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说茶

个人日记

  

 

图片

 

    一说到茶,许多懂茶的内行人士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什么茶史学、茶文化社 会学、茶美学、茶文学等等------。我由于知识肤浅,语言贫瘦,不能一一细说。也有关于茶的名称,喜欢茶的人,茶的名称也会一口气说出一大把。 而我是个很少喝茶的人,对茶的居多名称,也所知甚少。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我也无从考察。看客也许有些奇怪,一个不懂茶也不会喝茶的人,也要东施效颦来一个“说茶”,不免有些可笑。今天的我是说说,我的初期采茶的经历。  
   如今的农村,早已经不是十几年前的农村了,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村里大多能跳得高飞得远的年轻人,都相继乔迁到了镇上和市里,或工作、或创业。村里只有多数的老人,难舍那些祖祖辈辈情感相牵的老屋和几亩薄地,依旧守着。老人们说,地可以不做但不可以丢失。于是,水田都承包给了专门种田的人,山地也相继栽上了松树或是种上茶树。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父母当然也不例外,用一块山地也种上了茶树。
   每年都是父母自己采茶,做好后给我们一点。今年,由于侄女在外地上学,弟弟和弟媳都要工作,陪读的事只好是父母去了。父母虽然不在家,但在电话里时常念叨着老家的那块茶地,说现在是谷雨前,是采茶的最好季节,可惜了那点茶叶,今年要浪费了。我们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这重大的任务该谁去完成呢?
   弟弟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看来最闲的人,就是我了  。
   一大早,我肩负着这个“圣神”的使命,一人骑着电瓶车前往老家。今天是个阴天,所以远远看到的是被雾气萦绕的山林。
   把车停在山脚下,我沿着依稀可见的小径,爬上山岗。小径上和四周新生的嫩绿随意舒展。绿草中有白色和黄色的小草花,在草丛中伸出脑袋,好奇地探望着。
那些小草花的名字,我记得小时候知道它们叫什么,为什么现在的我却一个也想不
起?静默回首,小时候的记忆,每一段都是那么散乱无法整理,茫然间才发现,原来所有的日子是这样含糊搪塞过来。我忽然想起了席慕容的一首诗:"烟尘滚滚\ 一路走来\ 我很可能是迷路了\不然\自己怎么会\在举手投足里\越来越不像自己来了\"。中年的人生舞台,才刚拉开序幕,我站在舞台上,怎么可以忘了所有的歌词和节奏!那么在不久的黄昏后、暮色中,所有的思维和动作也都会逐渐迟钝吧。那时的我也会轻轻地发出这样的喟叹吗?“这无法尽兴的一生啊!”
   如果不是几日前跟家人来过一次,我到哪里去找寻,那个二十年前我所熟悉的自留地。满山的灌木丛中,一棵棵或大或小的松树,那么傲然耸立着。树林外有几处油菜地已经金黄满地,和着山上不知名的小花,清香扑鼻。各种鸟儿的声音在树林里欢歌,清脆而委婉。这时,不知是什么大鸟的声音,巴拉巴拉煽动着翅膀,吱呀的一声叫,我惊出了一身冷汗。环顾四周,却看不到一个乡亲的身影。本来就胆小的我,更加胆战心惊。何况我家的自留地还在那个山坳 。在家来的时候,老公就问我一个人怕不怕,我逞强说,门口的山,自家的地,怕啥?其实心里虚着呢 。
   站在齐腰深的茶树中,我用母亲教我的方法开始采茶。母亲说采茶不可以用指甲,要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拉,这样采下的茶不容易发黄。其中原因,我懵懂。
空旷的山谷里,灰蒙蒙的雾气弥漫在四周。如果不是鸟鸣杂乱,我想我一定能听到自己害怕的“咚咚”心跳声。早知道山上雾气这么重,我何苦来啊 。想回去吧
,这么大老远跑来,又觉得冤。碧绿的茶树上,那些可爱的嫩芽在枝头召唤着我,
我深深地呼吸着山上清新的空气,告诉自己没什么可怕。
   这时忽然起风了,山风袭来,周围的松树发出“呼呼”的叫声。我惊恐地回头四处张望,一切都可能发生的可怕镜头涌入脑海。什么妖魔鬼怪是不可能的了,但我最怕的还是蛇,我下意识地看了看脚下。我这是来采茶吗,是来受罪啊 !小鸟们在上空飞旋,敞开动听的歌喉。不远处“扑通”一声,像是在水里的声音,紧接着有翅膀的啪打声和挣扎声。我的心悬在嗓门眼,拔腿就往山坡上跑。跑到山腰中,想,我一定要看个究竟,不能就这样稀里糊涂被吓死。定眼仔细地搜寻,原来是旁边的那条小河中,有一只水鸟和一只野鸭子争夺一条鱼。小河边还没有苏醒的芦苇丛,枯萎着静静地躺在河面上。知道了原由,也就没什么可怕了,我释放了恐惧,重新回到茶树中。 
   很快那恼人的风恢复了平静,这时太阳也懒洋洋地从厚厚的云层中露出一丝光芒,从树的缝隙中,斑驳地撒在我身上,心情也释然了许多。
   中午时分,我累的腰酸背痛,胳膊也懒的抬起。看看战绩,潮的茶叶半斤也不知道有没有。原来采茶是这般辛苦,以往喝着母亲采的茶,心里却是那样的坦然,想来真是惭愧。真是不养儿,不知道父母恩,不采茶不知道采茶的辛苦啊 。
   听父亲说,土壤以及阳光充足的山坡,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壤为杂有风化成片状碎石的乌沙土,这样的环境最适宜茶树生长,据说茶叶也好喝,滋味醇厚鲜爽,回味甘甜。茶叶的好与不好,最主要的还有制茶的过程:杀青、揉捻、烘培干燥、拣剔等工序。杀青的时候,要高温匀杀,火头先高后低。揉捻时,嫩叶要“轻压短揉”。焙干时,要掌握分次,中间摊晾的原则,这都是要手艺活。 还有就是分季节,人们一般都喜欢春茶。当然,这一切也要因人口味而定,有人喜浓,有人喜淡。听说茶中滋味多多,饮茶习俗也各异。
   最近在网络中总能看到一些关于茶的文字,人家品的那个味,那个细,那个感悟,我是望尘莫及啊,真是佩服。看来,不习惯喝茶的我,以后也要养成这喝茶的习惯,咱也学学文人雅士,看看在茶中也能品出一番滋味不?
   话不多说,我要回家了,管它有没有战绩,以后再也不一个人来采茶了。回去这制茶的过程,就不是我的事了,交给老公吧,他比我懂一点。其实,制作的好与不好,又有什么关系呢,都是自家喝不讲究,又不卖钱。
   说起卖钱,有人说,实际上我们这里的茶叶是很好的,大山里面的林场上,现做的春茶,就卖到了350元一斤。如果把成批的茶叶包装,再起个好听的名,放到店铺里卖,一定会是更好的价钱。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现今流行的不是这样吗,人要出名,包装是最重要的过程。什么东东经过包装以后,在电视上一广告,价格就唰唰疯长。
   说的天花乱坠没用,真正的好与不好,是需要口碑的,不信,你来尝尝 。
  

