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念佛习惯不相同在吵闹、打架,这不是佛弟子,是魔弟子

净空法师

 
因为念佛习惯不相同在吵闹、打架,这不是佛弟子,是魔弟子


来源:净土释疑网

 

 

摘自净空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224集  2015年7月31日讲于香港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五百五十五页倒数第四行:

  【科】己二、净心。 分二:庚一、总标

  【经】于无量劫,积植德行。

  经文虽然只有两句,内容非常丰富,“无量劫”我们看到了,“无量劫”做什么?积德、种福。“植”是种植。可见得“德”是多么重要。

  我们看念老注解:

  【解】本品初段,明庄严净土;此下三段,表严净自心。

  “严”是庄严,“净”是清净,为什么?下面说了:

  【解】盖心土不二,心净则佛土净也。

  道理说出来了,一直到近代量子力学家发现“微中子”的存在,才告诉我们物质现象(国土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从哪来的?从心生的。心净则佛土净。

  求生净土的人,首先要求清净心,这个修持的目标就在经题上。本经的经题,前面一段是讲的果报,“大乘庄严无量寿”,这果;因是什么?因是“清净、平等、觉”。修“清净、平等、觉”就感得“大乘无量寿庄严”,经题因果具足。所以修净宗的同学要晓得修什么,这个不能不知道。

  念佛求生净土还争执。我遇到一个同学,传个信息给我,他们那个地方念佛堂,有人主张念四字,有人主张念六字,争论几乎到吵架了,这能往生吗?自己不能往生,叫别人也不能往生

  所以古时候的念佛堂多,祖师大德知道个人根性不相同,愿意念四字的,有念四字的念佛堂,你到那边去;愿意念六字,有念六字的念佛堂,不冲突,把你们分开了。有人喜欢大声念的,有人喜欢小声念的,喜欢大声有念大声的念佛堂,喜欢小声有念小声的念佛堂,应有俱有,让你不生烦恼,诸佛菩萨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好!

  我们在经教里头,也常常提醒同学,我们学佛为什么不能证果?学了一辈子了初果都没有证到,什么原因?五种“见惑”都没有放下,不但没有放下,连减轻都没有做到。

  五种“见惑”头一个是“身见”;第二个是“边见”。“边见”就是对立,跟人对立、跟事对立、跟一切万物统统对立。这个心要没放下,念这一辈子都得不到须陀洹,在大乘初信你没有分,你是佛法门外汉,没入门。初信好像是小学一年级,大乘;初果是小乘最低的位次。都拿不到还谈什么?!阿弥陀佛知道我们的状况,特别开这个法门,“五逆十恶”临终一念、十念都能往生。但是临终还放不下,还在争论、还在吵架,这个人决定不能往生。为什么?你往生去了这后,你会把极乐世界搅和得一塌糊涂,极乐世界秩序都被你破坏了,你能去吗?所以佛不来接引你。

  一定要把“身见”、“边见”放下!“见取”跟“戒取”是“成见”、自以为是,这要放下,再就是所有错误的看法统统放下,你才能证得初果。

  大乘才得到一个初信位的菩萨,位次是最低,但是很可贵,这个位次得到了就不会退转,有这个位次就是圣人,小圣、小小圣,他不会退到凡夫位,所以叫“位不退”,“三不退”里头第一个“位不退”,很可贵。拿到这个地位的人念佛往生是决定得生的,没有一个不往生的。

  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信愿具足,往生的条件就成立了。念佛不论多少,论功夫功夫是什么?把烦恼念掉了,我们心里面烦恼一起现行马上就是“阿弥陀佛”,把烦恼控制住了,慢慢烦恼不生了,这功夫。

  烦恼要真正控制住了,不生烦恼了,证得初果的位子了,你往生到极乐世界插班去的,你不是在同居土,你是在方便土。方便土也是三辈九品。四土都讲功夫,这个不能不知道。

  所以该放下的,古大德教我们,“身心世界”,“身”就是“身见”,“心”就是“思惑”,这是“见惑”。心是什么?“贪、嗔、痴、慢、疑”。要放下“身心世界”外面周边的环境不再接受干扰了,它有干扰,我们可以不接受,这样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品位就向上提升。

  下面念老给我们解释:

  【解】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是此下三段之总标。劫者,表极长难喻之时间;无量劫者,表劫数又无量,此乃无量之极长之时,故其时间无法称说,不可计量,以表修行久远。

  说哪些人?不是说别人,正是说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无量劫中生生世世都在修行,修到今天连初果也没证得,好在遇到佛法能生欢喜心、能不毁谤、能接受。这一点点善根,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多生多劫修成的,没有多生多劫佛菩萨来劝他,他也不肯相信,我们一接触就能相信不是偶然的。

