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的
个人日记
会议开始,主持者先是要求与会者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然后马上提出:汇报工作时请大家捞干的说,像什么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啊就不必说了。
汇报开始:大多数人按照会议要求做了,言简意赅;也有少数人依旧,照稿宣读完毕。
……
一年中,要参加的会议众多,要求汇报的会议也很多,听到会议组织者如上要求的也不少,但是从会上交流的文字材料看,依然很长,依然多见:“重要……必须……为指导……为统领……高度重视……各种保障……领导小组……”。
屡禁不止!
是不想真禁,还是不想真止,弄不明白!但有一点:大家都想听真的,听实的,听有用的,听接地气的,听可值得借鉴的……
而要求被省略的,是不是就可以认为不是干的?是湿的?好像也不尽然,但是大多数人不想听是真的,以为其虚!
会议如此要求之后,一个最大的好处是:会议时间短了,与会者的注意力集中了(少有玩手机的了,少有打瞌睡的了)组织者不必再担心会场纪律和秩序了;但依然变化不大的是:纸张浪费依旧!
由会议发言汇报要“干的”,忽然想到了各种礼品的包装:外表华丽,尺寸饱满,“层级”众多!好大一礼品盒,等到拎起时轻得以为自己的手有什么问题!待到打开包装,里三层外三层,核心竟是不足三、四两的东西!若是金银细软 ,若是冬虫夏草倒还理解,只是一小块熟食,一两茶叶而已。
真“佩服”这样的企业,真“佩服”这样的设计,真“佩服”这样的质检!
要“干的”,应是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共性要求。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也正慢慢成为管理者的追求,从李总理要求各级官员脱稿汇报就能窥见一斑!
“懒婆娘的裹脚”,“八股”的时代会被终结吗?
暂且等着!
其实,“干的”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更不是复制粘贴出来的。所以想要“干的”,那就先干吧!
干,才有成绩;干,就是成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