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涩的记忆
个人日记
人呀,随着年龄的增大,曾经的经历都会装进忆记的锦囊,存留在脑海中。会时不时的轻弹起过往的琴弦,婉音中时而高吭,时而低沉,回荡出当年的一些往事,甚至在梦里,会重新走进那时的情景之中。
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人体维持生命的重要性,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是一切动物都离不开的平衡生命的基本需求,这个道理当然人人都明白。
从我记事起,我家就有一盘花岗岩材质的小石磨。它分为上下两扇,在两扇相触的平面,有许多雕刻的恰似远古之人记载年月的沟槽。上扇还有一个圆圆的小进料口,好似永远在讲述着自已的故事。几次迁新居,它都要跟随我家来到新的环境。它在我心目中是有生命的,同我们共同经历过艰苦的时光,它是我家的恩人。说是我家的镇宅之宝,恰如其分。
那是在一九六零年,我刚刚上小学,就赶上我们国家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开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挨饿年代。
在那时,人们仅能从粮站,凭粮证购买供应的限量粮食。大人每月供给二十六斤。小孩从出生起由八斤开始,每过一次生日,定量涨上二斤,直至到二十六斤为止。在副食方面,除了几个重大节日供应极少量的肉菜,平时什么都没有。那时的副食商店,柜台货架上总是空空的,卫生极好,真可说是一干二净。
因粮食的短缺,加之没有一点副食的补充,人们很难填饱肚子,造成营养的缺乏,大多数人的脸色都是灰陶陶的。若走在街上,很难发现有一个稍胖的人。
我家也不例外,父母为了我们能吃的饱些,和别人家一样,也费尽了心思。最常吃的就是玉米面做的面糊,我们吃的是稍干一些的,父母吃的是又往锅里添些水,比较稀的。感觉是当时吃的挺饱,二泡尿过后就又饿了,根本就不挺时侯,只好饿着盼望下顿饭快快的来到。一天之中,总是感觉肚子空空的咕咕乱叫。我们孩子每顿饭尽管是稀的面糊,当时还能吃饱,可父母当时根本就没吃饱。记得我父亲有时睡前,空嘴吃以前家里腌的老咸菜,为的是能多喝些水,把肚子撑起,以免因肚子饿,很难入睡。但事与愿违,听母亲讲,父亲一晚上尽折腾了,被齁的一会喝水,一会小便,哪里还睡得着呀。
随着那种年代的延伸,人们挨饿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秋季的一天,二姐在学校带领学生外出劳动之余,喜洋洋的拿回了半袋子草籽。这可是好东西呀,毕竟它和粮食有些近似。因在那时,人们实在忍受不了饥饿,胡乱的吃了起来,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在浑河的岸边,稍嫩一些的树皮,都被人扒掉做为食物,使很多树木露出白白的树干,赤裸裸的迎风哭诉着人类的残忍,呻吟着自已的伤痛。当听说还有去河里挖腐淤泥做为食物的,邻居大婶几次来家,要母亲和她一起结伴去弄些回来试试,但在父亲的反对下,母亲没有去成。那位邻居大婶挖些回来后,掺上玉米面,做成了窝头,因异味太重,实在难以入口,都扔掉了。白白浪费了一些面粉,让大婶好一阵子心疼。
我们望着半袋子草籽,心里非常高兴。虽没吃过,不知它的味道,但心里想,又可吃上几顿饱饭了。这样,妈妈用铁锅分几次把草籽炒熟。在炒的过程中,因那时都住的是平房,得把屋门打开放烟气,草籽的糊香飘到屋外,在整个大院都可闻到它的香气,我们小孩子也乐的屋里屋外蹦蹦跳跳的玩耍。
