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水悠悠(下)
原创日记
文字、摄影/鸿
七岁那年,家由嫩江上游的小山村搬到了下游的县城。因为父亲养蜂的缘故,我们就住在了城郊。从家穿过一片农田就可到达江边。江边一条狭长的草甸,给了我许多少年的欢乐。
丰润的江水滋养,草甸植被繁茂。春天采柳蒿芽,挖婆婆丁,割“山里混”;盛夏时节,各种野花竞相开放,马莲花,刺玫花,野槐花,芍药花,还有许许多多叫不上名字的小花,蓝的,粉的,紫的,白的,一片天然花田,每次都会采集一大束拿回家插在水瓶里,淡淡的花香会弥漫满屋,沁心入脾的。 夏天还期盼一场场大的降雨。每当雨过天睛,就会迫不及待地挎了小筐乐颠颠儿跑去草甸。此时的土地松软而不粘脚,空气里散发着青草的气息,草叶儿上的、花朵儿上的露珠儿在阳光下熠熠发光。这些都无暇顾及,只有那一小颗一小颗伞状的东西极大地吸引着我的视线,它们象星星散落在绿绿的草地上,分外鲜明。手里采着这一颗,眼睛又望见了远处的另一颗;采完这一颗,小跑着去采另一颗。它们都是我一个人的,好象就是为我而生;它们又是我不知何时遗落的宝贝,我要找它们回来,一个都不能少。于是当“小伞装满筐”,就挎着满筐的满足快乐而归了,而不管露水已经打湿了鞋和裤。
江边的水依如上游那样清浅明澈,只是水底细沙更多于鹅卵石。少女的羞涩已不便于脱掉外衣钻入水中嬉戏。挽起裤管,下水“捉蛤蜊”倒是非常有趣而又有点技术含量的活儿。
蛤蜊生长在水底泥沙中。在特别炎热的天气里,那些小的蛤蜊会傻拉巴叽地“爬”到浅水区来,一半扎进沙里一露在外面,舒舒服服晒着太阳,它没有眼睛,又“爬”得太慢太慢了,伸手抓来倒不是什么难事,若想获得更多,就得动点心思了。你看,那水中沙地上一条条爬痕,很可能就是它们的足迹,聪明的你在爬痕的末端用手一挖,多半会挖出一个小的蛤蜊,挖不出来的很可能是其它水生物的的足迹了。再聪明的,会观察沙地,一处平坦的沙地突然鼓起一个包,那里也可能暗藏着一个蛤蜊。至于大的蛤蜊,不知是太聪明了怕爬到岸边被人捉走,还是太愚笨了拖不动肥重的身躯,总之,我是从来没在浅水区见过大蛤蜊的。要捉大蛤蜊,是哥哥姐夫们的事,他们会游到齐脖的水域用脚去“探摸”,感觉探到了就一个猛子扎下去,用手捞上来,用力甩到岸上,我们欢笑着拾起:哈!这个真大! 蛤蜊开水一煮,肉就与壳完全脱离。蛤蜊肉与韭菜一起炒味道极其鲜美。蛤蜊壳晒干,砸成碎末,也是鸡们的美食和必要营养。
青春年少,多了些烦恼滋味。不开心时,江边是最好的去处。踩着鹅卵石,漫步水边,把心事说给流水听,说给布谷听,说给花儿听。花儿笑了,布谷飞了,流水远逝了,心事也就悄悄溜走了。
冬天里,踏着“咯吱咯吱”的积雪,沿着羊肠小路,可以越过冰面,到江对岸的江套子去,那是夏天可望而不可及的有些神秘的所在。江套子里,高高矮矮的權木丛生,枯枝上偶有零星的树叶随风飘曳,固执地牵扯着母亲的躯干不肯离开;枯草已然盖上了厚厚的雪被子。人迹罕至处,反而一些生灵的足迹清晰地印在洁白的雪地上。那一串细细尖尖的浮在雪上的一定是鼠类的,那稍大一点椭形的已经跑成一条小路的一定是兔子的,那深深的梅花状的是狗的羊的还是。。。每一种都令我浮想连翩,仿佛看见它们“唰”的从我眼前跑过,一下就没了踪影——继而全然忘却了来时的不开怀。
正月十五的夜晚,玉盘高挂,如水的月光泼洒在积雪的江面,裸露的寒冰反射出淡蓝色的光辉。一簇簇篝火熊熊燃起,照亮四周如同白昼,人们围着烈烈火焰,唱啊跳啊,欢声笑语激荡着平日沉寂的夜空。“滚冰啦!滚冰啦!”,不知是谁的一声倡导,大家各自寻一处洁净的冰面,躺下去,就着坡势,一骨碌滚出好远好远。滚去病苦和霉运吧,祈祷一年的健康和平安。
嫩江养育这里的人们,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那一年中考后走出了家门,深切体验了出行的疾苦。自行车,毛驴车,三轮车,渡船,汽车,火车,除了飞机,一条旅途几乎所有的交通工具都要搭乘。跟同学讲起,他们以为天方夜谭。考上大学,脱离这交通不便闭塞落后的家乡,是许多如我一样的年青人最简单朴实的愿望。
