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与度众》

无生之智

《觉悟与度众》

2012528日)

 

 

问:佛学讲六道众生,畜生也要度。生命能的埋我度众,是不是六道都在其内?

 

答:先说对讨论的态度。大家讨论交流的目的,在于认识自己的本性,认识生命的本源,从而自觉确立起正确的生活目标——真诚地全心全意为众生服务,埋我度众归本返源。否则,就名词概念上论来辩去,仅仅是想当然和空推理,本性有什么关系。埋我度众成了空话,人生就仍然是昏昏漠漠,曲曲折折,磕磕绊绊,不识原路回家,不得归返本源。这里就“什么是度”、“什么是众生”,简单谈谈个人的一点粗浅认识仅为交换意见,并请教于各位大德学友和老师。谢谢

 

什么是度?

佛陀彻悟的解脱大智慧,包括观音老师传示的生命能,都是他们亲身埋我无我禅定入〇而得的大道真谛和人生真理。这个真谛,是启发人觉识生命本性洞达事物本质,以及恢复本性回归本源的大科学、大哲理、大德行。这就是先哲所说上的“度”。也就是说,度,是为了让执著于私我、沉迷于物欲而产生无尽贪瞋痴的无明众生,去深刻反省私我、物欲、贪瞋痴对生命本身和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危害及破坏(也即沉沦和作恶),重新唤醒良心认识本性,从而以无分无别的大爱及无念无相的埋我行动,走完短暂的人生而归本返源,此称至善大德和觉悟解脱。总起来说,度有三层意思,也即愿、行、证或说思、修、证三步骤。一是启发、引导、改造认识,听闻道理、接受道理而生菩提心发大宏愿;二是端正心态和行为,进而自觉埋我无我、大爱无分别,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并不断改进以圆成大宏愿;三是明心见性归本返源,实证佛陀大智慧传示的大道境界,常处无分别智,随缘入〇寂灭。

 

什么是众生?

明白了度的意,那么度的对象也即众是什么,不就很清楚了吗?地球上,谁能听懂、领悟佛陀及老师等先哲们传示的大科学大哲理?谁能学习、效仿佛陀及老师等先哲们身体力行的埋我度众大德行?除了作为同类的人以外,其它类动物能懂能行吗?既不能懂又不能行,能称为觉悟和解脱吗?就算是同类的人,若固执于一己之见,佛陀也奈何不得度化不了。在佛陀住世的古印度时代,佛陀身边就有很多人无法听懂、接受、实行其提倡的众生平等、慈悲大爱及无常无我寂灭涅槃之道,甚至于还有一些恶毒诽谤和人身攻击的事情发生,佛陀有什么办法呢,只能随缘而不生对立埋我于〇呀。

 

现在生活中常见的所谓度动物、度祖先实际上是对佛陀度众的一种误解,甚至歪曲。观原始佛学经典,作为历史真实人物的佛陀,在慈悲大爱引导人们觉悟解脱的同时,也以慈心对待万物。不管万物是生命或非生命,都会珍惜爱护,不浪费破坏,不随意伤害。“不杀”的戒条,或许就从此而来,而且需要还原到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去考虑才有现实意义。二千五百年前,古印度还处在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奴隶君主草菅人命,农奴不如驯养的牲畜值钱;社会动荡,战乱频频,生命财产不得任何保障;连年战争,物资贫乏,人们辗转迁移不得休养生息。作为受人敬仰的佛陀,学生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在家众多过出家众。提倡“不杀”(动植物都要爱护,何况人命呢),提倡慈心爱心的良好风尚,完全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们的休养生息。这是多么有现实意义和大利益的事情!若只停留在爱护动物,甚至不打害虫蚊蝇蟑鼠,却与同类恶斗而贪欲攫取他人用血汗凝成的社会物质财富,岂不完全失去了佛陀的告诫本意?故“度”字虽同,其义及用处完全不同。若只是想当然,以为度众觉悟解脱畜生一样,那也太看低了佛陀觉悟及导人解脱的大智慧了。现在人们理解的“度”众生,往往就是爱护动物,养宠物为其最高境界;“度”祖先,也无非就是活着的人,从祖先物欲满足的角度,想当然地做着生者与死者“阴阳界”的利益交换。这些做法,与元真大道的因果定则、佛陀度众的思想及行为隔若霄壤,却被奉为正宗而大行其道。是耶非耶?功耶罪耶?留待良知,自己品味。

 

从传世经典的角度来看。佛学所有的经典,都是以人类的语言和文字来述说和记录,也往往都是围绕着“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来说的,其中并无关于如何度化畜生的经典吧?我至今未读到过、也没听说过有什么“度马经”、“度牛经”、“度狗度猫经”、“度鸡鸭鱼虫经”……(陋见寡闻。或许有见过者,请推荐一下)可见,先哲的度众,都是围绕着既有分别妄想又能觉悟本性的“人”展开的教育,引导因贪欲而迷失了本性的无明同类,走向无私无我(无贪瞋痴)、慈悲大爱而明心见性解脱。

 

觉悟的学术

佛陀的教诲,本来是一种导人觉悟解脱的优雅学术但在佛陀圆寂100年后,因为社会的发展变迁,逐渐形成了现在大家认为的佛教——宗教部派,从而对佛学产生种种宗教解读和派别体系。褪去宗教外衣及穿凿附会,用现在的话说,佛陀是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教育家,是慈悲大爱、埋我度众的身体力行者光辉榜样。

我们现在学习观音老师传示的生命能,就要正本清源,重新厘清佛陀大智慧的传示,只讲导人埋除私我大爱无分别的大科学、大哲理、大德行,并落实在生活中,明心见性,利人利己,觉人觉己,归本返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