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行记(一)——走进藏家
情感瞬间
将生活中值得深记的点滴,轻轻地藏在珍贵的心底,温柔地,默默地,如同一部无声的老电影,光影流转,岁月轻柔。待到回忆时,把它酿成一曲芬芳,浸染我们平淡的岁月。
_______紫陌烟雨
没有了一马平川的辽阔,没有了繁华都市的喧嚣,有的只是连绵起伏的高山,葱葱郁郁的松柏林,还有不曾被外人打扰的祥和和宁静。车随着逶迤的山势盘旋在平坦的柏油路上,眼睛却一直盯着窗外,欣赏着不同于家乡的美景。
(一)五彩经幡蕴涵深
车渐渐地逼近藏族居住区,特色建筑也随着增多起来。最吸引我的就是那五彩的经幡了。别看一个经幡,它的悬挂方式还有所不同呢。人烟稀少的高山上,通常是将那些印有佛陀教言和鸟兽图案的五色长条形的布一条条地缝在长绳上,悬挂在两个山头之间;而在藏民居住的地方,有的则是把这些印有佛陀教言和鸟兽图案的五色方块布有规律的相间,然后一块紧接一块地缝在长绳上,然后以一点为中心,悬挂成伞骨的形状;有的,甚至就悬挂在自己居住的篱笆墙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藏族居住区,经幡就和家乡的玉米小麦一样处处可见,仔细数了一下,分别是蓝、白、红、黄、绿五种颜色,而且,这五种经幡的顺序是那样的一致,不容改变。藏族悬挂经幡,除了是藏族的一个特色标志外,还有它的隐含意义,那就是代表福运升腾。在行驶的途中,导游给我们介绍了五种颜色的代表意义,原来,蓝,代表着蓝天;白,代表着白云;红,代表着太阳;黄,代表着土地;而绿,则代表着绿水。
多么朴素的观念!多么淳朴的藏民!他(她)们,把自己的心愿寄托在大自然的万象里,寄托在风调雨顺的年景里。大自然无灾无祸,人们才能平安幸福。让我,和他们一起祈福,愿他们年年五谷丰登,岁岁人寿年丰。
(二)把梦留在若尔盖
“游黄龙,看九寨,把梦留在若尔盖”已是很多人暑期出游的首选,我们也不例外。
驰骋草原,策马扬鞭,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愿望虽然一直没有实现,但有机会一睹若尔盖的风姿,已是无憾。
车在崎岖的山道上行驶,心,也在草原上驰骋。放眼望去,天苍苍,野茫茫, 成群的牦牛、山羊在悠闲地吃着草。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青绿的草原,黑色的牦牛,洁白的帐篷, 组成一幅天然而简洁的写意图画。人在画中游,似神仙眷侣般的惬意、安然、逍遥自在。
初见草原,初见牦牛,初见淳朴善良的牧民,感觉自己好像刚出生的婴儿初见外面的世界般的惊喜。只是,婴儿是用哭声迎接这个世界,迎接光明,而我,是我微笑,用一个澎湃的心迎接这个我以前只在电视画面中看到的新奇而真实的世界。
若尔盖草原,一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的瑰丽夺目的绿宝石,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的美称。七月来访,不早不迟,正是时候。这时的若尔盖,绿草如茵,野花盛开,牦牛成群,偶尔,还有水鸟栖息在这最美湿地,安闲而又自在,望去,毛羽鳞鬣之间皆露出喜气。望着,畅想着,陶醉着。满眼的青葱,满眼的生机,满眼的希冀。
真想,躺在绵绵的草原上,做一个不醒的梦;真想,骑上梦中的白马王子,让它载着自己,肆意驰骋,让心中的阴霾留在若尔盖,把美好和浪漫带回,装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梦。
(三)神圣的天葬
藏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都和我们汉族有很大的不同。走到藏家,吃着喷香的烤全羊,嚼着那麻辣筋道的牦牛肉,喝着温润醇厚的酥油茶,和藏民同坐在一起,真的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藏民了呢。
