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劍十年 -- 水墨畫示範 之一

国画资料

                                                           
                                                                         图片        
                                                                            一.     黃磊生 先生 示範畫  荷、翠鳥
                                                                                     *       *         *        *      *
 
      黃磊生先生一九二八年出生於廣東台山。自幼愛好書畫古籍。1949年拜在當代宗師 趙少昂 門下,博採精研,所作花卉、禽鳥、蟲魚、山水、走獸、人物,在構圖命意賦色等 方面均有獨到之處﹔其揮毫作畫,下筆若萬馬奔騰、氣勢磅礡,筆法輕快淋漓、博得藝壇盛名。
     黃磊生先生重視寫生,繼承了嶺南畫派色彩艷麗明快的傳統及撞粉、撞 色、撞水等技法,半工半寫,工寫兼備,不拘一格,自成一體。他善於吸取西畫的技法,形實兼重,使作品雅俗共賞,趣味良多。他的山水畫融入了西畫的透視、渲 染、空靈、質感,使柔潤的色彩與豪邁剛健的筆法融和,顯現出“墨卷波濤、筆縮雲煙”之妙﹔他的花鳥畫融入了光彩、渲染以及追求質感的寫實風格,同時努力拓 展空間,使作品表現出大氣派。
 
 图片   
1/.選用八分礬之 京和紙 作寫意荷花,以「大龍鬚連筆」調嫩綠色(筆尖蘸少許赭石),先畫葉之背面。
 
 京和紙性說明 :
 以100%的楮樹皮為主要原料,是其主要特色。不暈墨、但是濃淡墨色表現分明、為漸層積墨畫法最佳素材。
 因為楮樹皮表現粗獷的筆觸是所有材料中最好的,現代、明清時期於中國畫中廣泛被使用,石濤於1697年作的山水圖冊頁、
「傅抱石皴法」尤其最具代表性。本紙也稱之為「手工皮紙」。

 图片 
 2/.葉的正面靠近中央部分先用藤黃塗寫,未乾前再接染草綠及濃墨,使色彩豐富有變化。

 图片
3/.換「山馬筆」以中鋒筆法鉤葉脈,從中心順著荷葉姿態鉤寫。
葉時筆尖(色濃)與筆腹(色淡)要靈活運用,求變化。
 
 山馬筆說明:是近年來研制的新品種。山馬是指北部大山區的野馬,并不是人工飼養的馬。
筆頭毛呈红褐色或黑褐色,有的呈灰白,有光澤,長度多度6—8厘米,剛性比羊毫筆强,和狼毫相近。
嶺南派宗師 趙少昂 先生專用的畫筆。
 图片
4/. 換「長流筆」筆尖沾洋紅畫花瓣,先從中央前排花瓣下筆,色彩需有濃淡變化。
 
 图片
5/.花瓣內側的洋紅色較淡(調入少許白粉),以黃綠色點花心後繼續補滿花瓣。
 荷花的姿態與葉的方向,須相互呼應。

 图片
6/. 以「面相筆」沾白粉鉤寫絲紋,墨綠色畫柄(中鋒筆法),濃墨點柄上短刺後,即著手畫翠鳥 (又名:魚狗),先畫背部。

 图片
7/.濃墨畫完翼與尾後再畫頭頂、嘴、眼,再沾朱標畫頸部。

 图片
 8/.籐黃畫胸、腹後再以朱標畫腳,染嘴部,石綠點頭頂與背部。
     畫完翡翠後再以墨綠色畫柄。翠鳥的動態朝向荷花。
 图片
9/.鉛白粉調入少許籐黃點花蕊後,再調嫩綠色(筆尖蘸少許赭石)畫嫩葉,最後補水草。

 图片
10/.在適當的地方補水草,增加空間變化的趣味,最後落款、鈐印。

(您好~為尊重原創作者的辛苦,拜托請正確引用 分享文章…唷~;
    如欲轉載後修改、刪節、改編,敬請先留言通知!)
 
 ( 霧  隱    脫稿於  19/08, 2012  上秋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