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探幽

个人日记

        早就听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早就拜读过多篇与潭柘寺相关的游记。或许是被千年古刹的悠久历史所吸引,也或许是被游记优美的文笔蛊惑,心向往之久矣。一大早,趁着清晨的凉爽,带着由来已久的好奇,直奔京西门头沟大山深处,寻幽探古。

        潭柘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一千七百年前的西晋,起始规模并不大。直到唐朝,高僧华严和尚云游至此,见山势灵动,满目青翠,叹为洞天福地,遂停住云游的脚步,开始对潭柘寺的改扩建。华严和尚精通佛法,大德高深,信众日多,香火逐渐旺盛起来,成为有影响的大寺。金熙宗时,皇帝亲自上山进香礼佛,并拨专款大肆修缮,潭柘寺第一次与皇家结缘。后历朝历代均有皇帝亲临礼拜。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深感其父杀伐太重,自愿在潭柘寺出家,替父赎罪,终老于该寺。至明清两代,到达极盛。清康雍乾嘉都曾亲临,康熙更是三次游历,是有“第一皇寺”之称 。
 
        北京的寺庙,因处帝都,大都规模宏大,用材考究。潭柘寺在这两点上实在算不上突出。雍和宫自不用比,那是雍正爷的前王府,就连白塔寺,法源寺,大钟寺,云居寺等等,随便哪个都可与潭柘寺一较上下。潭柘寺的奇妙之处在于合理布局,因势而建。从山门往上,过天王殿至大雄宝殿,再到毗卢阁,地势逐级抬高,每一进建筑风格俱不相同,更有名花古木点缀其间,一步一景,各有胜擅。至最高处观音洞往下回望,又是一番景象,金顶红墙,飞檐翘角,隐于苍松翠柏之间。青烟缭绕,佛号不绝 ,直让人有出世之感。可以说,潭柘寺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寺内古树名木众多,山门外两株古松,虬曲盘旋,势欲飞腾,如苍龙投海。毗卢阁前有两株银杏,植于唐朝,高数十米,直入天际,一到秋季,满树金黄,所以人们称它们为帝王树和配王树。银杏树前是两棵菩提树,亦有千年树龄。毗卢阁东侧,有两株高大玉兰树,为华北之最,有说植于明朝,有说植于清朝,总有二三百年历史。每遇初春,万花齐发,绚烂多姿,香气袭人,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因花冠巨大,花色娇艳无比,世人以三国时东吴美女大乔小乔相比,二乔比艳,冠绝京城。寺里御竹,也是一绝,竹竿金黄,而竹节处天生翠绿如碧玉圆环,名曰金镶玉竹。相传是康熙帝命人从别处移植而来,所以称为御竹。牡丹,芍药,梅花等等随处可见,每一个角落都有争奇斗艳。

         本人游历过多处寺庙,大抵殿宇巍峨,金碧辉煌,庄严肃穆之外难免枯燥乏味,不似潭柘寺这般,花花草草遍布其间。僧众诵经礼佛之余,抬眼可见绿树红花,凝神则有暗香冷袭,充满生活情趣。即便如此,风雅的乾隆皇帝犹嫌不足,命人引山泉水入寺,建流杯亭,效法古人,曲水流觞。曲水流觞的记载最早见于周代,盛行于魏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有生动描写。文人雅士分坐溪水两旁,置酒杯从上游顺流而下,停在谁面前,谁即取杯饮之,并吟诗作赋。是一十分高雅的游戏。想必是这深山古寺,景致宜人,钟鸣悠远,勾得乾隆帝诗兴大发。乾隆帝作诗的水平不高,兴趣却高,一个人玩不过瘾,还拉一班文人大臣陪着。一个帝王对一座山寺如此倾注热情,足见这潭柘寺的非同一般。

      遗憾的是,大好胜景,却被过度商业开发,古迹处处充斥着现代商业元素。上山停车时,有老妇推销佛香,见我掏钱掏的爽快,便嘱咐我,入寺后不须捐钱,也不要买放生的鸟,鱼,因为经营权已经被个人承包。捐的善款最后都流进私人的腰包,放生的鱼和鸟还会再捕了来卖,不幸被一一言中。下山的时候,想起佛香还在手里,便在毗卢阁前香炉燃起。上香总要说些什么,想了想道:“祈求我佛保佑我家人平安健康,工作顺利。嗯·····升官发财的事顺其自然吧。”旁边一位香客很奇怪的斜视我一眼,大约是我的要求太过简单,也可能是语气轻描淡写有亵渎佛祖之嫌。其实,我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游客,因这一段历史而来,因这满山风景而来,心里没揣那么多欲望。
        潭柘寺,好一处喧嚣都市里的清凉世界。在这里,我浮躁的心灵得以有片刻安宁。
        再见了,潭柘寺,秋高气爽,层林尽染,漫山红叶的时候,我会再来。
图片
所属相册:随走随拍之潭柘寺

图片
所属相册:随走随拍之潭柘寺

图片
所属相册:随走随拍之潭柘寺

图片
所属相册:随走随拍之潭柘寺

图片
所属相册:随走随拍之潭柘寺

图片
所属相册:随走随拍之潭柘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