美好,总让人感动。但,至今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那神圣的天葬。始终认为,藏族的丧葬方式和它们的民族一样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听导游说,在藏族,丧葬有天葬、塔葬、水葬 、火葬、土葬等不同的形式,由于藏族森严的等级制度,它们分别用于不同的人群。而一般的农牧民和普通人去世后,就是天葬了。
藏民认为,死亡虽然是此生的结束,但生命的轮回是没有止境的。天葬就寄托着一种他们升上“天堂”的愿望。以前,在网友的空间了,看到了一篇有关天葬的文章,今天,在藏族导游的细说下,终于知道了天葬的全部过程。导游说,当一个人死后,就把尸体卷曲起来,把头屈于膝部,合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放置于门后右侧的土台上,请喇嘛诵超度经。择吉日由背尸人将尸体背到天葬台,先点“桑”烟引起来秃鹫这种神鸟,喇嘛诵经完毕,由天葬师处理尸体。然后,群鹫应声飞至,争相啄食,以食尽最为吉祥,说明死者没有罪孽,灵魂已安然升天。如未被食净,要将剩余部分拣起焚化,同时念经超度。
天葬,除了寄托他们美好的愿望意外,它还属于一种布施行为,是一种高尚的奉献精神。藏民认为,在他们死后,将自己的肉体奉献给天葬台上有形秃鹫和那些无形的生灵,是在此生的最后做了一件功德。
听着导游的讲解,吃着牦牛肉,喝着酥油茶,不禁为这个神圣的民族而肃然起敬了,肃然起敬的,还有这些有着原始而朴素观念的藏民们。不过,顺便说一声,我们去藏家做客,可是收费的呦,每人一百五十元的收费,让我们亲自体验了一次藏家生活。
(四)具有药用价值的银腰带
走到藏家,我们去的村寨叫“寒盼村”,一下大巴,热情的藏族导游就在车门外迎候了。看,这就是负责我们的美丽端庄的导游,走进寒盼村,就由她负责我们的一切了。一声“扎西德勒”让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暖暖的。第一站,就是到她家去做客。进屋,因一切新鲜而感到好奇,不过,依照藏民的风俗,是不允许拍照的,所以除了遗憾,还是遗憾。在藏家,我们看到了记载功德的经盆,看到了银碗,银勺,还有那高大的火炉,以及四周围坐的矮而长的木凳。七八十个人围坐在里面,听导游给我们讲藏家的生活习俗。
在导游那里,我们知道了藏族女子叫“卓玛”,藏族男人叫“扎西”,知道了藏家男孩每到了八岁,就送到教堂去学习藏文,这样的日子一直到男孩十八岁的时候,知道了藏文传男不传女的习俗,知道了藏民女子的辛苦、男人的悠闲。导游说,在藏家,好多农活都是女人下地干的,而男人则可以领着孩子在茶馆惬意的喝茶,玩牌.......
而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女人们的银腰带了。刚一下车,我就被美女导游的腰带给深深地吸引住了,当听了导游的讲解,才知道原来一个腰带,却有如此大的学问。
藏民的服饰,最具装饰特色的就是这个银腰带。它不但做工考究精细,更主要的是它的药用价值。这种银腰带,都是提前用药物浸泡过的,然后,再经过银匠的加工,就成了这种既有着精美的花纹,又有着防病功能的银腰带了。
导游说,她们这里的姑娘,每到了十八岁,家长都得给她们配置一条这样的腰带,日后,就这样一直的系着。它能吸附身上的毒素,从而让身体健健康康。当女孩结婚怀孕后,腰带也随着体型的变化而不断的加长,这样佩戴腰带,日后生出来的小孩也是非常健康的。导游还说,别看我们藏家的孩子现在脸上都是一种高原红的颜色,但当初出生的时候,比我们汉家的孩子白皙多了,不像我们汉家的孩子那样脸上黄斑痕痕。
在藏家,导游还亲自给我们用她的银手镯做了刮痧示范,走近定神细视,那手镯上还真的变黑了呢,原来,这是人们身上的毒素所致。以前,也曾听戴银首饰的人们说,假如,你佩戴的银首饰越戴越亮,说明你的身体越健康,耳闻目睹之后,我真的相信了呢。
走出藏家,我问导游一条腰带大约需多少克银,她说需要一百多克,掐指一算,一个小小的银腰带,竟然二千元钱呢,不过,长期系着它,身体健健康康,也值了!
在导游那里,我们知道了藏族女子叫“卓玛”,藏族男人叫“扎西”,知道了藏家男孩每到了八岁,就送到教堂去学习藏文,这样的日子一直到男孩十八岁的时候,知道了藏文传男不传女的习俗,知道了藏民女子的辛苦、男人的悠闲。导游说,在藏家,好多农活都是女人下地干的,而男人则可以领着孩子在茶馆惬意的喝茶,玩牌.......
