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脊柱平衡与皮肤病----玄鉴中医
个人日记
从事脊柱平衡调理临床治疗20余年,对乳腺增生、高血压、冠心病、牛皮癣、荨麻疹、失眠、口腔溃疡、冠心病、胃溃疡、耳鸣耳聋、过敏、咽炎……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疾病,通过脊柱平衡调理却陆续被治愈了。其实,对于这些因为脊柱错位而引起的脊柱以外相关系统功能紊乱出现的疾病,魏征、龙层花老师早有:脊柱相关疾病病因学,钟士元的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这个概念提出来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92年美国就有了整脊学院。清代医学文献《医宗金鉴》也有记载:“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形,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脊膂始直。”在中医正骨学中,整脊疗法历史悠久,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该疗法仅局限于治颈椎、腰椎棘突偏歪等伤骨科疾病。
中医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之所以能顶天立地,唯有挺直脊椎这根顶梁柱。脊柱在人身体至关重要,是人体督脉所在,而督脉为阳脉之海,主人体一身之气,人体的任何生理活动都要依靠气的推动。如果脊柱发生错位,就会影响到气的运行,导致各种脏器病症的发生。脊柱平衡调理治疗原理正是立足于此,是对传统中医的回归和发扬。
脊柱的变化涉及椎管内、外周围相关结构的改变,脊柱发生的变化十分缓慢,是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发生的,正因为变化缓慢才未能引起人们对这一潜在危害的重视。如果人体姿势不当或受到外力撞击,甚至躯体突然转动等,都有可能产生脊柱相应部位的椎骨间位置变动,引起小关节对合紊乱、椎间孔形状及大小改变,局部肌肉、韧带组织的损伤等等。这些均系临床常见的急慢性颈、肩、腰、腿痛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些改变将直接或间接地对脊神经根、椎动(静)脉、脊髓或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经络等信息通道产生刺激或压迫,从而引起与这些神经或血管相关的脏器出现病症。有资料统计显示,在患颈、胸、腰椎疾病的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相应的内脏疾病。当这些脊柱病治疗好转后,这些相应的脏器的功能性疾病亦好转或痊愈。临床实践研究发现,目前已知有50余种疾病与脊柱力学平衡失常有关,涉及到神经、循环、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等系统。
所属相册:
我根据自己数年来的临床经验,把一些我们平常很难和脊柱扯上关系,但是却又实实在在根源于脊柱的病症通过病例的方式介绍给大家,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建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脊柱的健康是关乎五腑六脏的,关乎全身健康的大局,我们应当重视脊柱。
做啦几十年的中医,开始,我并不是认为脊柱平衡调理能够治疗皮肤病。后来有几个颈、腰椎病的患者,在做脊柱平衡调理后不仅颈椎病好了,多年的过敏情况也消失了,神经性皮炎、牛皮癣好了,心律失常也消失了。后来就认真拜读啦龙老师的脊柱相关病病因学,恍然大悟!解剖学对于皮肤的定义是:皮肤是身体表面积最大的器官,而任何一个器官的生理活动,一定会受到神经的支配。神经和脊柱有关系。
过敏性皮炎是皮肤病中一大类病症,症状可有红肿、痒、痛,尤以瘙痒最为明显。过敏性皮炎有很多种,包括小儿过敏性皮炎、紫外线过敏性皮炎、日光过敏性皮炎、金属过敏性皮炎、药物过敏性皮炎、面部过敏性皮炎、脸部过敏性皮炎、婴儿过敏性皮炎等。
过敏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就是患者本身具有的过敏体质,这在过敏性皮炎的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内在环境的不稳定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精神改变、以及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均可诱发或加重过敏性皮炎病情。通过脊柱平衡调理,一些慢性病恢复啦,过敏性皮炎也就痊愈啦!
多数患者一旦过敏,往往都会从外因着手寻找病因,而忽视了脊柱不平衡的病因。任何疾病,外因一定是通过内因起作用。而脊柱关乎全身五腑六脏,所以,当遇到各种过敏症状时,一定要想想,是不是自己的脊椎出现了什么问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