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白话版

个人日记

                                    《了凡四训》白话版
 图片

 

一、命运的创立
 


  我在童年时代就死了父亲,因此,我的母亲叫我放弃求取功名的学业,去学习医学,学成后可以维持生活,还可以济世利人
  
    母亲还说:能学成一种技术,就能在社会上得到一定的地位。这是你父亲生前很久就有的心愿啊!

  后来有一天,我在慈云寺遇着一位老人,相貌非凡,留着长须,潇洒出尘。我恭敬地向他作礼。

    他对我说:你是官场中人,明年就要中秀才了,为什么不读书呢?

    我把我的情况告诉了他,并问他姓什么,是哪里人。

    他回答我说:我姓孔,云南人,得到宋朝易学大师邵康节的《皇极数》正传。这数应该传授给你。

    于是我引他回家,把这详情告诉了母亲。

    母亲说:你要好好招待他。

    这位老人用《皇极数》为我推算,对我过去的遭遇,就是连很小的事,也都推算出来了。

  这就激发了我读书的志愿。于是就和表兄沈称商量。

    他说:有位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办私塾,我送你去寄学是很方便的。

    这样,我就去私垫读书,拜郁为师。

 
图片
 
 


  孔先生给我推算:县考童生第十四名,府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等到第二年去考试,三处的名次完全相符


   孔先生再给我卜终身吉凶,说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廪生,某年当贡生,贡后某年当选为四川的县令,在任三年半就应该告退回乡,在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在家里,可惜没有儿子。


    我把他的话,详细地记录下来。


  从此以后,凡遇着考试,名次先后,都不出孔先生所算定的。最奇怪的是算我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当贡生,贡生是明、清两朝由府、州、县学推荐到京师国子监学习的人)。


    可是食米到了七十余石的时候,屠宗师就批准我补贡生。补了贡生,是廪生已经出了缺,把米折为现金发了,所以廪米就停了。我有些怀疑,认为这数不准了。


    后来不久,就被代行职权的杨公所驳斥,不准我补贡生,于是又食廪米了。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师看到我场里的备卷,叹息着说:这五篇论文就是五奏议啊!怎么可使学识渊博的读书人终老在寒窗之下呢?


    他就吩咐县官写申请的公文,批准补贡。这时廪米又停发了。我把所有领到的廪米加起来,正好是九十一石五斗啊!


  我因此更加相信人生的一切遭遇,都是由命注定的。而思想也就很安定,不作妄想追求名利了(当然,作者后来明白了并不是全注定的)。

 
图片
 
 
 
  出贡(当贡生)以后,到了北京,留京一年,一天到晚总是静坐,并不看书,己巳年南归,进南京国子监(国立大学)。在进校以前,我先去访问在栖霞山的云谷禅师,和他对坐三昼夜。


  禅师问我:凡夫所以不得成为圣人,只因为妄想缠绕,你坐了三天,不见你起了一个妄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答道:我被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都有定数,即使要妄想,也是没有用处的。


   禅师笑着说:我以为你是豪杰,原来是个凡夫哩。


  我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他说:
人们不能达到无心的境界,就要被定数所束缚哪里会没有数呢?但是普通平凡的人是有数的。大善的人,数就拘不了他;大恶的人,数也是拘他不定的。你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不是凡夫吗?


  我就问他:那么,这个数能逃得了吗?


  他说:诗书里所说的,
命是我们自己所造作的,福报也是我们自己求取得来的确是很明显的教训。我们佛教的经典里说:求功名的就得功名,求富贵的就得富贵,求男女就得男女,求长寿的就得长寿。要知道,妄语乃是释迦佛的大戒,诸佛和菩萨是不会拿虚妄的假话来欺骗人的。


  我再问他:孟子说过,求则得之。这是一切都可以由我求得的。但我以为道德和仁义是可以努力去求取的,那功名富贵,怎么能够求得来呢?
 