当邻居们闻到香气后,就问我,你们家在炒啥呢?我便有些显摆的告诉人家,是在炒二姐拿回好多好多的草籽,可好吃了。邻居们逗我说,那么好吃,送给我们一些吧。我以为人家真的要,便自私的说,那你们得去问问母亲,我可做不了主。人家听后,哈哈大笑。
待草籽晾凉后,我家闲置了不知多少年的小石磨,就出山派上了用场。因在此前,我从没见使用过它,出于好奇,想看看它到底是该怎么用的。于是,我们便碍事的在母亲身边围前围后。只见母亲把石磨的两扇刷洗干净擦干后,上扇的脐眼对准下扇的磨脐,合二为一后,再把木制的磨拐安上,就可使用了。
因为小孩子爱做新鲜事,我和妹妹争先恐后的争抢着往磨眼里放草籽,一会又抢着去转动磨拐。别说,这小石磨还真神奇,随着顺时针转动的如打雷相似的隆隆声,原来草籽圆圆的小颗粒,就由石磨的两扇之间的缝隙,被磨的粉碎,源源不断的流了出来。
当天,母亲就把草籽粉掺上些玉米面,蒸成了窝头。但当我们吃的时侯,并没有一点我当初所想像的那种滋味,原来的高兴劲荡然无存。因草籽粉很粗糙,而且是含皮的,味道炒时很好闻,吃的时侯一股蒿草味,真的难以下咽。当看到父母面无表情的吃着,我们也只好免强咽下。据后得知,我们小孩子所吃的,只掺入了少量的草籽粉。
后来,母亲和大院的邻居们结伴坐火车,去铁岭的山区,采回了很多榛子叶。因咱家人口多,母亲又从邻居手中买了一些。这种榛子叶晾干后,先用手把它搓碎些,然后再用小石磨过一遍,再掺入些面粉,做成窝头或糊糊。此时,咱家的小石磨成了大家的抢手之宝,幸运的在大院几乎挨家串起了门。因为是秋季的榛子叶,比较老,吃后胃里有些难受。在解手的过程中,那是相当费力气。大家笑谈,上厕所攥拳头,暗中使劲。
有一天晚上,母亲从朋友处得知,在苏家屯农村有一农户卖萝卜。记好地址,准备第二天带着我坐火车去那里购买。因我没坐过火车,当听说能坐火车时,怀着欣喜的心情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被母亲唤起,坐有轨电车来到了沈阳南站。现称为沈阳站。因早起没吃饭,母亲便在侯车室外的售货处排队,用二两粮票,仅给我买了一个面包。然后让我在原地别动,她就去售票处买火车票。
在侯车室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很多衣衫褴褛、头发很长,手脸非常脏的人,根本看不出他们的年龄,佝偻着身子在向过往的旅客乞讨。那时称这些人为盲流,是挨饿年代产生的特定人群。
正当我刚刚很舍不得,要慢慢品味香甜的面包之时,不料,不知从哪冲过来一个盲流,一把手就把我的面包抢走了。没等我反应过来,我身边的几位好心旅客,连踢带打的要帮我抢回面包。可这位盲流根本不顾别人的踢打,好似身体不是他的一样,挨打的同时,仍狼吞虎咽的把面包塞进嘴里吞下。我被惊的目瞪口呆。
随之我和母亲乘着那种叫闷罐的火车,买回了二十斤大萝卜,而且还在那个农民家中吃了顿饭。清晰的记得,是用高粱面和萝卜丝做的,有些粉色的面糊糊,感觉特别的香。
一天母亲从外面回家,一直阴沉着脸,闷闷不乐。我还有些纳闷,不知为什么。在她和父亲的交谈中,我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为了当月的粮食能够接续上,母亲去黑市,用每斤四元钱的价格,买了六斤粮票。没想到,每张面额二斤的三张粮票,是被人家做过手脚的,其实每张仅为二两。当时那种黑市场是违法的,属于捣腾粮食,不论买与卖,若被抓住,弄不好是要蹲拘留的。没办法,只好自认倒霉。但此事,母亲着实上了很大的火。
春节前夕,在辽中农村的五舅来信说,他们村子有一农户,在偷着往外卖土豆,如果要买的话,赶紧过来吧。这真是个好消息!为了使春节期间的食物能多些,于是父亲利用休班时间,骑着咱家那辆日产的二六型,双手牌自行车前往。
