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宽容,收获一生
个人日记
人越是接近真理,越能包容别人。 禅语
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写过一篇散文写给他的孩子:孩子,希望你拥有宽容,因为一旦你拥有了宽容,它会让你把爱放在首位,万不得已才动用恨的武器;宽容会使你很随和,让你把一些人看的很重的事情看得很轻;宽容会使你不至于失眠,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冲突,都不会在宽容的心里过夜。一旦你拥有了宽容的美德,你将一生收获笑容。
写得多好 一旦你拥有了宽容的美德,你将一生收获笑容。
一天,一位禅师正要开门出去时,突然闯进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狠狠地撞在禅师身上,把他的眼镜撞碎了,还戳青了他的眼皮。
那位撞人的大汉,毫无羞愧之色,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戴眼镜的?”
禅师笑了笑没有说话。
大汉颇觉惊讶地问:“喂!和尚,你为什么不生气呀?”
禅师借机开示说:“为什么一定要生气呢?生气既不能使眼镜复原,又不能让脸上的淤青消失,苦痛解除。再说,生气只会扩大事端,如果我对你破口大骂或打斗动粗,必定会造成更多的业障及恶缘,也不能把事情化解。
“若我早一分钟或迟一分钟开门,都会避免相撞,或许这一撞也化解了一段恶缘,还要感谢你帮我消除业障呢?”
大汉听后十分感动,他问了许多佛的问题及禅师的称号,然后若有所悟地离开了。
事情过了很久之后,一天禅师接到一封报值挂号信,信内附有五千元钱,正是那位大汉寄的。
原来大汉年轻时不知勤奋努力,毕业之后,在事业上高不成低不就,十分苦恼,婚后也不知善待妻子。一天他上班时忘了拿公事包,中途又返回家去取,却发现妻子与一名男子在家中谈笑,他冲动地跑进厨房,拿了把菜刀,想先杀了他们,然后自杀,以求了断。
不料,那男子惊慌地回头时,脸上的眼镜掉了下来,瞬间,他想起了师傅的教诲,使自己冷静了下来,反思了自己过错。
从那以后他的生活很幸福,工作也得心应手了。所以特寄来五千元钱,一方面为了感谢师父的恩情;另一方面也请求师父为他们祈福消业。
禅师的宽容带给了大汉觉悟,教会他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宽容是一条环环相扣的纽带,让我们彼此相连,让我们认清彼此,珍惜生命。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有了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人才能拿得起,放得下。一个人要想生活幸福,成就事业,就必须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
用心做事,真诚做人
一个人行事的真伪,是逃不过他人的眼睛的。有内心的信实,始有外在真诚的表现。
——禅语
有一天,奕尚禅师从禅房出来就听到阵阵悠扬的锺声,禅师立刻被那种与众不同的锺声吸引了,他仔细聆听,神态极其专注。锺声停了以后,他向侍者询问道:“今天早上敲锺的人是谁?”
侍者回答道:“他是新来的,才来没几天。”
奕尚禅师说:“你去把他找来,我有话要问他。”
那个新来的小和尚来了,奕尚禅师问道:“今天早上你敲锺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小和尚回答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只为敲锺而敲锺而已。”
奕尚禅师道:“我看不是这样的,敲锺的时候你一定是想着什么,否则,你不会敲出这样的锺声的。我仔细听过了,今天的锺声格外响亮,只有真心向佛的人才能敲出这样的声音。”
小和尚想了想,然后说道:“我没有刻意要想着什么,在我还没有出家以前,我的老师告诉我说:‘做什么事都要用心,打锺的时候想到的只能是锺,因为锺即是佛,只有虔诚、斋戒、敬锺如佛,才配去敲锺。’”
奕尚禅师面露喜色,提醒他道:“敲锺是这样的,做任何事也要这样。要保持今天早上敲锺的禅心,以后你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这位小和尚从此事事恭谨,无论做什么事都牢记禅师的教诲,保持敲锺的禅心,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就是后来的悟由禅师。
以真诚的心去对待工作,才能体会到工作的真正意义;以虔诚的心对待人生,才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用心去做才能成功,相反,如果只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去做事,那么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因为成功只眷顾有心之人。
有一个年轻的居士,前去拜访一位法师。他们从早上一直谈到中午,法师觉得这个居士十分博学。到了吃饭的时间,小和尚看两人谈得投机,便为两人准备了一大一小两碗面。
法师看了一下面条,将大碗推到年轻居士的面前,说道:“你吃大碗的吧!”
按照常理,居士应该将大碗再推回到法师面前,以示恭敬,可是居士一点儿都没有推让,张口就吃。法师见他这样,不由皱起了眉头,心里想:“本以为他慧根不浅,可是居然一点儿都不懂得礼仪!”
居士吃完后,看见法师根本就没有动筷子,而且面有愠色,便笑着问法师:“师父为何不吃?”