 

  禅师说:孟子的话没有错,是你自己错解了。你不知道,六祖说过:一切的福田离不开自己的心,能从自己的心田去找它,是没有得不到感通的要知道,求不求在于自己,如果专诚去求,不但能得到道德和仁义,还可以得到功名和富贵呢。


    内外双得,那才算是有益的求。倘使不得认真地遵循正道去求,也就是说,不从心地上去求,不从积善去恶上去求,而徒然费尽精力向外追逐名利,那虽求之有道,不违犯法律道德,但所得的还是你业命中本来有的。


    若是由于不顾一切,过分贪求,不合道理的事去做了,那就把心里本有的德性也失掉了,岂不是内外双失吗?所以是徒劳无益的。

 

图片

 
 
  禅师又问:孔公算你终身怎么样?


    我照实告诉了他。


  他说:你自己考虑应该登科第吗?应该有儿子吗?


  我考虑了很久,回答道:我想,我是都不应该得的。因为科第中人大抵都是有福相的。我生来福薄,又不能积功累德培植增福;而且不耐厌烦,不能容纳别人,有时还显出自己的才智以凌盖别人;率意行事,轻易发言。像这样的作风都是薄福之相,怎么配得上得科第功名呢?


   污秽的土地里,容易滋长生物;而清澈的泉水里,往往没有鱼类。而我却是有好洁之癖的。这是不应有子的第一点。


   和气能生长万物,可是我却很容易发怒。这是我不应有子的第二点。和爱是生生不息的根本,残忍是不繁育的种因。我又爱惜自己的名节,不能舍己以救人。这是我不应有子的第三点。

     
   多言耗气,而我喜发议论,信口开河,这是我不应有子的第四点。喜欢喝酒,损伤精神,这是我不应有子的第五点。通宵长坐,不知道保养元气,这是我不应有子的第六点。

 
   仅就这几点,我是不应该有儿子的了。其他的过恶还多着呢,不能一一都举出来了。


  禅师说:不但是科第功名的问题啊!
世界上凡是享受千金财产的人,那他一定是个千金的人物;享有百金财产的人,他一定是个百金的人物;应该饿死的,那他一定是个饿死的人物。


   天不过因他的操行厚薄,所作的善恶业轻重,而给他以应得的果报,何曾在应得份上,另外加上一毫的用意呢?


 

  现在你既然知道自己过去的缺点,就应该把向来不合登科第,不合有子的作风,尽情改刷。


  
一定要积德!一定要宽恕人家原谅人家!一定要和爱!一定要爱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是义理再生之身啊!


  商朝的贤君太甲说过: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孔先生算你不登科第,不生儿子,乃是自己前世所作的业报,这是天作之孽,是可以违反它、改造它的。你只要尽力去作善事,多积阴德,这是自己所作之福,哪里自己会得不到享受呢?《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能相信吗?


  听了他的一番议论,我拜谢他,接受了他的教导。就把往日之罪,在佛前尽情发露忏悔,写了一篇疏文,先求登科,誓行三千件善事以赎罪。
 
 
图片

 
 
  云谷禅师取出一本《功过格》给我,教我把所做的事,逐日登记起来,善则记数,恶就退除。还教我持诵《准提咒》,以期必验,他还说:符家有句话,不会写符,被鬼神笑。

 
   其实写符也没有什么秘诀,只是不动念就是了。执笔写符,先把杂念放下,在念头不动的时候,写下一点,叫做混沌开基,由此一笔挥成,更无思虑。这样写成的符也就灵了。


   凡祈祷立命,创立新的命运,都要从无思无虑处去感悟。修身以等待之,那才是积德祈祷的正规行法。


  说到修,所有身口意的过恶,都应当把它除去。说到等待,是静候时机的自然成熟,不存一毫的非分侥幸,一毫的期待思想。如有预期或将迎的心,都应当斩尽杀绝。到这地位,直造无念无求,先天之境,即此便是真实的学问


    你不能做到无心的功夫,只要能持诵《准提咒》,不必计较,勿令间断(念佛也有同样功效)。功夫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不持中持,到了念头空寂不动,那就灵验了。


  我的号原叫学海,从这一天起就改号了凡。因明了立命的道理,不愿再落凡夫的窠臼了。


  从此以后,一天到晚,心地都在约束着自己,一切心念行就和以前不同了。从前只是悠悠地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励的景象。
虽在暗室陋屋处,也恐怕得罪天地神鬼。遇到别人憎恨我,或是毁谤我,自能安然容受了。



