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散记:日暮乡关何处是?
个人日记
自从去年回国后到现在已经一年了,但回国的一幕一幕仍然深刻地留在我的脑海里,所以趁现在还能记住的时候说说自己回国的感受,免得以后忘记了。我们是在我儿子学校放假两天之后出发的,路线是克里夫兰 - 上海 - 吉安 - 南昌 - 郑州 - 上海 - 克里夫兰 ,一溜都是飞机路线,我在美国早就用携程网搞定了。由于种种原因,十二年没回祖国了,所以很激动,呵呵,感觉有点像要见到多年不见的初恋情人一样,心里突突的跳。下面就分别介绍我去过的几个地方的感受吧。
(一) 上海
由于当时猪流感很厉害,在上海浦东机场降落后,赫然看到一帮带着白口罩的中国医生上来就给我们量体温,把我们吓了一跳。在美国生活习惯了,人和人之间都是保持一定距离的,实在不习惯一个陌生人连招呼也不打一声,直接上来就给你量体温,这在美国绝对是冒犯。
下飞机后,感觉空气的确很不好。从窗户向外看过去雾蒙蒙的,看不清东西。我儿子说雾气很大,其实不是雾气,是灰尘。之后,我们坐了磁悬浮列车到龙阳路站,哇,这个磁悬浮确实很快啊!从浦东机场到龙阳路才花了七分钟 (回去的时候,同样的路程,打的到机场花了四十分钟)!一下子感到祖国确实发展很快啊!一出去就看到班长和团支书在出站口等着我们。真的很感谢班长和团支书啊,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啊,还是老同学情意重啊。班长和团支书一人开着一辆私人小轿车来接我们的,班长开的是别克,团支书开的是马志达。我不由感叹: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差不多了嘛!
当夜我们住在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上海紫金山大酒店。我儿子特别喜欢住酒店,我心里想:酒店有什么好住的,比我家的别墅可差远了。我想这是因为小孩子喜欢新奇的缘故吧。第二天早上我们就在酒店里吃了自助早餐,价钱有点贵,147 块钱一个人。但是味道真的很不错,东西方多国的各色佳肴都有,但更偏向西方酒店早上的自助餐。吃完早饭后,我们就逛了逛外滩,南京路,还坐船到黄浦江里看了看外摊风景。
南京路上的金茂大厦我们稍微逛了逛,里面东西太贵了!一件 BrookBrothers 的衬衫卖价 875元,哇,在美国也就卖五十美元吧。如果等降价50%的时候去买,二十到三十美元左右就能搞定。那个Coach的包就更贵了,得要2000 ~ 3000 人民币一个!呵呵,我给妹妹们买的才花了150 ~ 180美元一个(原价要360美元)。LV的包在上海我没看,但LV在美国卖得也很贵,至少要800美元一个。
晚上我们还住在紫金山大酒店,大概午夜十二点正当入睡时,电话铃突然响了。我嘴里埋怨:是谁这么晚还打电话来?电话里传来一个年轻女人娇滴滴的声音,问我要不要按摩。没搞错吧,午夜十二点还按摩?我当即就推掉了。我后来想:这个紫金山大酒店也是四星级的高档酒店了,怎么也会有这种事情?在美国的一般酒店也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啊。美国真的是什么事情都是很有次序的,界限分明,红灯区是专门画出界限的,远离生活区。生活区就是生活区,只有房子,别的什么也没有。
在上海住了两个晚上后,第三天就飞往吉安了。
上海外滩
(二) 吉安
一回到革命老区,心里一下就觉得凉了。唉,欧阳修,文天祥和曾庆红的家乡,和上海的差别太大了,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过环境和空气比上海好多了。在吉安机场接我的是我最要好的一个同学 - H 同学,H同学开的车可不是自己的,是公家的。H同学特别热情,居然专门请假陪了我三天!和同学们的联络也都是他组织的。我的老家在万安县。大家可能不太知道万安县吧?康克清你们知道吗?她就是万安县的,还有大家都会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吧?