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money and flooding money
个人日记
曾几何时,那些街头巷尾跟踪老公出轨,出售枪支弹药,替人报仇暗杀,专修航空母舰的城市牛皮癣不见了,不是他们更有市民责任感,更爱干净整洁了,而是被各种快速放款,无抵押贷款,小额信贷,大额信用卡代办,资金周转的小广告取代了。我突然意识到,中国已经进入一场彻底的债务泡沫化时代。有些股权基金、民融登,甚至都跑到了农贸市场跟小摊小贩抢占大爹大妈这个资源,连老人退休金都不放过。这就是中国波澜壮阔的金融时代,而这种金融开放被诠释为全民负债,全民放贷。近一两年,担保和小贷的日子都不好过,因为急吼吼需要钱的中小企业都倒下了,高企的社会融资利率只剩下了风险溢价这个原因。为了寻找出路,各种名目的贷款机构只能向个人伸手,名目多到三天不见吴下阿蒙,就快认不出来了。反正什么民融登、P2P、交易所、众筹,甚至平安也搞出了陆金所,而且平安银行很亲民,经常会打电话给我和我身边的朋友,亲切地询问我们需不需要无抵押贷款,关怀备至。倘若一个社会进入全面的债务化,这个系统将会变得非常脆弱,再也没有回旋余地。
你说中国的利率到底高不高?事实上,正是太多的行政干扰,所谓的风险防范令非银行类的贷款机构,尤其是私人机构充当了各大银行又臭又骚的夜壶。央行用3.5的利率把资金给了银行,银行用5.5的利率把资金又卖给券商,券商可能用8.5的利率买下一些证券化产品(或者两融),而各种末端的非银贷款机构则用13.5的价格向民间放贷。中国央行控制下的官方利率就这样变得越来越不可控,储蓄搬家直接造成了事实上的利率市场化。所以,中国央行发现,他们再也控制不了利率,上次降息反而造成了存款利息上升。
中小企业被高利率和经济衰退出清,而财大气粗的互联网财阀受益于美国央行的廉价资本,随便发个债,或者IPO就可以弄几百亿美元,然后他们在廉价资本和互联网特有的高效率生产力下开始整合各种产业链。我把这些新财阀取名为New money,BAT和小米这些公司四处出击,出于人类对胜利者天然的崇拜心理,他们成了耀眼的新时代象征,却没有人意识到,如果中国将来发生经济危机,这些互联网巨头将是罪魁祸首。比如小米收购爱空间,把爱空间原先以为已经很低的899元每平米的装修价格直降到699元。是的,人们可以为此欢呼雀跃,因为垄断的好处一开始就体现在价格优势上,不要听那些经济学家跟你瞎侃什么垄断会造成企业对价格瞒天要价,谁信谁倒霉。去看看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前夜是什么样子吧,正是这次漫长的经济危机让美国人的灵魂中殖入了对垄断根深蒂固的恐惧。
中国事实上正处于垄断集团诞生的前夜,他们已经初具规模。中小企业被高利率和经济衰退压得喘不过气,有的死,有的被收购整合,互联网巨头充当了美国廉价资本时代的金牌打手,当他们完成对各种行业的整合(在中国,美其名曰互联网化),中国当下的隐性失业将会彻底爆发,当隐性失业爆发遭遇全民债务化,债务泡沫化,那后果是什么?请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爱吓人。那时,可能不会再有人把如今那些小商人甩卖货品打出“马云所害,亏本甩卖”的标语当笑话看了。当然,我不否认,每一次生产力的巨大进步都会带来失业的巨大阵痛,这是人类生产力提高的必经之路,但那些与中国无关,那是美国人的事儿。美国互联网巨头在廉价资本下,是谷歌向人工智能进化;是马斯克殖民火星计划。而中国互联网巨头在廉价资本下,是蚕食传统行业。前者是开创性的话,后者则是排他性的。
我认可塔勒布的黑天鹅原理,如今众人皆知的中国传统风险源,例如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泡沫都可能不再是真正的大核爆,因为人人都意识到的风险会被刻意预防,这个就像癌细胞的转移。反而有一些我们永远看不到的因素可能正在慢慢聚集。中国股市的上涨开始体现出一种分化的苗头,如果注册制广泛推开,那些壳资源将会一分不值,而失去直接融资市场廉价资本保护的企业会完全暴露在危险之下,要不被市场出清,要不被巨头吞并。所以,接下来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可能已经不是一个传统的牛市,而有可能成为一个两极分化,弱肉强食的世界。谁整合的越大,谁就越成功,直到经济危机来临的那一天。
伯伦雷泽/文 2015年1月19日