  到了次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预算的应该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他的话就不应验了。


  而秋闱考试就中了举人。但是我检讨自身,还是有许多的错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犹豫不决,或身勉强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能操持而醉后便放逸。以过折功,日常虚度。从己巳岁开始发愿直至己卯岁,经过十余年,这三千善行才算完成。


  完成以后,就发起求子的愿,也许愿行三千善事。辛巳岁生了儿子天启。我每次行善事,就用笔记上。你(天启)的母不能写,每做一件善事,就用鹅毛管印一个朱圈在日历本上面。或布施贫人,或买放生命,所做种种善事,有时一天多到十几圈。到了癸未年八月,三千之数已经圆满。

 
图片

 
 
  九月十三日,再发求中进士的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年登第,授宝坻县令。我备空格一册,名叫《治心篇》,放在案上,所行善恶事,就是微小的也把它登记起来,夜里在庭前摆了一张桌子,焚香告天。


    你母见到我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皱着眉头说:以前我在家里帮助做善事,所以三千之数得以完成。现在许下了一万善,可是衙门里无事可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


  夜间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人。我告诉他善事难以完成的缘故。


    神人说:只减粮一节,一万善事都已经圆满了。
 

    事情是这样的:原来宝坻的田,每亩应纳粮二分三厘七毫,我把它减至一分四厘七毫,使人民减轻了负担。虽然神人这样告诉我,但我自己的心里还有此疑惑。恰遇幻余禅师从五台山来,我便把这梦告诉他,并问这个梦可以相信吗?


  禅师说:只要发心真切,那么,一件事就可以抵得上一万件的善事,何况全县减粮,万民受惠呢?我就捐出俸银,请他在五台山斋僧一万人,代为回向。


  孔公算我五十三岁要死,我虽不曾祈祷求寿,这一年居然无恙。今年我已六十九岁。


  《商书》说:天道难信,因为命在变异,是不肯定的。《周书》也说:天命无常,修德为要。这不是古人欺人的话。


  我因此相信
所有幸福都是自己可以求得的。这句话,是圣贤的名言。若是说,祸福是天所掌握,是天所注定的。这就是世俗浅识人的言论了。

 
图片

 
 
  你(天启,了凡先生的儿子)的命运前途,现在还不知道是怎样的,但不论如何,即使命里应该荣耀显达的,也要常作冷落寂莫想;即使时运亨通顺利的,也要常作指意逆境想;即使眼前衣食丰足的,也要常作贫穷想;即使别人对我敬爱的,也要常作谦和不骄傲想;即使门第高名望重的,也要常作卑下低微想;即使学问很优良的,也要常作浅陋想



    从远一点来说,要发扬祖先的遗德,近一点来说,要弥补父母的过失,对上要报答国家的恩惠,对下要创造家庭的幸福,对外要救济别人的急难,对内要约束克制自己的私心杂念。天天要检查自己的不是,要改过自新。倘使一天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那就是一天安于自是;一天无过可改,就是一天没有进步。


  天下聪明俊秀的人不少,他们为什么德不加修,业不加广?只是因为因循二字耽误了一生。云谷禅师所传授的立命学说,乃是很精、很深、很真禅的道理,务必熟读而努力去实行,不得贻误了自己!


二、错误的改正
 


  春秋时代有些官员们见到别人的说话和动作,就能凭着自己的推测,来评论这个人未来的祸福遭遇,往往很准确。这从《左传》、《战国策》这些书里可以看得到。


  大抵吉凶的预兆虽萌芽在心里,而发现常在于四体。行为敦厚的往往得福,过于刻薄的往往遭祸。


  但世俗一般人们的眼里多被妄念遮障。他们说,人生的祸福是没有一定的,是测度不准的。要知道
当幸福快要到来,只须观察他的善行就可预知;灾祸将要来临,观察他所作的不善事,也就可以预卜的。


