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由来 (转)
个人日记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历史悠久,人口数量庞大,分布面广,除了中国外,还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澳洲。客家人具备强烈的民系意识和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客家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勇于革命、溯本思源、克勤克俭、崇尚文化、精诚团结、互相帮助、孝顺父母……
世界史的长卷中,公元3—4世纪亚欧大草原上的“小冰川时期”,千年不遇的大旱降临原本水草丰美的欧亚大草原,几乎毁灭了一个游牧民族休养生息的“伊甸园”。为了生存,以匈奴为主的游牧民族铁骑四出,强大的战斗力几乎灾难性地改变了整个世界文明的进程。尤其是对于当时世界古典文明的两大中心——罗马帝国与汉帝国,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北匈奴人骑着战马, 越过了欧亚大草原,引发了民族大迁移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中亚经里海进入了顿河、第聂伯河流域, 征服了阿兰人、东哥特人, 紧接着,又横扫了黑海北边的西哥特人, 西哥特人则横渡了多瑙河, 摧毁了罗马军团,这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民族大迁徙中, 古罗马文明寿终正寝。几乎同时,南匈奴人,也离开了故土,出兵攻陷洛阳。不数年, 又尽取幽州、并州等地, 南取豫州, 徙都邺城, 控制了淮北, 整个中原已落其手。而东胡族鲜卑, 在匈奴衰落后, 长驱直入, 尽得青、冀、幽、并、荆、徐、司、豫诸州。氏羌族, 则趁机占据关、陇, 驱兵东进, 复胜鲜卑, 西取凉州, 南临淮水。
“衣冠南渡”,作为客家起源的第一次汉民族大迁徙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晋永嘉年间,由于五胡乱华和八王之乱,晋中央政权迁都至今南京,内地士民相率南徙,大致从晋、豫等中原地区迁至鄂豫南部和皖赣长江两岸,远者抵达赣水流域。
客家的第第二次迁徙起于唐朝末年的黄巢之变,客家先民从皖豫鄂赣等地区再次南迁,进入皖南、赣东南、闽西南及粤东北。
第三次迁徙起于北宋末年的金人南侵,随后蒙古族入主中原,客家先民从闽西南、赣东南迁往粤东、粤北地区。
第四次迁徙起于明末清初,由于清兵南进,客家的一部分又从粤东北迁往粤中、桂、台、湘、川等地。
第五次迁徙起于天平天国失败及粤中的”土客之斗“,客家的一部分又向西迁至粤西、琼岛,甚至远走南洋、欧、美。
对比古罗马文明的覆灭,客家是中华文明生命力的重要象征。
同形态的客家先民迁入赣南、闽西和粤东北这个大本营的时间上限在南宋末年及元代初年,下限则在明代中后期。南迁汉人、赣闽粤交界区域的土著和参与融合的南方少数民族都是客家先民,他们原有的文化都是铸造客家新文化的重要构件。到明代中叶,客家民系的分布格局基本稳定下来,其独特的方言、风俗、社会心理及其民系性格才充分发展成熟。
文章评论
den附抑久眯鸭
呵呵,写得不错,支持一下……,我的空间更新了哦,欢迎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