法师一言不发。居士笑着说:“我确实是饿了,只顾自己狼吞虎咽,忘记让师父了。如果我将您推给我的大碗再推到您面前,那不是我的本愿。既然不是我的本愿,我为什么要那样做呢?我要问师父,您推让我的目的是什么?”
法师答:“吃饭。”
居士严肃地说:“既然目的是吃饭,您吃是吃,我吃也是吃,何必你推我让!难道您把大碗让给我不是真心的吗?如果不是真心的,那您为什么要那样做呢?”
法师听完居士的话顿有所悟,泪花夺眶而出。
做人一定要真诚才不会烦恼,不管是谦虚自己还是赞赏别人,都要发自内心。虚情假意的奉承和谦恭,非但不能使别人欣喜、满足,自己也会因为背叛了本意而心生不快。说自己不想说的话、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为了满足别人而难为自己,心里就会有不满、生怨恨,又怎么能感到快乐呢?所以,坦率真诚才是做人的本色,真心做事,真诚做人,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自己也能收获快乐。
文章评论
※蓝兰※
[em]e100[/em][em]e163[/em]
云水禅心
弟子问:师父您有时候打人骂人,有时又对人又彬彬有礼,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师父说:对待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骂,以真面目待他;对待中等人最多隐喻他,要讲分寸,他受不了打骂;对待下等人要面带微笑,双手合十,他很脆弱、心眼小,只配用世俗的礼节对他。 感悟:你受得了何种委屈,决定你能成为何种人。
云水禅心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两种人:一种是不图回报,无怨无悔地扶持你、帮助你的人,他们给你带来博大温暖的爱,使你的人生顺风顺水,收获快乐和幸福;另一种人使你痛苦,带给你挫折和失败。感激打击你、欺骗你、伤害你的人,他们同样促使你成长,使你变得更加坚强!
云水禅心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硕果和繁花,不可能所有的好处都是你的。你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一些什么,然后才有可能得到些什么。你要学会接受命的残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气和。
云水禅心
佛教说千年修来同一饭,万年修来同船渡,你能一起吃一顿饭,在一个家庭里面一起过活,都不是偶尔发生的事情,而是我们多生累世积累起来的一种因缘。 要成为夫妻、父子、母子这中间的因缘要修多少世呢?所以佛教有句话叫惜缘,要珍惜我们自己的因缘。惜缘从哪里开始?惜缘就是善待彼此开始。
红莲妙音
别以为世上只有对与错,许多事情的答案都不是只有一个,所以,我们永远有路可以走,你能找个理由难过,你也能找到快乐的理由,懂得放心的人会找到轻松,懂得遗忘的人能找到自由,懂得关怀的人定找到朋友。天冷不是冷,心寒才是寒,人的长大总是伴随着一些失落,人的成熟常会附带着一些伤痕,人生的路,用脚走,要脚踏实地,人生的路,用心走,要问心无愧。不管,路程有多远,总是会有尽头,不管世界有多大,总要选择方向。每一步路有每一步的风景,在坎坷中感悟人生的无常,那是历练,在顺风时体会生活的美好,需要智慧。
红莲妙音
不管愿不愿意,这人间我们还是来了,无论喜不喜欢,这皮囊我们都得穿着。不管有多苦,无论有多难,生活都得继续,这条路总是要走下去。活着,其实不难,想要活好,确定不易。比起死亡,让我们觉得更可怕的是人性的缺失,和那些令人发指的行为。人间到底怎么了?没有硝烟,确每天都有杀戮,没有争端,确处处彰显浮躁。身处如此红尘,很多人心里一边抱怨着世态,一边又不得不与狼为伍。不要这样,解脱不在嘴说,释放自己的心灵,让心扉满是阳光。不管社会有多乱,人心不要乱,不管“雾霾”有多严重,心里一定要如明镜。我们不能选择父母,家庭,长相,但我们可以选择心态,以一个健康的心态,安然的面对眼前的一切,相信总会迎来希望。即使我们不能改变生活,改变环境,改变社会,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做好自己,以一个快乐的自己,阳光的自己,善良的自己感染别人。不论发生什么,我始终相信,人为善,自然有力量,向着阳光的方向走,总会有奇迹发生。这就是---因果,没有人能改变。不管遇到什么,都是人生的历练,前行的资粮,因为在逆境中学会了坚强,所以在顺境中更懂得了珍惜,加倍的感恩。这就是生活,需要我们用智慧去面对。
英子[淡网】
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善待自己,走自己的路,一份好的心情,改变自己,感染他人,万法唯心造,凡所有相,皆是虚枉,一心念佛,阿弥陀佛!
英子[淡网】
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善待自己,走自己的路,一份好的心情,改变自己,感染他人,万法唯心造,凡所有相,皆是虚枉,一心念佛,阿弥陀佛!
阳
南无阿弥陀佛!感恩随缘咯。
糊嘟
糊嘟
世空菩提路
[em]e163[/em] [em]e183[/em]
飞越云川
[ft=,2,]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硕果和繁花,不可能所有的好处都是你的。你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一些什么,然后才有可能得到些什么。你要学会接受命的残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气和。[/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