  【解】“行”者,身、口、意之造作。“德行”者,所成之善谓为“德”;能成之道谓为“行”。故“德行”指功德与行业,又指具足功德之行。

  “行”是造作,造作的结果称为“业”。“业”有净业、有染业。“染业”里面有善业、有恶业。我们就知道了,所谓“净业”,善、恶两边都放下了,这才是清净“净业”那是德行、功德无量无边。我们看到诸佛菩萨生生世世累积德行,“所成之善谓之‘德’,能成之道谓之‘行’”。

  【解】故德行指功德与行业,又指具足功德之行。即戒定慧三无漏学与六度也。

  德行,我们在这里要问问我们:我们在日常当中,有没有抓住“戒定慧”,有没有念念不忘六“度”,这是标准。如果我们这一天没有这个标准,这一天白过了、空过了。

  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布施,教我学入门从三种布施下手,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六度”里头第一度,没有能力,没有能力要有心、要有这个愿,遇到缘随分随力,圆满功德。

  布施钱不是一定要布施多少那叫功德,不是的!你有布施的心,你身上只有一块钱,这个一块钱拿去布施,圆满功德。为什么?你只有这么多,全部拿出来了。富贵人家布施一千万,他财产太多了,一千万算不了什么,他那个布施不圆满,不是百分之百;我们这一块钱布施,功德比他大,为什么?我们是圆满的,他不圆满。这就知道,圆满功德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财布施果报得财富,法布施的果报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的果报得健康长寿。要修!

  真正修,清净心就现前。能放,布施实在讲就是“放下”。肯放下,清净心现前;再提升,平等心现前;再向上提升就是觉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把我们自性里所有的障碍,统统放下了,所有“戒、定、慧”叫三无漏学。

  我们净宗同学在三十年前,那个时候我住在美国,美国“净宗学会”成立了,我们提出戒律,持戒念佛。戒律哪几种?五科,五个科目,很简单。第一个是“净业三福”;第二个是“六和敬”;第三个是“戒、定、慧”三学;第四个,“六度”;第五个,“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不要多,就这五个,我们把这五样做好,就是具足戒了;这五样能帮助我们得三昧,能帮助我们开悟,能帮助我们行菩萨道。不用复杂,我们有能力做得到的,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就够了。

  【解】又《会疏》云:“行谓行业,三业所作。德谓福德,行之所感。”

  起心动念,“意业”;言语,“口业”;身体造作叫“身业”,这叫“三业所作”。从早到晚连睡觉还做梦,做梦也是在造业,为什么?我们念佛的功夫不得力。念佛功夫得力就不会做梦了,每天做梦是在测验自己,如果做梦还做恶梦就不好了。学佛的人首先第一步的功夫,有梦,没有恶梦;功夫再进一步,梦没有了,得清净心了。这些都是在勘验自己的功夫。

  底下说,“德谓福德,行之所感。”行善得福报。

  【解】又“非朝夕所得,故云积植。”

  果报没那么快,所以要积,“植”像种树一样,一定要到它因缘具足,则开花结果了。

  【解】积者积累,如点滴所聚。植者培植,似育苗成林。经时久远,不可计称,故云无量劫也。

  菩萨们,他们经历很长很长的时间,我们无法去思量,也没有办法说得清楚,长时间的生生世世无量劫来都在修行。断烦恼不容易,生生世世累积的功德,还伏不住烦恼,恶的念头、不善的言语、不善的行为有时候还造。

  我们也很想能把不善的行为控制住,用什么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信愿持名。

  念佛的功夫还压不住,是我们的功夫不得力,烦恼习气,比我们的念佛功夫多,我们伏不了它。我们努力不要去想烦恼,想阿弥陀佛,这就能帮很大的忙。天天想佛、时时刻刻想佛、念念念佛,不出声音,心里面念佛,很管用,为什么?我要把烦恼念掉,要把习气念掉,把清净心念出来,好!

