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圆寂一千六百周年
手机日志
公元413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后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大师示寂。今天正是大师圆寂一千六百周年的日子。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大德赵朴初曾经称颂这位后秦高僧是“这一位有印度血统,在今天中国西北出生的智慧卓越的大师,是中印两大民族共同的光荣。”
的确像赵朴老讲的那样,鸠摩罗什大师的一生是高僧大德在人间示现菩萨道行的一生。他的父是今天的印度人,他母现在的新疆龟兹人。他七岁时就跟随母亲出家了,日诵千偈,过目不忘。受戒后,随母亲游学,广学大乘。大师天资聪明,博闻强记,用功不辍,精通佛教大小乘经典,对印度宗教、哲学、医学、工艺、政治等研究颇深。少年时就已登台讲经,二十岁后,随着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研究,使他的声名“道流西域,名播东川”。
史书上记载他母亲,是位证果的菩萨,了达一切因缘,曾经年轻的大师讲:你弘法利生的因缘在东震旦(今天的中国),但是你若去那里,对你自身是非常不利的。
鸠摩罗什大师回答说:只要佛法能在中国流传,就算粉身碎骨,我也要去;因为一切菩萨发心都不是为自己,是要为众生。只要对佛法有所贡献、对佛教有益处,我个人的一切都不应在乎,就是要牺牲生命,我都愿意,有再多的艰难险阻的问题,我也要去。
事实上果真如大师母亲所说的那样,鸠摩罗什大师一生历尽坎坷,饱受艰辛磨难。时处两晋五胡十六国时期,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前秦国君苻坚,听到大师的大名,就命令大将吕光进兵灭了龟兹国,俘获鸠摩罗什,再返回的中途,得知苻坚已死,吕光就在凉州拥兵自立。这个吕光不但信奉佛教,而且对大师百般侮辱,强逼大师破戒饮、又逼迫大师娶妻。为了能够把佛法传入中国,大师志愿坚定,忍辱负重,在长达十七年被迫羁留中,大师潜心学习汉语,直至精通圆熟,为日后弘法传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后秦新君姚兴,是位尊崇佛教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后秦逐步发展成为十六国中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公元401年,为恭请鸠摩罗什大师弘法传教,发兵后凉、大败凉军,迎请鸠摩罗什进入长安,并拜为国师,这一年大师已经五十八岁。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鸠摩罗什大师才正式开始在东土译经弘法的事业,在君主的有力支持下,大师在长安主持建立了三千多人的佛经译场。一生中大师主持翻译的佛经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他的翻译叙理圆融畅达,遣词典雅质朴,最大程度上传达出佛陀思想的真实义。《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维摩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首楞严三昧经》等等,同时大师还著有《实相论》二卷。这些佛经是佛教重要典籍,也是全人类文明的重要宝藏,对中国的哲学、文化、思想、医术、建造等等方面,都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大师自知不起,集徒众说:我将要走了。如果我翻译的经典正确,那么当我的肉体火化后,我的舌头不会焦烂。农历八月二十日,伟大的鸠摩罗什大师圆寂,依照佛制荼毗火化,骨碎如雪,舌头完好无损,状如莲花。如今西安户县草堂寺安放着大师的舌舍利。
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大师一生,为翻译佛经弘扬佛法历尽磨难,为佛法在中国的广泛弘传,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不要说当年的中国能解甚深佛义的人很少,就是今天也少有真发菩提心,不为自己求安乐,一切为了大众的真人,所以对于大师高远的思想境界,又有几人能相惜相知!!!悲哉!!!真心阐大乘,命悬若孤鸿。慈悲传千古,法音达九重。壮哉!!!。
今天我们有幸学习《妙法莲华经》等大乘经典,对于鸠摩罗什大师所有的付出,致以最崇高的敬礼!华夏子孙赖祖魂,感召七佛经师临。愿力非凡使命苦,翻经达意法味纯。忧民常垂慈悲泪,弘愿广宣妙法音。生前鞠躬奉尘刹,身后菩萨已成林。十方僧俗交口赞 ,神州万古颂佛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