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个人日记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

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甚至无法无天,

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



图片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过曾国藩

“我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曾国藩字文正,我国近代史上一位

赫赫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理学家,晚清第一名臣。

心存敬畏意识,保持头脑清醒是曾国藩一生

为官从政之道的核心。

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其谋略过人、

坚韧不服输的精神有很大的关系,

而他功成名就后的全身而退

则是得益于他的“敬畏”观。

 


图片




《菜根谭》里说: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

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

敬就是尊重畏就是害怕。

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

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图片




曾国藩认为,身处官场必须懂得敬畏。

他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

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

只有心存了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

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

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政海里、纷繁复杂的社会里

不分心、不浮躁,

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

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心的执着和清静,

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图片



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

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

曾国藩说自己平生有“三畏

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

他的一生始终常怀敬畏之心,坚守做人为官的基本准则,

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原则不动、底线不松,

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境中度过。

最终一路平步青云,大业辉煌,成就了自我。

 


图片




古人云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

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在当今社会错综复杂形势下和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

我们面对天地万物、纷繁世事、

要像曾国藩那样一定要装着一个“”字。

只有心怀敬畏才会牢记慎独二字

才有危机感才能知方圆、守规矩

才能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
 






文字网络
感谢分享
纳仁凝慧空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