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庄记忆(三)

个人日记

        与西边进村小路在公路上相对的方向,另有一条小路通向村外的大山深处。它一边临着沁河和广惠渠,另一边贴着山坡,随着河谷的走向而不断变换方向,一直可以通往几里以外的马鞍山水电站。它是今天刚刚铺上柏油的通往牛王滩、下寺、里河直达河口的乡村道路的一部分。只不过那个时候要冷清许多。
   下了公路,扑入眼帘的是巍峨耸立的孔山和长龙一般的焦枝铁路。孔山在这里把高度发挥到了极致,几乎遮挡住了西南的大半边天,致使这里的日落通常比其他地方要早一个多小时,难怪白居易老先生忍不住在诗中赞叹“孔山刀剑立”了。焦枝铁路的大桥在跨过奔腾的沁河之后,于此处搭上坚实的路基,几米高的护坡全部用青石砌就。桥下流淌的是因为河谷幽深而凉气逼人的广惠渠水。渠沿上长着一簇簇的刺槐。每当桐花凋落的四月中旬,这里便盛开着一串串洁白的冒着香气的洋槐花。虽然几乎可以触手采得,我却连一次也没有采过。
   走过铁路桥不远,在小路的左边有两座砖混的单层小楼组成的院子,这便是村里人俗称的“守护营”。院子里曾经住过军人,放映过电影,还有一台那时极其稀罕的黑白电视机,想必是守护焦枝铁路沁河大桥的一座兵营。院子里搭着一个简陋的葡萄架,上面爬满了茂密的葡萄藤。我没有见识过硕果累累的场景,却在秋叶零落的中秋时看到过上面滋生的密度不小的毛毛虫。因为生怕它们钻进我的耳朵孔里让我饱受痛苦而丢了性命,心里总是充满了恐惧感。
   出守护营向前百十米,便是水文站了。那里除了同样有一个院子和一台黑白电视机以外,还有一条大船。那条船平时总是停泊在沁河中央,有一条绳子连在贯通沁河南北两岸的钢缆上。虽然那条船站在沁河大桥上就可以看见,但在我的记忆中就没有看见它开动过,更别说让它载人了。难不成就是个“银样镴枪头”?它的安静和河道附近划满刻度的水位计一样让我感到神秘。后来成长中父亲一再慨叹说干水文的和气象的实在不是什么好活:风平浪静时他们无所事事,一旦下雨便要无比繁忙,而且下雨越大越要坚守岗位。
   在小路的右边,除了山前一绺狭窄的坡地,上边便是一字排开的采石场和石料加工场了,由山的最东部一直延伸到河谷深处,沁河南岸的孔山也是如此。走在这样的小路上,除了不时可以听见震耳欲聋偶尔还有回声的开山炸石声响外,便是整日里坚持不懈枯燥乏味尖利刺耳的粉碎机的轰鸣了,那种声音几乎可以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昏昏欲睡。
   那个时候,许多村在这里都有采石场,比较大的如梨林村的采石点居然还有电视机。父亲所在的采石场在山的半坡,距离公路有二三里地。大约是由于比较危险的缘故吧,那里父亲只带我去过一次。凛冽的寒风中,他和其他工人握着沉重的风钻杆击打着坚硬的山体,或者一起奋力转动庞大的有棱有角的石料,独留我在远离工作面的向阳地带。他的同伴关切地把自己的干粮——一块冻得冰冷的蒸红薯送给我,我却没有一点食欲。
   绕过一道大弯,可以看见在沁河对岸有一片绿树掩映的地方,鸡犬之声依稀如耳。这里距离省庄村应该至少五里之遥了,通常我是没有机会到达的。某一个中午,正在小憩的省庄人得到了“牛王滩的花生地放行了”的消息,便拿着锄头之类的东西蜂拥而出。我第一次知道了这个村的名字,并且随着堂哥堂姐们手脚并用淌过水流湍急的沁河,在河边的花生地里寻觅落地的花生。
   沿着小路继续向前,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沁河,一边则是壁立如削的山体。前行里许,一边现出一道山坳,正前方便是马鞍山水电站了。山坳里有着成片的柿树,还有几座废弃的民房,这就是省庄人所说的“鞥”(音eng,地图上标记为“硬庄”)了。虽然伯父在这里看护柿树,而且这里就盛行着“兴吃不兴拿”的规矩,可以让每一位来访者大快朵颐,那些年里我仅去过一次,竟从来没有吃过一颗这里的柿子。再一次见识这里已经是若许年后我上初中父亲陪同了。记得唯一的一次是小堂哥和我给伯父送饭,我不小心打碎了盛汤的罐子,就挨了小堂哥的打,哭叫着走在他的后面。一路上,时而看见地上掉落的烟卷,被我一支支拾起来,等见到伯父居然就有十几支。伯父并没有因为我打碎了他的汤罐而责骂我,反而因为这些烟卷而夸奖我。几天以后,听村里的人说,那些烟卷是某一个人将衣服搭在肩头,不小心让装烟的口袋口子向下而洒落的。
   那是一个初秋,大约就是阳历的八月吧。父亲引领我上过坐落于铁路西边山坡下的祖坟,推着自行车带领我走在沁河岸边。清浅的河边时而冒出一股股的清泉,河床中央突起的石头上,偶尔可以看见伏在上面晒壳的甲鱼,不远处的水流中有鱼群游过。干枯的河滩上长满蔓芜的黄蒿,不时腾起一两只不知名的小鸟。父亲兴奋地指点着,讲述起一串又一串的故事趣闻。到达鞥时,父亲饶有兴致地和看护的人员(彼时已经不是我的伯父了)闲聊着,任我采摘着或花或红的酸枣。那一次,我们并没有因为看护者的放任而采撷过一颗柿子,心里却是无比的愉悦,乃至我把记忆带到了三十年后的今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