诗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里的惶恐滩就在我们万安县。由于十多年没见面了,一回到县城,当夜就召集了十几二十个同学和老师在一块吃饭喝酒。好长时间没和这么多人在一块吃饭了,倒是很喜欢这份热闹。不习惯的是,那么多人抽烟喝酒,搞得房间里乌烟瘴气的,居然还把房门关上,真的感觉有点喘不过气来。在这里说个题外话:我老爹虽然不喝酒,但嗜好抽烟,估计一天就抽两包,但他禁止他的孩子们抽烟。理由是抽烟有害健康,当我们反问他:为什么抽烟有害你还要抽啊?他说他已经抽了几十年了,没办法,戒不掉了。由于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家教,咱现在是既不抽烟也不太会喝酒(少量还行),呵呵,这个居然还被老婆称为是我身上最大的优点。
还有,我发现一回到吉安地区,那饭菜真是太对我的口味啊。连南昌的饭菜我都觉得有点不对劲。呵呵,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自己故乡的饭菜就是好,别的地方没法比。还有一件事:我一个三岁的堂侄喜欢喝酒,我的叔叔就给他喝,结果我儿子看了直生气,大声喊:“啊!他怎么能喝酒呢?不是要到二十一岁才让喝酒的吗?”结果我儿子也闹着要喝,等真倒给他酒时他又不敢喝,因为他知道这在美国是违法的。但他看到比他小的弟弟还在喝,而且喝得津津有味,他就更来气了。我只好耐心地跟他解释说:“中国没有规定要二十一岁以上才能喝酒,那是美国规定的。这是在中国,他是中国小孩,所以他可以喝酒。但你是美国小孩,没到二十一岁,不能喝酒”。呵呵,我不知道在中国小孩喝酒是不是真的不违法,但无论如何,因为小孩的大脑还没发育完善,喝酒对小孩肯定是不好的。
再说和高中同学们一块聚会,大家的称呼都改了,比如像“L院长”,“L镇长”,“Z主任”,“X总”,等等。就对我还是直呼其名。同学们的酒量大了不少,体型也宽了不少,不少同学我都认不出来了。有一个女同学,我觉得在高中的时候挺清纯漂亮的。我记得当时班上每隔一个月就要换座位,每隔三个月我就恰巧换到和这个女同学邻座,由此可以享受一个月美女在旁陪读的日子。一个月后又换得不在一块坐了。不在一块的日子难熬啊,我就总是翘首以待地期盼着下次和她又变成邻座的时刻。时隔二十年后再见面,你们猜怎么着?我居然没把她认出来!为什么?横向尺寸是原来的两倍!再看看别的女同学,也基本上是青春不在了,岁月对女人真的很残酷啊。我是唏嘘不已,唏嘘不已啊。
吉安的文山步行街
(三)南昌
我其实没在南昌呆多久,我是去南昌赶飞机的,顺便看望几位在南昌的老同学。我原来最要好的同学之一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工作,是XX室的L主任。我们去找他的时候,他要我们开车到他的办公室的附近。我们怎么知道他的办公室在哪呢?找来找去找不到,就给他打电话,他终于姗姗来迟地出来见面了。这家伙花了十多分钟陪了我一下就说他去联系别的同学,然后一起吃顿晚饭。没想到,这一下他把我和父亲放在停车场上干晒了两个小时!哇!六月底的夏天,当时顶着炎炎烈日,站在停车场上,我是满头大汗啊。心里还惦记着要赶飞机,真的有点如站针毡啊。好不容易等到L主任出来带我们一起去吃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多钟,距离飞机起飞竟只有两个小时了。吃饭的时候,见到了当年学习成绩不算好的L同学。呵呵,人家现在可是大公司高管了,年薪都六十多万了。所以学习好不见得就能挣钱多,能力更重要。吃饭的时候,L主任的儿子油腔滑调的,嘴巴很厉害啊,把我儿子都说急了。这小子才读五年级就居然要考我英文单词!想当年我可是背过字典的,词汇量达到了三万多。我想这小朋友自信心确实惊人,不得不佩服啊。在国内呆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国内的小孩很油很会来事啊,相比之下,我儿子就太老实太淳朴了。于是想,就算我要回国发展,我儿子怎么办?
