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活生生的佛
个人日记
星云大师:我为曼德拉祈愿一生走好!
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亡者曼德拉世间尘缘已尽,
放弃因缘和合的身体。
请求您,佛陀!
接引他到清净自在的佛国,
让他无诸苦恼,
但受诸乐;
让他花开见佛,
见闻佛乘。
伟大的佛陀!
曼德拉先生,
他为社会急公好义,
他对大众慈悲关怀。
为家庭,他勤劳奉献;
为亲友,他竭尽所能;
他能够父慈子孝,
他能够兄友弟恭,
他能够尊重和谐,
他能够持家立业,
此时此刻,我们也要劝请,
曼德拉先生:
他日有缘,
希望能够乘愿再来。
愿你在佛陀接引之下,
托质莲邦,
受诸众乐;
悟无生忍,
得不退转。
从此不再受恶道的苦难,
从此不再受恶人的逼迫,
从此不再有经济匮乏的烦恼。
那里有七宝行树,八功德水,
那里有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您就长眠安住吧!
或者,您就乘愿再来吧!
我们所有众等,
将无尽的哀思,
将无限的回忆,
化为祝福感念。
如是祈愿,
祈求伟大的佛陀垂哀纳受,
祈求伟大的佛陀垂哀纳受。
南非总统祖马当地时间5日深夜证实:南非国父、前总统、反种族隔离斗士纳尔逊·曼德拉因病逝世,享年95岁。这位被尊称为“南非国父”的南非首位黑人总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爱戴,一生充满了传奇,有人感叹说,他是当今世上,唯一可以被称作是“圣人”的人。此时,重温他在历史各个重要关头所留下的至理名言,依旧可以感受到曼德拉坚韧、睿智、幽默和豁达的人格魅力。
悼念曼德拉:重温他最著名的40条至理名言
1.勇敢的人并不是感觉不到畏惧的人,而是征服了畏惧的人。
2.冒大险的人常常需要承担大的责任。
3.我很快认识到,我必须以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凭借血统开辟自己的道路。
4.尽管我是一个喜欢社交的人,但是我更喜欢孤独,我希望自己左右自己的机会,自己做计划、自己思考、自己谋划。
5.自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的人民任何一个人身上戴着枷锁就等于所有人身上都戴着枷锁,而我的人民身上都戴着枷锁也就等于我的身上也戴着枷锁。
6.人们不能对正义无所作为、无所表示、无所反应,不能不抗议压迫,不能不为建设一个好的社会、好的生活而作出努力。
7.有许多黑暗的时刻,人道主义信仰一时经受了痛苦的考验,但是,我将不会也不可能会向悲观低头。向悲观低头就意味着失败和死亡。
8.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9.人类的错误总是离不开战争,而且其代价通常是昂贵的。正是由于我们知道要发生这样的悲剧,我们作出武装斗争的决定时才显得那么慎重和无奈。
10.我按照甘地的模式看待非暴力。不能把非暴力看作是一种神圣不可违背的原则,而应当把它看作一种根据形势需要而使用的战略战术。
11.当一个人被拒绝相信他所相信的生活权利的时候,他就没有了别的选择,只能成为一个违法者。
12.是法律让我变成了一个罪犯,但是我的罪并不是因为我的所作所为,而是因为我的主张,因为我的思想,因为我的良心。
13.我决不会屈服,并且斗争对我来说并没有结束,而是以不同的形式刚刚开始。
14.在我过去的生活中,我已经把自己献给了非洲人民的斗争事业。我反抗了白人专制,我也反抗了黑人专制。我抱有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理想,希望大家在这样的社会里和睦地生活在一起,享有平等的机会。我希望为这个理想而生活,并努力把它变为现实。如果需要,我愿意为了这个理想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15.希望似乎是无限的,此时的我就像是经过长长的跋涉到达了终点。但事实上,这只是在更长更长的旅途中迈出的第一步,它将以我当时没有想象到的方式继续考验我。
16.我已经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在登上一座大山之后,你会发现还有更多的山要去攀登。
17.如果你用他人听得懂的语言与之交谈,那么你的话只能说到他的脑子里;但是如果你用他人的本族语言与之交谈,那么你的话就能说到他的心坎里。
18.精明的头脑和善良的心灵往往是个不可思议的组合。
19.在殖民国家为自由而战之中,共产主义者往往起着积极的作用,因为共产主义的短期目标总是与解放运动的长期目标相一致。
20.是不是真的有人以为,他们没有得到过去曾经拥有的东西,是因为他们才疏学浅、势单力薄、恒心不足、不敢担当呢?
