画面和这里一般无二。

曾有幸参加过一次卧卜渔场冬捕,虽然几十年时光流逝过去,此刻却依然还记得当初那种壮观场面,也记得那天观察厨师炖鱼的情景,在那里所看到的画面那才算真正的大铁锅炖鱼。

铁锅直径足有一米半,锅下木头板子燃着熊熊火焰,一百多斤刚捕出的鲜鱼放进去看着不足半锅,鱼虽然已经去鳞破肚,有的鱼却依然在锅里活蹦乱跳,看到这些时,方感悟到只有在这里吃到的才真正是鲜鱼。

  厨师炖鱼时一直站在旁边,见锅铲子用一把洗干净的铁锨代替,翻鱼时需要围着锅台转,否则就够不到锅里面的鱼,见锅里全是胖头鱼就问:“师傅,咋不挑些好品种的鱼炖啊?胖头鱼不咋好吃……”

  厨师却不屑地说:“一会儿炖好你尝尝,这里就是炖胖头鱼也比咱家炖鲫鱼香……”

  看着锅里的胖头鱼暗想:胖头鱼谁没吃过啊?别说我从小在江河之畔长大,就是城里人也知道胖头鱼没有鲫鱼好吃,忽悠谁呀……

  吃鱼的时候方知道,厨师那些话并非忽悠我,热气腾腾的一大盘炖鱼端上来时,诱人的香味立即使我情不自禁地咽了下口水。

  炖鱼端上来人们便不再闲聊,人人都收起斯文狼吞虎咽地吃起鱼来,一双双筷子频率极快地在嘴和盘子之间往返,伴随着吐噜吐噜的吞咽声,一大盘炖鱼顷刻间就见了盘底。

  盛上第三盘鱼时人们已吃得差不多了,所以又开始眉开眼笑地说这说那,内容无非谈论些有关于鱼的故事。

  我一边听着故事,一边慢慢品味着大锅炖鱼的特殊香味,细一品味时方感到,渔场这里炖得鱼的确和别处不同,不是一般的好吃,那味道既不腥、也不腻、还不咸、亦不淡、酸溜溜、辣嗞嗞……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确切地说味道鲜美极了,好吃程度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来形容。

  先头看厨师炖鱼时就曾问:“这么一大锅鱼须放多少作料啊?您都用了什么作料……”

  厨师却笑着说:“一共三种作料,辣椒、大酱、醋,其余什么也不用……”

这次大铁锅炖鱼的美味在记忆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之后各种宴会也曾参加过无数,其中还不乏有一级名厨主灶,什么红烧鲤鱼、清炖鲫鱼、干炸嘎牙鱼……无论名厨们怎么精心烹调,却感觉怎么也没有那次大锅炖胖头鱼的味道鲜美,还记得那位厨师当初开玩笑说的话:“我做的大锅炖鱼,吃的时候割耳朵都不知道疼……”

朋友们,来莫莫格吧,来欣赏保护区的各种珍奇鸟类、来浏览湿地里一望无际的小叶樟、来吃一顿奇香无比的手把肉、喝一碗热气腾腾的鲜羊汤、对了,如果您是冬季来旅游,别忘了去渔场吃割耳朵都不知道疼的大铁锅炖鱼…… 

2995字) 


文章评论

异乡人5566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非常的美,美的真实,美的自然,身入其中如在仙境一般,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蒙古族美食更是让人赞不绝口,永不相忘。

不老的神话

莫莫格——人间天堂也![em]e179[/em][em]e179[/em][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