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双粗糙而美丽的手

文章转载





第一天上班,第一次去食堂吃饭,第一次见到金师傅。

呀!一些原来从小说中见到的词汇顿时蹦了出来:古铜色的脸;一笑眯成一条缝的眼;身材五短——短就短吧,偏偏还粗得像水桶一般;一身蓝布衣服,虽然质地一般、做工不精,倒也干净整洁,令我稍感宽慰。否则,这样人做出的饭,实在不想吃也!

“师傅,来一份炒豆芽。”生性腼腆又刚刚上班的我,还有些怯怯的。“新来的老师吧?”金师傅一边问,一边盛了满满的一盘子,“看看好吃吗?多提意见。”语气很温和,满脸带着笑意,尽管那双眼睛细得已像小刀拉出来似的。

2角钱一份的菜,味道还不错。一下子对金师傅有了好感。不过想起他盛菜的那双手,又有些异样的感觉。像他的身材一样短粗,黑黝黝的,异常粗糙。手心的老茧清晰可见——临时工,工余还要回家务农活,那时农村刚刚实行了联产承包。

可是,就是因为这双粗糙的手,以后的日子里,令我对金师傅打心里敬佩。我们这所农村中学,规模较小,师生共用一个食堂,金师傅用他那粗糙的手,盛给每个人的饭菜,惊人的一致——上至校长主任,下至初一新生,绝无两样。每天,每顿饭,看得久了,这双粗糙的手,渐渐地在我的眼前幻化着,宛如一杆公平秤。

不过也许国人有个与生俱来的通病:呼唤公平的同时又渴望自己能得到适当的倾斜。连一向注意自省的我,有一次也犯了病。一天晚上,我们几个小家伙打乒乓球过了吃饭点,匆匆忙忙赶到食堂时,金师傅正在下面条,非常高兴——我最喜欢这口。“金师傅,你太可爱了!”我大声喊,“来一碗面。”“不行,是给学生下的——有两个学生感冒了。你们吃馒头吧。”我有些不高兴:“照顾一下老师嘛。一次都不行?”金师傅幽默地答道:“我这双手忒笨,没学会分清高低贵贱。”话说得很风趣,却整得我气不打一处来。用现在的网络语言说,就是一个“晕”哪。我拂袖而去。

赌气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暗自骂着这个怪老头。同屋的吃完回来了,看我郁闷的样子,笑着说:“老金头就这样,你不是经常赞扬他吗?今天遇到自己了,就不高兴了?丑陋的中国人呀!”当时,台湾作家柏杨的书正流行,年轻的同事们喜欢用这个词来互相讥讽。想想也是,人家老头恪守“一视同仁”的规则几十年了,凭什么要改变呢?于是,气也消了很多。“你刚走,校长去了,也想吃面,老头也没给。”同事又补充道。哦!这老家伙,算你狠!此时,我顿感脸上有些火辣辣。

去买个面包糊弄一下肚子吧!又过了一回,我懒洋洋的正要走,“小王老师在吗?”门外有人喊。是金师傅?我打开门,正是那个水桶师傅。笑眯眯的,端着一碗面条。“知道你爱吃这口,又给你下的挂面。趁热吃吧!可不是偏向你呀,看你体格弱。”后一句,他加重了语气,好像这事违背了他做人的原则,一定要解释清楚。唉!突然想起戴厚英“人啊,人”的慨叹。我什么也说不出,只是端详着他那端着面的双手。那双手,依旧那么粗糙,那么黝黑,可是当我心里热流一滚时,却突然觉得,金师傅那双老手,异常的美丽,超过任何美女的美手。

我算是服了他。不是服从的“服”,是佩服。

金师傅没念过书。现在想来,人真得很奇怪。大字不识一个的农家老夫,心里却跳动着最现代的人生理念:公平、公正;某些学富五车的精英,却生生要把“精英”一词弄成“小姐”一般的命运。读书呀,读书,读书的目的,不正是为了追赶现代化吗?不是远离,更不是后退啊。20多年过去了,始终难以忘怀金师傅。古铜色,水桶,已经定格于我的脑海中。至于那双粗糙的双手,则永远是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