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裂肌与回旋肌剌法
个人日记
多裂肌和回旋肌的刺法;这俩条肌肉是以前椎间盘膨出或者突出最重要的深部贴骨肌肉,它们的痉挛可以诱导椎间盘膨出或者突出,它们附着在棘突俩面的沟内,分布在整条脊柱,肌肉束起端在骶骨和腰5---胸12的横突部位,向上超过2个椎节,止与棘突。回旋肌起自一节的椎骨横突部位,止于上一节椎骨棘突。
解剖刺法手法如下:
1.多裂肌的刺法;第一部:如果是一个腰4和腰5的椎间盘疾病,先刺第5腰椎的关节突和横突的部位,首先摸到第5腰椎的椎骨棘突,它旁开2厘米一针刺到骨膜,穿插几次,不超过3次,这是刺关节突,大家都知道,关节突也是很重要的解剖位置,大部份人都有它的退行性病变;在旁开3。5。厘米和4厘米的地方各一针,这是刺到了多裂肌的起点,同样刺到骨膜,不要穿插针数太多,点 刺以后迅速出针.然后在提升2个椎体,摸到第3腰椎的棘突,这时要跨过第4腰椎,在第3腰椎的棘突旁0。2左右的上下左右做点刺,共4针,不做穿插手法,点刺以后迅速出针。然后行拔罐的治疗。
2.2;回旋肌的刺法:如果是一个腰4和腰5的椎间盘疾病,先刺第5腰椎;因为回旋肌是起自回旋肌起自一节的椎骨横突部位,止于上一节椎骨棘突。如果是一个腰4和腰5的椎间盘疾病,先刺第5腰椎的关节突和横突的部位,首先摸到第5腰椎的椎骨棘突,它旁开2厘米一针刺到骨膜,穿插几次,不超过3次,这是刺关节突,大家都知道,关节突也是很重要的解剖位置,在旁开3。5。厘米和4厘米的地方各一针,这是刺到了回旋肌的起点,同样也刺到骨膜,这也是多裂肌的起点,,不要穿插针数太多,然后提升一个锥体,在第4腰椎的棘突旁0。2左右的上下左右做点刺,共4针,不做穿插手法,点刺以后迅速出针。然后行拔罐的治疗。
处理此肌肉,必须在痛证改善的基础上进行,比如腿疼痛缓解,腰疼减轻,这是因为这俩条肌肉被刺到以后出现点筋反应,否则加重病人症状。所以,我经常在治疗的第7次以后去处理多裂肌、回旋肌。这点必须注意。
多裂肌(multifidus)的意思,就是指背部深层由许多条分开的小肌肉所组成的。
多裂肌附着的方式是:由(PSIS)后上髂骨脊 向上延伸到颈椎第四节(C4)关节突(articular
process)都有这条肌肉的起始点。这些起始点多位于脊椎的旁侧,如腰椎部份的多裂肌起始点在乳状突(mamillary
process),而胸椎部份的多裂肌的起始部分是横突(transverse
process)}。它们的走向都是向中间,即往棘突方向,且向上2~4节脊椎附着在脊突上。
多裂肌是一小束一小束从下往上延伸小肌肉所组成的,很像韩国的辣椒串。事实上,它算是人体最强壮的肌肉之一,控制了脊椎后方的稳定度。由于这些小肌肉的肌纤维里,拥有丰富的肌梭muscle spindle,即本体感觉接受器,因此它可以执行较精细的动作。
多裂肌是在半棘肌的深层,整段脊柱都有。所以说多裂肌就像是稳定自颈椎到腰椎的一条脊椎钢索。
多裂肌做的动作有:
1.躯干与颈部的向后伸展
2.使躯干和颈部侧屈
3.右侧的多裂肌用力时会使脊椎转向左侧
4.骨盆前倾(翘屁股)
5.提高骨盆
6.当脊椎被固定时,如右侧的多裂肌收缩,将使脊椎转向左侧。
如何触摸多裂肌:
这各肌肉属于较深的肌肉,因为其走向较竖脊肌(erector spinae)较水平,所以又被称为横向脊椎肌群(transversospinalis group)。
多裂肌的小肌肉,通常都在腰部及荐骨区域较为发达及强壮,较易被触摸到
1.请受试者趴着
2.将触摸的手放在荐骨中线的一侧
3.要求受试者抬高身体使上半身抬离床面
下背痛(Low Back Pain ,LBP) 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大量研究证实,腰部多裂肌功能紊乱为其重要原因。人类的腰椎很容易受到许多压力,例如抱小孩,提重物。若没有维持腰椎稳定的能力,腰椎非常容易垮掉或滑脱,就会深受下背痛之苦。
腰部多裂肌处在腰部肌肉中的最内侧;每块多裂肌由五个不同的肌束组成,起自椎板的肌纤维,止于下一腰椎的横突。腰椎关节突除了腹侧直接和黄韧带连接,其它全部被多裂肌覆盖,从而保持了关节囊的紧张度,避免了关节软骨之间的撞击。
多裂肌产生力矩能力相对较小,但对椎间盘有很好的支持和控制作用。腰部多裂肌有良好的控制各个椎骨之间相对运动的能力。这一点在多裂肌节段之间的神经分配上
有所反映。来自同一节段腰椎的神经分布在腰部多裂肌的每一肌束。多裂肌与椎骨关节突关节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同时多裂肌是唯一一块主要起到保护椎骨的作用的
肌肉。
最重要的是,在做动作之前,若腹横肌失去了先收缩以稳定脊椎的能力,相对地,多裂肌也无法完全发挥稳定脊椎的功能。因正常的腹横肌具有低强度持久性的收缩能
力,以横向的肌纤维包覆住腰部,前接腹肌共同交接的筋膜,后藉胸腰筋膜连接腰椎,在做动作前腹横肌会先收缩对脊椎产生稳定力。下背痛的人,其腹横肌的正常
脊椎稳定控制功能出现异常,变成断断续续的收缩型态,反应迟钝之下,也就无法提供脊椎持续的稳定度。大量临床研究及实践证实,刺激多裂肌的活性,可消除多
裂肌功能絮乱,从而达到增强脊柱稳定性、缓解及解除下背痛的治疗目的。
所以想要强化下背,需要特别训练脊椎动作的协调性,以及脊椎动态稳定度,尤其特别需要强化腹横肌及多裂肌对脊椎的动作控制能力。让腹横肌以及多裂肌构筑成一筒状结构,提供腰椎支撑的力量,有强壮的核心,就像身上穿了一件"马甲"保护着脊柱,可以预防伤害的发生。
总
之,背要尽量打直。不要弯腰驼背。对腰部区域而言,多裂肌通过控制脊柱的前凸来保持脊柱的稳定性。跨越多节段的多裂肌的肌束的收缩能恢复腰椎的前凸。还有
搬重物时,请先蹲下来,再利用下半身的力量起来,不要以腰为支撑点,会受伤的。若想要改善下背痛,很简单,背打直就对了。
另外要随时利用深呼吸方式,强化背部深层肌群,也锻练这深层的多裂肌。或者就有如一位瑜珈老师的说法,让肾飞起来。简单的说就是,让后背的下腰处填满气息,
让肾脏的能量流动。也就是吸气让气充塞到前胸后背,让肾脏可以随着你的气息往上飞翔。因为深度的吸气吸饱后,可以让后侧的背肌收缩,一来可以改善驼背,二来可以启动背肌肌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