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 事

个人日记

   我住在这城,友住在那城,这中间的距离,是光阴。

   

   又是一年春天,苏白二堤的桃花,依然在水色间,兀自旖旎。而杨柳春风里,却只有如黛青山,空濛着倒影。

 

   人在景中,景自在心。人若不在,景,便只是景了。

 

   那一年,和友相约去看桃花。友大步流星,一往无前。而我则龇牙咧嘴,勉力跟随。小脚皮鞋的威力渐显,让我不时有甩鞋入湖的冲动。心中更是暗暗叫苦:“又不是急行军,你这家伙,走这么快干嘛?”终于忍不住开口:“走慢点行不行啊?脚痛!”友回眸一笑:“呵呵,真是娇小姐啊,走这点路就不行啦?”绵延桃树下,那一个烂漫的笑靥,那飞扬在眼角眉梢的红晕,甚至在许久之后,依然是记忆里未曾褪色的一抹生动。那一年,我们十六岁...... 

 

   二0一0年七月的某个夜,和友安静地坐在西餐厅里。落地窗外,是璀璨的灯河,无声的车流正缓缓流淌。室内,银色的长笛和白色的钢琴合奏,田园牧歌式的悠扬里,偶尔夹杂着刀叉的轻响。这是一个适宜细说往事的场合,可我却只是端着高脚杯,掩饰着不知从何说起的窘迫,有些尴尬地望着友傻笑。

 

   友白皙依旧,只是脸上已褪了那一层少时的丰润与红晕,多了沉静,也多了清隽。恍然间,已想不起上一回相见,是何年何月。我们似乎总是在擦肩而过中遗憾,又或是在匆匆作别里感慨。因此,终于有机会可以和友面对,可以从容地聊些什么的时候,我反倒是手足无措了。这就好像一个吃惯了稀饭、咸菜的穷人,突然面对一桌西式大餐的奢华时,那一种无所适从的寒酸。

 

   空间和时间的距离,有一种水滴石穿的残忍。就像风化的岩石,再坚硬,亦无法抵御岁月的风寒。不过,也有很多东西,却会在时光中沉淀,就如河底的细沙,记忆深处的澄净。

 

   于是,在片刻的无语后,终于憋出一句平淡的开场白:“好久不见了,最近忙吧?”觉得自己这话问得有些蠢,抬眼间,正看见友笑,还是那般亲热,那般平和。于是,就像闸门打开,很多话语在刹那间,争先恐后地涌到嘴边,自作主张的词句踊跃着往外蹦,就这么凌乱不堪,全无头绪。有太多想说的东西,却让自己在仓促间,辞不达意、力不从心......

 

   夜深了,车子的尾灯,在最后的闪烁后,渐渐地融入到无边的夜色中,友已乘车离去。风,正无声地从街角穿过......

 

       伫立风中,心事寂寥。

 

   那些吃根冰棍儿都要想一想的时光,那些去文二街吃碗面条都当大餐的日子,那些偷偷拿粮票去街上换甘蔗吃的岁月,历历在目,宛若昨天。还能想起在某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结伴翘课去杭磁会堂看电影的不安和窃喜。

 

   曾经在初夏时节里,一起去省体育馆,看全国羽毛球锦标赛。虽然省下的生活费,被“黄牛”狠狠宰了一刀,但是能亲眼目睹杨阳、赵建华们的精彩表现,还是让我们兴奋不已。尽管,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观众席上,有几个害羞的女孩,甚至鼓不起勇气请他们签名,却会为他们由衷喝彩;更不会知道,因为错过末班车,散场后,女孩子们要走很长的路回校。但她们,累,并快乐着,从预赛到决赛,场场不落。那一年,我们十八岁......

