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死亡

个人日记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题目并不能十分恰当地对应本文的内容。在大量采用杰西卡·米特福德女士文章的事例以及观点之后,顺手套用《美国式死亡》这个名字而化为《中国式死亡》,实属一种贻笑方家的偷懒之举。
时隔近半个世纪的四十八年首次读到杰西卡女士出版于1963年的《美国式死亡》一书。也许会有人惊讶这个时间跨度缘何如此之大,细想一番后大家会觉得这其中不存在不可思议的地方。造成如此状况的主观原因自然是“予生也晚”;至于客观原因嘛,涵盖的方面实在是过于广泛,本文主旨不在于探讨这个或者说繁琐或者说敏感的话题。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就足够啦。
毫无疑问,殡葬业在美国是被视为一个庞大行业或是一个规模化产业的。联邦贸易委员会制定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是从一个国家政府的层面上给予认定的。在工业化程度最发达、市场经济运作最完善最规范的美国,其中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背后都有着其行业健康发展运行的诸多方面的深厚的环节基础。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数十家专业院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的旧金山殡葬学院、费城艾克尓斯殡葬学院等学校在专业学校这个群体中都有着非常成功的模式。各所院校的教育内容不仅仅是讲授《现代殡葬学》这些一般的“通学”,在划分更加精细的专业内,高级专业课程几乎是面面俱到。《遗体防腐原则与方法》、《遗容复原艺术》之类比比皆是的教科书充斥着每一个专业领域。殡葬业同样面临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问题,为此殡葬业界发行了两份业界杂志:《丧葬管理》、《概念——墓地创意期刊》,以此来影响和带领全行业的进步与提升。
身为普通国民的一份子,阅读《美国式死亡》时能真切地感受到杰·米女士想要告知大众的并不是上面提到的那些内容。
恍惚记得在哪本书上看到过这样的说法:西汉时期因为文化的发展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每有亲人故世死亡,一切仪礼均需按《礼记》等典籍的规定执行。墓穴中还要建造和安放墓主人生前同样的居住环境以及相应的各类生活物品。这样的做法称作“视死如生”。因为时光的消逝,如今人们已经没有可能复原那个时代的“如仪之礼,尽管在残存的史料中还时常会发现只言片语。但”视死如生“这个丧葬习俗在当代和现代的考古发掘活动中却得到了十分有利的支持。相当数量的西汉墓中出土了门类丰富的物品。实物类里有生活器具,有谷物,有可饮用的酒水,当然也包括残忍的家臣侍女人殉。象形类有烧制的大小不一的陶俑,包括歌舞俑和侍女俑,家畜俑,甚至出现过陶烧的尺寸不等却合乎比例的房屋。本人有幸在西南地区的几家博物馆里仔细观看过诸如此类的出土文物。有栩栩如生之感的是乐山市西汉出土文物展上的一只陶狗,形神俱佳,并且和真活的成年狗个头也差不多。
华夏族的丧葬文化源头至少从西汉都可上溯两三千年之久。有心的诸君自可沉下心来去钻一钻故纸堆,相信必定大有收获,甚或从而成为这一方面的研究大家都说不定。说到“视死如生”,只能说是这一观念在西汉时期成为社会上下各个阶层的共识,进而给后人造成了这样的丧葬习俗在西汉大行于道的某种假象。早在西汉之前,能讲究“视死如生”的已大有人在,他们是奴隶主、贵族、帝王这等荣耀显贵之家。现今大家耳熟能详的秦始皇,其陵墓内究竟何等摸样?几千年来没人能解说得清楚。但传说中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就完全称得上是极品极致的“视死如生”境界。这样的恢弘气势,是“黔首”们不敢追求更不会奢望的。
相对亿万黎民百姓,帝王的数量实在是少之又少。几千年的悠悠岁月中,自三皇五帝始,至末代皇帝溥仪终,连带传说中和有史料可籍的不过区区三百多位。因为稀缺,其结果就是备受瞩目。现如今眼目下,遗存在大江南北的帝王陵寝,先是由政府出资修缮保护,继而吸引着无数双或惊叹或艳羡的目光长久地徘徊期间。
“视死如生”犹如滚滚沉雷,轰隆隆地划过西汉两百多年的天空。虽然声势渐行渐远,终于悄然寂灭,但它绝非消散于天外,而是沉淀进世人的心里,沉淀进中华文明这个恢弘庞大的传统文化系统之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