而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女人们的银腰带了。刚一下车,我就被美女导游的腰带给深深地吸引住了,当听了导游的讲解,才知道原来一个腰带,却有如此大的学问。
藏民的服饰,最具装饰特色的就是这个银腰带。它不但做工考究精细,更主要的是它的药用价值。这种银腰带,都是提前用药物浸泡过的,然后,再经过银匠的加工,就成了这种既有着精美的花纹,又有着防病功能的银腰带了。
导游说,她们这里的姑娘,每到了十八岁,家长都得给她们配置一条这样的腰带,日后,就这样一直的系着。它能吸附身上的毒素,从而让身体健健康康。当女孩结婚怀孕后,腰带也随着体型的变化而不断的加长,这样佩戴腰带,日后生出来的小孩也是非常健康的。导游还说,别看我们藏家的孩子现在脸上都是一种高原红的颜色,但当初出生的时候,比我们汉家的孩子白皙多了,不像我们汉家的孩子那样脸上黄斑痕痕。
在藏家,导游还亲自给我们用她的银手镯做了刮痧示范,走近定神细视,那手镯上还真的变黑了呢,原来,这是人们身上的毒素所致。以前,也曾听戴银首饰的人们说,假如,你佩戴的银首饰越戴越亮,说明你的身体越健康,耳闻目睹之后,我真的相信了呢。
走出藏家,我问导游一条腰带大约需多少克银,她说需要一百多克,掐指一算,一个小小的银腰带,竟然二千元钱呢,不过,长期系着它,身体健健康康,也值了!
同样是在藏家,同样是那间小屋,我知道了阿坝藏族现在还存在着母系氏族的残余制度——一妻多夫制。
欢喜?悲伤?惊讶?摇摇头,连自己都不知道了。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闭塞的交通,落后而又发展不平等的经济、政治,一切,波及到婚姻家庭而又影响到婚姻家庭。
导游的语气是沉重的,我的心情同样压抑。大山!除了大山还是大山!闭塞!除了闭塞还是闭塞!整整的四天,除了我们旅游的大巴车,几乎再没见其它的交通工具了!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在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真的成了一个神话!
农奴制的残余!母系社会的阴影!这种群婚制的残余,在当地,表现在两种倾向。一是经济条件较好,有一定财产的小农家庭,为了保证财产和劳动力的集中,便有了这中一妻多夫的现象;一是贫困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微薄的财力,简单的住房,因老人没有更大的能力为几个儿子都娶妻,所以,只能共妻了。当然,一夫多妻主要是在家庭兄弟间,也有的存在于朋友间,甚至,还有个别的父子共妻的现象!
做女人难,做藏族的女人更难!作为妻子,既要孝敬公婆,又要协调兄弟之间的关系,一家和乐融融,谈何容易?如果做到这些,则就是贤惠的,而且社会舆论就好;如果关系协调不好,就要背上“偏心”的罪名,而且还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而这,成了藏民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潜规则。
听着导游的讲解,心中疑惑丛生。停话间,我问导游,那这些藏民的性生活如何过啊?显然,我的问话让导游不好意思起来,因为,人家还是一个未婚的美丽女子。脸上的红晕散去,导游说:"这样的家庭,都是妻子自己单独一个房间的,一般是妻子在一个丈夫的住房门口放置一个信物,表示今天晚上要与这个丈夫同床共枕,其他丈夫看到了这个信物就会自然回避。也有的家庭形成一种默契,见到自己兄弟中的一位不见了,其他的几个弟兄也就心知肚明了——他已经被妻子叫走同房了。”
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心中的疑惑仍然很多:子女的教育问题如何解决,是否有离婚现象,弟兄几个的结婚仪式.....因为我们到来,还有别的参观项目,我不再继续问下去,大家也都静静地听导游的讲解了。
藏族的婚俗,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而我,只是一个门外汉。不过,这种文化的残存,这种落后的自然婚姻形态是与阿坝地区落后的经济、政治和生产力分不开的。不过,作为一种存在,它仍然是藏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因为它巨大的文献和研究价值。
(六)罕见的牛粪墙
在藏家自由活动的时间,出门,本打算看看有什么有什么值得作为留念的东西要买,首先吸引我的,就是这偌大的牛粪墙,在一边,还醒目的竖着一个牌子,上有“牛粪墙”三个字。
牛粪,在藏语里叫“久瓦”,是高原地区不可多得的烧茶做饭的燃料。一个“久瓦”,同样显示了藏族的人文色彩和民族风情。藏民以牦牛为生,而它们的排泄物当然也就成了就地取材、经济实惠的燃料来源了。在家乡,常听说“女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俗语,在这里,也听到了这样的俗语“子不嫌母丑,人不嫌牛粪脏。”哈哈,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别看一个牛粪,它的用途可真不少:婚礼上要摆放一袋牛粪,天葬时要点燃牛粪,过年祭祀要用牛粪,乔迁之喜时仍然要在屋里放置一袋牛粪。