21.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你能用它来改变世界。
22.自由不仅仅意味着摆脱自身的枷锁,还意味着以一种尊重并增加他人自由的方式生活。
23.我认为,倘若阿拉伯国家不承认以色列的存在,以色列不会撤退到安全的边境内。
24.我痛恨种族主义,不管是来自黑人或是来自白人的种族主义,在我看来,都是野蛮未开化的。
25.我懂得了,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战胜恐惧。勇者不是感觉不到害怕的人,而是克服自身恐惧的人。
26.若是美国或英国在举行选举,他们不会要求来自非洲或亚洲的观察员在场。但若是我们举行选举,他们需要观察员在场。
27.有建设美好南非的梦想,就有通向梦想的道路。善良和宽恕就是其中的两条大道。
28.若想与敌和平共处,就要与敌并肩作战。敌亦将为友。
29.在我的祖国,我们先当囚徒,后当总统。
30.在事情未成功之前,一切总看似不可能。
31.作为领袖,最好是在后方领导,让其他人站在前线,尤其是在庆祝胜利或好事时;但在危险时,你要站在前线。这样,人们会欣赏你的领导力。
32.让自由来主宰一切吧。对于如此辉煌的人类成就,太阳永远不会停止照耀。
33.让所有人都拥有工作、面包、水和盐吧。
34.“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
35.“让黑人和白人成为兄弟,南非才能繁荣发展。”
36“在那漫长而孤独的岁月中,我对自己的人民获得自由的渴望变成了一种对所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获得自由的渴望。”——曼德拉对战争与和平拥有独特的认识。
37.“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样需要获得解放。夺走别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见和短视的铁栅囚禁着。”
38.“我已经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了非洲人民的斗争,我为反对白人种族统治进行斗争,我也为反对黑人专制而斗争。我怀有一个建立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人都和睦相处,有着平等的机会。我希望为这一理想而活着,并去实现它。但如果需要的话,我也准备为它献出生命。”——1964年被判终身监禁时,曼德拉将审讯法庭变成了揭露种族隔离制度罪恶和唤醒广大民众的讲坛。他那长达4个小时的声明是这样结束的。
39.“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我们看见了美国和布什的一举一动,到底谁是世界的威胁?!”——曼德拉谴责美国总统布什肆意践踏伊拉克主权。
40.“我已经演完了我的角色,现在只求默默无闻地生活。我想回到故乡的村寨,在童年时嬉戏玩耍的山坡上漫步。”——退休后的曼德拉甘愿做一个平民。
曼德拉:宽容的力量
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 27 年。
当时尽管曼德拉已经高龄,但是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一般的年轻犯人一样对他进行残酷的虐待。罗本岛位于离开普敦西北方向 7 英里的桌湾,岛上布满岩石,到处都是海豹和蛇及其他动物。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一个“锌皮房”,白天敲打石头,将采石场采的大石块碎成石料。有时从冰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还做采石灰的工作。他每天早晨排队到采石场,然后被解开脚镣,下到一个很大的石灰石田地,用尖镐和铁锹挖掘石灰石。
因为曼德拉是要犯,专门看守他的人就有 3 个。他们对他并不友好,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虐待他。但是,当 1991 年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以后,曼德拉在他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
总统就职仪式开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来宾。他先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然后他说,虽然他深感荣幸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初他被关在罗本岛监狱时,看守他的 3 名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曼德拉邀请他们站起身,以便他能介绍给大家。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精神,让南非那些残酷虐待了他 27 年的白人无地自容,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
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身来,恭敬地向 3 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场的所有的来宾以至于整个世界都静下来了。
后来,曼德拉向朋友们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在狱中学会了控制情绪才活了下来。他的牢狱岁月给了他时间与激励,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苦难的痛苦。他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他说起获释出狱当天的心情:“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愤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它是最糟糕的自我折磨,对身心都有很大的损害。然而,愤怒的唯一理由只是「不肯原谅」,不肯原谅的对象包括别人和自己。
曼德拉:把悲伤与怨恨留在身后
曼德拉的魅力源自他传奇的经历,源自他对信仰的坚守,更源自他博大的胸襟。超越种族、党派和普通人性的宽恕,帮助许许多多南非人从仇恨的枷锁中解脱,使自由的含义得到升华。十几年来,南非黑人与白人和平相处,国民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的强劲增长,国家地位稳步上升。
仁爱和宽恕是打开南非未来之门的钥匙,仇恨只能让南非继续堕落。这是曼德拉为南非留下的精神财富,也是他非凡人生最深切的体验。