 

   所有冒着傻气的往事,皆已被我打包存放,包裹上一笔一划地写着“幸福”二字。

 

      可惜,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幸福的时光,似乎总是更适合回忆。

 

   夏天里,我们离开校园,各奔东西。我们在不同的城,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

 

   很快,就在陌生的忙碌中,迎来了九月。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独自站在教室的门口,百无聊赖地听着食堂大姐们的家长里短,忽然意识到,这就是我以后的生活。合唱团、演奏会、上课时的窃笑、舞蹈教室的曳地阳光、画室里的凌乱画架......似乎都已是上个世纪的童话。在这里,只有现实的生存。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在顷刻间,将我吞没。惶恐间,我急急地坐到备课桌前,给友写了分别后的第一封信。

 

   絮絮叨叨地写信,急急切切地盼信,是寂寞青春里,最纯真的怀想。

 

   孤单中的情感,犹豫中的开始。直到那个黄昏,在往左走,往右走的抉择中,我几乎是无意识地选择了回家的方向。我知道那个人正在另一个路口等我,也知道比赛就要开始了,他是主力不能迟到。可是,我不敢轻言情感,我怕沉沦,我怕从此万劫不复。如果故事到此结束,那也是一种不算遗憾的结局。

 

   友就是在那时,敲响了我的家门。惊喜、雀跃过后,与友细说心事。友得知原委后,就怂恿我赴约。小女孩特有的好奇与兴奋,让她笑得带点儿小坏。于是,半推半就着到了球场。 

 

       比赛尚未结束,寻个角落坐下。可还是被他发现了。紧接着,一袋水果在全场的众目睽睽下,带着耀眼的灯光,在他“接着”的朗声中,飞入我的怀中,心慌意乱间,眼角的余光,正瞥见友冲我意味深长地“嘻嘻“笑......

 

   十九岁的爱情,就是一袋水果的青涩与单纯。

 

   生活没有如果,但还是忍不住去想如果。如果我最终没有去,我们各自的人生,是否已有了不同的版本?

 

   那是一个激情与梦想共存的年龄,虽然住在冬似冰窖、夏如火炉的顶层小屋里,虽然每天全家的菜金只有三元,虽然每周的课时有二十多节,虽然自命清高的倔强,让自己被现实教训得伤痕累累,可我并不沮丧,因为心中还有未来和希望,总觉得前方会是海阔天空,会有幸福花开。

 

  “原来我也可以被尊重,原来我也可以被疼爱。”不期而至的爱情,还是让自己在小心翼翼里,不觉沉沦,就像穿上了情感的红舞鞋,贪恋着那份暖,从此卑微......

   

   那几年,我的心被填得满满的,满得都没了写信的心境。与友之间的书信,随之渐稀,与友见面,皆是匆忙,直至有几年甚至断了彼此的音讯。

 

   十年前的那个寒夜,当我又一次被巨痛击倒,我知道,这一关,怕是躲不过去了。已经连续疼痛了近三个月。虽然白天疼痛缓解,依然咬牙坚持工作,可每一晚都是在受刑一般的痛楚中挨过。吃药、挂针,都已无济于事。

 

   每当夜幕降临,我就有了先知先觉的恐惧。疼痛都会如约而来,不依不饶,执拗顽固。那种刀割般的疼痛绵延不绝,几乎让我崩溃。佝偻着身子,坐在浓得化不开的黑暗里,任冷汗将衣衫濡湿,指甲狠狠地掐进皮肉,不让自己发出呻吟。早就习惯了默默承受,不是不会示弱,只是生活已让我懂得不给别人添麻烦的道理。我承认,这一刻,我害怕了,怕得不由自主战栗,怕得就想嚎啕大哭......再是讳医忌疾,也拗不过疾病的强大。我必须去医院进行细致的检查,必须去听候命运的宣判。

 

  “如果检查的结果不妙,那我的稚子怎么办?虽然没有我,他依然可以衣食无忧,依然可以有自己的未来,可是谁会怜惜他的笨拙,包容他的幼稚与淘气?谁会充满爱意地搂着他散发着奶香的小身子,告诉他春花秋叶的秘密。谁会怜爱地揉揉他的小鼻子,将他的童言无忌视为享受?谁又会为他的冷暖、喜忧牵挂?”也许我是杞人忧天,可是将这弱小的人儿独自留在这复杂莫测的世界,实在是一种无法割舍的痛。

 

   忐忑之中,我做出了一个决定,如果真的不幸,那我一定会留一张字条给孩子,那上面是友的地址。我相信,友会接待他,会给他最温暖的笑意,会给他最真诚的关心,会告诉他,最真实的母亲......