当然,牛粪最大的用途,还是作为燃料使用的。听导游说,每年的五月份到十月份是牧民们放牧的时间,其他的时间则是蜗居在家里不再出门,用来享受剩余的美好岁月,而这些“久瓦”就为他们的取暖提供了方便。不仅如此,用牛粪烧出来的水,有香又甜呢!(嘿嘿,我也是听导游说的。)
(七) 能歌善舞的藏民
藏族,是最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他们随时随地都能自发的唱歌跳舞,不分男女,不分老少。
“哼哼呀呀”的声音把我吸引,左转,原来是藏民们在一个简陋的小院里唱歌,闻声而至,我们的到来并没有惊扰他们,仍然是神色平静,仍然是舞步自如,仍然是裙裾飘飘。一旁,几个青涩的女孩在那里蹲坐着,出于职业本能,坐下和她们搭话。“你们上几年级啊?”“八年级。”我木然,看着孩子们的年龄,不应该是我们所说的八年级啊。一旁的女孩搭话道“我在四年级”,从她口里,我也知道了,藏民的孩子,好多因为学校太远,家长接送需要二三个小时的时间而辍学在家,成了专管放牧的“牧羊女”。
“你们为什么不跳舞啊?”我问。“刚才跳过了,我们想歇一歇。”年龄稍大的女孩说。看着她们满是渴望的眼神,看着她们清澈的不含杂质的目光,感受着她们的淳朴可爱,忍不住拿出相机,把和她们的短暂相遇永久的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在藏民的热情邀请下,我们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也加入到了她们的队伍,和她们一起跳舞,一起狂欢。尽管舞姿生硬,尽管步调失调,尽管听不懂她们在唱什么,但藏汉同胞同欢的氛围,藏汉同胞的那种情谊,在以后的岁月里,仍是值得珍藏的回忆,也许,这一次,是自己的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呢。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再回首,人已去,景非景。
这样的场景,这样能歌善舞的藏民,当我们到九寨沟旅游的时候再次遇到。她们,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美满婚姻 的向往,对风调雨顺的年景的渴盼,都寄托在了这优美的舞姿里。
藏民,藏歌,藏舞,一切,久久的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回味,几多赞叹,几多佩服,几多向往。
(八) 美丽的定居群落
想象中,藏民以游牧为生,帐篷也是他们的居住所。川藏之行,才让我明白,住帐篷只是他们的一种居住方式。而更多的时间他们是一种定居的生活方式。
藏民的房屋,多是二三层的 楼房,因多雨潮湿,一般是第一层不住人的,也有的是平房的,不过,藏族特色非常的明显,经幡处处可见,经筒处处可见,而且,屋外装饰的简洁而又醒目,基本以白色、浅黄和红色为主。看着不起眼的一处普通房屋,导游说,一般的花费也是三四十万呢,而这些,是我想也没有想到的。
最吸引我的,还是这洁白的小洋楼,这样的居所,在藏区,我见到了几个群落呢,我想,它应该和我们家乡的小别墅差不多吧!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只是,在精美的大自然面前,在淳朴的藏民面前,我的语言显得太苍白无力。稚嫩的文字,简单的思想不能把心中的所思所想一览无余的表达出来。我不是专家,没有缜密的思想,更没有高深的学术,我只是以一个游览者的身份把自己记忆深处的点点滴滴,用最简单的文字记录了下来,只是为了不忘记,只是作为心里的暖,心里的甜,珍藏在我的记忆里。如果,用一句话来作为我的结束语,只有简单的四个字:不虚此行。
(文中的照片,除了个别图景不能实际拍摄外,其它的都是自己亲手拍摄的,虽技术不高,但属于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嘿嘿!)
文章评论
海那么蓝的天空蓝
天,这是紫陌么,好漂亮。
阿O
漂亮的友友!
风云大侠
[em]e181[/em]
千里马
漂亮[em]e179[/em]
千里马
那个大美女是作者吗?[em]e113[/em]
一叶鸥扬
民族风漂亮
初晴
美妞[em]e102[/em]
快乐天使
衣服好漂亮哦!
安乃奇
没有试穿吗
幽谷梦荷
看着这些照片,就感觉心里特别敞亮。尤其是那些景。
忘忧草
漂亮
欢乐人生
去年,去九寨沟同时,也参观了阿呗藏族村,了解了许多藏族民俗民情,很有收益。今又欣赏了主人的文字,图片。仿佛又去了一次藏区。谢谢主人。
千里烟波
[em]e179[/em]
风已过
纯净的天空,纯净的文字,也想去看看。
烟水寒
紫陌去西藏了?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