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爱的结合,素食是爱护生命的体现

个人日记

世间上的生物,都要靠饮食来维持生命,就是树木花草、也要靠阳光、空气、水土作为营养,才能存在。
有的生物是肉食,有的是素食。 人介于肉食、草食之间。中国古代就有慈悲护生的思想,儒家所谓:“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佛教为了爱护众生,倡导不断大发慈悲,包含了素食的精神意义。但佛教的流传,以人为本,因应各地风俗,对饮食并没有强烈的要求。
佛教徒不一定要素食。比如西藏,泰国等佛教国家,由于当地的风俗习惯及地理环境,有很多人并非素食者。然而素食合乎儒家的仁爱和佛教的慈悲,所以非佛教徒的神父、牧师也有素食的。中国佛教倡导素食是为了实践慈悲的精神,信仰之后,能吃斋如素是最好的,因家庭或工作上无法吃素,倒也无妨。
杀害动物是断其命根,动物显现出来的是心理反应的恐惧;摘食植物之后,可以再播撒种子,延续生命,二者不同。古代的高僧大德长期吃素,不但耐力充足、毅力坚强,而且还十分高寿。
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界早已极力提倡减少肉食,因为肉食容易造成血管内积聚太多的脂肪与胆固醇,导致血管硬化和阻塞的病症,而素食则有益清除体内的毒素。因此,吃素不仅不会营养不良,反而有益健康。
素食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它渗透了太多我们对生命、对世界的理解和情感,烹饪也因此成为了一种创造和享受。素食,是慈悲和爱的传递与表达。绝不代表就放弃了营养,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想更好的享受人生。以后尽量以素食为主,素食主意,从我做起,亲们,我们一起来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