 

   这些往事,我始终未曾跟友提起。因为不知道从何说起,也知道无需多说。我只想告诉我的友,这些年,我一直努力幸福,我真的很累、很累。我已经很久、很久没去看桃花......

 

   二0一0年八月,应友之邀,我去了友的家乡——一座海滨小城。

 

   车行山间,碧蓝如洗的天空下,群山苍翠,被废弃的老路,在远处依稀可见。当年,友就是沿着那条山路,经过了大约八个小时的颠簸,来到我的城,送我出嫁的。

 

   那是金秋十月,山色一定是斑斓明艳的,我无法完整体会友当时一路而来的心绪,我只记得喧嚣中,友的笑靥,是最真切的暖。

 

   友来去匆匆,毕竟还有一班学生在等着她。这一路,友一定赶得辛苦。

 

   当余晖渐散,暮霭四起时,我赤足走在那片小小的海滩上,任细软的沙粒轻柔地触摸着脚底,偶尔会踩到一个小小的贝壳,心,就不由欢喜。退潮了,虽然已无法聆听海的呼吸,却依然可以远眺浩渺的天际,在带着腥味的海风中,尝试忘却。

 

   当年,虽然理解,但仍带着不甘问友:“难道杭州不好吗?为什么你一定要回到小城去?”友一边整理行装,一边心平气和地答:“杭州好不好,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留在这里,我的家,在小城啊!”

 

   回望远处,友正在专注地为孩子们做着烧烤,她的先生,则乐呵呵地在一边帮忙。这一幕,其实已是当年之问的最佳答案了。心安即是家吧!虽然没有光怪陆离的所谓繁华,也似乎缺少了很多争得名利的机会,但这里有难得的安宁,有舒缓的节奏,有简单的快乐,有亲情的陪伴,还有这一片,可以静坐的海滩。

 

   就如灰姑娘,穿着晶莹剔透的水晶鞋,坐着南瓜马车,在无数双艳羡的目光里,奔赴童话世界里的梦想宫殿,上演着一幕麻雀变凤凰的传奇。只可惜,华服下的清冷,却是要用心,一寸一寸来丈量的。心无所依,最终,雕栏玉砌却成囚笼,无敌海景,也终将会看成一片荒城 ......

 

   这一城,那一城,各有故事,各有年轮。这一城,那一城,各有欢喜,各有伤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烟火人生,无法逃避,亦无法替代。

 

   依稀想起,在毕业的前夕,在那条飘着音乐的林荫小道上,远望夕阳,心生怅然,幽幽地对友发起了感慨:“如果我们今后的生活,只有柴米油盐,那多可怕呀!”虽然这话显得有些矫情,可是,当年的我,却说得无比真诚。

 

   流年在指间流过,只留下一片粗糙的印记。杨阳与赵建华们,皆已是过去式的传奇。如今,早已是林丹们的天下。每每看见粉丝们簇拥着所谓偶像,在追逐、尖叫中,宣泄着钦慕与激情时,我却只是轻轻一笑,远远离开。

 

   耳边回旋的,是张学友的老歌:“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 在十七岁的初恋第一次约会 , 男孩为了她彻夜排队  ,半年的积蓄买了门票一对。  我唱得她心醉我唱得她心碎  。 三年的感情一封信就要收回 。 她记得月台汽笛声声在催 , 播我的歌陪着人们流泪 ,  嘿陪人们流泪 ,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

    在二十五岁恋爱是风光明媚  , 男朋友背着她送人玫瑰  , 不听电话夜夜听歌不睡 ,  我唱得她心醉我唱得她心碎 ,  成年人分手后都像无所谓  , 和朋友一起买醉卡拉ok  , 唱我的歌陪着画面流泪,   嘿陪着流眼泪 ,  我唱得她心醉我唱得她心碎。 