  清净心念出来,就等于小乘阿罗汉,大乘十信位的菩萨。同居土里面三辈九品,我们就很清楚了,真正念到清净心,大乘的十信位。你看三辈九品,不就很清楚的看出来了,九信、十信,上上品往生,方便土。初信位呢,也不在凡圣土了,上去了,方便土的下下品往生;二信位呢,方便土的下品中生;三信位呢,下品上生。你看这位次很清楚就出来了,这就叫功夫的浅深。

  ……

  【解】“所修善根”,指诸佛所修之功德。忆念佛德,感恩图报,思欲齐等,是名忆佛。

  经里面讲的这个,非常重要的开示,不要多,这几句记得就行了,放在心上,怀念阿弥陀佛的功德,感恩他建立西方极乐世界,接引我们这些造作恶业的众生,我们也能有机会,往生不退成佛。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跟法身菩萨,智慧、神通、道力平等。我们知道念佛最胜。

  佛之善根,念佛最胜,这一句要记住,所以华严十地菩萨都念阿弥陀佛。

  【解】今欲齐等,故亦当持名念佛。名具万德,总摄一切善根。

  我们还要修什么?无论修习什么善根,都比不上这一句佛号,为什么?这句佛号总摄一切善根。一句佛号,所有一切善根统统具足了,一样没漏;这一句佛号,所有一切诸佛的名号,都在其中,一个都没漏。乃至于菩萨名号,菩萨名号是修德,佛的名号是果德圆满的修德、圆满的果德,也在这一句阿弥陀佛,念这个一切都念到了。

  众生根性不相同,烦恼习气都很重,有人喜欢念四字佛号,有人喜欢念六字佛号。我知道,中国古代的净宗道场很多,为什么要那么多?适合每个人的缘分,喜欢念四个字的,那一边的念佛堂,专念四个字的,喜欢念六个字的,那一边的念佛堂,专念六个字的,喜欢大声念的,那个地方念声音大,喜欢小声默念的,另外一个念佛堂,他们在那里用功,好,都能成就。没有一个不往生的。

  我听说现在一个念佛堂里面,来了几个习惯不相同的,在吵闹,甚至于打架,这不是佛弟子,这是魔弟子。为什么?来破坏净宗的,让大家都不能往生,这个错了!

  “若要佛法兴,唯要僧赞僧”,修任何法门都赞叹,为什么?“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所有法门是佛说的,你要不相信,你要反对,不适合你的意思,你要把它改变,那你是对佛菩萨的反对、对佛菩萨的不满。要佛菩萨跟着你,随从你的意思,哪有这个道理!

  莲池大师在世,《竹窗随笔》上有这么一段,他老人家自己记载的,这不是假话。有人问他:你老人家念佛怎么念法?他说他念四个字,“阿弥陀佛”。你劝别人怎么念法?教别人,我教别人念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人家问他:这有什么不一样?他就说了,我这一生决定求生净土,所以“南无”两个字省掉,“南无”是皈依,是恭敬,是礼拜,这客气话不要说了,四个字就行;我劝别人念佛,他未必肯往生,他要不肯念往生,加“南无”好,皈依阿弥陀佛,皈命阿弥陀佛,礼敬阿弥陀佛,加上这个好,跟阿弥陀佛结个好缘,来生后世遇到缘就能往生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只要肯念就好。这一生决心想往生,真的愈简单愈好,四个字就比六个字好。六个字多了两个字,大道至简。

  这个法门易行难信,真难相信。记住,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净宗在内,“身见”没有放下,“边见”没有放下,是很严重的障碍。还有“成见”,自以为是,人跟我的意思不和的时候,我要排斥他,这不可以的。

  处处跟人对立,我念四个字的,别人念六个字的,我就要跟他对立,我就反对他。这行吗?不能往生。为什么不能往生?人家修得好好的,心修到清净、平等、觉了,你跟他一闹一烦,把他的功夫全打垮了。阿弥陀佛接引往生,你是要把这个众生统统留到六道轮回,不让他去,是不是这个意思?这不是佛法。

  真正是佛弟子,对佛所说的无量法门,都要恭敬、礼拜、供养。每一个法门都对某一种根机,他都得益,你怎么可以把它废掉?这些都是对于教理不通达所造成的。

  学习经教,听经重要,让你了解事实真相。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能够随顺佛陀教诲,这真正佛弟子!已经有成就的要谦虚,不能用轻慢,那是错误的。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

 

文章评论

佛渡有缘人

一个真正有福气的人,对遇到的事,遇到的人都会心存感恩;不要忽视身边最亲的人,他给我们的爱无怨无悔;不要忽视生命中注定的擦肩而过,他的出现可能会影响我们一生;不要挑剔你不喜欢的遇到,他注定是我们成长路上必读的教科书;不要憎恨曾伤害你的人,他可能会成为我们成佛路上最大的助缘,惜缘。

阿弥陀佛[em]e210549[/em]

忍一忍,春暖花开,让一让,柳暗花明。生活中好多的人,不一定针锋相对;人生中的好多事,不一定据理力争。忍,是一种胸怀;让,是一种心怀。把将要发作的火压下,将要爆发的情平静,需要的是忍,讲究的是让。有些话,慢慢地都会理解;有些事,渐渐地都会明白。不急不躁,有忍有让,生活才美。

回归自性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