买好土豆,在五舅家吃过饭,往回赶时,天阴沉沉地,昭示着一场风雪就要到来。父亲认为,距家六十多公里的路程,如果骑车快些,赶在下雪前上半夜就可到家。谁料到,行至半路,凛冽的北风裹挟着大片的雪花,铺天盖地而来。顿时天地茫茫,雪掩埋了道路,几乎看不清了方向。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情况下,只能跌跌撞撞地迎着风雪,推车而行。
由于劳累,在路边稍息之时,正好有一顺路的货车驶来,父亲赶忙招手求助。汽车停后,司机向父亲要吃的或香烟,做为捎脚的条件。吃的没有,父亲又从不吸烟,他所要的二样都不俱备。父亲说,我给你一些钱吧,可人家不要钱。一声轰鸣,汽车扬长而去。风仍在刮,雪仍在下,可怜我那无助的父亲,只好无奈的继续赶路。
当父亲到家时,天已见亮。满身霜雪的父亲,一头扎在炕上,只说了句,可算到家了!所买的土豆,尽管采取了保温措施,因在外时间过长,结果全都被冻实心了。
写到这,我的眼前出现了,父亲个子高高,顶着漫天的风雪,身上堆满了雪花,像个移动的雪人,前躬着身子,吃力的推着载货的自行车,疲惫不堪的挪动着双腿,只身行走在公路边的画面。敬爱的父亲,你为什么这样无怨无悔的劳累,因为你知道身上的责任,为的是如燕雏般待哺的我们。
老爸,您虽已离开这么多年,但在儿女的心里,您如一棵不老的青松葱翠着,葱翠着我们心中永远的年画!
据父亲由农村回来后讲,乡下实行了大食堂,每家每户家里的粮食,都必须交出来,然后人们统一到大食堂吃饭。以人头和出工日做为每人每天的用饭量标准。一般家庭家里一粒粮食都没有了,人们普遍吃不饱。因为饥饿,有的人得了浮肿病死掉了。情况比我们城市还糟糕。
那时因粮食的短缺,每家都怕来客人和亲戚。一般的客人到谁家后,尽管主人留餐,但也都会婉拒,所以谁都尽量错过用饭的时间,再去做客。因大家都明白,那样的话主人就会更挨饿了。
转年,我已升入小学的二年级,人们挨饿的状况并未好转。有一时间段,每天放学,总能看到一些推广食品增量法的宣传队。沿街在路旁的车上或放上桌子,上面摆放着插上纸制小红旗的,用增量法制做的各种食品,小红旗上写着怎样制做此种食品的说明。
由于又打鼓又打镲,摆放的又是食品,放学后,我和同学们都不愿回家,围在那里看热闹。说是看热闹,其实是所摆放的食品,对我们的诱惑和吸引,虽然吃不到嘴,但在那看看也是感观上的一种享受呀。
其实这种增量的方法,无外乎就是膨化,或是多加些水、晾凉凝固后的体积和重量,比正常的做法大些,实乃是自欺欺人。
有一件只有那时的男同学们,也许还能回忆出的往事。
一天早晨,上课的铃声响过,我们在教室坐好,静等上第一节的语文课。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课没开讲,她首先宣布说,在第二节的课后,课间操男同学不要去做了,你们现在有尿先憋着,利用课间操的时间等待化验。这样,到了第二节的课后,我们男同学就在教室原位没动。只见王老师从办公室拿来了一个白色的搪瓷盆,告诉我们大家依次把尿撒在盆里,她随之离去。
因老师不在,尿已憋的难受,所以大家便争先恐后,混乱的你挤我拥站在盆前,每人都迫不急待的亮出自已的宝物,缚住龙头,如吐天浆般,泻下带有温度的泉水。十几位男同学的泉水,汇集了满满的一盆,然后被老师端走。
哪有这么化验的?事后我们才得知,那所谓的泉水,是要做为化学的一种成分,不知哪个部门,在试验做一种人造肉。成功与否,不得而知。可见当时的人们,为了食物,是挖空了心思,想尽了办法。
饥饿的状况,仍在持续着。
岁月悠悠,那种年代,使我铭刻肺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写此日志,是想通过人和食物的关系,像你我这样的吃货,更应对食物怀有敬意,充满感情。在享受如今幸福美好生活的同时,尽量也不要浪费一粒米、一滴油。
2012年6月27日
文章评论
静秋
[ft=,4,]你的日志,把我又带回那些难忘的年代!饥饿难耐,我和弟弟九、十点钟就到我妈教室门口去,一边坐一个地闹肚子饿。[/ft]
