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定要有钱】
闲看的书
她在十月的一个好天气里,化身为一个名叫玛丽的女人,坐在河边沉思“妇女和小说”这个演讲主题。玛丽一边出神一边欣赏着河岸风景:灌木、杨柳、桥、划动的船和水面上的倒影,接着她想到将思想像钓鱼一样钓起来,由于受到脑中念头的纷扰,她飞快地踏进一块草坪,却被学监赶了出来,然后又想到了学院和图书馆以及相关的文稿和学者们。你以为她这下要好好讲讲“妇女和小说”了,她却在教堂门口徘徊了一阵,之后吃了一顿有鱼有鹧鸪还有甜点的丰盛午餐。午餐一直吃到近黄昏,心满意足的她赞美下诗歌,又去吃了一顿平淡无奇的晚餐。描述了一番晚餐中清淡的肉汤和干到骨子里的饼干,然后她说:“若要交谈得愉快,吃得好坏至关重要。
一个人要想头脑清醒、爱情甜蜜、睡眠酣畅,若是吃不好,决然办不到。牛肉和梅子点不亮那心灵栖所的灯光。”就在你以为她是个吃货,根本忘记了要去论证自己那个“女人要写小说得有钱和一间自己房间”这一观点时,她思想的野马开始奔跑,由菜品这件事想到了女性的贫困处境,毕竟饮食反映了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嘛。她开始义愤填膺,谴责女性的贫困处境。“我们的母亲们那时都做了什么去了,一笔钱也没给我们留下?”她还想到了很多 “何以男人饮酒,而女人喝水?何以一种性别享尽荣华富贵,而另一种却如此寒酸落魄?贫穷之于小说,影响几何?艺术创作,又需要哪些条件?” 她就这么迅速地调转了马头,然后带着你去大英博物馆,在书卷中寻找答案。读到这里,我除了情绪变得激动外,还对作者有一份惊叹:你看,她就是这样无拘无束,散漫洒脱,意识如那流动的河水,活泼灵动地带着你一步一步探寻思想的领土。
伍尔芙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灵动细腻的情感,睿智开阔的思维将她的观点娓娓道来。她认为女性若要写小说或者诗歌,每年就必须有五百英镑的收入和一间带锁的房间。她论述了女性的贫困处境和女性无法享有平等就业权利的历史,紧接着谈了金钱与创作的关系,她举了许多著名诗人为例。如果华兹华斯、拜伦、雪莱、丁尼生这些人没有钱,他们就写不出伟大的诗篇。她说:“五百英镑的年薪象征了沉思的力量,门上的锁意味着独立思考的能力。” 是的,心灵的自由正依赖于物质。这次重读陕师大版的《一间自己的房间》,我还是觉得很精彩和深受触动。上一次读的时候我还有一份朝九晚五的正式工作,而这一次作为一个自由写作者的我读这本书有了更多的体悟。自由写作之后,我更加明白物质条件对于创作是多么重要,或者更确切地说物质对于心灵自由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作家没有自己写作的房间,只能在公共活动室写作,他总会被这样那样的事情打断思路,那他应该会很痛苦很挫败吧。如果一个作家总在为下一顿饭发愁,我很难想象他能写出多么出色的作品。自由创作的前提往往与经济状况相连。当然,也不是说只有你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才能搞创作。现在北京、上海的房价这么高,一间房间15平米,也要四五十万,而且你也不可能买到只有15平米的房子。所以我认为假如你是一名想写小说的女性,只要你能赚到自己基本的生活所需,租得起房子,能吃饱穿暖,你就享有了创作上的自由。其实不管你要不要搞创作,女人一定要有钱,因为这意味着你的独立与自由,除非你不想要独立和自由。生活没有捷径,你想过独立自由的生活,只能依靠你自己。
伍尔夫的文字就像一个跃动的精灵,踏着舞步,旋转跳跃,充满着美感。不过与其说我喜欢她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展现的意识流般的写作手法和富有诗意的散文风格,还不如说我喜欢她那种对待女性的态度:有督促有激励,有客观中立也有满怀的希望和信心。
她说:我希望你们可以尽己所能,想方设法给自己挣到足够的钱,好去旅游,去无所事事,去思索世界的未来或过去,去看书、做梦或是在街头闲逛,让思考的鱼线深深沉入这条溪流中去。
她说:我之所以要求你们去挣钱或拥有自己的房间,就是要你们活在现实之中,不管我是否能将之描绘出来,那都将是一种充满生气、富有活力的生活。
她说:我发觉自己只是想平平淡淡、简简单单地说,成为自己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
这是八十多年前的一位女性长辈对年轻女孩说的话,比起《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中唱:“他们说你该找个有钱的,让他赞助你搞创作”,伍尔夫显然更先进也更现实。她鼓励女人为自己挣钱,为自己想过的生活努力;她强调女性要尊重男女差异,然后发挥出女性的最大优势;她要求女性与现实连接,争取去过一种更有生气和活力的生活;她希望女性不必成为别人而只是成为她自己。这样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令人感动也催人振奋。
《一间自己的房间》书评/meiya 推荐/零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