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梨花王传

个人日记

 作者:恨水长东 
 
     (文字很美,同样一件事情,有人写出来是狗屎,比如说遇见。有人写出来那就是一朵         花,比如恨水长东。两相比对,孰高孰低,你且各自体会。)

天府简州,有杨冲坝,今以大河村名之。城东北十余里,徒步半时辰可。

此地宜植梨树,远可溯至明正德年间。最古一梨树,生年四百又二十,人谓之梨树王。

究不知何时许,因梨树王,穿凿附会,滋生演绎一段佚事,凄苦零丁,不胜叹惋之至。

大河村旱象频仍,土地贫瘠,村中父老,无论种粟播谷,多有不获。时,村有余翁,贫,生女名楚楚,明眸皓齿,亭亭玉立,然有任侠气。

时,张真人云游至蜀,偶遇楚楚,怜而惜之。乃以道簪入地,化为梨树,喷薄而出,俄而枝繁叶茂,多实。余翁合族遍尝之,汁厚而醇。啖之,饥渴尽消。更神异者,前果摘罢而新果乃熟,固万千人分食之而不竭。楚楚喜,邀乡民尽享之。折枝而繁衍,山野辄覆。

龙王之子闻之,立趋之。意欲双雕,纳楚楚亦贪梨树也。楚楚力据,龙王怒,以酷旱相逼,四野枯槁。梨树王亦渐萎靡,楚楚骈死树下,其魂荡于九霄之外而其身化为梨树,衣袂飘飘,俨然佳人之姿也。

至此,川中始有梨到内江,香飘重庆之俚语。大河村之梨以甘甜爽口,祛内火,增体魄而贡之。历年,江南花石纲携大河村之梨共至朝天门,燕雀闻香而聚拢。 

至西元二十世纪中叶,上首倡以粮为纲,大河村梨树尽毁,乡民皆务稻粟,复入饥馑,饿殍遍野,人相食。乃复求于梨树王,浴之以甘露,施之以肥沃,顷刻间,梨树王化腐朽为神奇,绽放花朵,结实累累,不可胜数。乡民以梨果腹、以果易米,方度饥荒。

又四十载,梨树王渐入老境,风姿不再。乡民砌石为屋,嫁接新枝,佐以厚肥,终不得救。西元2007,梨树王陨,止留残躯,乡民大恸。乡贤议之,乃于村外山岗,勒石铭记。

盖,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梨树王纵千秋之功,亦不抵寒暑易节,栉风沐雨。况生聚轮回,自有定数,何憾之有?

史者徐平曰:尝闻阳春之曲,合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梨树王之盛德,未可稽考,然其传说逸闻,盖因简州民风厚朴,稍稍受惠与人,则争相结草衔环以报之。赳赳川人,厚德载物,以忍报怨,薪火相传,乃至是也。谨以为传。

 

文章评论

红糖飘香

其他我还没看下去 我看到梨树了呵呵 我正打算马上去拍哈哈

鱼儿

这人说话好有趣[em]e113[/em][em]e120[/em]

普京

[em]e120[/em] ,张三才子

恨水长东

这女子,这也敢发啊。你换成你名字老张就不脸红了嘛!

红与黑

我就爱狗屎一般的文字,通俗易懂,风趣幽默,不喜欢特拽的花儿。

阳光

挺好的,今古文章[em]e113[/em]

怡然自得

好则好也。额更喜欢遇见的,轻松偕趣而情感丰厚

木匠

我猜测张大人修过古汉语专业,尤赞这一段的发挥:至西元二十世纪中叶,上首倡以粮为纲,大河村梨树尽毁,乡民皆务稻粟,复入饥馑,饿殍遍野,人相食。乃复求于梨树王,浴之以甘露,施之以肥沃,顷刻间,梨树王化腐朽为神奇,绽放花朵,结实累累,不可胜数。乡民以梨果腹、以果易米,方度饥荒。[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