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人间春色——李叔同
个人日记
一
1918年农历正月十五,尘世间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的李叔同,死了。凡尘年龄38岁。
此时,多少小男人在偷笑暗喜,自此,他们眼中少了一个令他们汗颜的高山仰止的男人。
1918年农历正月十五,皈依佛教有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的弘一大师,降生了,佛龄1岁。
此时,有多少怀春的女子在扼腕叹息啊。自此,尘世间少了一位侠骨柔情、风流倜傥的才子,少了一位真名士、自风流的男人。
二
我爱得太深了,我伤得也太深了。李叔同先生说,对着曾经爱过的五位女人说。
我想在1918年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中间,砌一道高高的墙,隔开李叔同和弘一大师。我的要求不多,给我一天时间就够了,我想请先生亲口给我这个欲望深重的凡夫俗子讲讲爱恨,说说慈悲,参悟菩提。
而我,望尽天涯路,过尽千帆也没有看到先生的的踪影。
三
1918年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天是那样的阴沉,柳叶垂抚,夕阳悲悯,李叔同的初恋情人、津门名伶杨翠喜手执一壶浊酒站在些许寒冷的晚风里唱着《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先生没有回头,你的眼里一定是硬冷硬冷的,我知道,你在心里和着翠喜得曲调,我知道,你的心里已经没有了眼泪,从这一刻起,你没有了俗世的泪水,你多情风流多才的泪水早已被世事无情的风干了。永别了,我最爱的人。你背身说着。眼泪还是哗哗的流进了你风流倜傥的心里。我想,先生最爱的人一定能看到你流进心底苦涩明净的泪水。
永别的船继续向前飘着,向着佛门,向着净地漂走了。
此时,先生的明媒正娶的夫人俞蓉儿,他的情场红颜知己一代名妓李苹香还跪在家门口,她们还在苦苦地劝谏你,不要离开,不要离开。这一跪,两位女人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四
我已经在此等候了很多年,我多愁善感的手怎么也扶不起这段爱情,这段溢满七情六欲的历史。
先生,在这个尘世里,你是通才、全才,你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你驰名于世的诗词书画禅文,让多少人人感慨万千。夫俗子之时,凡俗之事被你做得美伦美焕;你做凡好色也好得有情致有品味的事,看看你豪情满腔的诗词“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你壮怀激烈的诗词让多少自以为是的家伙匍匐不敢抬头。你这样人世稀品有情有义有才的的男人,问世间有几个?佛门大师太多,让那些想做大师的人去做大师,你还是留在尘世做你的学问,爱你所爱的人。
那个年轻时风流倜傥,才惊四座的翩翩浊世佳公子就是先生你。年轻时你和所有才高八斗的文人一样,崇尚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亦正是你的写照。你与一帮诗文友吟风弄月,游山玩水,混迹于烟花艺馆之地,留下几多风流韵事。那时,你身边佳丽络绎不绝,你理所当然的醉于其中,风流自在。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先生遇到了你命中无法逃脱的人杨翠喜。
五
我知道,从那一天开始,爱没有让爱死去,爱让相爱的两个人死了。、
先生初遇初恋情人、津门名伶杨翠喜是在晚上,你们的爱也死在晚上。从相遇的那天晚上,先生每天晚上都要到翠喜唱戏的天津福仙楼戏园为其捧场,散戏后便提着灯笼陪送她回家,他们谈情说爱,你凭藉自己丰富的文化艺术知识,为心上人翠喜讲解其所演绎的戏曲中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甚至手把手指导杨翠喜舞台身段和唱腔。对翠喜来说,先生不仅仅是她的初恋,更是她亦师亦友的至交。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啊。先生是那样的多情,一首首情诗写的能把人的心烫的燃烧。先生把本真、最纯洁的情感给了翠喜,以其哀婉且负有盛名的两首词献给了初恋情人: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额发翠云铺,眉弯淡欲无。夕阳微雨后,叶底秋痕瘦;生怕小言愁,言愁不耐羞;晚风无力垂杨嫩,目光忘却游丝绿;酒醒月痕底,江南杜宇啼。痴魂消一捻,愿化穿花蝶;帘外隔花荫,朝朝香梦沾。
哪一个女人能有幸享受这样的爱情表白,读到这样激情崩裂的情诗,那一个女人都会死而无悔、死而无悔。翠喜读到了。试问,天下还有哪一个男人有这样的才情,这样伟岸柔情的诗作,这样绝世的风流倜傥,生如春花之绚烂,幻灭为秋叶之静美,这样让女人高山仰止!!!