 

图片

 

p>

 

 
 
  
  
   

文章评论

昔杨

[ft=,4,]我不喝茶,也不懂茶。我老家福建龙岩有一首很古老,很出名的采茶灯歌舞,现将歌词贴在这里,供你这位采茶女欣赏:[/ft] [ft=,4,]百花开放好春光, 采茶姑娘满山岗。 [/ft][ft=,4,]  手提着篮儿将茶采, 片片采来片片香, [/ft][ft=,,][/ft][ft=,4,]  茶树发芽青又青, 一棵嫩芽一颗心。 [/ft][ft=,,][/ft][ft=,4,]  轻轻摘来轻采采, 片片采来片片新。 [/ft][ft=,,][/ft][ft=,4,]  采到东来采到西, 采茶姑娘笑眯眯。 [/ft][ft=,,][/ft][ft=,4,]  过去采茶为别人, 如今采茶为自己。 [/ft][ft=,,][/ft][ft=,4,]  采满一筐又一筐, 山前山后歌声响。 [/ft][ft=,,][/ft][ft=,4,]  今年茶山好收成, 家家户户喜洋洋。[/ft]

望儿山

[ft=,4,]这那里是采茶啊?这是去练胆滴!我听见过风刮过松林的声音,近乎金属的声音,很恐惧滴。[/ft]

草根

一篇充满情趣的“采茶篇”栩栩如生,树林小鸟野鸭飞鱼活灵活现,心悸的历程草根也替你操一把心,何时去你娘家的茶场潇洒一把,翘首以待。

出水芙蓉

我说多日不见妹妹,原来是采茶哦,,也不给姐姐上茶[em]e120[/em]。

观海听涛

[ft=#ff0000,5,黑体]当了一回"茶花女"[em]e120[/em]我还真不知道做茶的工序,茶品的优劣与加工一定有关系吧?[/ft]

海风

[ft=,5,]听箫的文笔抒写的细致自然流畅,随着你的笔味到一阵阵的茶香。采茶的过程现在回想你一定感觉到很有乐趣吧。[/ft]

天道酬勤

唉,你今天拿在手里的茶原来你是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辛苦采来的呀,我滴个姐你真行!佩服!

别来无恙

[ft=,4,]朴实无华的文章,乡土气息甚浓,柔中有韧,耐看。[/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