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场里的人们

个人日记

      期末考试后闲了下来,伙伴拽着我参加了秧歌队,每天晚上7点左右扭秧歌到8点多钟,也许体力不行吧,每次歇几回我都累得很,但人们都乐此不疲,秧歌场的人是越聚越多,没有累跑不来的。
      一样的节奏,一样的十字步,可不同的服装、动作、表情却让这群人颇有看头。有的稳稳当当,中规中矩,一看就是个贤妻良母、文明典范,我的伙伴就是这样;有的愿意打头,虽然衣服普通,但看那微抿的嘴角,坡跟的凉鞋,你便知道,这是个美女;还有的自购秧歌服,今天一套,明天一套,美滋滋的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美女与否不确定,但这确实是个爱美好乐的。这些都是中年女性,最大的看点的是老头老太太,中年男人和小孩。
    我最喜欢看的是一个老太太,花白的头发扎成马尾,短短的,一身家常衣服,看样子六十多岁了吧 ,可是,每次舞着扇子飞进场那活泼劲总让你觉得她分明是个小姑娘,尤其那忽闪忽闪的马尾辫,不由得让人感慨老人家对生活的热爱。中年男人都比较稳重,围在边上看的多,下场的极少,下场的任务大概就是耍宝——逗大家乐吧。一个穿着白衬衫和皮鞋的男人最是可笑而可爱,他的身子向前探,屁股向后撅,张牙舞爪,妖娆火辣,常常引得老嫂子们过来和他对舞一阵,得人们忍俊不住,笑不止。昨天换了手工缝制的夹鞋,不知道是他老婆不让了还是他的脚不让了。领队大哥总是行进在两支队伍的前方,黑黑的脸,硬硬的腰,怎么看都刚从庄稼地回来的——也确实刚从庄稼地回来,在这本应该休伏的季节,因为旱,他正拉水浇地呢。我的前面曾经有一位老爷子,年纪猜不出来,但身体实在不行了,慢的时候,蹒跚的脚步勉强能踩上节奏,端着扇子倒像端着一盆水,跟在他的身后,最要紧的就是保持距离,生怕碰了一下他就散了。爷子在队伍里很另类,吸引了不少眼球,看见他的人都不由得扫我一眼——知道人们提醒我小心,于是,陌生人之间相视一笑。不一会儿,老爷子就被一个男人哄下去了,估计是他儿子吧——真是老小孩啊!
     最热闹的是斗秧歌,俩人或仨人对面扭起来,节奏越来越快,动作越来越大, 翻飞的彩扇,灵动的身影,一浪高过一浪的喝彩,无不倾诉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一会儿出了结果,输了的哈哈笑,赢了的哈哈笑,看热闹的哈哈笑,人们,不就图个快活嘛!
     小孩子也不玩手机了,拿起扇子混进队伍里,或捉弄同伴,或孤芳自赏,瞧着这些孩子,我的心头又是百感交集,有健康的娱乐活动,哪个孩子又愿意玩那空虚的网游 呢!
     、、、、、、    
     秧歌曲,响起来吧,扇子,扭起来吧,下里巴人们,乐起来吧!
    我知道,到了秋天,也许,我们哭都找不上调了,我们的庄稼旱得不长,连我们的菜园子因为都浇不起旱得冒烟了,秋天,不敢想象的秋天,让我们忘记庄稼,忘记身外的一切,沉醉的秧歌里吧,最好,不再醒来!
    
    








文章评论

蓝梦

写的真好,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