那是一个凄迷的夜晚,你与翠喜分手,与爱情作别。豪门才子,你的家庭绝对不容许你爱上一个妓女戏子,你挣扎在母命与爱情之间。青春的爱夭折了。初恋死亡了。心爱的人翠喜悔不当初戏子身啊。
先生,你是凡人,可我一直惊你为天人,你总让我想起苏轼,你们两个男人都是世不二出的天才,都能够在多个领域纵横驰骋,一出手就是经典,一起步就是巅峰。前有古人,可后无来者啊。
六
我为什么总是把你深深错过。
多少女人在等,等待苏轼、李叔同之后的第三个男人出现。没有,直到今天也没有出现。
先生,你伤害了一位无辜的女子,因为你心里只有爱情,你没有错,可是,你让一位无辜的女子错了一生啊。在你作了弘一大师之后,有一位死心塌地爱上李叔同而非弘一的女读者,天天来寺里找你,求你还俗。弘一法师怎派人送给那女子一首诗,其中有这么两句: 还君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女子对着关闭的大门,伤心欲绝责问:“先生,你慈悲对世人,为何独独伤我?”
这女子看完诗,黄叶纷飞,泪雨滂沱,自此终身未嫁。
鱼已死,网还在,网还继续捕鱼,这是鱼的的绝望,是网的破灭开始。
我不知道谁是网,谁又是鱼。是啊。先生,为什么你对苍生慈悲,独独对钟爱的人绝情?
七
先生,今夜我渴望爱情,我想捧着爱人的脸好好看看,我想捋捋爱人疲惫的头发,我想对爱人说,我爱。今夜。我为什么总是把你深深地错过。为什么当我学会写李叔同三个字的时候,你就远远地站在上个个世纪,当我柔情蜜意抚摸你的名字时,你又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夜总会翩翩起舞。当我追至长亭外,古道边时,你已叫弘一,一个我不认识的名字。我止步,我叹息,我无奈。
该来的总会来的,该去的已经去了。命该如此吗。艺妓李苹香与你在该相遇的地方相遇了。她是你这一生最想要的女人,爱人,红颜知己。苹香香遍上海滩。她才色俱佳,洒脱无羁,风情万种,侠骨柔情,既野又媚,是她,让你饱尝爱情滋味,是她,教会你如何做男人,在滚滚红尘中,你在苹香身上流尽了最后一滴汗,苹香在你爱里流尽了最后一滴眼泪。你的一大捆情诗像核武器一样摧毁俘虏了一个又一个女人的心。
然而,风流韵事终究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梦醒时分,还是两手空空,一声叹息。“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
母命难为,母命难违啊。你恃才傲物的不羁和逆来顺受的承担是你承受着难以承受的伤害。伤害自己,也伤害爱。还有名妓谢秋云,还有日本女性雪子。
你累了,肉体的沉重与绝望,精神的渴求和迷茫,爱情的艰辛与欢愉,你结束了李叔同的使命,开始了弘一的生活。
八
在泉州的开元寺里,存放着先生“悲欣交集”的临终绝笔,四个字写在一张用过的字纸上,那是一种超脱的随意,一种隐去了人间烟火气的清寂,一种无我的“灵化”书法和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字迹。
今夜,我闭了眼静静地听《送别》,沉溺在音符缥缈的时空里,任苍凉的音色在耳际飘荡,飘荡...
他这些爱----也谈李叔同情史
人是天生的“越境者”------这话我十分认同,也由此推想,我们起程是
因为在不断放弃,我们赶路是为了要不断追寻,我们攀爬是因为梦在高处,我
们向往只因为有一处远方。
奔向远方,这大概算是越境,也是梦想。
可我们甚至跑不出一份欲望。
却有例外。
民国奇才李叔同,他就越过了“三界”,出世入世,飘然物外,硬是把灵
魂托上了云端,生命在他的手中象把折扇能随意开合。38年红尘梦,24载佛界
缘,一生被拆成二半,半生艺术半生佛, 哪半都精彩。
他的生是生,他的死不叫死,叫圆寂。
三郎是他的乳名,弘一是他的法名,唤他乳名最多的是他娘,叫他弘一法师的大多是草莽众生。从三郎到弘一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断开的却是今生与前世。
“二十文章惊海内”,他才华横溢,在众多艺术领域皆登峰造极,集音乐、诗词、戏剧、美术、编辑、书
法等为一身,无一不专,无一不精,他是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引领者。
且又能丹心一片,他愤思忧国的爱国热忱在他的歌里一次次响彻,由他作词谱曲的《祖国歌》《我的国》等
爱国歌曾唱响了一个时代。为欢庆共和泼墨挥毫写就的《满江红》更是让人豪情万丈,只可惜,当他那首抒情歌
《送别》被到处传唱时,人们就只能目送他走远的背影,凝望那一扇紧闭的寺门。
与他相比,很多大师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
艺术大师刘海栗曾在《大师》一文中说:“近代人中,我只佩服李叔同一个。。。李叔同画画、书法、诗词
样样高明。。。我却比他少了一样-----演戏!”
