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让人生更美好【一】(转)

个人日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顶礼上净下空老法师!顶礼上心下戒法师!
 
一、了解认识佛法,从迷信中走出来。
1、什么是佛?
   佛不是在空中闪闪发光的物质,佛是大慈大悲的人,佛是念念为众生的人,是德高望重的人,是正知正见的人,是深信因果的人,是随缘了业的人,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的人,是露出圆满智慧的人。老老实实按照这个标准去做,就是佛。有的人把佛看得神神秘秘的,以为,在佛像前一烧香,佛菩萨刷地就来了,就能保佑我们,这就是迷信,不懂佛法的真实意义,这样学佛不能了脱生死。
你想,如果一个人天天烧香念佛,求佛菩萨保佑,但是他敢去砸银行,你说,那佛菩萨还能保佑他吗?佛菩萨要是保佑他那也不叫慈悲啦。到底是谁保佑他?是他自己的德行能够保佑他。他的德行好,感动周围的人们都尊敬他,出门办事也会处处顺利,所以,不能迷信的看待佛菩萨。
   佛像的作用是什么?佛像是表法的,是帮助我们觉悟的工具,看到佛像就提醒我们自己,应该像佛一样做一个大慈大悲的人,做一个念念为众生的人;如果你不信的话,那你看谁往生的时候佛像跟着往生啦,没有。
2、什么是佛法?
   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是帮助众生解除烦恼的方法,是让众生把迷惑转化成觉悟的方法,是发菩提心的方法,培养愿力的方法,是深信因果的方法,是随缘了业的方法,是离相修善的方法,方便来说,能够帮助你获得快乐的方法,能够得到身体健康的方法,能够获得家庭幸福的方法,能够发财的方法等等。
3、如何运用佛法改变自己目前的不顺利?
   什么是命运?生死、贫富等遭遇就是命运。谁都希望自己的命运好一些,看你用的念头如何?如果磕头的时候,是为了丈夫少打麻将,少喝酒,改掉脾气,或者是为自己多挣点钱,办事顺利等,这都是有求心,有没有错误?没有。但是说明心量太狭窄,谁都希望心想事成,但是前生没有积累心想事成的因,而去求得果报,这是妄想,是攀缘,是违背因果规律的。这样在佛像面前磕头去求就是磕破脑袋,也求不到如意的结果。怎样如理如法的去求?比如,在家庭中,丈夫是你的镜子,丈夫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你前生所造的因,留下来的影子,如果他有不善的行为,作为他的妻子,应该忏悔自己前生的恶业,不能把过错加在他的身上,真心尊敬他,你觉悟了,你的德行提高了,他的习气自然就逐渐减轻以至于彻底消除。如果你想到还有许多这样的众生都在迷惑中沉沦,盲目生活,愿他们都早日觉醒,从迷惑中走出来,为这些众生消除业障去磕头,你的心量是不是大了?带着这样的菩提心去礼佛,你的丈夫慢慢一定会改变的。所以这里,相信因果最重要,只有相信因果,心才会老实,再把爱心扩大,处处为众生着想,改变自己,才能够慢慢感化身边的人们,别人才会因你而改变。要想改变别人,要想改变命运,必须先要改变自己。
4、学佛以后如果自身没受益,家庭没往好的方向转变这就不算学佛
   真正学佛,必须有变化,或者脾气比以前变小了,或者家庭比以前和睦了,或者身体比以前更加健康了,这才说明你走的路是正确的,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检查检查自己到底什么原因没有进步,是方法不对,还是觉悟的力量不大,还是道心不坚决,或者还是习气说得算。总之,必须找到原因,及时发现问题。学佛最难的就是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见解和错误思想。只有在细密之处下功夫,才能收获。古德云:学道先须细识心,细中之细最难明,个中寻到无寻处,始信凡心是佛心。
5、烧香的真实义是什么?
   寺院里烧三支或四支香都是表法接引众生的手段,在家居士只烧一支香就行,表示我们一心一意念佛,一心一意求生净土;并且愿所有众生都早日觉悟,也一心一意念佛,一心一意跟着阿弥陀佛走,这是烧香的真实意义!只要为众生着想,就是在培养自己愿力。
6、磕头的真实义是什么?