你说中国的利率到底高不高?事实上,正是太多的行政干扰,所谓的风险防范令非银行类的贷款机构,尤其是私人机构充当了各大银行又臭又骚的夜壶。央行用3.5的利率把资金给了银行,银行用5.5的利率把资金又卖给券商,券商可能用8.5的利率买下一些证券化产品(或者两融),而各种末端的非银贷款机构则用13.5的价格向民间放贷。中国央行控制下的官方利率就这样变得越来越不可控,储蓄搬家直接造成了事实上的利率市场化。所以,中国央行发现,他们再也控制不了利率,上次降息反而造成了存款利息上升。
中小企业被高利率和经济衰退出清,而财大气粗的互联网财阀受益于美国央行的廉价资本,随便发个债,或者IPO就可以弄几百亿美元,然后他们在廉价资本和互联网特有的高效率生产力下开始整合各种产业链。我把这些新财阀取名为New money,BAT和小米这些公司四处出击,出于人类对胜利者天然的崇拜心理,他们成了耀眼的新时代象征,却没有人意识到,如果中国将来发生经济危机,这些互联网巨头将是罪魁祸首。比如小米收购爱空间,把爱空间原先以为已经很低的899元每平米的装修价格直降到699元。是的,人们可以为此欢呼雀跃,因为垄断的好处一开始就体现在价格优势上,不要听那些经济学家跟你瞎侃什么垄断会造成企业对价格瞒天要价,谁信谁倒霉。去看看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前夜是什么样子吧,正是这次漫长的经济危机让美国人的灵魂中殖入了对垄断根深蒂固的恐惧。
中国事实上正处于垄断集团诞生的前夜,他们已经初具规模。中小企业被高利率和经济衰退压得喘不过气,有的死,有的被收购整合,互联网巨头充当了美国廉价资本时代的金牌打手,当他们完成对各种行业的整合(在中国,美其名曰互联网化),中国当下的隐性失业将会彻底爆发,当隐性失业爆发遭遇全民债务化,债务泡沫化,那后果是什么?请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爱吓人。那时,可能不会再有人把如今那些小商人甩卖货品打出“马云所害,亏本甩卖”的标语当笑话看了。当然,我不否认,每一次生产力的巨大进步都会带来失业的巨大阵痛,这是人类生产力提高的必经之路,但那些与中国无关,那是美国人的事儿。美国互联网巨头在廉价资本下,是谷歌向人工智能进化;是马斯克殖民火星计划。而中国互联网巨头在廉价资本下,是蚕食传统行业。前者是开创性的话,后者则是排他性的。
我认可塔勒布的黑天鹅原理,如今众人皆知的中国传统风险源,例如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泡沫都可能不再是真正的大核爆,因为人人都意识到的风险会被刻意预防,这个就像癌细胞的转移。反而有一些我们永远看不到的因素可能正在慢慢聚集。中国股市的上涨开始体现出一种分化的苗头,如果注册制广泛推开,那些壳资源将会一分不值,而失去直接融资市场廉价资本保护的企业会完全暴露在危险之下,要不被市场出清,要不被巨头吞并。所以,接下来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可能已经不是一个传统的牛市,而有可能成为一个两极分化,弱肉强食的世界。谁整合的越大,谁就越成功,直到经济危机来临的那一天。
伯伦雷泽/文 2015年1月19日
文章评论
Evil Wang
中国的淘宝们太过发达,很大程度上也是拜政府所赐,地租高昂,同一件商品,超市往往比网上贵出三成甚至更多,商业还怎么活?依我看,未必只是互联网蚕食传统行业,政府吃的太多了。
三维稻草
是的。近年来经常看到各种小广告,有随便贴的,也有用什么高竿粘到三、五米高度让城管撕也撕不到的,广告词热情洋溢,总之就是一副怕娃娃没有零花钱因此不吃中午饭的爹妈的慈祥表情,什么不要抵押、不要担保、立等拿钱。看到这样的小广告,我就开始猜想,他们的赢利机制是什么,我想真的通过低吸高收不可能吧?到真的遇上贷到款乱吃乱造的亡命之徒,你就算有挖眼砍脚的狠小弟,这钱怕是也要不回来,因此看到这类小广告,我通常不把他们认为是金融业,而是一律看成诈骗业。好吧,假如他们真是金融业,请贴主帮我分析一下他们的赢利机制,或者主要讲讲烂帐了时怎么办?
三维稻草
呃,我才发觉问这个“正规的或山寨的放贷公司发生烂账怎么办”的问题,属于在宏观经济论述中问一个微观企业操作的问题,有点不适当。当经济总体都爱谁谁的时候,一个企业的几笔烂账或一个企业的倒台,还真不是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