南昌的滕王阁
(四)郑州
去郑州是为了去看岳父岳母,还有双胞胎女儿。心里真的很感激岳父岳母帮了我们的大忙,由于太太身体不太好,没有他们帮忙带孩子,我们自己是搞不定的。由于有一段时间没看到双胞胎了,她们一出现,心里喜欢的不行,抱着一直亲。在这里奉劝一下,有女儿的朋友一定要趁女儿还没长大的时候多亲亲,呵呵,否者以后长大了到了少女时代就没有机会了。对了,顺便提一下,双胞胎今年十月份回美国。回来后会很忙,到时估计和网友的交流要少些了。
再说一个有关双胞胎的题外话:我原来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读书的时候每个星期都要到Tops去买菜,其中每次都要买一盒鸡蛋。那时我很喜欢和太太一块做饭,有的时候还抢着做饭。我经常炒的一个菜是西红柿炒鸡蛋,一般都要放四个鸡蛋左右。有一次打鸡蛋时,赫然发现是一个双黄蛋,就对太太喊“双黄蛋”! 又打一个,还是双黄蛋!又喊一声“双黄蛋”,连续四个双黄蛋我就喊了四声“双黄蛋”!我跟太太说:得了,我们以后准要生双胞胎了。一年以后,太太怀孕,发现也不是双胞胎,是个单胞胎儿子。我们也就渐渐地把双黄蛋和双胞胎一事给忘了。直到又过了六年以后太太再次怀孕时发现怀的是双胞胎时,才又想起这段在布法罗打双黄蛋的经历。
郑州的二七塔
(五)上海
在郑州住了几天后坐飞机飞回到上海。正好我原来在清华的Z同学也在上海出差。Z同学在美国呆了八年,在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拿了一个计算机的硕士和一个MBA后于2006年的时候海归,现在北京一家软件公司当总监。手下几百号人吧。多年不见,Z同学好像变化不大,还是那么爱抽烟,还是那副痞子样,又还是那么能吹牛(原来跟我吹牛说光芒四射,追他的女孩子都排成长串挤破门槛的就是这位老兄)。一上来,Z同学就炫耀自己在北京已有两处房产,每个价值都是一百多万以上。这点我倒是佩服他的眼力,早在2004年,他就跟我说要在北京买房子,结果他就买了。我没买,于是我就错过了一个能发点小财的机会。接着Z同学就说等着他们公司一上市,把原始股一卖,就准备退休,争取45岁以前退休。哇,Z同学的铜臭味好像比以前还浓啊。其实我并不太欣赏Z同学,这家伙学习不算好,干事情也不踏实,但是能吹牛,难道这种人就有中国特色,更能适应中国国情?
这次回到上海时住在班长价值300万的公寓里,面积大概160~170平方米,条件很好,装修的也比流浪山谷要豪华,住得很舒服。我觉得上海这座城市铜臭味太重,连班长和团支书在吃饭的时候也多是谈房子,谈发财。我都插不上嘴了。生活方式差得太远,和他们比我真的像是农民一个了。期间,我就问如果我现在回国怎么样?团支书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现在还是不要回国,最好的机会已经过去,要是在七八年以前,我会劝你回来,因为那时机会还很多。再说你在国内的人际关系要从零开始。在中国,没有好的人脉关系,办事难啊!”