   我们给佛菩萨磕头是表法,佛菩萨是觉者,我们磕头是为了众生觉悟,是生惭愧心的时候。很多众生还有从无始劫以来形成的高慢心,每当我们磕头的时候,为所有众生去掉这颗高慢心而磕头!所以磕头是对治我们的习气而言。
    一些居士定下数字磕头,一边磕头一边数数,……南无观世音菩萨34,南无大势至菩萨35,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36 ……这种磕头的方式纯粹是给数字磕头,为了完成任务而磕,没有真实意义。给观世音菩萨磕头,应该观想“我好好修行象观世音菩萨一样为众生拔除痛苦”,因为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给大势至菩萨磕头,应该观想所有的众生都接受到智慧光的照耀,早日从愚痴中走出来,因为大势至菩萨代表智慧。
7、供水果的真实义是什么?
   水果表示修证的果实,我们修道的目的就是要吃到果实,露出智慧是修道人的目的,佛是露出大智慧的人,供水果代表我们一定要向佛学习,改正自己的习气,放下自己的知见,做一个高尚的人,为众生而生活,愿所有的众生都早日露出大智慧,这样供水果就没有白供。佛本身无形无相,你想象他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供水果表示我们的这颗愿力心、真诚心,和要成就佛果的坚定道心。
8、读经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了解如来真实义,只要有文化的人谁都会读经,你读经的时候是不是了解文字背后的真实含义?如果明白了,就是离文字相了、离言说相了,按照佛的教诲去落实,这样读经才有价值。而许多佛弟子看经文都是只看表面文章,还是不了解经典的真实义。遇到难题的时候,总认为是别人的错误,总是向外去找原因,这是心外求法,让别人给看看、给算算,认识不到个人因果个人负担的道理,你说谁能解决你的因果问题呢?
   你看释迦牟尼佛讲法四十九年,从来也没说给谁看一看、观一观,给谁做作超拔什么的,都是教育我们,做一个善良的人,觉悟的人,为众生着想,总是让我们要看清这个世界的苦,发心求出离。 所以,以后再诵经的时候,要仔细琢磨经文的含义,把理论上的东西学着运用于生活中,用佛理指导生活,真正象一名佛弟子一样,为众生做出好的榜样,学习在事相上运用佛理,长期熏修,让事理圆融。
9、什么是受持三皈?
   受持三皈分外在受持和内在受持。外在的受持是从形式上皈依三宝,内在的受持就是皈依觉、正、净,佛是觉者,皈依佛就是皈依觉悟;佛法是正确的知见,皈依法就是皈依佛佗的教诲;僧代表清净无染,皈依僧就是皈依清净心。如果内心比较符合觉正净,既使没有经过师父做过三皈依,那你所做的一切,也证明你就是一个真正皈依佛门的佛弟子,因为你的所作所为,佛早就看见了,佛承认你。
所以真正做到内心觉悟,外在的形式自然就做到了。就是说,身体在做事,念头在觉悟,做事情和觉悟同时进行,是一不是二,才是受持三皈的真实义。
10、什么是觉、正、净?
   净空老法师已经为大家做过开示,三皈依的真实意义是皈依觉、正、净。
   觉,是觉而不迷,为众生念佛,为众生做事,念念都是为了众生去做就是觉悟。比如,扫地是把众生的业障扫掉,愿他们早日露出智慧,皈依三宝,求生净土。吃饭是为了众生而吃,愿所有众生都能够吃到这阿弥陀佛无量光化现的智慧法食,早日破迷开悟;事事都是这样加念,加上念头以后念佛,这就是坚决不为自己而求,每件事情都是在觉悟中做的,所做之事有功德。
   正,是正而不邪,用佛的教诲当作为人处事的原则,不入自己知见,不入别人知见,自己知见和别人的知见都属于邪知邪见。知见就好比方向,方向错了,只能离正道越走越远。所有的经典上都告诉我们做个好人,孝敬父母,尊敬丈夫,尊敬妻子,恭敬爱护众生,对人慈悲。告诉我们深信因果,迎面而来的都是命运中有的,要用慈心感化,把业力转化成愿力,这是根本。
   净,是净而不染,对世间的一切,好的环境,好的缘分,我们不贪著,随缘享受;遇到逆境我们深信因果,不生瞋恨,这都是自己前生所造的不善因得到的果报,认账认命,也不逃避!我们深深的明白,世间的福早晚有享到头的那一天,不羡慕,不攀缘。对自己的命运知足,知足就能够常乐,好坏事情都不在心中留印象。
11、学佛的真实义是什么?
