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沟的梨

个人日记

 

一条沱江河把简阳裁成河东、河西两片。河西不产梨,更准确地说不怎么产梨,农舍前后稀稀拉拉长几棵,开花懒洋洋,结果很随意。而河东就不同了,河东有条梨花沟,“东来梨园千树雪,柳絮飞时花满溪”是梨花沟花开时的景象,花开之后,便是果,秋到梨花沟,累累果实挂满枝头,甚是喜人。

连缀东西两片的,以前只有一座老沱桥,说老沱桥你也许不知道,但说到名噪一时的“桥刚强”你就不陌生了。桥上车多人多,每天从早堵到晚,河东的村民进城卖梨,通常是坐渡船过河。

十二三年前的仲夏,我路过江边,一对老夫妇刚下船,老妇人手里挽了一个篮子,篮子里装了梨。那梨个头不大,说青不青,说黄不黄,还一脸的麻子。我凑过去,瞅了一眼就走了。老太太在我背后来了一句,你不买我的梨会后悔一辈子的!我不知道梨花沟的人是不是都用激将法来卖梨的,但这招对我真的管用。我就退回去买了两斤。

走了十几步,我从袋子里摸出一个梨,在衣服上蹭了蹭,一口咬下去。天啦,我敢说,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梨子!我慌慌忙忙往回跑,急吼吼地跟老太说,你的梨子我全要了,有多少要多少!老太太面露喜色,朝船上喊:“幺儿,你搞快点,有人把梨子全买下了!”

天啦,接下来的情形,不禁让我仰天长叹。一条精壮汉子,挑着百十来斤梨子颤颤悠悠从船舱里走出来。这就像我初识张三,一篮子的才华已让我惊羡不已,而后,我惊喜地发现他还有一挑子的才华!那篮子才华只是因为挑子装不下而溢出来的部分,怎不让人欣喜!

买了那么多的梨总得知道梨子的名字吧。问了,一家三口齐声回答我“脆罐”。这名字有点怪,我问这两个字怎么写?老汉憨厚一笑,晓不得,只晓得梨子好吃。老太太说,不晓得嘛,梨子好吃就对了。他们的幺儿则说,晓得不!好吃才是硬道理!多么可爱的一家。梨子那么酥脆,我想当然给它命名“脆罐”。

那天,我正好大宴宾客,就把梨子悉数拿出来,朋友们分而食之。我还很苦口婆心地嘱咐大家,此梨很脆,要轻拿轻放。破罐子可以破摔,脆罐不可以。对美食就像对爱人,一定要珍惜。朋友们对梨子赞不绝口,“有多少要多少”也作为一个经典笑话流传了很久。对于美食我一向是爱的,但是,奥黛丽.赫本说过这样一句话:美食与大家分享,你就健康苗条了。不是说颜值越高,智商越低的吗?我很惊叹颜值爆表的赫本也能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因为我一直是靠把食物分享给别人来保持身材苗条的。我少吃一口,别人就胖一分。至于这梨子嘛,是可以多吃一点的。

首先,这梨子甜美多汁,但不是甜得发腻的那种。一口咬下去,嘴里全是香甜的味道,那层皮紧紧包裹着梨香,皮破,香味四溢。这香就像玫瑰或者说桂花的香,是不仅可以闻到,还可以尝到的香。果肉晶莹洁白,细腻化渣,口感非常的清冽。一个梨吃完,唇齿留香,五脏六腑像是被涤荡了一番的清爽。再有,就是这梨有一丝果酸味,一丝不仔细品味察觉不到的果酸味,最妙就是这果酸。它像蓝天里的一缕白云,像深潭里的一丝涟漪,像少女青涩里的一丝俏皮,像风里的一缕花香……只需要丝丝缕缕,若有若无的一点,就让这蓝天,这深潭,这少女,这风……灵动起来,真实起来,风情起来。这梨,也因为这一丝果酸而梨味十足。