向来睥睨人生的张爱玲也曾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 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
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还有人说,他就是一座博物馆。
而我,就只想远远地躬身于他的寺门外,顺着他那双芒鞋踩过的脚印,越过他年久失修的佛门界碑,去探寻
他在前尘留下过的爱的印迹。
她是初恋
杨翠喜是他的初恋。那年他17岁,风流旖旎刚刚开始。
她是名伶,他知道他是名伶,他不知道爱分能爱和不能爱,不知道这样的爱会被母亲排斥门外,他不知道。
他是天津富商的儿子,她起初也不知道。
17岁的他与她在晚上相遇,太阳的暖离他们很远,他们没想到。
那晚,戏台上的她宛转风情,举手投足间尽显妩媚,他在台下痴痴地看、
听,然后鼓掌,然后心动,他喜欢看那抹被粉脂凝固着的朦胧美感,那个暖暖
的台面,她是他眼里的最美的风景,她每次轻盈的转身,眼神不经意的顾盼,
都会让他心旌摇曳,年轻的心从此知道了爱的美妙,他甚至有跃上舞台与她执
手合唱的愿望,想在一出情戏里与她比翼,他喜欢这样的幻想。
她每晚唱,他每晚来,他来捧场,也等散场。
散场后,他会提着灯笼站在出口处等她,他一身华服,满脸贵相,自打第一眼就喜欢上他,哪怕他是浪荡公子。
他们并肩而行,他博学地向她讲授戏曲的背影及唱腔技巧,间或一招一式地比划示范,每每都能恰到好处,
她惊于他出色的才华,她直接就仰视他,他喜欢被她崇拜的感觉,他们执手,心灵的距离就此归零,他们坦然地
相爱,彼此倾心。
喜不自禁地爱着,终于向母亲吐露了心迹,意外地遭受母亲及二哥的强烈反对,他没有力量保护自已的爱
情,更何况,他爱自己的母亲胜过生命,就只有痛苦地选择妥协。
他与她断了往来。“福仙楼”再没出现过他的身影,那条他曾提着灯笼送她回家的路,草也慢慢多了起来。
只有把她沉在了心底。
一年后,他去上海,他给她寄来了二首《菩萨蛮》,其中一首为:燕支山上花如
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额发翠云铺,眉弯淡欲无。夕阳微雨后,叶底秋痕瘦;生怕小言
愁,言愁不耐羞。
无法忘怀。
离开他,谁也无法测知她的痛苦,只知道她被权贵买下后作为权力筹码先被转送又被转嫁,她下落不明地活
着。
据传,他在出家前仍没停止对她的找寻。
多年后,他喜欢亲自走上舞台并在戏剧里饰演女角。
她是妻子 不是爱人
18岁前他遭遇过爱情,18岁时,他就只能回忆爱情。
当那位茶商的女儿-----俞家五小姐坐上花桥被抬进李家时,他顺从地做
了丈夫。她属虎,他属龙,她大他二岁,尽管他们没有“龙虎相斗”,他们
始终在相敬如宾,爱的火花却从未闪现。
她做梦也不会想到,这辈子会嫁给一个才高盖世的通才,也没有想到,
无论自己怎样克已持家,这辈子,她要不来他的爱,更没有料到,他最终会成
为一代高僧,与她会有隔世之远。
她为他生下了二个儿子。他没有为她留下过半句词赋。
因为他母亲,他们有着8年的共同生活,当母亲仙逝后,他将自己更名为
李哀留学日本,他自感尘世的幸福到此终结,他们的婚姻很自然地从有名无实
到名存实亡。
她象是母亲生前为他准备的一件礼物,母亲故去后,她可能抵不上母亲留下的一件遗物。
夫妻俩同时作别上海,他起身去日本留学,学习西洋油画与音乐,她则去他天津的老家,守着他们祖传的老
宅,倾力抚养他们的儿子。
象一切守旧的女子,她是丈夫拂袖而去的一缕清风,而他,则是立在她心中的
