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唱俗歌

个人日记

     早晨起来,习惯听几首轻松的歌曲,心情因此而愉悦。
     喜欢唱歌,却一直唱不好。对那些声线高亢令人振奋的大歌,从来就不敢望其项背,只敢找那些相对容易上口的通俗歌曲哼上几句,却连家人都不喜欢听。每此和朋友们去k歌,都是在别人唱得高潮迭起后,才想到我也不能白来,于是让我也唱上一二首。我认认真真地唱了,算是完成了任务,朋友们客客气气地听了,算是对我有了交待。仅此而已。
     可是,我真的喜欢唱歌。少年时,唱歌的感觉还不错。跟着全班一起参加学校的歌咏比赛,唱着大合唱,昂头挺胸,意气风发,
神采飞扬。当兵时,唱歌的感觉也蛮好。部队有个特点,每逢集体活动一定先拉歌,和战友们共同吼着如“我是一个兵”一类的歌,直吼得热血沸腾慷慨激昂。参加工作后,才发现情况有点不对头。那时,哈尔滨的小青年们,每逢夏日周末,都喜欢成帮结伙地去郊游。在绿草茵茵的林间空地,喝着啤酒,啃着红肠,然后便是唱歌跳舞。最初,应伙伴们地要求,也敢吼上一曲在部队时经常唱的那些劲歌。但是,唱完后,却发现大家反应平平,表情还怪怪的,便怀疑自己唱的不怎么样,有点冒冷汗。私下里问问要好的哥们,都笑着告诉我说:你唱歌真的挺难听。从那以后,便再也不敢在众人面前唱歌了,即使有了心情,也都是在四顾无人时,偷偷哼上几曲,自以为乐吧。
     喜欢唱歌,却又不敢放声,毕竟心有不甘。幸好,没多久,邓丽君的歌传来了。在那个乍开还闭的年代,听邓丽君的歌都是偷偷摸摸的,否则会受到组织批评。不过,恰恰是因为偷偷摸摸,反而更让我们这些有点逆反心理的年轻人趋之若鹜,更何况,邓丽君的歌是那么的好听。在那种硬邦邦的年代听邓丽君,就像是当傻大兵时,在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女人的军营里,突然看到有极美丽的姑娘飘然而来一般,真有一种令人目眩神迷的感觉。那些日子里,哥几个经常在单位下班人去楼空后,围在“砖头”般的收录机旁偷听邓丽君。听多了,听熟了,便情不自禁地跟着小声哼哼。听会了,听动情了,相互间会心一笑,干脆一起大声唱起来。
     因为邓丽君,我又敢在别人面前大声唱歌了。遗憾的是,我的歌还是那么难听,只敢随帮唱影,不敢演独角戏。看到我难堪的样子,有朋友私下里指点我说:唱通俗歌曲,你得先吃透歌词的含义,然后尽量投入情感,才能唱得好听。听了朋友的教诲,我才开始认认真真地关注起那些歌词来。没想到,这一关注不要紧,竟让我心目洞开。因为我发现,这些通俗歌曲太生活化了,内容是那么的真切,几乎就是我曾经甜酸苦辣的人生体验,甚至连那些被我深藏在心底的隐秘情感都被唤醒,随着这些歌儿一起跌宕起伏。就像我困扰于社会的种种怪像时,那感觉,正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就像我受到挫折又不肯沉沦时,那感觉,就如同听到“水手”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心中还有梦”。而当我倍受情感折磨而辗转反侧时,那感觉,确确实实如同有“千言万语”萦绕在心头。
     想起一个故事。人类到神灵那里去领寿命,神灵说:都是25年。人类大为不满,抗议起来。神灵出个主意,劝人类到马、牛、猴子那里去借。于是,人类找到了马、牛、猴,各借了十几年。从此,人类在前25年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然后便像马一样拉车,像牛一样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最后像猴子一般被看不起遭戏耍。
     说实话,这个故事对我来说,还真的挺贴切。年少青春时,率真无忌的生活就那么唱着吼着属于自己。工作后,虽然一点点的成熟老练起来,却也在不知不觉间真的如马牛一般为别人活着。待到年纪大了,尤其是经历企业改制下岗失业后,真的感觉自己成了被社会看不起,任人戏耍的猴子了。由这样的故事,联想到唱歌,便有了这样一种感觉。那些主流大歌,唱起来确实让人慷慨激昂,却很少真情实感,甚至还有许多虚情假意,且多半都是在鼓励我们去做马牛,最后沦为被戏耍的猴子。而那些通俗歌曲,虽然多为浅吟低唱,难以让人亢奋,却极容易引发心灵的共鸣,让我在回忆和感触中,发现并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
     因此,我感谢邓丽君和由她开始流行开来的通俗歌曲。它们让我重新拾起了唱歌的勇气,让我在听唱着那些极生活化的歌曲中,仿佛拉开了人生的幕布,曾经的情感就那么一波一波地激荡着我的心灵。就说那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外婆的澎湖湾”吧,曲调似乎很平淡,但是,那种童年的回忆和外婆与老船长的故事,真的让人梦牵魂绕。唱着这首歌儿,虽然记忆中没有海浪和仙人掌,却有着祖父牵着我的小手,走街串巷于那些手艺人中间,闲话家长里短的情景,心底因此泛起阵阵暖流。
     歌以生活为美,情以真诚为最,为了找回属于自己的世界,不妨多唱唱俗歌吧。
     





文章评论

云淡风轻

[em]e179[/em] [em]e183[/em] [em]e160[/em] 首席拜读!

云淡风轻

一路唱来,品出了歌与人生的异曲同工之妙。赞!

云淡风轻

推荐一款非常好的手机唱歌软件“唱吧”,可以在家自由K歌,有兴趣可以试试。百度“唱吧”,就可以下载。[em]e100[/em]

connie1299

既然这么坦诚,那好吧,我保证不邀请你去K歌 [em]e113[/em]

雨滴

唱着是一首曲,感悟的是生活。

竹林

也很喜欢听歌,喜欢那些写进自己心里的歌词。 也喜欢听外国歌曲,虽说听不懂,但是音乐的旋律同样感人。

竹林

就是不知道歌曲还要分红歌黑歌[em]e126[/em]

自然所以然

唱自己喜欢的歌,只唱给自己听是最好的享受,因为只有自己才能体味出其中的酸甜苦辣,得意或者伤感。

不屑和谁争

就连歌曲也贴上时代、政治的标签,远离了人性、真情实感,这可能也是一大特色吧。 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 会被某一首歌感染甚至会因此而流泪,可能也是生活的感悟越来越深吧,不过像先生这么深的感悟还没达到呢。

无意苦争春

不管唱的如何,喜欢就唱,许多歌词是因为符合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才喜欢的。

那也是

我知道的是唱歌会让人聪明。

虫儿飞

通俗 是因为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有时候, 一首歌代表一种心境一段情感一番感悟,所以我们才会喜欢

霓裳云衣

布衣老师的文字,总是能让人边读边思索。刚开始,让云衣一下子想到前几天,我的两个平时在大家K歌时,基本不开口的同学,居然相约歌房唱了一下午!理由是,平时不敢唱,但是又很喜欢唱,便只好偷偷地唱!继续读老师的文字,云衣眼前便仿佛看到了读书时候,我们班团支书,买来台录放机,日夜放邓丽君的歌,最终我们都会跟着哼唱,学校却处分他,削了他的职!再继续读,便读到了俗歌的好,便了悟了平时为什么听歌却听出了泪的原因。谢谢老师,谢谢你娓娓道来的一些人生感悟。[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