   学佛的真实意义是露出智慧,让佛法在生活中妙用,离苦得乐,过佛菩萨的生活。真正按照佛陀的教诲去做,就能够体会到生活的自在,获得享受,落实一分受益一分。到那时走到哪里都自在,见到什么人都自在,做什么事情都自在。具体怎么落实?
(1)、念念为众生,这就是觉悟。从此不再为自己活着,干啥事都是为众生着想,如果不是为众生着想而做的事情,就是犯戒,这一条就是菩提心的表现,念念为众生的心就是菩提心,这是成就的根本,这就是金刚不坏的心。没有菩提心的修行皆属魔业。没有菩提心的念佛,不会成佛。“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下面看看嘴里念佛而心不善的人,结果会怎样? 
    有一只老虎,十几天来没吃东西,实在是太饿了,心想,下回遇见人也不得不吃了。观世音菩萨看见了,驾着祥云下来,对它说,你吃人可以,但是不能吃念佛的人,吃念佛的人造业太大,那得下阿鼻地狱,老虎说,我记住了。有一天,过来一个念佛人,老虎一看,扑上去就把这个人吃掉了,只剩下一张嘴。观世音菩萨知道了,就来问老虎,不是告诉你了吗?不要吃念佛人,老虎不慌不忙地说,对呀,您是告诉过我,不要吃念佛的人,但是这个念佛人,我看他只是在嘴上念,心中根本就没有佛,心都是黑色的,所以我给他留下一张嘴,这也没错呀。
(2)、要有正确的知见。就是抛弃我们自己的见解,把我们以前所有的思想都换成佛菩萨的思想。因为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最容易就事论事,最容易说长论短,吃亏的时候最容易觉得委屈,只有用佛菩萨的教诲看问题才是正确的知见。知见就好比方向盘,知见正确了走的路就对,知见错了方向就错了,念多少声佛号也不能消除业障,不能得到自在。
    第一条:深信因果。佛法首先就是以因果为基础,我们看问题首先就应该用因果的眼光去看,总的来说,你今生遇到的一切一切,包括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收入,什么样的亲属,什么样的朋友,都是你自己前生所做的因感召的,命运的好与坏,离不开前生的造作。所以说,毛主席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深信因果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课题,开始时只是相信,达不到深信,只有深信因果了,才能随缘了业,才能认账,才能认命,才能看破放下。
    因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太多太多了,比如在大街上碰到一个断了双腿的人,你是觉得他可怜呢?还是提起正念,愿他早日闻到佛法,早日觉悟呢?如果你觉得他很可怜,其他念头没有,那你还在情的里面,没有升华到理性。当你看到他的第一眼,就应该想到,这是他前生所造的不善因感召的,观想莲花托着他、佛光照着他,愿他早日闻到佛法,为他念佛,发这样的愿力心,你就是合格的佛弟子。
   第二条:随缘了业。智慧越大,随缘越圆满。因果规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缘分都不能躲避不能逃避,该随顺就随顺,该从物质上帮助就从物质上帮助,该开导思想就开导思想,用悲心与他们相处,以愿力与他们交往,拿智慧跟他们沟通,让他们快乐,使他们开窍,把真诚奉献给他们,通过随缘把不善的缘分转化成善的缘分,把亲缘转化成修行的缘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珍惜缘分。会随缘就能够了旧业,就不会再造新殃,不会随缘就不能了业,只能增加恶业。
   如果是顺境还好说,遇到不顺利的境界,比如遇到对你不好的人,在一起生活,就不能有离开他的想法,如果想离开,这就是逃避,你欠他的就还不完,怎么办?来生接着还。
(3)、离相修善,培养愿力。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转成佛事,用转换念头的方法去做,这就是离相。眼见心不见,耳听心不听。一日三餐未吃一粒米,日行百里未踏一寸土;一日三餐吃的全是法食法味,日行百里走的都是菩提的路,都是净土。吃饭就是佛法,每当吃饭的时候,愿所有众生都能吃到这智慧的法食,每当走路的时候,愿所有众生都觉悟起来,走在觉悟的道路上。这就叫身在娑婆,心在极乐。每做一件事,都是为众生而做的,把过去的迷惑念头变成了觉悟的念头。
   什么是心?心就是把我们的念头连在一起,所有起心动念的连续相,念头正确了就是佛,念头歪邪了就是凡夫。佛菩萨只要动念头,就决定是为了众生早日觉悟,就是利益众生的。

   有缘的居士可以把大家总结的十四条(十四条附在后面),在生活中不断的训练,长期使用,那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把凡心转成佛心,把分别心转成愿力心,把著相念头转成离相的念头。转念的过程就是净化心灵的过程,转念的过程就是开智慧的过程,这一点很关键。这一点以后在第五部分还要详细讲。
12、什么是戒定慧?