  现在,我们想要得福而远祸,暂且不论行善,先须决心改过。


  但是改过
第一要发羞耻心。应思从前的圣贤们,他们为什么百世可师,而我为什么一身瓦裂?这是因为我耽染着尘劳情欲,在私下做了坏事,还认为别人不知道,傲然没有一点惭愧之心。这样下去,必将沦堕于禽兽,而自己还不知道哩。


    世间可羞可耻的事是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孟子说,耻的问题,对于人们是最重要的了。因为
知耻则勇于改过;德业日新,成为圣贤;无耻则肆意妄行,人格消失,成为禽兽所以改过是得福远祸的最切要的一着。


  
第二要发畏惧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我的过恶虽在隐微之间,但是天地鬼神已经看见了、知道了。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失后福。我怎么可以不惧怕呢?


    不仅是这样,任凭我们居住在什么地方,别人总是看得很清楚的。我虽遮盖得很密,伪装得像样,但是肺肝早已露出,到底难以隐瞒,一经被人看破,我的人格真是不值一文了,怎么能不懔然惧怕呢?


  不过,只要我们留有一口气,还活着,滔天的罪恶还是可以忏悔改过的。
 
 
图片


 
    从前有人一生作恶,到了临死的时候,方才悔悟,发了一念善心,就得到安详地善终。这是一念猛厉,足以洗涤百年之恶。譬如千年黑暗的幽谷里,拿灯来一照,那千年的黑暗,立刻就消除了。所以
过错不论久近,只是以改为贵


    但是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我们这个身体是容易死亡的,等到一口气不来,再要想改过,就无从悔改了,将永远沉沦在恶道里了,岂不可怕呢?


  
第三要发勇猛心。人们多是因循退缩,得过且过,不肯发心改过。我们必须奋发振作,不用踌躇、疑惑,不烦等待拖延。小的过失,比如芒刺在身,要很快地把它拔除。大的恶行,要像毒蛇咬住了手指,急速把手指斩除,以免蛇毒入心。这是丝毫缓慢不得的!


    《周易》卦上说:风雷益;就是说,雷厉风行,直接痛快地去干,是容易得到效益的。


  如能具备以上这三种心,那么,有过的能立即改掉了。譬如春天的冰遇到了太阳,是没有不消溶了的。实践改过的功夫,有从事上改的,有从理上改的,更有从起心动念处除净的。功夫既然不同,效用也就有别。


  
什么是从事上改的呢?例如前日杀生,今日戒杀了;前日怒骂别人,今日不发脾气了,这就是事上而改的。但是强制于外,是会感到很困难的;而且病根还在,东灭西生,这不是究竟的好办法。


 
 什么是从理上改的呢?善于改过的人,是在事件还没有发生以前,就先明白了它道理。


  例如,过失在于杀生,自己就想:一切的动物都爱自己生命的,把它活活地杀死,往自己嘴里送,将我的享受建筑在它的痛苦上,能忍心吗?


    这样一想,我的心就会感到不安,而且它被杀,当遇到屠割的时候,痛苦彻骨入髓;至于我为了贪一时的口福,珍膏罗列,食过即空,蔬食菜囊尽可充腹,何必杀害它的生命,减损自己的福报呢?


    再进一步想,有血气的动物都有灵知,都有佛性,和我是一样的。我虽不能爱之养之,但怎能日日杀割生命,使它们仇我恨我于无穷呢?想到这里,就会对食伤心,不能下咽了。



  又如以前,自已是容易恼怒的,就应该想:人们有不到之处,在情理上是应该加以宽恕的。我们不能自以为是而鄙视了所不及的地方,
天下没有自以为是的豪杰,也没有怨恨别人的学问,凡是我所行不通的,都是自己的德行没有修,不能感动他人,这是我自己要加以反省的。


    如果有人蛮不讲理的来侵犯我,那是他的事,于我又有什么干涉。那么,
毁谤的发生,都是磨练于我,玉成于我,我将欢然受赐。能够这样想,那还有什么忿怒可发呢?(注:此行不可太过,因为纵容别人不利于他改过也是害他)。


  应知听到毁谤而不忿怒的,虽遇到谗焰薰天,也如拿火炬烧虚空,结果必自息。若是闻谤而怒,虽竭尽巧思之分辨,反如春蚕作茧,自取束缚,更增烦恼。所以忿怒不但无益,而且还有害。



  其他种种过恶,都应该依理分析。其实,一切过恶都是愚蠢的行径,自害的作法,道理明白了,自然不会发生了。

图片

 
 
  什么叫做从心而改呢?一切过失都是根源于心,是心所造的。我的心不妄动,过失又从哪里发生呢?


