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脊柱平衡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2例
个人日记
正脊手法治疗脊柱源性冠心病心绞痛
脊柱源性冠心病心绞痛,临床鉴别诊断非常重要,特别是颈、胸椎的手法触诊检查必不可少。
脊柱源性心绞痛患者所表现的心前区疼痛,不仅类似冠心病心绞痛,而且两者同时存在也是可能的,它对冠心病人心绞痛的发作有激发作用。颈椎病变有时也涉及脊神经节和交感神经从而对冠心病血管产生反射性影响。
我们采用正脊手法治疗胸椎错位,物理疗法治疗颈椎病。胸椎手法治疗后很快出现明显疗效,颈、胸错位治疗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特别是胸椎的手法治疗在整个疾病治疗效果上显效最快,亦说明纠正胸椎小关节错位是治疗脊柱源性冠心病的关键因素。
五年来我们采用脊柱平衡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32例 ,其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在32-----65之间,临床疗效显著。其中心律失常6例复发后经再次调整脊柱而痊愈。
临床发现,颈、胸段脊柱关节错位造成交感神经损伤是心率失常、心慌、胸闷等症状的常见原因。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矫治,可能造成冠心病。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群发病率较高。
解决此种病症,必须从治疗颈、胸、腰脊柱的病变开始。针对颈、胸、腰段的脊椎关节错位或小关节紊乱实施以正骨、整脊推拿手法进行复位治疗,使颈胸腰脊椎恢复稳定性,消除对交感神经及脊神经跟的损伤,从而根除心率失常、胸闷、等疾病。
脊柱平衡治疗后,患者家属如能正确地施行按、压、揉、推、拿等手法,可以取得比较好的巩固治疗效果:
(1)点按内关穴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合穴,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旁络三焦,其经络循行路线起于乳旁,外走上臂内侧,下行至中指指端。中医学认为,心经为本经,心包络经则与心经互相联络,心脏有邪,心包络直受其过,若心脏有病,可以反映于心包络经,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络经的重要合穴,所以能治冠心病等心脏病。
当心绞痛、心律失常发作时,用力不停点按内关穴,每次3分钟,间歇1分钟,能迅速止痛或调整心律。
(2)揉灵道穴
灵道为手少阴心经的经穴,位于小指内侧腕关节上1寸(指中医的同身寸法)处。有人发现,约91%的冠心病患者,左侧灵道穴有明显的压痛。
冠心病犯病时,可用拇指先轻揉灵道穴1分钟,然后重压按摩2分钟,最后轻揉1分钟,每天上下午各揉1次,10天为一疗程,间歇2~3天,可进行下一疗程。经观察,揉按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亦有改善。
(3)选穴膻中
或背部两侧膀胱经之肺俞、心俞、厥阴俞等穴,用拇指作按揉法,腕推法,一指禅点按法,每次15分钟,每天1次,15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强心药及其他药物。
中医学认为,人体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冠心病患者在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的循经穴位,以前胸部的膻中穴,背部的心俞穴,均有较为敏感的压痛点,按摩这些穴位,能起到疏通气血,强心止痛的效果。
特别是重按内关穴对于缓解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的危急状态,及时救治病人有重要意义。
| |||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