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网络研修班培训讲座 第六讲
个人日记
中国山水画高级研修班网络培训讲座
主讲 任泽涛
国画山水画家根据自然界种种树叶的形态,并根据远看、近看、绕着看等不同角度观察所得,国画山水画将二者综合、概括、提炼,形成了程式化的画树叶的方法,于是国画山水画出现了 “介字点”、“胡椒点”、“平头点”、“松叶点”、“藻丝点”等点叶法。
国画山水画,点叶法是前辈画家聪明才智和经验的结晶,程式化的方法为后人画树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我们不能把它看得过死,除了画时要灵活运用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多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体会,创造新的表现方法。
据不完全统计,前人创造的点叶法多达28种。尽管叶形纷繁,但从用笔上看,点叶形式不外圆、尖、横、直四种,学国画山水画者可以执筒驭繁,举一反三,如此,则点叶法不难掌握。现将常用点叶法分别列举如下:(图6)
图6-1 圆笔型点叶法 图6-2 尖笔型点叶法
图6-3 横笔型点叶法 图6-4直笔型 点叶法
【属圆笔型的】
(1)胡椒点 为密集的圆形小点。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摧纸面,迅速提起,有节奏地点下去。从墨色的浓淡中求得变化。
(3)细于胡椒点的称怕叶点。
【属直笔型的】
(1)垂叶点为垂直短线。画时注意藏锋,注意排列须参差不齐,墨色要有变化。
(2)尖头点比垂叶点短,用墨上轻下重,常用以点苔。
(3)垂丝点比垂叶点长,落笔上重下轻,可参以颤笔、枯笔,使之虚灵有致。其他还有种种变法,如混点一般是水平排列的,但也可竖直排列,称为“直笔混点”;而梧桐点,则是小混点按个字点的排列方法组成;国画画水草可用垂叶点作较整齐的横行排列,用笔上轻下重,也可用垂头点侧成斜式作横行排列,下笔重,收笔轻。总之,任何表现方法都是国画画家从艺术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学国画山水画者要尊重前人的创造,但不要受陈法的拘禁,只有推陈出新,才能有所创造。
夹叶法
懂得点叶法的组织排列规律,再学夹叶法就比较容易了,因为有一些点叶如用双钩法画出,就是夹叶。但夹叶法仍有它自身的规律、虽然名目繁多,但是,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型。
【属尖笔型的】这类夹叶的画法,是根据各种树叶的形状特征,把它变化为简单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圆形、菱形及这几种形状的组合,具有象征意味,有浓厚的装饰风格。
【写实型】即按自然界中,某些树叶的形状,如实地勾勒描绘矽瞩梧桐叶、槐叶、棕叶等。
画夹叶,勾线要灵活,要有层次,力戒平板呆滞。应根据画面的不同风格,或粗,或细,或巧,或拙,要与整个画风协调一致。
夹叶法在写意山水中多敷淡彩,在工整的山水画中常填重彩。重彩设色要注意把颜色点在勾线中间的空白处,不要把墨线盖掉,重色填好后,再用淡色在未填到的空隙处染一染,使色彩连成一片,不至有破碎之感。夹叶设色常用石青、石绿、藤黄、袜砂、储石等,可根据季节与气候的不同选用。(图7)
图7-1 象征型夹叶法 图7-2写实型 夹叶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