  从事修养的人,对于好色、好名、好利、好怒,这些过失,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专注起心动念处,使正念时时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了,正如太阳当空,妖魔鬼怪就由潜伏而归于消灭,这是精密纯一的真传。


     既然过由心造,还须从心上去改,像斩毒树,必须断其根株,何必一条又一条地伐它的树枝,一片又一片地摘它的树叶呢?


  大抵
最好的办法是治心不合理的念头,才一动起,立即发觉,一觉就立即予以消灭,倘使这样做不到,就要反复明理来消灭它。或许还是克制不了,那就要用悬崖勒马的工夫,临事强行克制,坚决地禁止不犯。切实而论,净心、明理、临事禁戒三功并施,是改过的要诀


  但是决心要改过,明则要靠良朋提醒,幽则还须诸佛加被。一心忏悔,昼夜不敢懈怠,经过一七日、或二七日、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


    见效时,或者感觉心神情旷,或者觉得智慧开朗,或者冗忙的时候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的人而能回嗔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幛幡宝盖,种种吉祥的事。这些现象都是过消罪灭的实证。但是不得执此自高,自满自足,而不更求进步。


  从前蘧伯玉二十岁的时候,已经能自觉前日所做的不是,而把它都改掉了,到了二十一岁,才知道自己以前所改的,还没有完全改尽,乃至二十二岁,回顾二十一岁,还象在梦中糊涂过日,错误不少。这样,他年复一年,年年都改过,到了五十岁的时候,还认为四十九年来所做的不对。


  古人对改过作为一种学问,就是这样认真去做的。


  我们都是凡夫,过恶像刺猬身上的刺一样,堆积得满身都是的。可是回思往事,往往不见得自己是有过失的,或是心粗而眼障的缘故。


    但是过恶深重的人,也是有征兆的;或者感到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心常烦恼;或是看见正派的人而自己有些不好意思,有些沮丧的情绪;或是听到正经的话反而不生欢喜;或夜梦颠倒,甚至妄言妄动。这都是过去恶业障重的反映。


    倘使有一件像这样的情形,那就要自己奋发,舍旧图新,不可自误!

 
图片

 

三、善业的积累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从前有一个姓颜的人,打算把女儿嫁给孔子的父亲叔梁纥(hē),而称道他的祖宗积德,预料他的后人,必定会有出类拔萃的人物。后来事实证明,正是如此,因知《易经》所说确是至理名言。


 
现在再列举往事来证明:


  杨少师(杨荣),是福建建宁人,他的家庭是以摆渡为生。有一次,久雨之后,溪里的水泛涨起来。洪水冲毁百姓的房屋。淹死的人顺流而下。


   其他摇船的人,都乘这机会捞取财物,只有少师的曾祖和祖父接连救人,不去捞取一件财物,大家都嘲笑他们是笨蛋。


    乃至生了少师的父亲以后,家里的经济情况逐渐宽裕起来。后来生了少师,少师于二十岁就登科,官职做到三公,子孙贵盛,到现在还有许多贤德的后裔。


图片

  宁波杨自惩,早年充当县里的官吏,他存心诚厚,守法公平。


    那时的一个县令办事很严厉,有一回惩罚一个囚犯,把他打得血流满面。可是那县令余怒还是不息。自惩耐心劝解,使他平息怒气,不要鞭打囚犯。自惩家里很穷,别人送他的物品,一概都不接受,遇着犯人缺乏粮食,经常设法替他们解决。


    有一天来了新的犯人数名,饿着没有吃的,可是他自己家里又刚巧缺存粮,如果给囚犯吃了,一家人就没有吃,要挨饿了。但眼看囚犯们都饿得很可怜,自惩就和妻子商量。


    妻子问他:囚犯从哪里来的?