    在三十三岁真爱那么珍贵  , 年轻的女孩求她让一让位  , 让男人决定跟谁远走高飞 。 嘿谁在远走高飞 ?  我唱得她心醉我唱得她心碎  。 她努力不让自己看来很累  , 岁月在听我们唱无怨无悔 ,  在掌声里唱到自己流泪  , 嘿唱到自己流泪  ,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 

    在四十岁后听歌的女人很美  , 小孩在问她为什么流泪 ,  身边的男人早已渐渐入睡 。 她静静听着我们的演唱会 ,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不仅经典 ,歌词更像一首诗, 一把的吉他 , 一个歌神,缺一不可。

 

   韶华易逝,昔日不再。花开花谢,不停,不念。

 

   待我了却了今生全部的债,偿完了今世所有的情,也许我会选择远行。行前,一定会邀请我的友,再来一起看桃花。这一次,一定要看到山水尽处,桃花谢幕。只是切莫笑我,脚步蹒跚,容颜憔悴......

 

   停笔望天,正是春光明媚,而我,却泪流满面。

 

 

 

  

 

  

文章评论

石头

先抢沙发再看文!原野的沙发难得啊,哈哈!

XLQK

[ft=,5,]终于抢到位子了,哈哈哈[em]e192[/em][/ft]

牧歌流云

人若不在,景,便只是景了。 若有知景人 那景就是境了 _没有看完 以后在好好地看看

九月天

[ft=,2,]哇,先看看,再慢慢的品,一会见。[/ft]

紫藤儿

[ft=#000000,2,]又到三月,回眸那曾经樱花烂漫的季节,唏嘘,念恋....[/ft]

呱呱

[ft=#ff0000,5,]能在清风家坐个小板凳也好[em]e113[/em][/ft] [ft=#ff0000,5,]初恋值得回忆,回忆也很幸福,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无缘人找到自己的归属[/ft]

布衣素心。

[ft=,4,仿宋_gb2312]细腻婉约的琴音与清风一般,娓娓诉说的都是让人泪流满面的感伤,平淡的叙说里深深的情,总是能轻易触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进而感动的不行。文字的力量太强大,而清风驾驭文字的水平更高超,与这些清淡的文字中静心品味这份真挚的情感,与你一同沉浸在在回忆里翻捡时光的印记去体会爱,体会友情的青涩,甜蜜,,,[/ft] [ft=,4,仿宋_gb2312]江南出美女,杭州更出美女中的美女,而美女加美文则更美,清风,你的文字恬淡中充满了灵秀的美,许是文如其人吧。我喜欢。祝这一世安好再无疼痛。[/ft]

XLQK

[ft=,5,]清风19岁就谈恋爱了,够早熟的。你那时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会想那么多?人一生有这样的朋友,应当知足了。[/ft]

岁月

[ft=,2,]读清风的文字有着小的欢喜。[/ft] [ft=,2,]于最美的年华里相遇,惜别离。再相逢人还是那个人,[/ft] [ft=,2,]却各有了一段经历。他在她的心底,却不在她的故事里。[/ft] [ft=,2,]那些慌乱,是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互道珍重,留下两座城的距离。[/ft] [ft=,2,]此刻,或许桃花灼灼,或许落英缤纷。[/ft]

蓝色多瑙河

[ft=#0099ff,4,楷体_gb2312][B]坐定沙发,慢慢品味文字,厚重的文字,沉重的情感![/B][/ft]

吴越

[ft=,4,楷体_gb2312][ft=,2,arial]和友[/ft]再来一起看桃花。这一次,一定要看到山水尽处,桃花谢幕。只是切莫笑我,脚步蹒跚,容颜憔悴......[/ft] [ft=,4,楷体_gb2312] 忍不住思潮起伏。。。。。[em]e163[/em][/ft]

念桥君

[ft=,2,]这就是生活 喜欢这样的文字 只有经过岁月的洗礼才能写的出这样沉淀的文章。岁月如歌,青春易逝。 但是那份真挚的友谊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那样的耐人追思。[/ft]

XLQK

[ft=,5,]看清风的文字是一种享受,娓娓道来如行云流水,不经意间就被带入你叙述的故事中去。[/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