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印度电影《流浪者》
个人日记
                                    影片《流浪者》海报
    看印度电影《流浪者》还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事,那是这部电影在1953年荣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之后不几年的事。其时我正在读高中,由于我所就读的学校周陵中学距离咸阳市尚有15里地的路程,所以那时学校便有专人负责跑片。也就是说,学校要放电影,就得去咸阳市租片,等人家晚场电影放完之后,我们的跑片人员才可将片子用自行车带回学校。一般来说,那时电影少,一部电影出来后,几乎各家电影院都要立即同时放映。《流浪者》当然更是这样了。
记得那天晚上,我们被通知晚上要看电影,所以晚自习后便立即熄灯睡觉,等片子取回来后再起来看电影。城里放完已经很晚,再要跑15里路把片子送回来,时间就更晚了。
估计那晚最早也有12点左右,听说片子取回来了,大家都立即起床去看电影。
因为我们学校是周文王周武王陵所在地,所以校园中央便盖有一个古香古色的“文王坊”。这里有个小广场,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便在这里举行。同学们都从教室搬来木凳,黑压压坐成一大片。
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外国电影,大家都觉得新奇而神秘。
放映开始了,银幕上出现的片头,完全不同于往日看到的国产片,完全是洋文字幕。
当影片的中文名字《流浪者》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眼睛连同一颗颗青春年少的心便被牢牢吸引住了。
                                       影片中男主人公拉兹
 
                                       影片中女主人公丽达
 
故事情节并不很复杂,所以虽然是外国电影,我们还是很快便进入状态。
这是一部批判和鞭挞血统论的影片。法官拉贡纳特因为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血统论观点,于是便为一个叫扎卡的人判了罪,其理由是扎卡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强盗,所以扎卡也一定是强盗。他所秉持的理论是,好人的儿子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
 从监狱出来的扎卡为了报复拉贡纳特,便真的做了强盗,并且掠走了拉贡纳特年轻漂亮的妻子里列。当他发现里列已经身怀有孕时,就放回了里列。可是里列的名誉已经被严重损害,丈夫拉贡纳特将她赶走了。里列生下儿子拉兹后,相依为命的母子俩便过着非常艰辛的恓惶日子。后来扎卡刻意要将拉兹培养成一名强盗,就在他长期的调教下,拉兹先是成为一名流浪儿,后来就成了一名流浪汉,和扎卡一起干起了偷杀人放火的事。当拉兹终于长成一个小伙子,从监狱出来的时候,无意中碰到了他的法官父亲的朋友的女儿丽达,于是这一对两小无猜的少年伙伴很快便坠入情网。这时因为丽达父亲早已不在人世,拉贡纳特便担起了抚养朋友女儿的责任。当他得知丽达爱上了连自己父亲都不知道的拉兹时,便坚决反对丽达和拉兹交往。在丽达过生日时虽然拉兹被邀请来庆贺女友的生日,可因为送丽达项链的不光彩事情被暴露,拉兹终于被告知再也不许与丽达来往。后来,因为救母亲拉兹杀了扎卡而被捕,还有几个月就要当律师的丽达主动提出要为拉兹辩护。为了证明拉兹是自卫的理应无罪,丽达要拉兹的母亲里列出庭作证。在去法庭途中,里列突然看见了丈夫拉贡纳特,正要过去时却被汽车撞成重伤。躺在病床上的里列,终于等到丈夫拉贡纳特来看她,却一句话也没说就闭上了双眼。后来,当拉兹终于知道母亲一生所受的种种苦难都和自己的父亲有关,而且他的父亲竟是法官拉贡纳特时,他再也忍不住了,于是他决定要杀了父亲为母亲出气。可是父亲没有杀成,他却又多了一项刺杀法官的罪状……这一切都是丽达在为拉兹辩护时在法庭上讲出来的。
                                   影片中拉兹之父拉贡纳特法官
 
 
                                        影片中拉兹之母里列
 
拉兹最后被轻判为三年有期徒刑,拉贡纳特也终于猛醒过来,真正的罪犯不是儿子,而是他拉贡纳特。
影片结束时,丽达去探监,拉兹将母亲给他的项链给丽达戴上,说这回不是偷的,是母亲给他的。丽达告诉拉兹,三年很快就过去了,她一定等他……
影片用一个催人泪下睥故事,彻底颠覆了法官拉贡纳特一直所信奉的血统论。
故事里的人物并不多,也就几个人:拉兹、丽达、拉贡纳特、里列、扎卡……
情节也并不复杂,正如上面所述。影片几乎全用了倒叙手法。
 依旧有歌舞,这是印度电影的特点。影片里的《拉兹之歌》和《丽达之歌》,凡是我们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几乎没有人不会唱的。这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动人歌曲。
                                    热恋中的拉兹和丽达之一
 
                                       热恋中的拉兹和丽达之二
 
 影片里还有两个细节,特别生动感人。一个是“野人”的叫法,在影片里凡四出,先是小丽达过生日时,小拉兹因为穷没有带礼物,小丽达第一次说他“野人”,故意嗔怪他不懂规矩。第二次和第三次是在两人热恋时的那个月光明亮的晚上,丽达无意中说他是“野人”,他突然暴发起来,打了丽达几个耳光,说他最不能容忍别人叫他野人了……当丽达明白了拉兹暴怒的原因时,立即便理解了,两人马上就和好了。这时丽达又故意叫了声拉兹“野人”,拉兹笑着回应道:“野人就野人!”第四次是拉兹被判刑后丽达去看拉兹,拉兹将母亲给他的项链戴在丽达脖子上,丽达表示一定等他三年后,开玩笑地叫拉兹“野人”。虽然只是一个“野人”的绰号,但几次出现所要表达的意思不同、渲染的气氛不一样,而人物的性格变化也随着几次叫“野人”时的环境变化而不同。
                                     在法庭上为拉兹辩护的丽达
 
还有个细节是项链。小丽达过生日时无奈之际给小丽达随手摘了朵小花戴在头上,说以后一定给她买真的。后来两人在不同的环境下长大了,并且成为恋人,又是丽达要过生日,这次拉兹决心要给丽达送条真正有价值的项链,可他仍然没有钱,向扎卡借,碰了钉子。从金店出来正一筹莫展时,无意中与一个人相撞,恰巧那个人是拉贡纳特,去金店买了条项链,相撞时掉在地上了。拉兹赶紧弯腰拣起来还给拉贡纳特。可那天庆贺丽达生日时,事情终于露馅了:拉兹送丽达的项链正是拉贡纳特买来要送丽达的,就在拉兹与拉贡纳特相撞时被拉兹从盒子里偷走了!这次的项链事件,等于拉兹自己给拉贡纳特不相信自己制造了一个口实。最后一次,是丽达探望拉兹时,拉兹给丽达戴上项链时说,这回不是偷的,是我妈给的。
以上两个细节对揭示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发展起到了相当巧妙的作用。
高中时看的一部电影,几乎影响了我一生。因为《流浪者》,我认识了印度电影,也开始了解了印度电影,并且喜欢上了印度电影。
在这部电影里,印度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甚至传统的宗教文化,都得到了生动而鲜活的展现。
 影片至始至终弥漫着一种浓浓的艺术氛围,一种纯印度味的风格特点,譬如那曼妙的舞蹈,那迷人的歌声……
                                  丽达近视被判刑后的恋人拉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