    自惩说:他们从杭州来,一路上忍着饥饿,脸色都饿得发青了!


    妻子听了也很同情,因此,取了自己待炊的米,拿来煮粥给囚犯们吃。


    后来杨自惩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叫守陈,次子名叫守址,做到了南京吏部侍郎(副部长之职)。长孙做了刑部侍郎,次孙做了四川的按察使。他们又都是当朝的名臣。



图片


  从前英宗正统年间,邓茂七在福建率众作乱,百姓跟从他的很多,朝廷起用鄞(yín)县张都宪(名楷)南征,用计谋擒贼,委派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


     谢找到贼党的名册,于是对没参加暴动的,秘密发给他们小白旗,约定官兵来到的一天,把白旗插在门口。他严戒官兵不可乱杀,因此保全了万人的性命。后来谢的儿子谢迁中了状元,做到宰相。孙子谢丕中了探花。



图片


  冯琢庵太史的父亲是一名秀才,有一天,隆冬严寒,他早起到学校里,看见一人倒卧在雪中,抚摸那人的身体,已经是半僵了。

    他就把自己身上所穿的绵裘脱下来,给这人穿上,还扶着送到他的家,救活了他。

    太史的父亲夜间做了一个梦,有神人告诉他:你救人一命,出于至诚心,我遣韩琦做你的儿子。

     等到生了琢庵,取名叫琦。



图片


   台州应尚书(部长职位),壮年时代在山里读书,夜间鬼声啸集,使人惊慌。但他并不惧怕。


    有一夜听到鬼在那里说话:某妇人因丈夫出门久客不归,公婆逼她嫁人,明天夜里要吊死在这里,她可以替代我了。


    应尚书听了以后,偷偷地把自己的田卖了,得银四两,伪造了她丈夫的信,寄银还家。她公婆见到了信,怀疑笔迹不同,但又想起信可以假造,银子是不可能假造的,想必儿子还活着。因此,就不强迫媳妇嫁人了。


    不久那妇人的丈夫果然回家,夫妻团聚。应尚书又听到鬼在说话:我应该得替身,可是这个秀才破坏了我的好事。


    又听另一鬼说:你为什么不祸祟他?


    那鬼回答说道:这人心好,不久就要做阴德尚书了,我怎能降祸于他呢?


    应公因此更加努力做善事。凡是遇到饥荒的年头,就捐出谷来救济穷人,遇到亲友们有急需的,就设法给他们解决;遇上非理侵犯他的事,他总是逆来顺受,不去和别人计较。后来,应公的子孙登科的,至今还很多呢!


图片


  常熟徐凤竹,名栻,他的父亲家产本来是殷富的。


    有一次,遇到荒年,他自己就首先放弃应收的租米,来作为同县富人们的榜样,又分谷以救济贫穷的人们。


    夜里听到鬼在门外喊道: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这年凤竹果然中了举人。


    他的父亲因而更加努力做好事,凡是修桥铺路,供僧接众,只要是有利益于人们的事,没有不尽力做的。


    不久,又听到鬼在门外喊道: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以后凤竹果然做到了两江巡抚。


图片


  嘉兴屠康僖公,初任刑部主事,亲自宿在狱中,详细地了解囚犯们的情况。发现有几个无罪的人,康僖公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他秘密写了报告给刑部的堂官。以后朝廷会审,堂官根据图公的报告,讯问众囚犯,事实完全与屠公的报告相符,就释放了冤枉的十余人。


    公又写了一份报告说:在京都的地方,尚且有这么多受冤枉的好人,那么,四海之内广大的人民,难道没有受冤枉被压迫的好人吗?应该每隔五年差一减刑官,复查档案,仔细考查研究其实际的情况,冤枉的给他们平反。

 
    尚书代为转奏皇帝,皇帝批准了他的建议。当时屠公也被派为减刑官之一。


    有一次,夜梦有人告诉他:你的命本来是没有儿子的,因为是你提议减刑,为自己造了福,因此报应,能得到三个好儿子。当年夫人有妊,生了应埙、应坤、应峻,都是官居显要的。


图片


  嘉兴包凭,字信之,他的父亲做过安徽池阳太守,生了七个儿子,凭是最小的,入赘在平湖袁氏,和我父亲交情很密切。他博学高才,可是屡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被录取,他爱好佛、道之学。


