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辨病
个人日记
白带是女性阴道的分泌物,它是由阴道粘膜渗出物,宫颈的腺体及子宫内的分泌物组成的。起到湿润阴道,保持阴道的酸碱环境,防止病菌侵入的作用。正常白带是无色、质地稍粘,无特殊气味的。白带的一些异常,往往能反映出某些疾病。
(1)白带量多 这时白带的色、质、味均无异常,但白带量却明显增多,西医见于慢性宫颈炎,中医见于脾虚症。
(2)白带呈泡沫样 最常见于滴血性阴道炎,同时还伴有外阴及阴道内有瘙痒的感觉。
(3)白带呈豆腐渣样 最常见于霉菌引起的阴道炎,质地粘稠,同时伴有阴部奇痒无比。
(4)白带中带血 这往往提示一些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子宫癌,另外宫颈息肉和放置有宫内节育器也可引起。
(5)白带黄或绿 多表明有感染炎症存在,并伴有臭味见于宫颈炎,宫颈糜烂,子宫积脓等病。
(6)白带呈黄水样 同时白带量多,见于宫颈癌,子宫肌瘤,宫颈糜烂。
总之,白带出现量、色、质、味的异常,多由致病菌侵入阴道而引起,这些病菌得以在阴道内生存并侵犯其他部位,除了和自身抵抗力、机体内环境有关外,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不注意外阴部的卫生。外阴部是人体隐密的地方,汗腺丰富,不透气,加之衣物的包围,都是容易造成病菌生存、繁殖、侵袭的危险因素,所以要勤洗勤换内裤,并清洗外阴,不要穿过于紧身及不透气的内裤,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一些疾病的发生。
中医学在“带下病”中对白带辨病亦有许多观点。一般来说,色深包括黄色,绿色等,质地粘稠,有臭味的白带,多属实热证。色淡包括淡白色,淡黄色等,质地清稀腥味的白带,多属虚寒证。这些异常白带的发生,多与脾、肾及湿邪有密切关系。
妇女病理范围的带下,称为“白带异常”,可表现为色、质、量、气味的改变。梁老认为凡遇带下病,须首先作详细妇科检查,予以确诊,再根据不同症状和带下色泽辨证施治。临床常见有白带、黄带、赤带、五色带等等。普通带下,若外观与生理白带基本相似,量多无异味,患者面色白或萎黄,腰痛神倦,舌淡苔白,脉沉缓。主责于脾肾二脏及任、带二脉亏虚,湿注下焦所致,可予补肾健脾,升阳除湿治疗,以完带汤为基本方,加鹿角霜、菟丝子、乌贼骨、樗白皮以温肾收涩止带,若气虚甚者,加黄芪、防风,以益气祛风胜湿治疗,每获良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