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子》 (连载八)

老子连载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夷、希、微,是质、空、时的计量单位;练上乘丹 的人,质、空、时不得执著,夷、希、微不可存象。

上面无边,下面无沿;用手探不着它,但它存在世间一切。这叫什么呢?人们叫它无象之象,无状之状,又叫“惚恍”——惚者为惊异,恍者为惊醒。进入无念、无相、无住之“定”的 入○ 状态,突然一下顿悟了它,与它合一,如滴水入海,无分无别,圆圆融融,湛湛然然。

道贯古今,无始无终。你与它拥抱了吗?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之为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古之贤士,持道怀德,精微圆通,怎样识知的呢?他于人民的事业慎之如冬日踩冰过河,遇事反复商量反复考虑 怕得罪了邻居,对不正之风恨之入骨俨然拒绝,革除弊政 阳光化冰地摧枯拉朽,厚道善良质朴,心胸开阔若谷,两袖清风犹愧吃了人民的俸禄。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谓之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乃容,容乃大公;公而无求,此乃大昌。

虚、静是 丹的最初要求,虚静之后,当无著念于虚静;进而万念归一,归于元尊,仍不著象;誓度众生,永葆群黎;再于元尊此念而无念无求,不作分别,归于○、归于浑沌、归于大道。这就叫“复命”。因为你从这里来,又回这里去;你的责任是度化众生和你一道进入○,你来时是踏着两块基石而来的,一是念头,二是众生;你复命也得由这两块基石而行,无一仙佛可免。你道仙佛是什么?不过是觉者,觉自己的解脱之道,也即经由这两块基石,这叫觉自觉他。大道与私我无缘,不为众生,只为自己的修道者,万 世不得入其门!故知此如江河乃容万涧千渠,不弃一涧 —— 众生,这就叫公;真正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无私求,不就是一位大仙、一尊大佛?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以言,不以心诚,徒劳之。

元尊,与其合一,入○而无分无别,不再去分别有无,此其上;亲之誉之,虽存善念,仍有念头,此其中;恶行恶念,惧遭报应,尚能约制,此其下;肆无忌惮,行凶作恶,自食其果,此其魔。

信与不信,全由根性;作善作恶,自有定则。为何有人疑惑不决?那是太看重了“现实” —— 色识所为,不知大宇造化;其次,信在嘴上,念“口头禅”,不以心诚,那是徒劳无益的。

 

大道废,有仁义;圣贤出,有大伪;六亲乱,有孝慈;国滋昏,有忠臣。

大道不兴,坏人当道,必有忠诚于人民事业的人起来拯救;平安盛世,贤者治之,也必然隐藏着奸佞朋党妄图篡权的图谋;人伦颠倒,逆子杀父,照样有慈子大孝;国乱挺良将,直谏显忠臣,当然也不乏其人。

 

弃绝圣治,民性朴淳;弃绝仁义,民无大伪。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民性如水,趋下就湿;圣治倡导,返于罪孽。仁义大伪,同出一辙;弃绝不用,归于一同。素朴合道,无欲得从。得与无得,同与不同,罪与无罪,皆无分别。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冥兮若晦,寂兮所止。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我独似狂人,终日顽之睹。

一切点头称可,曲膝陪笑应和,大哥二哥高矮一点,谁去衡量其身几何?善恶同出分别,本是哑子一个,蛇魔刁顽假戏真演,招惹人间万世罹祸。

世人醒犹未醒,我却睡而未睡;世人明而未明,我却蚩而未蚩 管它昏暗晦明,寂寂寥寥打发光景。

人们羡慕小精人,我但做个老顽童;精人罪爱明,顽童白眼睹。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其明若谷;谷之岫兮,其情之真。

大道之象,再明不过了:如 山谷,矗立于地;霞光万道,照耀谷底。大道虽隐,其用极明;昏昏睡睡,不是○态。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大直是大弯,弯曲反是直,你听说过吗?低洼成了高,遮 反成新,你又听说吗?少了反而得,多了却迷惑,你以为是奇闻?地球划直线,焦点在起点;喜马拉雅山,原在海里面;姜子牙卖灰面,飓风来驻店。

 

希言自然。

飚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但使飚风长,河道压头上。河道宽又长,飚风尘土扬。

少说为佳,不言更好;大道何言?涵载一切。

狂风加暴雨,一会儿就停。狂风成了长舌妇,暴雨成了大醉汉,山谷沟壑它霸占,人成鱼鳖不完蛋?

 

企者不立,跻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踮起脚尖难立久,并起膝头怎么行?自见、自是、自伐者,私我膨胀有别人?

 

有物混成,先天而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之成物,元尊定则;大宇奥秘,适时而用。道不自言、自是、自彰,却在一切事物中看到它的足迹。它永恒不易、寂然自如、化物无痕、于世运航。它超越质、空、时,又遍及一切事物及其变易,故显空间大小和时间流逝。它不著于语言、文字等等,姑且假名为“道”,同时假名为“大”。

道为先天本有,天、地、人为其衍生;世间这四大,万物之灵的人为元尊之花朵!

大道如如自净,天、地、人也都具有如如自净的本性;如如自净的本性,全是元尊赋予。

 

 

 

图片

 

 

 

 

 

 

 

 

 

 

文章评论

归海之鯨

[ft=,2,]这上无边下无底的宇空一切,及天地人,皆为大道所赋予,有物混成,先天而生。历来哲人苦思冥想欲求破解的形而上的道,不就在这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之中吗,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微妙玄通,贯穿于古今,无始亦无终。[/ft] [ft=,2,]落叶归根,化作泥,那么这芸芸万物,又归何处?从道而来,复归于道,那正是万物的本源,离别已久的故乡。人为大宇之花,一朵充满灵性的花朵。奈何执著物我,捆缚于时空之中,在物质生灭的循环里历经生老病死,不得解脱。如何重回故乡,不正是历来彻觉者,无私大爱的给予与奉献,让众生迷途知返吗。不正是在这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明而乃容,容乃大公里吗。佛道皆同,贤圣之无为法。[/ft] [ft=,2,]悟道,致虚极,守静笃,没有这深静,何来明心觉照?然而这静,又别有蕴意。人的念相正如这不竭的江水,绵绵无绝,念复生念,终归这万千念相里,皆是物我之执,我思我欲我念,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然以我性之思,物我之见,以感觉有限的所觉与思辩的分别,又何能契悟这先天而生,化育万物的道呢?这念复一念的自我观想分别与执著,是不得解脱的根源。唯不起念相分别,复归于无物,入静入定,终至无念无相,动静皆了然不生,入道而大彻大悟。不正是老子五千言的用意吗?[/ft]