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收放自如

夕阳岁月

         让生活收放自如

在一次觥筹交错的宴会上,手机响了,坐在我右边的妇人接听,她语调畅快地说道;‘一切都已安排好了吗?很好,很好。记得提醒旅行社,给我安排一张轮椅啊。’收线之后,她转过头来,微笑着对我说道;‘我下个月到韩国去旅行。’说这话时,她一脸的皱纹就像石缝渗入了水分一样,闪着滋润的亮光。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这妇人已年过九旬,却精神抖擞;‘就算是坐轮椅,我还是要看世界。’席间,有人调侃地说,;‘她呀,是花钱专业户呢。’她也不否认,笑笑应道;‘钱,是带不走的东西,不花,怎么着呢?人生最惨的事,莫过于人在天堂,钱在银行,儿女在公堂啊。’顿了顿,她又正色地说;‘如果我走后留下大笔钱,他们坐享其成,会被白花花的银子宠得一无是处。现在,我趁一息尚存,出门旅行,家中大大小小的成员,热热闹闹一起玩,开销全由我负责,钱花得多痛快啊。’

举座点头称是,都觉得她理智又豁达。有人悄悄地附在我耳边说;‘老太太其实经常以匿名的方式,把钱大笔大笔地捐给教育机构,百年树人。她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必用遗产为他们开路。

坐在我左边的妇人,穿着优雅的套装,披巾飘逸,蓬蓬松松的头发染成了俏皮的褐色。

她问我;‘你猜猜,我几岁啦?我端详她;‘该有七十岁了吧?’她一听,便高兴地笑了起来;‘我嘛,82岁了。’哎呦,我失态地叫了一声,眼前这位风韵极佳迟暮徐娘,怎么看都不像个八旬的老妪啊。

问她如何保养,她幽默地说;‘快乐啊,快乐就是我的美容剂,’ 她是教授,每回教堂为孤儿院或老人院筹款,她便当仁不让地参加。她笑吟吟地说;‘我的孩子怕我劳累过度,老叫我不要参与。可是呀,身子越不活动,就越像化石,做善事,心里痛快,越活越来劲嘛。’她顿了顿,又说;‘孩子老对我说;妈妈您该歇歇啦。哈哈,以后,等我长眠了,不就永永远远的歇着了吗?’

坐在我斜对面的妇人,最‘年轻’,才过七旬。她与儿孙同住,三代相处其乐融融。别人探问她秘诀,她风淡云轻地说;‘不该管的事,什么都不管。孩子那一代的事,完全放手。他们都是三四十岁的人了,还管个啥呢? 孙子那一代的事,完全放心,是好是坏,有他们父母管着,操心个啥呢?’

这三位‘暮年一族’,把生活过得像哲学,快乐又潇洒。

快乐,是因为她们深谙暮年的‘三不要诀’;不省钱,不等梦,不管事;潇洒,是因为她们顺应‘双放’心态;放手,放心。

就在这种‘收放自如’的睿智的心态里,她们在人生的秋天中,让挂在树梢的叶子闪出了耀目的金黄。

 

 

 

            摘自【夕阳红】杂志2013年第九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