   戒,总的来说,念念为众生就是持戒。比如,毛主席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戒律。毛主席还教导我们:“要向白求恩同志学习,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就是念念为众生。戒是约束我们这颗心的,要我们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是不是从利益众生的角度出发?对众生有利的事我们随缘去做,伤害众生的事我们坚决不去做。任何事情从表面上都看不出来是对还是错,也就是法无邪正,唯人使用。做事的时候,就看你对待事情是什么样的想法,利益众生的事就是持戒,不利益众生的事情就是犯戒。所以说,守住我们这颗心就是守住戒律。
    比如,家里人不学佛,他就是要吃肉,不吃不行,你不给他做,他就生气,你说“我是学佛的人,不能做,做了就是犯戒”,那你不给他做才是犯戒,因为你不给他做,使他生气,惹众生烦恼就是犯戒,断他的慧命就是犯大戒。佛法是灵活的,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死板,依照你的思想去做才对,不是的。这就要靠你的智慧,转一个念头,把他当未来佛恭敬,随顺缘分,但是心里不随,心里想,这肉是阿弥陀佛无量智慧的光化现的,吃了以后就能改掉他吃肉的恶习。当他慢慢觉悟过来以后,他会断掉吃肉的习气的。
    定,是把我们的念头定在正知正见上,遇到事情的时候,你是用佛菩萨的眼光看问题,还是用世间法的眼光看问题,如果你看到不学佛的人在那里说是非,你以为人家在造业,这就是你的知见,是你在分别,我们见到这样的人,首先,应该观想莲花托起他,佛光照着他,然后愿他以及所有像他这样的众生都早日了却“人我是非”的恶习,早日觉悟,皈依三宝,求生净土。佛是慈眼看众生,佛看世间的一切都没有错,他知道这是众生的习气在起作用,如果众生能够觉悟,都能成佛。
再就是,家里人晚回来一会,这就开始胡思乱想了,咋的啦?出啥事了吧?可别让车撞着,这时的念头就没定在正念上,就是不出啥事,你这一想,他也接收不到好的信息,心里也不好受。
    尤其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如果埋怨对方,那你心里没个好受,这个时候要是能够用因果的眼光看问题,心自然就会顺当,如果把念头转在正见上,这比忍可高多了,忍只是一时的,忍就是在压烦恼,忍得不好还容易生病,如果有一天实在忍不住了,终于要*的,而转念头不一样,一转念这心容易老实,这就是究竟了,这是培养定力的最好方法。
    心里有正知正见,就是有定力。别人让你去看香头,你准不去,让你算命,你也不去,因为你深深的知道,那是违背因果的做法,真正改变命运还得靠自己,“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太上感应篇》)。自己做过的恶业还得自己了。
    慧,持戒的目的就是生定,因定生出智慧。我们对万事万物能够辨别是非曲直是智,事情过后不总是去想它、分别它就是慧。智和慧是一不是二。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首先要冷静,如果不冷静,正念力量不强,就会出现“作事仓猝,败悔在后”(《无量寿经》)的结果。遇事不分别不计较,而是冷静面对,心中有佛陀教诲做主,这就是智慧的表现。
13、什么是出家?
    净空老法师已经讲过,出家是出烦恼之家,出贪瞋痴慢之家,出五欲六尘之家,出财色名食睡之家,出名闻利养之家。真正的出家,是为了理解如来真实义而出家,是为了帮助众生能够觉悟而出家,是为了帮助盲修瞎练的居士从迷惑中走出来而出家,对自己的一切都毫不挂念而出家。
    了解一个出家人,关键是看他所讲的方法,是不是依止经典,是不是帮助你觉悟,使你烦恼减少,是不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而不是从他的相貌上、衣着上看问题,要观察他的心地、目的、修行方法、德能等等。
14、早晚课的作用是什么?
