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早搏-临床治验-----玄鉴中医

个人日记

图片
        李 某,女 24岁,自13岁月经初潮至今,每次来经均有明显的下腹痛,常伴有腰痛和脐周痛,并多次伴发胃痉挛、恶心呕吐、全身出汗、肢端发凉。多次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脊柱病因检查:确诊为骨盆旋移症伴发脊柱侧弯。按治脊方法,纠正骨盆和脊柱异常位置,配合理疗和针灸,经过3次治疗,痛经明显减轻,两个疗程痛经痊愈。
     按:痛经患者多骨盆移位, 
腰肌紧张,腰椎棘突单个或多个偏歪,棘上韧带肿胀或剥离。压痛点可在棘突嵴,或在患椎棘突旁开一个半横指处。经脊柱平衡疗法和骨盆矫正疗效显著。
       郝 某 , 女 46岁,间断性、反复发作早搏一年余,经长期应用西药治疗,短暂好转后时有发作。脊柱病因检查,颈椎失稳,经颈椎定位、角度牵引法,加手法复位后早搏消失。祝其颈椎导引操坚持月余。随访一年未复发。
       按语: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明,心血管、脑血管疾病及种慢性病与脊柱相关,故预防脊柱病,亦能达到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血管等病的作用
     
颈椎病导致心律失常的机理 :颈椎病病理基础是骨质增生、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关节间隙变狭,椎间盘的突出、变性、出血等直接压迫神经血管是造成心律失常的主要诱因,其机理如下。
①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起源于颈胸部,组成心上神经、心中神经和心下神经。进入心脏后,主要支配窦房结、房室交接区、房室束、心房肌和心室肌。当这些神经受到病变颈椎的压迫刺激,可引起心率和心脏节律的异常改变而导致心律失常。
②心脏活动受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当自主神经平衡功能失调,病变侧受压迫或刺激后,即表现同侧交感神经兴奋的作用。因此颈椎病发作时心律失常可有多种类型,同时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受压迫或刺激的强度也并不一致。当以交感神经兴奋为主时,则以快速型心律失常和期前收缩多见。当以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时,则以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多见。
③中枢神经的作用。颈椎病变可压迫椎动脉及其伴行的静脉及神经,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痉挛,反射性引起心律失常。

  颈椎病引起心律失常的治疗 颈椎病引起的心律失常,重点是治疗颈椎病,单纯的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不佳。对颈椎病性心律失常,采用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源性心律失常,也可取得了较好疗效

你可能会问:颈椎、骨盆和脊柱位置不良与痛经、早搏之间怎么会有联系?我们说从表面看,两者似乎没有必然联系,但生理结构上确有内在关系,这种联系是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嫁接起来的。而且,在临床上已经确认的类似的病症有百余种。

脊柱具有内源性稳定和外源性稳定。前者靠椎间盘和韧带,后者靠肌肉,特别是胸腹肌。无论那种结构遭到破坏,均可以影响脊柱的稳定性。

以龙层花教授为代表的我国脊椎病专家经过多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脊柱关节移位后造成交感神经损害,是临床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原因之一。

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病理,与脊柱病因密切相关。脊柱病变引起的全身症状,尤其是内脏症状,多为植物神经受损的结果。

临床上有些慢性疑难病症,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如相应脊椎检查出现异常,即可采用治脊疗法。以下列举临床多见的脊柱相关病症:

消化系统病症:消化性溃疡、呃逆等。

神经系统病症: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多汗症等。

心血管系统病症: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男性性功能障碍和女性痛经。

内分泌系统病症:2型糖尿病

临床上通过治疗脊椎比相关学科诊治效果有所提高,这为有些临床慢性病、疑难病及老年病开辟一条新的诊治途径。,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由多种因素造成,而脊柱病因容易被人们忽略。

在面对疗效不佳、或治疗后反复时,从另外角度考虑病因和诊断,或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图片 

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

1 甘草泽泻汤 生甘草30g,炙甘草30g,泽泻30g;水煎2次,每次煎40min,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2周为1个疗程。

2 苦参红花汤 苦参12g,红花10g,炙甘草10g;水煎2次,每次煎40min,分2次服,连服2~4周为1个疗程。

3 减味复脉汤 炙甘草15g,生地黄60g,阿胶(烊化)9g,党参15g;水煎2次,每次煎1h,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6周为1个疗程。

图片
所属相册:玄鉴中医

图片

 








文章评论

╭*★*╯飞跃天空╭*★*╯

谢谢老师 我例假疼经史已有30多年 经过你的治疗现在已经有9个月不疼了 肚子不疼的感觉真好[em]e100[/em][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