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记忆
个人日记
几所学校的社团展示活动都因工作冲突而错过。昨天下午,一小的社团展示恰好能去观看,于是冒雨前往。
来到阶梯教室门外,打破年级界限的社团活动展示已经就绪。
外面下着雨,里面下着“火”:学生火一样的热情、家长火一样的期待、教师们火一样的忙碌。
我的眼神瞬间被各个社团中的学生粘住。
“剪纸社团”前,一双双稚嫩的小手熟练地旋转着手中的剪刀和彩纸;“美术社团”内,几个小女生正专心地涂着颜色;“硬笔书法”处,我被一小男孩的书写吸引:一笔一画,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十字绣”几位小巧女熟练地穿针引线,那姿势,我看着就觉脸红,因为自己现在缝点东西还时常扎手呢!“趣味数学”的男孩女孩正互相研讨着辩论着……
我兴奋地看着他们,用我的眼神搜寻着他们的目光。近些年只要到学校,自己最热衷观察的就是学生的眼神,学生的眼神发光、发亮、有表情、有灵性,已成为我衡量一所学校是否有文化的一个标志!
我正用手机记录着学生们的精彩,正用眼光搜寻着我喜爱的眼光时,学校领导喊我,教室里面的社团系列展示就将开始。
进到阶梯教室内,只见里面座无虚席:学生们、家长们、老师们。巡视一圈发现:人人都兴奋着、都微笑着、都翘首期待着。
里面的温度也配合着里面人们的心绪:高且粘着。
两位小主持人,一点儿没被现场的火爆场景吓住:不管人们的兴奋有没有停歇,不管教师的命令是否下达,大气地、急切地走到主席台,郑重其事地宣布“开发区第一小学社团展示活动正式开始!”。
这时,我才腾出眼神来细细打量这俩小主持人:男孩儿胖胖的,模样醇厚;女孩儿,像小燕子,苗条轻盈。俩人的神态举止,无一不告诉人们:准专业主持人!语音标准、咬字清晰,走台大方!可看个头,绝不是高年级的学生,看着他们,我满心欢喜,满眼笑意。
我的目光追随着两位小主持人的身影……
眼神收回是因为《千字文》的朗诵者们的童音吸引的。抑扬顿挫、饱含情意的朗诵,让现场的所有人都静静地欣赏。
表演的学生已经退下,但自己的思绪却已“沦陷”:何为素质教育,何为幸福的童年?不敢说今天的社团活动就是,现在听到的圆润净朗的诵读就成,但敢肯定的是:只唯分数、只知完成作业、只会背诵公式的教育,绝不是素质教育。我和校长交换着意见:宁可考试少几分,也要让学生们这样在学校度过,让学生们快乐,让学生们学会审美、学会生活。
不再耳语。因为舞蹈社团的小美女们已经在台上翩翩起舞!下叉、弯腰、兰花指,神随指走,意随乐来。全场的安静,足以验证了舞蹈者的水准!
我在欣赏中,醉了;醉中又甜甜的笑起。眼神又去追逐群体中最独特的一位:小姑娘个子很小,但表情却最动人,笑的甜美、笑的大气、笑的自然、笑的肆意。那是舞者应有的神态,那是舞者必有的笑意,真美!我小声地称赞着,还偷偷地向小姑娘伸出称赞的手指,神了,小姑娘竟发现了我的动作,也看到了我的满脸满眼笑意:她笑得更开心了,舞的更投入了。这时的她,此时的我:都醉了!
我正醉着,眼前忽有一“领导”走过:夹着文件夹,戴着小眼镜,大模大样、旁若无人的在我们就座的前排走着,我和学校校长都被逗笑了:看模样、看个头,百分百是一年级的小同志。
“你看,多大方,这足以说明学生在学校里是自由的,是不被捆绑的。”校长向我作着说明。语音未落,“领导”又掉头回来了,还是那神态,还是那大气……
“不是场记,就是导演”!我心里给“领导”定着位。
“英语口语社团”、“跆拳道社团”、“合唱社团”……十多个社团的表演全部精彩,学生们的表现全部优秀,所有社团成员的表情全部灿烂!
当然,最灿烂的还是我的思绪。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校是学生们身心发展的家园,学生们在校园里应是舒心的,应是不紧张的,应是充满求知和好奇欲望的;重要的是,学校给予学生的应是健康的,向上的,阳光的,快乐的教育,让爱在学生心里种植,让美在学生记忆留痕,当然,在施爱、在育美的过程中向学生传输规则意识,将遵守纪律,不干扰他人,不危害社会,爱自己,爱同伴,爱师长,爱父母,爱家园,爱国等,具体化于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那才是人民满意的学校所应有的内涵。
当学生从学校走出时,是带着满满的爱的,是带着满满的喜悦的,是带着满满的敬意的,是带着对生活的美好的期待的,是带着一定审美水准的……
这样的教育才是美的,也是家长、社会所期待的。我想,学校能为!
带着满心欢喜、带着深入的思索,又冒雨返回单位。但此时的雨已不同于去时的雨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