    早课:提醒我们一天中要时时觉悟,念念为众生,培养愿力,无论做什么事情,比如:扫地、做饭、还是买东西,都要离相、转念、发愿力心、生慈悲心等,把念头安住在觉悟的道上。晚课:让我们检查一天中所作的一切是不是符合佛菩萨的教诲?做的合格不合格?如果不合格,借助晚课忏悔业障,誓不再犯。
    早晚课是形式,真正早晚课的意义,是应该把早晚课扩大到二、六时中,二、六时中无时无刻不是在觉悟,白天做事情的时候,都在念念为众生而做,加上正知正见的念头,对众生慈悲,平等待人,无私奉献;晚上躺在莲花上,愿众生都躺在莲花上。
    念佛,睡觉也在觉悟中。只要这样做了,才是真正意义的早晚课。
    假如某一天有事忙,没时间上早晚课,那就应该随缘办佛事,安心做事情,这样做佛事就和上课一样功德。如果那边忙着等你,你在这里还急急忙忙上课,两边的事都没有干好,这课有意义吗?所以说,佛法是非常活泼的,决不是象你想象的那样死板,那样法执,从早到晚扳着一张脸,一点儿笑模样都没有,来不及上课就觉得好像不行似的,那不叫佛法,那叫佛呆子。
15、什么是往生?
    是指从现在开始,过正知正见的生活,过觉悟的生活,象佛菩萨一样做一个大慈大悲的人,净化心灵,净化思想,不再为自己的小日子盘算来盘算去的,相信因果,改掉脾气,让我们的生命从此有了新的意义。自私自利少了,心里清净的多了,过的生活就像佛菩萨那样自在,这就是往生净土,并不是等待死了以后再往生,那是不明佛理的求往生。
16、德行是什么?从哪里来?
    佛菩萨是大德。因为他们干什么都是念念为众生着想;恭敬众生,慈眼看众生,帮助众生,给众生拔除苦恼,解除危难,多生多劫这样不断地做,不断地积累,所以,佛菩萨是大德,德行圆满。跟佛菩萨相比,我们都是缺少德行的人,我们应该惭愧。
    德行从哪里来?这里只简单地说说最基本的做法。第一是对父母孝顺。按理说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现在的人还必须单把它拿出来说,不说就察觉不出来。这就是不悟道,偏离佛道。道是什么?是遵循一种规律,一种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收获,冬天储藏。父母是咱们的恩人,没有父母养育,我们没有今天,父母变老是自然现象,只要是人,都有老的时候,我们年龄小的时候靠父母关照,他们年老的时候就需要我们从精神和物质上的关心,所以孝敬父母是我们小辈应该做的。现在社会不是这样,变了,有的做儿女的,嫌老人脏,有的嫌老人磨叨,以为给老人点儿钱就不用从精神生活上关心了,甚至把老人从家里撵出去,没人养活,这些都是违背天理的事情。
    佛法是孝道,连自己的父母都嫌弃的人,对别人再关心,都是假的,假慈悲。
    父母年龄大了,做儿女的不应该是只给一些钱,或者是买点东西看看就行了;对于年老的人,我们应该从精神上多关心他们,有时间陪陪他们,了解一下他们的内心世界。真正的孝顺是不让老人为自己操心,自己觉悟以后,为老人念佛,帮助老人觉悟。当自己能够了脱生死往生净土的时候是最大的孝敬!