后来,连续十多年,无论我人在哪里,一直不间断地致力于家乡这种梨子的宣传与推广。具体我做了以下工作:梨子还没有成熟,就让朋友去为我盯着,看它哪天可以采摘。梨子熟了,就请朋友买一些送我,或者我买一些来送朋友送家人。一年中,总有那么几天在梨园里滞留,呼朋唤友,为梨花沟的农家乐做点贡献。在楼上种了一株“脆罐”,有人来我的花园我就拼命夸它,好让它结出的果子更香甜,更纯正……当然,仅仅这些是很不够的,加上我的影响力有限,很多人还不了解它。看到它也是擦肩而过,它样子实在太普通了!个小,单重只有一两百克,还一脸的麻子,不亲自尝一尝,谁会知道这其貌不扬的麻子姑娘有着不俗的内在呢?!梨子又不会扯着嗓子到处嚷嚷:吃我吃我吃我!

前几天,去了一次梨花沟,看到有棵梨挂了牌,上面写着“黄冠”两个字。农技员袁勇告诉我,那是因为它结的果实,果皮是金黄色的,所以叫黄冠。我心里一动,那么青皮的“脆罐”是不是应该叫“翠冠”呢。一问,果然是。哎,依我看,这名字真让人受不了,还不如叫“脆罐”好呢。还有一种梨子也是青皮,它却有个珠光宝气的名字, 非常讨好地叫个“绿宝石”。绿宝石有着梨的味道,却不伦不类长了一副苹果的样子,据说这梨销路不错。

袁勇还给我介绍了比翠冠更好吃的南水梨,果肉白色,肉质细嫩,这梨子很甜,含糖量可达17%。通俗地说,如果把南水梨榨成果汁,一杯没稀释过的鲜榨梨汁,就像在一杯水里加了六块方糖那么甜!

比南水梨更好吃的自然就是喜水梨了,它又甜又香,样子也好看,果实浅黄色,光滑无斑,套袋或者储存以后变成鲜黄色。论个头,单果重300~600克,堪称梨中巨无霸。以前,数翠冠开花最晚,果子最早熟,每年六月就可采摘。南水梨的成熟期比翠冠差不多早了半个月。南水梨,简直好到让人无话可说!

而我,却独爱翠冠。

一路走过去,细数我吃过的那些梨子。苍溪梨木质太多,过于粗糙,果实又那么大,要我如何是好?不爱的人我为什么要把梨子分给他?爱着的人我又怎么舍得跟他“分离”。丰水梨完全不学好,放上几天,就跟桃子似的变得软塌塌,没有风骨,活该被淘汰。黄金梨,味道不错,就是这名字太俗……

植物那么慈悲,奉献那么多果实出来,我实在不应该如此挑剔。其实,你也明白了,我是变着法在夸它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梨花沟游玩,来梨花沟品梨。站在梨花沟的山坡上极目远眺,目之所及全是一片翠绿。山青但看不到绿水,这里缺水,我看到有几个干涸的池塘,塘底的泥土皲裂出一道道难看的裂痕。有人说,吐鲁番的水是以葡萄的形式存在的,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说,梨花沟的水也是梨的形式存在的。如果大河村的道路更宽敞,如果梨花沟的灌溉系统更完善,对于它的规模性发展是有好处的。规模上去了,村民们也不必为卖梨子发愁了。

如果有人能听到我微弱的声音,肯为梨花沟的发展做一点贡献,那真是太好不过。我也好心安理得地常去沟里,从夏吃到冬。

 

 


文章评论

说的人津水四溢,遇见就走了。

去留无意

小时候看电影,看到电影中的人吃好东西,就会伸出手出去,让人家分我吃。现在看你这文,也有这感觉。

柠聚

我长这么大,竟然没吃过脆罐[em]e109[/em]

小米辣

哎呦,我的哈啦子流在衣服上了,遇见赔我衣服[em]e120[/em][em]e120[/em][em]e120[/em]

云想衣裳

这篇广告做得好!脆罐或翠冠我都记住了[em]e113[/em]

兰兰

梨好不如遇见写的好!

宁静致远

这么拼命的夸赞脆罐,脆罐知道么,遇见该在梨花沟里走上一圈默念一百次的夸她,让她更脆。

绝唱

馋的不仅仅是“脆罐”[em]e124[/em]

雨霖铃

脆罐是那种个头大青绿皮面带点褐黄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