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云和月、卅年时光物与人·一
个人日记
A
列车以一种让人不易觉察的平稳滑动,轻轻地驶离了站台。这一去,将是一次从大西南到大东北的长距离行程。一句千山万水委实过于空泛,逐一记录更是琐碎和罗嗦。在此可以极尽简单地做个笼统的描述:先是穿出安宁河谷、上大凉山、下成都平原;接下来将傍着汉江蜿蜒行进于秦岭南脉,而后由南向北跨过华北平原,期间会亲密接触北方最大的河流——黄河;最后是出山海关、过辽西走廊、止步于水绿山青绵延逶迤的长白山之间。
一条斜卧中华大地、长度超过八千里的对角线;它的两头,一南一北牵挂的是两座各负盛名的山城。
B
近前是偌大的一处建筑工地。杂乱的景物让我无从想起曾经的本溪站楼,它在三十年前应该是市区内比较高大的建筑物,只是眼下已没有一种细节能唤起沉在心底深处的记忆。
举目东向,有如屏障一般的平顶山扑面而来。关于这山还有更多的话留在后面再说。而此刻,它浓烈的郁郁苍苍似洪流在胸中鼓荡。
同样在这个方向,几经辨认,快要淹没在林立的高楼中的本溪解放纪念碑终于定格在眼中。已经知道那里改称为望溪公园。接下来的日子里,时常在老本溪人的口中听到“花园山”仨儿字,这名字在我有着非同一般的亲切。
脚下是那座历史比我年龄要长出许多的供旅客进出站的天桥。依旧是漆黑的颜色,也看得出明显的残破修复痕迹。早年多次在上面走过,每回都是随着人流匆匆而行。像此刻伫足于桥上四下观望,即是三十多年头一回,更是平生第一次。
C
有声音在呼唤我的名字。
我看到了舅舅们匆匆而来的身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