静秋
[ft=,4,] 文中谈到的事情全是我们熟悉的情况。我的弟弟,男孩食量大一些,老是把锅刮得山响,哪怕是一粒饭都不能落下。在我的记忆中,就是在饥饿中长大,所以我们的体质都不好。[/ft]
静秋
[ft=,4,] 现在我每当看到锅巴,就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就会想起那难以忘记的时代。那时的锅巴是多么香,多么诱人。我们这些往事,比我们小几岁的人可能都不一定能体会到那种穷困的情景。问好,扬帆朋友![/ft]
叶子
我们在记忆中慢慢成长、变老![em]e160[/em]
隔岸栀子
回忆昨天看看今天,差距太大了。如果不是你写出来,还真难以相信,都来珍惜眼前这美好的生活吧。
自强
拥有过去,珍惜现在![em]e100[/em][em]e160[/em]
兰色妖姬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em]e179[/em]
洁白如玉l
扬帆哥:虽然悠久的年代离我们相去甚远,但我仍旧对那些岁月有一丝丝的情怀在心中蠢蠢欲动。是啊!那时,虽然我们吃的是野菜杂粮,但它含有许多粗纤维,养人。并且不含任何添加成份,试想一下,如今长寿老人不都是那年代过来的?而今未老先衰的却是现代的年轻人,化肥农药不知祸害了多少人的性命。令人担忧,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铃兰花语微信号LLHY968
[ft=,4,]小时候,也听老人们讲过一些他们受穷挨饿的经过,吃树皮,吃野菜,挖草根,有的吃树皮过敏浑身浮肿。记得我小时候,还是买布用布票的,粮票是去粮站买粮用的吧?忘记了怎么用,反正买肉得用肉票好像,我们家还是老缺粮户·····。所以我们得感谢现在的好政策,今天的生活这么幸福,我们不能忘本,珍惜每一粒粮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ft]
馨宇
[B][ft=,4,]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都很不易,为了赖以维持生命的食物,要跑更远的路,要想很多的办法,要受很多的罪,能活下来,挨过那个饥寒的年代真不容易,心酸的生活,难以磨灭的记忆,源于那个特殊的年代!祝扬帆大哥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ft][/B]
小草
[ft=#ff0000,4,][B]扬帆哥的文章把草带回了那些不堪回首的年代,草虽然没亲历过饿肚子的岁月,但从父辈那里也是早有耳闻的,吃树皮、啃野草 ......想想过去的苦,比比现在的丰衣足食,我们是该知足了!该珍惜眼前的一切了![/B][/ft]
满天星星
但愿那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想想都怕,看看更怕。
HAPPY
的确是苦涩的回忆,想想那个温饱都没保证的年代,如今的日子真应该珍惜和心存感激。拜读扬帆老师的佳作!顺祝安好!
伊犁沙枣花
[ft=#6600ff,4,楷体_gb2312]看看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有什么不知足的呢?苦难的生活将一去不复返,但是苦涩的记忆却不会忘记,喜欢读老师忆苦思甜的文字,让我们也感知父辈们的不易,更当好好孝敬父母,珍惜生活!祝福老师健康安好,幸福快乐![em]e177[/em][/ft]
红尘惜爱
我没挨过饿,但我吃过萝卜丝拌饭和红薯干粒拌饭,我基本不吃会挑出来、、、现在想想,真难为老娘老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