(六)总结
国内浮燥攀比风气确实很盛行,在北美生活久的人,回去确实是不太喜欢。但是与家人血浓于水的亲情和好朋友之间无话不谈的友情,还是让我会想着常回老家看看。试想在北美,人与人之间的淡薄,总觉得生活还是缺了些什么。
海归还是不海归?我觉得海归与海不归绝对是个人选择,别人无法评价太多。中国社会发展太快,很多东西消失得也太快,很多时候在海外怀念故土,回去之后却发现那个地方的人情世故已经和你想象中的相去甚远了。满腔热情海归到那座城市,却发现自己是这个时代的陌生人,亦不知日暮乡关何处是?家的感觉已经远去,这其实才是最大的失落。
文章评论
淡墨青衫
[ft=,2,][ft=,,宋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ft][/ft] [ft=,2,宋体]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人情世故不同,对于人的潜移默化也就不同。[/ft] [ft=,2,宋体]谷主既然在外已有小成,回来又要重新开始。[/ft] [ft=,2,宋体]所以,故土虽好,终非梁园。[/ft] [ft=,2,宋体]P.S.:谷主也是江西人啊。那算是老乡了啊。 [/ft]
乍暖还寒
[ft=,4,楷体_gb2312]谷主的回乡之旅,感触多多。[/ft] [ft=,4,楷体_gb2312]十二年是个不长不短的日子,足以让记忆中的一切,物是人非,今非昔比。[/ft]
乍暖还寒
[ft=,4,楷体_gb2312]团支书语重心长的那番话,听了有点心酸,却也是实情。当今的中国,人脉确实比能力比实力更为重要![/ft] [ft=,4,楷体_gb2312]与其回国在人际间周旋,不如在山谷里做个快乐的农夫![/ft]
乍暖还寒
[ft=,4,楷体_gb2312]谷主,十几年的海外生活,天天说英语,现在的你,还能流畅的说中文吗?呵呵,我有点好奇呢。[/ft]
774859858
[ft=,4,]俗话说“人无近忧、必有远虑”,这句话对于有落叶归根之意的谷主来说,再恰当不过。想过没有:1、是否决定回来;2、若不回来,又该如何?[/ft] [ft=,4,]谷主把人生的阵线拉得那么长,远至美国,郑州和吉安,想当初弄潮的时候,那是多么快意啊,退潮的时候,怎么打理这宽面的人生呢?[/ft] [ft=,4,][/ft] [ft=,4,]谷主从吉安,追寻梦想到了美国,简直就是从人间一下到了天堂,落差非常大,想抽身隐退而居,绝非易事。[/ft] [ft=,4,][/ft] [ft=,4,]终究一句话:谷主日后的营生,边走边看,总能找到落脚之处。因为你现在已经在寻找了!遥祝安康。[/ft]
南安居仕
[ft=#009966,5,]回家的感觉很妙!偶也很想家了!![em]e160[/em][/ft]
5522娜瑜[em]e257378[/em]
习惯的地方那里就感觉那里地方好,主要是自己习惯才是好
5522娜瑜[em]e257378[/em]
对不起,我性格说话就是实话实说,你不会介意吧
乐天
[ft=#009900,4,楷体_gb2312]十二年回归故土,当然会感慨良多啊。中国还是个发展中的国家,美国却是个发达的国家,虽然这十几年来中国发展得也很快,但两者之间的距离还是很大。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等所形成的人的观念是不同的,导致为人处事也是不同的,难怪谷主会有此翻感慨。[/ft]
乐天
[ft=#009900,4,楷体_gb2312]简单来说,现在的中国还是一个“暴发户”,而美国已成长为“贵族”了。[/ft]
乐天
[ft=#009900,4,楷体_gb2312]谷主,有空就多回来走走,见证一下中国的发展吧。中国已经越来越好了。[/ft]
红糖飘香
[ft=,2,][B][ft=,6,]非常好啊 我还在外面呢[/ft][/B] [/ft]
红糖飘香
[B][ft=,6,]我也好想家[/ft][/B]
五月风筝
[ft=,2,]最近看了很多美剧,不知怎么总感觉他们的世界观与我更为接近,只有对911而引发出的必须攻打伊拉克这一爱国情结有些疑惑。在中国生活久了,不知怎么反而有种想离开的感觉。不是不爱国,而是觉得孤独了。[/ft] [ft=,2,]觉得国内这种唯利是图的生活,让人不适应。面对无穷的灾害,觉得在环保上,国内真的做的不好。而对于呼口号的集体生活,也是不喜欢。所以慢慢理解了张爱玲的心情。[/ft] [ft=,2,][/ft] [ft=,2,]啊,在谷主这里说了一些类似呓语的话,很抱歉哦。[/ft]
森林木小子
家乡还是很气重有学识及品德兼优的学子!应该相信永远不变的是乡情的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