种族隔离制度的暴行使曼德拉成长为一名“愤怒的青年”,他发誓要为受压迫者争取平等。为此,曼德拉远离自己的贵族家庭,“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民族解放事业”。26岁时,他参与创建了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青年联盟,希望以和平的方式为黑人赢得平等的权利。十余年的罢工、游行、街头演讲没有改变严酷的现实。曼德拉转向武装反抗,创建并领导了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秘密策划各种反白人政府活动。1962年曼德拉被白人政权判处5年监禁,1964年又被判处终身监禁。
此后的20多年间,曼德拉在监狱中承受了繁重的体力劳动、狱警刺耳的嘲骂和无尽的希望与失望,而他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凤凰涅槃般的巨变,那颗激进的心渐渐变得温和。经历无数次深刻的思考,曼德拉领悟到勇敢并不是无畏,而是征服畏惧。曼德拉认识到善良是人的本性,如果一个人能够学会恨,那么他也一定能够学会爱,因为“爱在人类的心中比恨来得更自然”。
在回忆录中,曼德拉写道:“即使是在监狱那些最冷酷无情的日子,我也会从狱警身上看到若隐若现的人性,可能仅仅是一秒钟,但它却足以使我恢复信心并坚持下去。”曼德拉认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样需要获得解放,种族主义者同样也是囚徒,他们“被偏见和短视的铁栅囚禁着”。监狱中的曼德拉失去了人身自由,却获得了精神的解放。这种伟大的转变在后来的岁月里塑造了一个新南非,也使曼德拉成为举世公认的伟人。
1990年2月11日,曼德拉重获自由。那一刻,他意识到南非已迎来从专制向民主转变的历史性时期。后来,南非成立了“真相与和解委员会”,鼓励在种族隔离时期犯下罪行的人说出真相,承认罪过,求得宽恕。曼德拉还反复告诫民众,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在曼德拉的感召下,获得自由的黑人放下了指向白人的武器,失去特权的白人信服地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从仇恨到宽恕,曼德拉感悟至深:“当我走出囚室,经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伤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这是发生在一辆长途汽车上的故事。在山路的急转弯处,一名因为无座而站在车厢中部的女乘客突然感觉有人碰了她一下,随即发现钱包没了,便大呼失窃。售票员没有请司机把车开到附近的派出所,而是对所有乘客说:“大家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请这位手快之人高抬贵手,把钱包放到地上吧。前面就要经过一个隧洞,没有人会看见你的。要是因为这个而被判两年刑那就太不值了。”于是,在长途汽车驶过那个黑暗的隧洞后,钱包又回到了女乘客的手中。
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面对别人的错误,有时,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让奇迹陨灭的,往往不是错误,而是一颗冰冷的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不妨设想一下:假如那位售票员让司机把车开到了附近的派出所,那么,那位“手快之人”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这么做虽然伸张了正义惩罚了邪恶,但却让那位“手快之人”永远失去了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位聪明的售票员不仅保护了女乘客的财产,而且还给了那位“手快之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那位“手快之人”也许从此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位女售票员就在无意中拯救了一个堕落的灵魂。
另一个发生在战国时代的故事。某国国君在帐内宴请众将士,酒到酣处,一阵疾风卷进帐内,吹灭了所有灯烛,帐内顿时一片漆黑。这时,王妃感觉有人亲了一下她的脸颊,情急中她扯落了此人头盔上的红缨,并暗请国君惩治那个头上无缨之人。国君没有照王妃说的去做,而是在未掌灯之前,让宴席上的所有将士都把头上之缨摘去。这使那个轻薄王妃的将士深感君王之义,于是他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并在一次惨烈的战役中,他舍命救主,报答了君王的宽厚之恩。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那么,就请给错误一个空间吧,或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位国君忍受了羞妻之辱,却赢得了一位肯舍身救主的勇士,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吧。“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宽以待人是一门艺术,掌握了这门艺术,你会收获宽容之花结出的许多美丽奇果。
还有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199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年仅26岁的女学生艾美·贝赫尔在南非惨遭一群聚众闹事的年轻学生乱刀杀害。艾美的父亲皮特和母亲林达随后辞去他们的工作,举家搬迁到南非,在那里创办了一个以艾美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如今,有两名曾参与杀害艾美的南非黑人学生在这个学校就读,他们视艾美的父母为自己的父母,林达和皮特也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儿子。皮特说:“我不想过一种充满仇恨和报复的血腥生活,因为这不符合我的心意。我想,艾美也会支持我们这样做,因为这也正是她所希望看到的。”
生活是一面镜子,我们如何面对它,它就会如何馈赠我们。学会用超然和从容的心态包容自己所遭遇的一切,才是最佳的人生态度。我们无法左右命运,却可以选择怎样面对现实,所以,当遭遇不幸时,一定要学会包容。因为,爱比恨更伟大,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点亮心灯的善缘QQ:980934137,欢迎加好友。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