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说“乌饭”
个人日记
朋友们大概都知道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位老太太爱吃烤鹅,每次要吃鹅,就在巷子里放上烧红的铁板,巷子两头,一头放碗酱油,一头放碗香醋。把鹅赶进巷子里,烫得鹅两头奔跑,跑到这头吃口酱油,跑到那头吃口香醋,不一会儿就成了烤鹅。老太太死了后,阎王把打入地狱,罚她下油锅,走滑油山。她的儿子就是有名的目莲和尚。目莲和尚知道母亲在阴间受苦,常送饭给母亲吃,但每次送去都被狱卒抢光,母亲根本吃不到。四月初八这天,目莲在无奈、烦躁之中,不经意地在山上随手摘下身边矮树上的叶子,放入嘴中无聊地咀嚼,发现这种树叶香润可口,叶汁乌黑。于是,目莲就用这种树叶汁浸米,烧成乌黑的米饭给母亲送去,这才没有遭狱卒吃掉。”也有传说,说:目莲的母亲因在世时贪念世报,不敬神明,被打入地狱,备受折磨。反正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目莲这个孝子,‘吃乌饭’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都说这个传说起源于江浙一带,也许是我们这里与江浙毗邻;也许是宣扬因果报应的思想,所以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我们也有吃乌饭的习俗。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每年四月初八必吃乌饭。初八的头几天,家里的大人们会去山里寻找采集一些乌饭叶。回家洗净捣汁或是用刀剁碎 ,清水浸上一两天,沥干叶渣,红褐色的乌水备用。粳米或糯米洗净后用乌水煮饭 ,也可以熬粥,一会儿功夫,饭熟的香味四溢。煮熟的乌饭米粒晶莹圆润 ,黑中带蓝 ,颜色诱人,口味清香鲜糯。呵呵
只要一想起那特有的乌黑发亮的糯米饭,仿佛饭粒还残留在嘴角,那股清香回味无穷。
虽说吃乌饭是我们这里的一个习俗,说来惭愧,前些年四月初八吃乌饭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也许是生活节奏和质量的加速与提高吧,再加孩子们对那乌黑的饭粒不屑一顾,这个习俗也被渐渐淡化。相比之下,随着现代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养生之道与习俗,似乎前者更让人们器重。现代的人讲究的是滋补养生,要不然市面上的养生产品怎能层出不穷?导致那些伪劣产品也趁机鱼目混珠
。人的意识总是在上当受骗后才深思:原生态的食物与科学加工的食物,谁更能滋补?翻阅资料才知,乌饭可口,又有益于健康!中医本草认为乌饭“日进一合不饥 ,坚筋骨 ,益肠胃 ,补骨髓 ,久服变白去老 ,除睡 ,益气力 ,轻身延年 ,固精雅颜,被誉为‘仙家服食’。"乖乖隆地咚
, 可见 ,乌饭的保健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自古也有唐朝诗人杜甫赞曰:“岂无青精饭 ,令我颜色好。” 喔
,今天才知道,原来乌饭的原名叫“青精饭”,俗称“乌饭”。乌饭具有营养丰富的保健功能,是一种天然的保健食品,随之为人们喜爱和赞叹!
于是乎,乌饭又重新回到餐桌。这次乌饭复兴的“光荣使命”,是它本身特有的保健功能!近年,每年春末只要山中的乌饭树叶长成,菜市场就有的卖,没有什么习俗不习俗,什么时候想吃了,就去买一点回来自己做。商家也瞧准了这个商机,把乌饭做的五花八门。最常见的就是乌饭糍粑,你懒得做的时候,就去买几块尝尝吧。最最让你眼馋的,恐怕就数油炸的乌饭锅巴了,你听,轻轻地咬一口,脆脆的一声响,那个香啊------
文章评论
豫永眷客
无意之间已给自己家乡的乌饭做了免费的广告,呵呵,问好
清风弦月
听到你咬锅巴的清脆声了,有机会去尝尝[em]e124[/em]
大傻子
头一回听说“乌饭”。有缘马鞍山,一定品尝一下![em]e182[/em]
昔杨
感谢听箫,第一次听过老太太烤鹅和乌饭的传说。让我又长一见识了。[em]e183[/em]
笨
翻翻黄历,没查到乌饭节,节不大,也挺有意思
快枪手从金
很想尝尝.[em]e124[/em]
海风
听箫不说我真的还不知原来乌饭还有这么个典故呢。谢谢了,见识
海风
听箫不说我真的还不知原来乌饭还有这么个典故呢。谢谢了,见识
海风
听箫不说我真的还不知原来乌饭还有这么个典故呢。谢谢了,见识
海风
原以为乌饭长来就是乌的呢。呵呵不过这饭好处多,要不听箫请客不?呵呵
心缘
[em]e124[/em]
出水芙蓉
月:姐姐第一次听这个传说,也没吃过[em]e124[/em] [em]e163[/em]
梅苑停雪
一个字馋!那个香啊。。。这会到吃饭的时候,口水直流。哈哈,喜欢这样的文字,看后回味无穷。
荷香
木莲救母的传说听过,和乌饭的传说连在一起头一回听说。吃乌饭的习俗这里还没有盛行,不过在大米里加进少量黑米,玉米碎,绿葡萄干,红枣,枸杞子等会均衡一下营养还是行的。红黄白绿黑五色有利于心脾肺肝肾,做菜也可以这样调配,当然还有相生相克之说,如白加黑,相生(金生水)绿加红,相生(木生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