    有一天,他去泖湖游览,偶然到了一所村寺,看见一尊观音菩萨的像,因房屋破旧,圣像露立着,遭受风雨的淋漓侵蚀。凭立即取出十金,交给寺里的住持僧,叫他修缮屋宇。


    那和尚说:工程大、银子少,是难以完成的。


    凭再取出松布四匹,衣服七件,再作捐献。其中有一件精细麻布做的外衣是新制的。随从他的仆人劝阻他,要他把这件衣服留着自己穿。凭说:但求圣像能够安全保存,我虽露着身体也是情愿的。


     住持僧听了这话,掉下了眼泪,说道:布施银子和布衣,还不是一件难事,只此一点供养的诚心,实在是很难得的!


     以后房屋修理完毕,凭邀请他的父亲同游寺中,夜间宿在寺里,凭梦见伽蓝神来谢他,说:你的儿女当得功名禄位。后来凭的儿子汴、孙子芳都登科第,做了大官。



图片


  嘉善支立的父亲,在刑房工作。有一囚犯没有罪,却被判处重刑。支立的父亲很同情他、怜悯他,意欲为他反案。


    囚犯告诉他的妻子说:支公的好意无以为报,明天请他到家,你以身体招待他,他或肯竭力为我设法,那我就可以不死了。


    妻无奈,下泪同意。支公来到囚家,囚犯的妻亲自劝酒,并告以丈夫的吩咐。支公以为不可,但他还是尽力为囚犯作了平反。


    囚犯出狱后,夫妻登门叩谢,说:你这样的厚德,是世上少有的!现在你还没有儿子,我们有一个女儿,想送给你做妾,这在情理上总是通得过吧?


    支公因备了礼物,纳娶他的女儿,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立,二十岁就中了状元。立生子名高,高生子名叫禄,都是贡生,很有才学。禄生儿子大纶,又中了状元。 

 
图片


  上面所说的十桩故事,虽然表现的事实不同,但归纳起来,只是一个善字罢了。如果更精确地来推论行善,那么善行还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需要精研明辩,才能做到真实地行善积德,自利利人。  



  
积善之方:
 


  从前有几个儒生问中峰和尚:佛教说,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可是我们看到的,有人行善子孙不兴,有人作恶而家门隆盛。佛说的因果道理是没有办法证实的。

    中峰说:世俗的人情不曾洗涤掉,看问题就难以准确,以致认善为恶,认恶为善。有了这样的错误看法,还不责怪自己的是非颠倒,反而怨因果报应为无稽。

  儒生们又问:善恶的问题怎么会看成相反呢?

    中峰叫他们各谈善恶的区别。

    有人说: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操守是善。

    中峰说:未必如此。各人各说出对于善恶的看法,中峰都说不一定是这样。

  儒生们因请问那是什么道理呢?

    中峰说:
凡是有益于人的是善,只利己的是恶。有益于人,就是骂人打人都是善的。利人的就是公,公就是真;利己的就是私,私就是假。还有,从全心出发的是真,表面上装做行善形式的是假。这问题,你们都应该全面考虑的啊!
 
 
图片


 
  
什么叫做端、曲呢?
 


  凡是想做好事,决不可被耳目所迷,随世俗见解,应从内心隐微处,默默审察,是不是纯粹从济世利人之心出发。如果这样,那就是端。假使有一毫沽名钓誉的媚世之心,那就是曲。

    完全是爱人之心的,就是端,行善而有一毫牢骚愤世之心,就是曲。

    纯是敬人之心的就是端,有一毫玩世不恭,侮弄世人之心的就是曲。

    这些都应该详细分辩的。
 
 
图片
 
 

  
什么叫做阴、阳呢?
 


  凡做了一件善事,为人们所知道的,叫做阳善;做了善事别人不知道的,这叫做阴德


   
阴德能转变自己的业力,能获得意料不到的幸福。


    
阳善可得善报,并享受世间的名誉,被人称誉,美名远扬也是福,但必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