一座高山,她愿意一辈子仰视,并不抱怨,她耐心地等,一等6年。
6年后归国,他带回了日籍妻子,至此她漫长的期待灰飞烟灭,却不气馁,又开
始了下一轮等待。
又过6年,当得知他出家的消息,她顿感天崩地裂,她容许他放浪形骇,允许他
在十里洋场寄情声色追花逐蝶,甚至默许他娶回别的女子为妻为妾,因为那样,至
少他还活在这个尘世,至少,她还可以有新一轮的等待。
精神突然崩塌,她感受到无限寂寞,于是去一家绣花学校学习绣花,学会后,
又在家中找了几个女伴传授她们怎样绣花,没多久也散班了。
她手里没有佛珠可念,可他有。
她只有寂寞。
他经常虚言家世或虚写地名,甚至不记得有过妻子。还在日本留学时,在受访时有记者问:“您的双亲都在
吗?”他回答:“都在。”问:“太太呢?”答曰:“没有,是一个人,26岁还是独身。”其实他五岁便没了父
亲,母亲故世后才去了日本,早在18岁时便跟她拜堂成亲。
她渐感体力不支,预感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决定作最后的努力想劝说丈夫还俗。她只身去了上海,苦求他昔
日的老同学出面帮忙,他们请出了各自的夫人出面相助。
三位女眷在杭州走访了众多寺庙,终于在玉泉寺找到了他。他们在临湖一家素食店用餐说话。吃饭时,三人
问一句,他答一句,一顿饭吃完,他始终没有主动说过一句话,也没有抬头看一下她。吃完饭,他起身告辞归
山。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大哭而归。
她没有能力将生命苦撑到底。48岁便抱病而亡。
她是他的妻子,却不是他的爱人。
至死,她心有不甘。
她是诗妓 却是知已
她是上海的诗妓---李苹香,是香遍上海的名花,他是翩翩佳公子,一
样的风华正茂,他们一见倾心。
初恋失败后他曾一度以为此生无爱,直至遇上她。
遇上她,她才知道世上还能有这样的女子,有不枸一格的个性,有才
情迸发的灵性,有万千洒脱的风情,有善解人意的心性。白天她象是太
阳,暖,晚间她就是月亮,媚。在他看来她是一朵洁静的莲,尽管一不小
心沦落风尘饱经世事,但她能逆来顺受,灿烂地欢娱,积极并且美丽。
她给自己的居室命名为““天韵阁”。
他第一次踏入“天韵阁”时便赠她七绝三首,她大赞他的才华,同样
用心地作诗回赠。
当文字遇上知音,近乎于爱遭遇爱。
他来,她满心欢喜,她将备好的酒亲手斟满,他们相对地席地而坐,以诗酒唱和,忘形又情趣,兴致处,他
们常常会相视而笑,每每有称心的诗词便会不约而同地击掌欢歌。
这样的快乐分明象梦,却又真实地存在着。妻子俞氏不具备的,她全有,在她这里,他得到了最好的情感补偿。
有很长的一段时期他们频频聚首,还在南洋公学学习时,除了上课,一有空他便朝她的香阁飞奔而来,她静
坐在屋内等他,那时,他是她的摆钟,她准点等,他到点来。
交往了6年,也相知6年,他们并没有相约要白头偕老,他们珍惜着见面时的你侬我侬,积蓄着点点滴滴的重
情蜜意。直至他母亲因病故世。
母亲故去后,他感觉灵魂如游丝飞絮,飘荡无根,加之所追随的偶像蔡元培先生被当局揖拿,深感再不能在
花丛征逐,于是决定远赴日本,临别,他赠她七绝四首,她同样以诗回赠。
一样的洒脱与干脆。
26岁东渡日本,他考进了东京美术学院,计划学习西洋油画与剧本创作,将满腔的悲愤和一身的才情,埋
藏在沉默的丹青与跳动的音符之间 。
在此期间,缘于偶然也趋于必然,他遇上了他红尘里最后的爱----雪子。
她是爱人 也是妻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