    还有就是对丈夫或者妻子生恭敬心,必须把对方当成阿弥陀佛恭敬,这样德行才能起来!不管对方有多大缺点,从自性本体上说,他都是一尊未来佛,觉悟了以后跟佛一样,你敢对佛不恭敬吗?怎么能不生恭敬心呢!尤其是*志,本身是五漏之体,业障比男同志重得多,不赶紧积功累德,如果还是瞧不起丈夫,会制造出更多的业障,又会增加更多的漏洞,很难出离六道。
    所以老人们说过,“在家孝父母,胜过远烧香”。谁是佛呀?家里的老人就是活佛,哪里是道场?家庭就是道场,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你心中,你有慈悲心,有智慧,你就在西方极乐世界,你的慈悲心露出来了,极乐世界就出现在面前了!当下就是往生极乐。    
    从根本上说,对任何生命都应该升起恭敬心,这样做德行才圆满。《华严经》出现品云:“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佛陀已经看到生命的事实真相。佛对一切生命都是慈悲的,所以我们不能只对人类慈悲,对动物包括飞虫、蚂蚁,对无形众生都要慈悲。
    如果住的是楼房,屋里有小虫子,他没有翅膀,虽然你给它皈依三宝了,但是你把它从楼上直接扔下去,它会感到疼的,会怨恨你,跟你结下冤仇,这就不是真正的慈悲。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亲自从楼上送下去。蚊子也是生命,只是它业障比我们重,转成了蚊子身,它叮在我们身上想吃一口,你这么大的身体,它吃一口又会把你怎么样了?“啪”地一下子把它打死,它能不恨你吗?如果你让它吃饱了,既还了欠它的帐,又结下了善缘,这是真正的慈悲。
    有的人路过垃圾堆的时候,一看见苍蝇嗡嗡地飞,一股味儿真难闻,赶紧用手捂上鼻子,你咋就没想到这些苍蝇多生多劫造恶业,成了苍蝇,还不赶快让莲花托着它们,佛光照着它们,给他们皈依,愿他们早日转成人身,听闻佛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念,就结下了善缘,将来它们转成人身的时候,愿意帮助你,都乐意做你的护法。而捂鼻子嫌弃它们脏不就是造业吗?结下了恶缘吗?
17、什么是恭敬?
    有的人以为,在家穿着海青服,头上恭恭敬敬地顶一下经书,就表示对佛的恭敬,这些恭敬是在事相上的恭敬,如果不会在生活中落实诸佛菩萨的教诲,一样出不了六道,真正的恭敬是在心地上恭敬,不仅仅对佛像、经书恭敬,应该恭敬一切众生,对有形的和无形的,对缘分近的和缘分远一些的,对有缘的和无缘的,对顺从你的和不顺从你的,统统都生恭敬心,才能出离六道。
18、成佛的过程难吗?
    像毛主席教导的一样,有“一辈子改造思想,一辈子为人民服务”的决心,能明白佛理,痛改前非,成佛就不难。
实际上成佛的过程,就是觉悟的过程,净化心灵的过程,就是提升自己心灵境界的过程,就是对众生生恭敬心的过程,就是改脾气的过程,就是把自己以前的思想观念换成佛菩萨教诲的过程,就是发菩提心的过程,就是深信因果的过程,就是随缘了业的过程,就是借假修真的过程。
    以前看不上这个人、看不上那个人,这就是脾气,要改掉;想管这件事、想管那件事的脾气要改掉;动不动就“我想这样、我想那样”,这就是你自己的知见,要改掉;女人动不动就指使男人干这、干那的习气要改掉;一有病就想快点好的自私自利心要改掉;一学佛对家里人就不负责任的做法改掉;遇到事情解决不了就想找大仙的做法改掉;遇到等等这些事情,要发愿力心,发慈悲心,生恭敬心。
    学佛的功夫在哪里?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是在寺院,不仅仅是在道场,更不能躲在屋里,谁也不见。净空老法师说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一事,这是方便说,是指你不要攀缘,有缘的人来了你也不愿意接待,众生有烦恼找你,你也不愿意帮忙,这不就是拒缘吗?哪里算是慈悲?纯粹是在造业,你得理解老和尚说法的真实意义,不能断章取义。
    成佛的过程就是改变自己的过程,当你认识到娑婆世界的乐只是眼前几十年的光景,不会长久,你就不会留恋这里,发大决心要出离,说什么也不在这里再轮回了。你只要真干就能成功,没啥难的。
19、人为什么有痛苦?
    追求的果报超过曾经种下的因,就有痛苦。比如你今生就是每天挣二十块钱的命,偏偏想挣五十块钱,这就是在妄想,就产生痛苦;你又不知道去布施,又不懂得怎样布施,能改变命运吗?痛苦从哪里来的?从违背因果中来的,从自私自利中来的,从不明佛理中来的,从不觉悟中来的。人总是自私的时候多,奉献的时候少,我执我见的时候多,正知正见的时候少,人我是非的时候多,正念起来的时候少,咋能不烦恼?
    学佛就好比加减法,觉悟多一分,迷惑就少一分;念念为众生多一分,自私自利就少一分;正知正见多一分,我执我见就少一分;德行多一分,业障就消一分;愿力大一分,业障就轻一分;真正修行的人,智慧在一点一点增长,好比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到十五就圆满地露出来了。有了智慧,命运就会一点点变好,明白了佛理,付诸于实践,痛苦就会一点点减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