怀着青春的梦想,我走了。六年,人生长河短短的一段光阴,深埋在学业里,几乎忘记了与嫩江相关的一切。
被“统配”回家乡,工作的单位座落在东城郊。婚后的家就近定居在单位旁,到江边步行十几分钟的距离。一住就是二十几年,见证了嫩江沿岸诸多变化。
一座江桥横跨东西,连接了内蒙和黑龙江,出行极为方便,打上出租车只需二十多分钟时间便可到达最近的邻省火车站。水电站的建成不仅充分利用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水利资源,集发电,航运,灌溉,环保,防洪于一体,于百姓最大的实惠莫过于再也不受洪水泛滥之苦,同时还拥有了尼尔基湖和达斡尔民族园两处人文与自然结合的景观,这两处三A景区吸引了远近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昔日的江套子已经开发成了嫩水绿城水上公园,纵横交错的水泥路载着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悠闲地漫步,拂着江面吹来的微风,享受夏日的清凉和适意。
嫩江玛瑙远近闻名。小时候喜爱它们的光滑圆润和色彩斑斓;现在痴迷于它们远古的沧桑和深厚的底蕴。稍有空闲,到嫩水岸边,细细寻找我的爱。那是一种寄托一种等待,一种相识一种千万年的机缘。
冬之雾淞茫茫,春之花儿争艳,夏之水草丰美,秋之五色缤纷。每一个季节都是一幅不可错过的美丽的画图,提着相机,跑遍嫩水边边角角,把每一份精彩收入镜头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欢喜。
江水悠悠,岁月悠悠。某一天猛然发现,原来,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居住在离江最近的地方,一直都是围着嫩江转来转去的。
转来转去?我想,此生,再怎么转也转不出的这深深的嫩水情怀了。
文章评论
老猴
[em]e179[/em][em]e179[/em][em]e179[/em]
空悟
欣赏美文,问好老师!
垛山农夫
傻啦巴叽。共同语言。淡水里的蛤很大的。期待下集
开门大吉
其他的美景、趣事只能想象,捉蛤蜊的手法到是跟我相同,好地方。[em]e179[/em] [em]e179[/em]
兰兰
仔仔细细阅读了鸿的美文,想在晚间再来看一次,这用心写出的文字,值得我仔细品读。 再读后再写读后感吧!
兰兰
鸿:我不知道你从何而来,你却是我认为的空间最重要的朋友之一,我将你当做网络的闺蜜。 虽然我们QQ没有那么密,但是从来我们都没有立刻彼此的视线; 我喜欢你的为人,喜欢你对待空间的态度,喜欢你对生活的热爱和认真; 更喜欢你的沉静! 愿我们继续在空间不远不近,快乐相知!
暖咖啡
转来转去 也转不过这情怀 鸿 我懂 真的很懂 就像我的黄河情结 贺兰情结 即便是你不去可以想它们 它就在你的意识深处 偶尔的 会出现在你的梦里
星火
悠悠的嫩江情怀,让我也喜欢上了你的家乡。[em]e179[/em]
简单
你笔下的嫩水太妹了!让人向往的好地方。
疾风劲草
美丽的嫩江边,留下了你成长的轨迹,很亲切感人。
明玕
[em]e100[/em]这张照片我很喜欢。在你的笔下,嫩江的故事,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生命里的爱。
兰兰
在这个冬日的下午,再次拜读鸿的佳作,很有几分羡慕!说实话我真不善于散文诗歌的写作,或许我什么都不擅长。很羡慕你写出如此情深的好作品,你以你的生活历程为主线,给我们描述了你美丽的家乡嫩江的四季之景:冬之雾淞茫茫,春之花儿争艳,夏之水草丰美,秋之五色缤纷。每一个季节都是一幅不可错过的美丽的画图.更美的是你深情的描述,你对家乡的热爱这样感染人,细节生动,情景交融!好文字,值得再三品读!
槐花
嫩江,深深地吸引着,被你的文字,你对家乡的那份情结,深深地。。。喜欢了。
槐花
蠢蠢欲动,有机会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